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索五感设计理念在疗愈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五感设计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疗愈产品的发展现状,针对用户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需求,结合系统设计的思想构建五感设计流程,归纳出以联觉、多觉叠加、情感记忆为主要方法的疗愈产品设计策略。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疗愈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深层次的体验感受,通过多种感官的联动实现更加高效的治愈功能,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五感设计;疗愈产品;用户需求;设计策略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压力和负面情绪,这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人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为解决和满足现代人调节情绪的需求,具有疗愈功能的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现代人排解压力舒缓情绪的一种方式。如何让人们在调节情绪的同时更加沉浸地享受生活,提升这类产品的疗愈效果是本研究的关键。通过设计调动人们多重感官体验来调节负面情绪,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式面对生活,满足用户内心的情感需求,这是值得设计者深思的问题。
一、疗愈产品设计分析
(一)疗愈产品设计现状
20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病医生南姆伯格明确提出了“艺术治疗”这一概念,在她的推动下,艺术治疗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迅速延伸到各个发达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在精神上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心理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而艺术随着社会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此,艺术治疗衍生出了一种新兴文化——疗愈性文化。疗愈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功能,生成抚慰、修复心灵伤痕的自觉或不自觉行为,从而使人获得安慰或情感归属的满足感。“疗愈性”设计是指在设计中融入能舒缓和消解压力的元素,在交互使用的过程中让人得以放松身心[1]。
疗愈产品设计是以产品为载体,以使用过程作为疗愈途径,通过设计产品的使用方式疗愈用户心灵。根据用户内心的情感状态去塑造产品,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情绪上的抚慰,疗愈产品把舒缓情绪和释放压力的设计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产品设计之中,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给用户带来情绪价值。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一部分针对疗愈情绪的产品设计,它们可以简单分为:一是解压类产品,比如尖叫鸡、捏捏乐等,它们体积较小,便于携带,通过挤压物体发生形变或者声音来刺激用户大脑皮层,获得短暂的压力释放;二是舒缓情绪的氛围类产品,比如香薰蜡烛、氛围灯、蓝牙音响等,他们通过气味、灯光或者音乐来营造一个舒缓情绪的氛围,或者提升睡眠质量,让用户的情绪尽可能稳定;三是观赏类产品,比如毛绒玩具,桌面摆件等,他们造型可爱,触感舒适,极具设计创意,通常还会和时下大热的IP联名,虽然没有具体的使用价值,但是能在视觉上治愈用户,提升用户内心的愉悦感。图1是疗愈产品的部分调研内容。
(二)疗愈产品用户需求分析
疗愈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人,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舒缓心情或者释放压力,因此对目标群体进行用户需求分析非常有必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根据人的动机将需求从低到高划分,强调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图2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析,需求层次的划分有助于拆分目标产品用户群体的需求类别。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唐纳德·诺曼,将产品的形态设计归结为本能、行为和反思3个层次,将产品设计概括为可用性、美学和实用性三要素的有机结合[2]。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后续设计方向,通过对用户体验三个层级的细化,分析用户不同阶段的需求特征,得出相应的设计痛点(如图3)。首先是本能层级的用户需求重点考虑产品的实用功能,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后能够被疗愈。其次是行为层的用户需求集中考虑产品的交互操作以及用户的情绪感知,要求产品使用方式简单便捷,用户感受舒适。此外精神需求的设计与品质性能的优化是不可忽略的设计要点。最后是反思层的用户需求体现在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上,属于产品的附加内容。
二、五感设计理念概述
(一)五感设计理念
在包罗万象的庞大世界里,人们通过感官即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肢体等身体器官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有意识地运用这五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一定的观察、感知、分析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信息综合与加工,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3]。五种感官之间融会贯通,相互叠加形成全新的知觉刺激,成为我们探索新事物的有效途径。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提出了五感设计,并提出了五感的“信息建筑”,为后人对于五感设计的探究奠定基础。五感设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相关设计。这种设计方式是设计者通过对五种感官做出的刺激反应,感受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状态,构建产品与人之间的体验关系。五感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促进用户与设计者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使用体验。因此,五感设计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关注人文、专注细节的设计行为[4]。
(二)五感设计要素分析
1.产品视觉设计
视觉是人与外界交流接触最直接的感官系统,也是人类所有感官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在。通过视觉要素对产品进行设计,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设计方式。用户接受到视觉上的刺激,能够快速感受到设计者传达的情感,内心产生强烈的好奇或者共鸣,在情感的驱使下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将产品的视觉形象分成外观、色彩和材质三类。具体表现为,一是外观,产品的外观形态设计能够直接体现产品的设计风格。比如仿生设计的产品通过模拟生物自然形态来突出产品特点,加强对产品属性的记忆。二是色彩,丰富绚丽又多姿多彩的颜色在视觉设计中是最为突出的,它往往能赋予产品更多的情感特征。三是材质,产品的材质能够让人在视觉的观察中感受到产品固有的温度。比如木制产品能让人觉得亲切温暖,而机械钢铁制品却让人觉得冰冷和疏离。形态色彩与材质共同构成产品的视觉形象,产品视觉的设计往往比其他几种感官的设计更为直观,能够更加高效地给用户带来情感上的愉悦。
2.产品听觉设计
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与能量,听觉同样是五感中非常敏锐的感官系统,它能快速捕捉外界的信号并传达给大脑,同时带来内心情绪的变化。听觉设计可以分为音乐、语言和产品声音三种。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声音大多为产品发出的具有提示或者反馈功能的音效,不同的音效可以展现产品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式,这类听觉因素能够影响用户的情感刺激和操作行为。一些多媒体或者人工智能的使用能给产品增添具有多重功能的听觉设计,比如车内语音导航系统,能够在减少驾驶员视觉注意力分散的同时快速将道路信息传达给他,实现便捷准确的安全驾驶。听觉设计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针对特殊人群,比如视障人群则更加依赖听觉带来的感官刺激,他们需要在听觉中分辨当下所处的场景,因此听觉的设计至关重要。
3.产品嗅觉设计
嗅觉是指人们对于气味的感知,它在五感中相对来说较为隐秘,也是产品设计中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感官。通过嗅觉可以直接感受到产品所带来的化学刺激,能够快速唤起用户的情感记忆。人体对于气味的感知是非常强烈的,嗅觉所感受到的气味带来的感官刺激差异是巨大的。迪士尼游乐园的项目飞跃地平线中采用了嗅觉的交互设计,在飞跃非洲草原时观众能够闻见青草的香气。嗅觉能够营造一种环境氛围使得用户沉浸其中,并与当下的场景共同构成一个长久的嗅觉记忆存储在大脑中。在产品嗅觉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所选择的气味与产品的贴合程度,要根据产品的特质去选择气味。嗅觉与产品功能的结合体现在设计人员让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散发气味,让用户能够享受由这种气味所带来的舒适感;或者将气味与产品的外观造型进行结合由此来塑造产品的外观形象,比如活泼可爱的产品搭配香甜的气息能够加深这种可爱的形象记忆点。
4.产品触觉设计
触觉是人与外界建立连接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是五感中极为特殊的一种。用户接触产品后形成的感知直接决定用户内心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因此产品触觉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感受。产品的触觉来源于产品表面的材质、纹理、光滑与粗糙程度等,而用户所接触到的感受也分为压力、疼痛、温度等,这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熟知材质的特性,使得产品材质去顺应产品的特征和目标人群等,有效提升产品的触觉体验,松下设计的一款半透明硅胶方块拼图,它需要依靠触觉和想象力去探索内部的形状,儿童在完成拼图后从下方进行照亮就会呈现内部的图案,激起儿童对于触觉的探索(如图4)。设计师从产品材质出发,创造出新颖的拼图方式,硅胶柔软温暖的触感能够给年幼的儿童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同时增强用户与玩具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体验过程充满乐趣。
5.产品味觉设计
味觉中的“五味”为酸、甜、苦、辣、咸。味觉和嗅觉一样可以唤起人们封存已久的感官记忆。味觉在产品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外观造型设计及其色彩搭配,这种味觉的感知是建立在人类长久以来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固有概念,比如红色的热辣滚烫、黄色的酸涩等是人们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共识,设计中常常沿用这种经典的味觉形象。设计人员通过对产品的色彩和形状进行特定的设计来唤起人们味觉的感知,是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包装,通过用材料来模仿水果的表皮肌理,唤醒人们对产品味觉的记忆(如图5)。别出心裁地在包装中将真实水果的外皮复制为整体外观,将新鲜水果的印象传递给用户,刺激其视觉和味觉的感受,使人们有强烈喝果汁的欲望从而激发购买欲。
(三)五感理念模型构建
五感设计是在设计中考量多种感官的刺激反应,通过感官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认知,以此为基础构建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系统的思想,把五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也就是五感体验系统,这种思想有利于构建五感设计流程。在疗愈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引入五感设计理念,能够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能够为用户带来多层次的体验感受。五感设计流程为疗愈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促进了产品设计领域的多维创新发展。图6是构建的五感设计流程。
三、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疗愈产品设计策略
疗愈产品设计在重视人类情感变化和心理反应的同时需要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感和最终实现的治愈效果。五感设计理念强调感官在产品交互时的重要性,感官以不同的方式被唤醒,通过设计挖掘五感的潜在特质,被运用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中去。基于五感设计理念的疗愈产品能够给予用户多重感官刺激,通过更加丰富的设计形式提升产品的治愈效果。本文结合五感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提出基于用户需求的疗愈产品设计策略,有助于创造更加综合性的疗愈类产品。
(一)联觉设计打造沉浸式氛围
联觉是一种感官混合现象。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通常情况下各司其职地接受和加工外界传达的信息,也会在一些情况下出现两个或多个感官通道交叉的现象,一个感官的体验刺激会引起另一个感官的无意识体验,这种现象被称作联觉,是感官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成语“望梅止渴”就是一种典型的联觉现象,听觉感官的刺激产生了联想,而联想又引起了味觉感官的反应。联觉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唤醒某种感官的反应来联动其他感官的刺激,实现一个层层推进的感受过程。联觉设计方法在疗愈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打造沉浸式氛围。
疗愈产品设计实现疗愈功能的方式非常重要,是满足用户本能层面需求的主要方式。沉浸式氛围的营造可以帮助用户迅速投入到使用过程中去,提升治愈的效果。2022美国IDA获奖作品之一的Trima是一款可充电的冥想设备,它实现疗愈的功能方式是使用户快速进入冥想状态,通过冥想放松身心,舒缓情绪(如图7)。该产品有一个扩散器,可以扩散用户倒入罐中的芳香精油,通过刺激嗅觉带动其他感官的反应,辅助的灯光设备通过更换色调来刺激视觉体验,营造冥想体验的环境。联觉设计方法利用感官的联动营造立体式的感受空间,让用户在被产品疗愈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沉浸,帮助用户调节生活中的各类负面情绪,引导其产生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情绪,达到预期的疗愈效果。
(二)多觉叠加提升用户体验
多觉叠加是一种将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觉认知有逻辑,有组织地编排在一起,进行信息综合分析的现象,实现对事物由一维到多维的认知[5]。通过对多个感官的多重刺激来调动这些感官做出反应,丰富用户在生理与心理的体验。与联觉的区别是多觉叠加的核心是激起对事物的完整认知,通过对相似经验的调用,感受多个感官共同作用形成的丰富情感体验。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外观造型设计的独特性对于用户视觉的刺激,还要考虑声音、气味、材质等特质对于用户五感的多重刺激,从感官的角度挖掘用户需求。多觉叠加的设计方法能够在疗愈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提升用户体验。
疗愈产品的设计理应注重用户的参与感,满足用户行为层面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有利于实现对于用户内心的治愈。多觉叠加的设计方式能够赋予产品多层次的使用感受,通过多感官的调动使得用户获得慰藉。国产香薰品牌观夏通过推出多类型的香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不止局限于嗅觉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对于香薰治愈功能的依赖性(如图8)。极尽美学造诣的产品外观设计,富有东方意境的气味设计,温和亲肤的触感设计,线下体验店更是融合多种感官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体验,这种体验能在短时间内治愈身心,提升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多觉叠加的设计方式不仅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能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
(三)情感记忆触发用户共鸣
情感记忆是一种隐喻意象,不仅是一段具体的记忆,还包括在那段记忆下特定场景蕴含的特殊情愫,人们对某事物的依恋以及不能释怀的情愫就是情感记忆。或许是一种记忆的图形、一种依稀的标志、一种熟悉的习惯、一种久违的情境或是一种联想的源泉[6]。产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用户专属的情感记忆,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情境建立独特的产品生态系统,用户对于产品会下意识做出一些特定的操作行为,这是将情感记忆融入产品设计,唤起用户对于产品的特殊感受,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在疗愈产品的设计中触发用户的精神共鸣。
疗愈产品的设计更应该考虑用户的精神需求,把反思层面的产品自我需求落到实处。情感记忆的融合能够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不止停留在交互方式的设计上,更是产品精神内核的设计。语音助手CAPSULA MINI通过唤醒用户情感记忆的方式充当智能家居的枢纽,圆润柔和的视觉语言表现了它的亲和力,语音和触摸激活设备成为整个智能家居系统操作的控制中心进行交互(如图9)。五官的表情语言能够体现语音助手的情绪变化,拟人化的设计结合多种感官表达,和语音助手交互的过程能唤起用户对于朋友的情感记忆,从而在生活微小的瞬间达到治愈人心的功能。
四、结语
体验经济时代下用户需求的升级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使用产品时获得的心理感受。五感设计将会成为体验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未来对于人类心理健康和调节情绪方面的关注将成为社会必然发展趋势,具有疗愈功能的产品将会深入大众视野。疗愈产品设计的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一功能和外观的设计,而是对于用户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慰藉,结合五感设计的理念方法,最终达到舒缓情绪,释放压力以及获得幸福感的目的。不只是疗愈产品,任何类型的产品设计都能与五感设计建立连接,通过多感官的共振打破与用户之间的壁垒,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表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黄千羽.陶瓷灯具的“疗愈性”设计研究——以我的作品《光怪》系列为例[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
[2]杜鹤民.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4):104-107.
[3]钱靓,叶聪.基于“五感”体验的现代艺术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20):220-223.
[4]陆彪,李毅,房华.沉浸于五感中的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20(4):88-89.
[5]李忠蕾.基于多觉叠加的设计应用[J].设计,2021(15):42-44.
[6]陈露.情感记忆理论下的生肖文创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1.
作者简介:龚珂涵,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通讯作者:吴琼,博士,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