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将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作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的视角切入,以灯具类文创产品设计为例,对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剖析。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多学科交叉整合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试图借助文创产品这一有效载体,推动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研究认为: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图案造型、色彩、制作工艺以及材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有别于其它藏系分支,以灯具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分析验证了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对嘉绒藏族文化的传播和文创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文创产品
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必然是伴随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结晶。这不仅是该民族文化、技术和历史的生活反映,更是该族民众独特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故而,民族服饰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服饰图案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该民族的各个历史阶段,它既是该民族对生产生活的高度提炼与展现,也是当时人们审美观的具体呈现,同时还为中国现代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素材。嘉绒藏族作为藏族众多支系中的一员,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宗教、语言、建筑和习俗等特色。嘉绒藏族服饰艺术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造型、色彩、图案、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嘉绒藏族服饰与藏区其他服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同时也是嘉绒藏族人民审美心理与情趣的直观反映。
目前对于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李玉琴从历史的角度对嘉绒藏族服饰的变迁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邵小华等从符号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对嘉绒藏族服饰的符号化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嘉绒藏族服饰特有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及其意义[2];王勉之等从地区的角度介绍了嘉绒藏族服饰的造型特征、穿着方式、材料与工艺,展示了嘉绒藏族服饰、工艺、图案等内容,为嘉绒藏族服饰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3]。然而,上述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嘉绒藏族服饰的整体分析,尚未系统梳理服饰图案的来源、变化以及传播形式。因此,需要在前人对嘉绒藏族服饰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嘉绒藏族服饰中的图案文化,对民族服饰图案的完整性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一、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概述
嘉绒藏区,恰恰处于费孝通先生所提及的“藏彝走廊”的北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族系源流,嘉绒藏族在漫长的时代发展与变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而服饰图案作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嘉绒藏族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现。
(一)历史渊源
嘉绒藏族起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后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4]。当时的先民已经能够用骨针缝制衣服,并有了骨梳及装饰品。在秦汉时期,当地已形成以定居农耕为主、畜牧和采集为辅的经济形式,同时也出现了手工织物。他们在迁徙过程中,吸收了周边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风格。服饰在历史上不断变化,从最初简单的款式到后来的华丽装饰,反映了嘉绒藏族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受到吐蕃文化、中原文化和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嘉绒藏族服饰在图案、色彩和款式上呈现出多元的特点[5]。
(二)文化内涵
藏传佛教在嘉绒藏族地区的发展使得服饰图案中时常出现象征佛教的符号,如八宝吉祥纹、莲花等,体现了嘉绒藏族对佛教的信仰和崇敬。对图腾的崇拜同样在服饰图案上也有所体现,一部分嘉绒藏族将龙、凤、鹰看作图腾,认为其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因此图腾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服饰图案上。嘉绒藏族服饰中极具代表性的图案,根源于他们对生命的敬重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些图案主要通过其中的动植物形象与自然元素来展现,例如羊角、格桑花等等(如图1)。
(三)地域性差异
在四川嘉绒藏族地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服饰图案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雅安硗迹藏乡,当地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在服饰的选择上,会倾向于更加耐磨、耐脏的款式,服饰图案简洁朴素,图案造型大多取自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在阿坝州马尔康市,当地的居民收入水平较其他嘉绒藏族地区偏高,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装饰性和艺术性,服饰图案复杂精美,图案造型多采用方格形、三角形等几何装饰性元素。在丹巴县甲居藏寨,当地居民在服饰图案上喜欢彩色的花朵和卷草图案,这是因为当地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鲜花和绿草(如图2)。然而,在金川县的服饰图案上呈现出融合丹巴县服饰图案元素的现象。这是因为金川县毗邻丹巴县,服饰图案出现了融合的现象。
二、嘉绒藏族服饰图案解读
嘉绒藏族服饰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以农耕生活方式为主的嘉绒藏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6]。经过时间的洗礼,其服饰图案在色彩、题材、表达上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
(一)图案的色彩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具有想象、联想与象征等特点,并且有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的功能[7]。以丹巴县和小金县的嘉绒藏族为例,丹巴县和小金县位于藏族四大神山之一的墨尔多神山附近,当地是整个嘉绒藏族中服饰图案保存较为完整、较为传统的地区之一。其服饰图案色彩浓郁,常用的颜色为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既彰显了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在嘉绒藏族服饰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被用作主要颜色或作为装饰的重点,红色代表吉祥、喜庆和繁荣(如图3);蓝色也是嘉绒藏族服饰中常见的颜色之一,它通常与红色搭配使用,形成鲜明的对比,蓝色代表天空、湖泊和自然之美,象征正义和英雄(如图4)[8];绿色在服饰图案中也有出现,它代表着生命、成长和自然环境(如图5);黄色在嘉绒藏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常常与藏传佛教有关,表示着佛祖的旨意和宏法恩典(如图6)。色彩搭配也反映了嘉绒藏族的文化内涵、宗教信仰和价值观,色彩的运用能够传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色彩搭配鲜艳且富有活力,通过对比和组合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文化特色。这些色彩搭配不仅是装饰,还承载着嘉绒藏族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
(二)图案的题材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题材的形成,受到宗教信仰、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民族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服饰图案的题材可分为三大类,即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以及文字类图案,不同的图案题材在服饰上所产生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几何图案涵盖了各种线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几何形状的组合,这些几何图案往往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展现,通过重复、对称、排比等手法进行排列,从而形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装饰效果。在嘉绒藏族服饰中,几何图案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用于装饰衣物的边缘、袖口、领口等部位,还可以作为主要图案出现在衣物的正面或背面。动植物图案也是嘉绒藏族服饰中较为常见的图案之一,其中包括各种花卉、草木、鸟兽等自然元素的形象。这些动植物图案通常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通过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进行处理,形成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的装饰效果。文字类图案则是嘉绒藏族服饰中较为特殊的图案之一,它包括各种藏文、梵文、汉文等文字的书写形式。这些文字图案通常以端庄、秀丽的方式呈现,通过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处理,形成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装饰效果[9]。在嘉绒藏族女性服饰中,臃肿纹“卐”是文字类图案中最典型的一种,“卐”字一般采用对称重复的形式形成组合图案,代表太阳,具有万福祥瑞的寓意。
(三)图案的表达
图案的表达会受到图案制作者的工艺以及所采用材质的影响。不同的制作工艺和材质所表达出来的图案也不尽相同。随着现代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大多采用机绣,传统的手工刺绣已经较为少见。虽然机器绣出来的纹样快捷工整,但缺乏感情的融入和时间的打磨,当人们看到的图案大多相同时,就容易产生视觉疲劳[10]。而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传统的手工刺绣主要分为十字绣和接针绣,这两种绣法肌理感强、灵活多变,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作品的空间和肌理效果,这种变化是机械无法实现的(如图7)。在图案材质方面,最常见的有棉布、平绒和金丝绒。其中,棉布材质的嘉绒藏族服饰多用于日常的生产和劳动中,因为这种材质价格实惠,容易清洗。平绒材质的服饰图案则常用于平时走亲访友或日常活动,它色彩丰富、面料舒适。而金丝绒材质由于价格昂贵,当地人民只会在盛大节日中才会展示出来,并且一般保存得较为完善。
三、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嘉绒藏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展现出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其应用既能使嘉绒藏族文化得以弘扬,又能推动嘉绒藏族地区文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是嘉绒藏族文化的璀璨瑰宝,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有助于保持嘉绒藏族文化的独特性。服饰图案作为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通过文创产品的广泛传播,能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和领略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其次,这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文创产品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嘉绒藏族文化以一种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让文化传承变得更加自然。再者,当人们在使用或接触这些文创产品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嘉绒藏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强化文化传承的动力[11]。
(二)促进民族艺术发展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对促进民族艺术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方面,它激发了设计师对嘉绒藏族民族艺术的创新和再创作。通过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文创产品,为民族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这一应用提升了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艺术价值。原本可能只在特定场合出现的图案,通过文创产品的广泛传播,可以让它们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欣赏,使其艺术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同时,在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还培养了更多的民族艺术人才,他们将为民族艺术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使嘉绒藏族的民族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当这些独特的图案被巧妙地运用到文创产品上时,会打造出一系列极具吸引力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些纪念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于当地文化的探索和喜爱之情,还会促使游客更愿意购买和收藏。如此一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就会相应增加,直接为当地旅游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例如,它能够促使手工艺品制作行业走向繁荣,吸引更多的工匠和手艺人投入到生产中,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设计行业也会因文创产品的需求而得到进一步发展,激发设计师们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文创产品的广泛推广还能提升嘉绒藏族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这片区域,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在当地投资建厂,开发相关产品,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四、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应用广泛,从生活所穿着的日常服饰到节日庆典所着的节日服饰,嘉绒藏族服饰图案随处可见。将服饰图案与文创产品结合可以使图案活起来,能够达到服饰图案活态传承的目的。下面将以灯具类文创产品为例进行创新设计分析,以论证其设计的可行性。
(一)纹样提取
通过深入细致地对嘉绒藏族服饰图案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深刻认识到,服饰图案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才是嘉绒藏族服饰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设计产品时必须牢牢把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将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提取出来,将其作为文化基因符号,以此为设计元素,才能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12]。在大量研读关于嘉绒藏族服饰文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对服饰图案中所蕴含文化内涵的符号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归纳。通过这种方式,提取出服饰图案中的代表性纹样,并深入剖析这些纹样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文化性,其图案的题材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纹样的提取上,应该以题材为标准,对图案进行精心提取,从而使文创产品既能充分展现嘉绒藏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
(二)图案创新
将传统的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细致地分解为基本元素,随后对这些元素进行巧妙地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极具新颖性的图案结构。在图案的设计方面,以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文字类图案为主题,对提取出的图案进行精心地再设计。图案的构图涵盖了纹样的基本元素以及布局排列等方面。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图案,通过特定的组织排列方式可形成一个独特纹样,而几个单独纹样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则能构成连续纹样,最终形成关于这三个主题的服饰图案(如图8)。在嘉绒藏族服饰图案中,对称与重复是最为常见的构图方式,因此在图案创新过程中,这一构图特征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刺绣纹样往往会因织物绣花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在嘉绒藏族女性头帕上,头帕中心通常呈现出单独的对称纹样,头帕边缘则有着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装饰纹样;在体衣上,多以动植物纹样为主,袖口、腰带、脚口则常以简洁的纹样为主,进一步使服饰的层次感得以增强[13]。图案的创新同样遵循这一要素,图案的中心是具有明确主题指向的纹样,其周围辅以装饰纹样,从而形成严肃、均衡、有序的嘉绒藏族民族服饰图案风格。
(三)嘉绒藏族服饰图案应用
将那些充满创新设计理念的精美图案,巧妙地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以灯具类文创产品作为载体,精心设计出一系列极具嘉绒藏族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设计与应用两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为嘉绒藏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更是成为了检验其在现实设计中发展成效的重要方式。文创产品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产品的便捷性与携带的便利性,同时结合创新的图案元素,最终成功设计出以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文字类图案为主题的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氛围灯(如图9)。这些氛围灯不仅展现了嘉绒藏族的独特魅力,还为人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让嘉绒藏族服饰图案文化在创新与传承中得以发扬光大。
五、结语
嘉绒藏族服饰图案造型极为优美,纹样更是丰富多彩,堪称嘉绒藏族文化的杰出代表。笔者深入嘉绒藏区展开实地调研,广泛收集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图案,借助对称、重复、排比等构图方法,成功获取了以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以及文字类图案作为主题的嘉绒藏族现代服饰图案,并且将这些服饰图案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进行再设计。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巧妙地将嘉绒藏族服饰图案融入其中,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还能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并欣赏到嘉绒藏族的文化瑰宝。与此同时,本文通过与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创新出了一系列风格独特的文创产品。在未来的文创产品设计中,应当持续深入挖掘嘉绒藏族服饰图案的潜力,不断推动其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强化对图案的研究与解读,使其能够在文创产品中得到更精准、更巧妙的应用,从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玉琴.藏族服饰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07-109.
[2]邵小华,申鸿.探析嘉绒藏族服饰的符号化系统[J].中华文化论坛,2008(S1):177-179.
[3]王勉之,多尔吉.嘉绒藏族服饰[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55-57.
[4]雀丹.嘉绒藏族史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16-19.
[5]赞拉·阿旺措成.嘉绒藏族的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47-49.
[6]安旭.藏族服饰艺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121-124.
[7]李英,贺晨亮.藏族服饰中的色彩应用探究[J].西部皮革,2023(3):14-16.
[8]余思慧.藏族色彩艺术的外延和内涵研究[J].装饰,2007(11):83-85.
[9]张昌富.嘉绒藏族的服饰艺术[J].西藏艺术研究,1998(4):67-71.
[10]杨艺.唐以来嘉绒藏族刺绣技艺的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5(9):105-109.
[11]史海磊,李英.嘉绒藏族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室内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22(11):137-139.
[12]陈晓玲,黄家剑,曾琬仪.通道侗锦的仿生设计解读及现代应用[J].丝绸,2021(4):113-119.
[13]张垭欧.嘉绒藏族传统装饰图案纹样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498.
作者简介:
苏航,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
廖庆怡,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
刘海燕,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史、民族服饰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西部边疆规划基金项目“藏羌彝走廊中民族服饰文化比较研究”(22XJA76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