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路径探讨

known 发布于 2025-07-24 阅读(269)

摘 要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贵州省赫章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分析赫章县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推广队伍专业性不足、服务效能不高、经费保障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效能、完善经费投入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优化路径;贵州省赫章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4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连接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然而,部分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及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贵州省赫章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样面临农业技术推广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推动赫章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深入分析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目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赫章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概述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为农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带来诸多机遇。近年来,赫章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目前,赫章县已建立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配备近百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开展田间学校、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此外,赫章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同时,赫章县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农业技术服务。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赫章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然而,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制约赫章县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存问题

2.1 推广队伍专业性不足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性直接关系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农业技术专业背景不足。据笔者调查,赫章县现有近百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中仅有38%的人员具有农学、园艺、植保等相关专业背景,导致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2)知识更新能力不足。现代农业科技日新月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3]。然而,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难以及时掌握前沿农业科技知识,知识更新能力明显不足。3)实践操作技能不足。赫章县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缺乏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在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操作时,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升。4)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已成为大势所趋,但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了解不多,信息化应用能力亟待加强。

2.2 服务效能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能不高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增收致富。当前,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作物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等方面,而对特色农产品种植、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领域涉及较少,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4]。2)服务方式单一,实效性不强。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仍以传统的“填鸭式”“课堂式”培训为主,互动性、参与性不够,农民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同时,针对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在服务过程中缺乏对农业科技知识的“转化”,导致推广效果大打折扣。3)服务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总体偏低,“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远程诊断、在线咨询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匮乏,难以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5]。4)服务监管缺失,绩效评估不够科学。赫章县尚未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监管评估体系,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农民满意度不高。同时,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侧重于服务数量,对服务质量和实际成效关注不够,不利于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经费保障不足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保障水平。当前,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完善。1)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预算不足,难以满足日常工作开展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2)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使用效率不高,资金分配机制有待优化。受传统体制机制束缚,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使用仍存在“碎片化”特征,推广项目“短平快”倾向严重,难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化路径

3.1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才培养是提升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专业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举措。1)赫章县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农学、园艺、植保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夯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才基础。可通过与高等农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鼓励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升自身理论水平[6]。2)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拓宽知识更新渠道。可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知识;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园区等单位挂职锻炼,开阔眼界、增长见识。3)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还要强化农业技术人员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可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开展师带徒活动,发挥老专家、能工巧匠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调研和驻村指导,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7]。4)赫章县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开展信息化知识专题培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引导农业技术人员学会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诊断、远程指导等信息化服务[8]。

3.2 提高服务效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不断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效能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1)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需求调查和评估反馈机制,精准对接农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9]。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诊断、视频会商、在线培训等服务,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10]。同时,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农民讲习所、田间学校等互动式、参与式推广活动(见表1),让农民在“学中干、干中学”。3)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快补齐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短板,夯实智慧农业技术推广基础。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建设功能完备的智慧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引导农民掌握信息化生产工具,提高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4)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监管,建立多元共治的综合评价机制。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服务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农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评价重点,树立农民主体地位。

3.3 完善经费投入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机制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1)赫章县政府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机制。编制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明确投入增长目标和保障措施。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功能定位和工作实绩,实行分类分档投入,重点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倾斜。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成果转化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攻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科技示范推广等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市级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格局。2)赫章县政府要优化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使用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可建立“项目制+绩效考核”的经费管理模式,实行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考核、验收等全过程绩效管理。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储备和管理,科学编制项目库,完善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提高项目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改进项目组织实施和验收评价方式,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价,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使用监管制度,加大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力度,规范经费使用行为,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提高资金使用规范性和安全性。

4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在推广队伍专业性、服务效能、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多措并举,因此赫章县需要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深度融合;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赫章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服务效能,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宣东.聚力效能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J].江苏农村经济,2024(6):55-56.

[2] 李燕.浅谈如何推进天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J].基层农技推广,2024,12(4):4-6.

[3] 张晓亚.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相关模式探析[J].河南农业,2023(28):33.

[4] 马振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及对策[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6):75-77.

[5] 张廷清.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研究与探讨[J].中国农技推广,2022,38(6):20-21.

[6] 黄华,林铭,张国洪.关于农技推广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J].现代化农业,2024(12):50-52.

[7] 张朝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河北农机,2024(23):67-69.

[8] 韩光.农业技术推广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影响[J].河北农机,2024(22):157-159.

[9] 杨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9):238-240.

[10] 程阿继.农业技术推广标准化体系的创新对策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4(16):46-47.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马航(1992—),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技术研究。E-mail:1048159480@qq.com。

标签:  农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