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洪泽区家庭农场发展对策探析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223)

摘 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促进家庭农场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指出洪泽区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受限、农产品销售网络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销售网络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路径优化;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40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形式,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农场不仅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载体,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力量。相较于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家庭农场具有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利用农业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淮安市洪泽区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江淮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洪泽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然而,洪泽区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因此,对洪泽区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旨在为家庭农场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洪泽区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推动力量,家庭农场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洪泽区总面积1 394 km2,属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淮海经济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洪泽区积极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融合发展。洪泽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制度条件。在此背景下,洪泽区涌现出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的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带动周边3 000多户农民就业增收。洪泽区的家庭农场展现了规模持续扩大、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延长的优良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

2 洪泽区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洪泽区家庭农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洪泽区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排涝能力不足,田间道路建设滞后,影响了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根据相关调查,洪泽区约有30%的农田存在灌溉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的问题,20%的田间道路未经硬化,大型农机无法通行,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同时,洪泽区仓储保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家庭农场产后处理、销售等环节的需求[1]。目前,洪泽区大多数家庭农场缺乏标准化的仓储设施,农产品产后损失率较高,减损增效空间较大。此外,洪泽区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农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洪泽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大投入力度。

2.2 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

洪泽区家庭农场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瓶颈。洪泽区家庭农场多为个人或合伙经营,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洪泽区家庭农场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2]。目前,洪泽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滞后,农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产抵押贷款尚未实现常态化运作,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业务覆盖面较窄,服务对象以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对家庭农场的覆盖不足。家庭农场负责人金融知识普遍匮乏,风险意识不强,对贷款、保险等金融工具缺乏了解,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所需资金。此外,洪泽区现有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由于信贷支持不足、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的存在,洪泽区家庭农场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急需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破解融资难的困境。

2.3 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

洪泽区家庭农场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面临渠道不畅、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销售渠道受限已成为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洪泽区家庭农场与市场衔接不紧密,产销信息不对称,难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导致农产品供给与消费者需求脱节。同时,洪泽区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散、小、弱”等问题,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3]。洪泽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入社率偏低,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等商品化处理能力薄弱,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此外,洪泽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尚未完全普及,难以适应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洪泽区家庭农场普遍存在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的问题,急需加快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水平,拓宽多元化销售渠道,进而提高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对策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洪泽区家庭农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洪泽区可采取以下对策。1)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和排涝能力。洪泽区要大力实施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工程,针对老化和损坏的水利设施实施修复与加固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强田间排水沟渠疏浚,确保排水通畅。2)加快田间道路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洪泽区要按照“县道贯通、乡道连片、村道通畅、组道连田”的要求,全面加强田间道路建设,推进主干道路硬化,打通生产要道,方便大型农机通行作业,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运作提供便捷的条件[4]。3)加强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洪泽区要结合家庭农场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标准化仓储保鲜设施,配套分拣、包装流水线,延长农产品货架期,提高附加值。可采取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仓储设施建设的积极性。4)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洪泽区要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系统,加快田间信息采集设备部署,为精准种植、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可以试行建立若干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家庭农场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之,洪泽区要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完善配套设施,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3.2 拓宽融资渠道

为破解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洪泽区可采取以下对策。1)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提供服务的主动性。洪泽区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家庭农场特点的信贷产品,探索“银行+

保险+担保”等风险分担机制,为家庭农场提供优惠利率、便捷审批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可针对家庭农场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设计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5]。2)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洪泽区应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交易活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民住房等资产的合理流转与抵押融资。建立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降低银行风险。同时,要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完善农业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覆盖面,为家庭农场规避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提供保障。3)加强农业信用体系建设,破解家庭农场信用融资难题。洪泽区要加快农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为银行准确评估信用风险提供依据。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成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用担保支持。4)加大农业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增强家庭农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洪泽区要通过培训讲座、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家庭农场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其对信贷、保险等金融工具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引导家庭农场树立现代金融理念,规范财务管理,强化风险防控。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需要多管齐下,既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又要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还要加强农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提升家庭农场信用水平和金融素养,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农业金融服务新格局,为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3.3 构建销售网络体系

为破解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的难题,洪泽区应着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1)加强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产与销有效衔接。洪泽区政府可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家庭农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鼓励家庭农场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建立契约农业,实现产销精准对接。2)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提质增效,提升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洪泽区应支持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和支持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统一的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营销等服务,提高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鼓励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企业参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分级包装,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3)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洪泽区应支持家庭农场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农产品营销新模式。鼓励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为家庭农场提供网货仓储、包装、配送等服务。加快推广“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加大农产品网络营销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农家自营实体发展线上销售平台,构建地方特色品牌,以增强其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总之,洪泽区要立足资源禀赋,把握市场需求导向,着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产供销一体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增强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与风险抵御能力,全面提升其经营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洪泽区作为农业大区,在发展家庭农场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销售网络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洪泽区应当继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包括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在内的配套设施;同时革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建立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销售网络,提升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水平。在推进这些措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升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此外,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通过系统实施这些优化策略,必将进一步促进洪泽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旭旭,刘甲玉.组织化经营:家庭农场经营的动力机制建构[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4,41(1):42-47.

[2] 乌志华.关于家庭农场的经营和服务双重主体地位研究[J].山西农经,2023(21):81-83.

[3] 梁妮.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3.

[4] 赵翠萍,高云飞.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条件及实施路径[J].农业经济,2023(5):20-22.

[5] 周娟,万琳.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规模化路径下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产生、运行与意义[J].农业经济问题,2023(7):76-87.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王兵(1979—),本科,高级农经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发展、财务管理、农业政策研究。E-mail:906720531@qq.com。

标签:  洪泽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