岳池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494)

摘 要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实现其稳产增产至关重要。为提高四川省岳池县小麦产量和品质,分析其当前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农户参与度低、技术培训不到位、示范带动效果有限、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民观念;强化技术培训,增强农户技能;强化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推广技术;完善市场机制,保障农户收益;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等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关键词 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四川省岳池县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4.018

小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源。小麦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实现稳产高产,已成为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同时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省岳池县作为农业大县,小麦种植在其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传统种植方式的限制,岳池县小麦产量波动较大,抗逆能力有待提升。笔者以岳池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当前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抗逆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1 岳池县小麦种植概况

岳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渠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三角台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48′、东经106°7′~106°44′,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深刻影响着当地农业发展。岳池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较早但气候多变;夏季炎热漫长,旱情时有发生,偶伴大风、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秋季降温迅速,低温出现较早,绵绵秋雨常导致“烂秋”天气出现;冬季则较为短暂温暖,霜雪稀少。受地形影响,岳池县不同地区气候呈现一定差异,北部低山区气温偏低且雨水较少,而东南丘陵区则气温较高,雨水充沛,这种气候差异导致农作物收获期在南部比北部早10~15 d。岳池县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 170.4 h,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资源。《岳池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岳池县小麦总产量为3 074 t,较2022年的

3 210 t有所下降,小麦种植的稳定性有待加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推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培育适应岳池县气候条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优良小麦品种,对保障岳池县乃至四川省的粮食供给、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农户参与度低

岳池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农户参与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普及应用。1)尽管政府积极推广,部分农户仍然固守传统种植习惯,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甚至存在抵触心理。这既有认知因素的影响,也有实际利益的考量。一些农户对新技术的效益缺乏了解,担心投入成本过高而收益不稳定;另一些农户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动力。2)由于抗逆种植技术本身的复杂性,部分农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的观望心态,形成了技术推广的瓶颈[1]。

2.2 技术培训不到位

1)部分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生产实际脱节,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培训课程侧重理论知识讲解而轻实践操作指导,难以满足农户对实用技术的迫切需求。2)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农户被动接收信息,学习效果不佳。3)某些培训项目时间安排不合理,往往集中在农忙季节,农户难以抽出时间参与。4)培训资源分配不均衡,偏远地区农户的培训需求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导致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受限。5)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对农户技术掌握程度的跟踪调查和反馈,难以有效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最终影响了抗逆种植技术的推广成效。

2.3 示范带动效果有限

岳池县在推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方面,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制约了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示范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规模有限、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1)一些示范基地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示范效果不佳,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引导作用。2)岳池县缺乏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示范带头人,难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学习和应用新技术。企业在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3)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参与技术推广的动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带动效应,进而影响了抗逆种植技术的推广速度和覆盖范围。

2.4 市场机制不健全

小麦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剧烈,农户往往面临“好收成不赚钱”的困境,这使得其对扩大种植规模和采用新技术缺乏信心。1)由于市场信息渠道不畅,农户难以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导致其在销售环节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2)岳池县小麦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导致优质小麦难以获得应有的溢价,进一步挫伤了农户进行品质提升和技术改进的动力。这种市场机制的缺陷不仅制约了小麦抗逆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不利于岳池县小麦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机制[2]。

2.5 基层技术服务能力薄弱

1)岳池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服务需求,尤其在小麦种植的关键时期,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导致部分农户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技术指导。2)部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升,对新兴的小麦抗逆种植技术如抗旱、抗病虫害等,掌握不够深入,难以有效指导农户应对复杂多变的田间情况。加之持续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机制尚未完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3 岳池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3.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民观念

1)为实现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岳池县必须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户的传统观念,这需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媒体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体系。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小麦抗逆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和效益,传播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增强农户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信心。宣传内容应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采用农户听得懂、看得明白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如制作宣传海报、科普视频,更直观地展现新技术的优势。2)除了普及科学知识,还需要着力破除农户的思想误区,引导其理性看待新技术,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主动学习和应用新技术。针对部分农户担心投入成本过高、收益不稳定的顾虑,宣传工作需要突出抗逆种植技术在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方面的优势。可以列举具体的案例数据,展示采用新技术后小麦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抗灾能力增强等方面的实际效益,消除农户的后顾之忧。此外,可以组织一些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种植能手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农户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新技术的优势,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应用信心[3]。

3.2 强化技术培训,增强农户技能

岳池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的推广离不开科学的培训。1)根据不同乡镇、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和农户需求,制订差异化的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形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以探索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开展线上培训,制作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和动画,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农户的学习积极性。3)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开农忙季节,并根据农户的生产生活规律,灵活选择培训时间和地点。可以利用农闲时间或晚上开展培训,送教上门,方便农户参与。4)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户的培训力度,确保培训资源公平分配,并积极开展技术帮扶,解决其在技术应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技术推广的全面覆盖。5)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农户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农户的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3.3 强化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推广技术

为推动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岳池县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技术覆盖范围。1)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的小麦抗逆种植示范基地,形成规模效应。这些示范基地应布局合理,覆盖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和不同的逆境类型,如干旱、低温冻害、病虫害等,以便因地制宜地展示抗逆种植技术的实际效果。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示范基地的长效管理机制,保障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并引入专业的技术团队负责示范基地的日常运营和技术指导,确保示范效果。2)培养和壮大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示范带头人队伍。通过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经验交流会及实地观摩学习等活动,提升示范带头人的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3)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农户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4]。

3.4 完善市场机制,保障农户收益

1)岳池县要建立健全小麦价格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及时向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和价格预测,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盲目种植。探索建立小麦价格保险制度,降低农户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搭建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小麦供求信息、技术指导、政策解读等,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帮助农户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把握销售时机,提高销售效益。政府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活动,搭建农户与采购商之间的桥梁,减少中间环节,使农户直接受益。2)岳池县应积极推进小麦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统一产品标准和包装,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岳池县小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岳池县小麦的附加值,使农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激发其采用抗逆种植技术的热情[5]。

3.5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是提升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成效的关键,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1)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确保每个乡镇、村社都配备充足的农业技术人员,构建起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2)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小麦抗逆种植技术的专业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指导,传授最新的抗逆种植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鼓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实地考察和示范基地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掌握抗旱、抗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并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指导。3)增加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为农业技术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检测设备和信息化终端,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技术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政策信息和专家指导,农户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咨询、学习和交流,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技术推广效率、扩大覆盖面,最终促进小麦抗逆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保障岳池县小麦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岳池县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对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推广抗逆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还能增强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农业生产。未来,岳池县应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优化推广模式、完善配套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小麦抗逆种植技术推广体系,从而推动岳池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卢会芳.优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和常见病虫害防治[J].河北农业,2024(11):65-66.

[2] 张洪芳.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J].种子科技,2024,42(20):73-75.

[3] 姚林蕊.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研究[J].种子科技,2024,42(18):

130-132.

[4] 魏法民,王纬纬.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4,42(17):85-87.

[5] 房东升.优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和常见病害防治[J].新农民,2024(17):70-72.

(责任编辑:张春雨)

标签:  农户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