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家具制作行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高校家具工作室是推动传统家具制作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技术逐渐融入传统家具制作行业中。在保留部分手工艺制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规范传统榫卯的制作工艺,培养既能熟练掌握榫卯技艺的“工匠”,又能运用传统智慧进行创新设计的综合人才,为传统家具制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传统榫卯技艺;工作室;现代化技术;手工艺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度青年项目(GD22YYS10)研究成果。
传统榫卯技艺自明末进入技艺之巅峰,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和精髓,在中国家具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欧洲家具体系中,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出现了侧重结构设计和创意构造的中国风家具,中国风在欧洲文化的发展中尤其是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卓越的模型制作者与工匠为现代意大利设计创新提供了肥沃的设计土壤,让意大利设计始终站在世界的前沿,引领着全球设计的走向[1]。传统榫卯技艺是一项兼具文化属性和科学理性的工艺,在它质朴的外表下,有着不为现代人所了解的寓意和复杂构造。在当代社会中,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技术生产方式、生活形态的变化,技艺传承由传统的家族和师徒传承,增加了企业和学校传承方式,并逐渐成为主流,但主要还是口传心授,导致学习容易停留在记忆、背诵、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流于表面和肤浅[2]。传统榫卯技艺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在未来家具行业中离不开兼具技术能力与艺术品位的设计人才,家具工作室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有责任和义务培养熟练掌握榫卯技艺的“工匠”——能根据传统榫卯结构进行创新设计,提升家具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
一、传统榫卯技艺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的应用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迅猛,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在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中得到不断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的精髓,又赋予了传统家具新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3]。现代工业文明的入侵改变了传统家具制作的技术范式,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让传统家具生产的空间、器物不再适应生活形态,技术的壁垒也被打破[4]。随着社会网络的变迁,技术垄断被打破,多缘的关系使得传统榫卯技艺传承由单线转成多线。传统榫卯技艺的传承不再单纯依靠家族、血缘或者乡缘,而是增加了企业、学校等人才来源,且高校家具工作室是传统技艺在当代传承的另一重要场所,由于信息、网络以及市场的流通,从业者具备了更多自学的条件。同样,多样的技术来源促使传统榫卯技艺在改革开放后迅速获得复兴与传播。
尽管现代化技术在传统家具制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需注意保持传统工艺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避免过度依赖机器而忽视手工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关注社会和时代发展,设计和制造出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的家具产品,因此可以在制作传统家具的过程中不断引入现代技术,优化繁冗的步骤,同时也减轻工作量[5]。高校家具工作室作为培养家具设计和制作人才的重要平台,其现状直接影响家具设计教育的发展。高校家具工作室是高校内部专门进行家具设计与制作的教育和实践场所,不仅承担着家具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还参与家具制作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家具工作室在培养家具行业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中都缺少专门和系统的家具制作机器,即使有也并不完善,在需要特殊加工的部位或需要特殊处理的部件往往没有合适的工具,增加了传统家具的制作时长,加上繁琐的步骤,缺少一个具体化的指引来说明制作的需求,以及如何与工具相融合。
传统榫卯结构的种类繁多、复杂,制作要求十分严格,稍有误差就会导致榫卯无法接合好,影响其连接的稳固作用。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如何将传统技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制作中,对学生仍有一定的挑战性。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实践和练习,逐渐提高传统榫卯制作技艺的实践应用。具体而言,可以先从简单的项目开始,逐渐挑战更复杂的制作任务,增加经验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教练或其他专业人士寻求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建议、技巧和经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技术水平。高校家具工作室作为培养家具设计和制作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积极引入传统榫卯技艺和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研发能力,有助于提升家具设计和制作的专业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传统榫卯技艺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当下和全球家具手工艺复兴设计的趋势中,未来中国家具行业的格局与形态,既有最现代的制造方式,也有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手工可以补充机器做不到的事,进而提升其价值。提倡“工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的工人很多,但工匠太少,工匠精神对于家具产品品质保证与品牌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住手艺不是指留住本色的手艺,本质上是留住手艺在精神、观念和气质上给人们的启示,有助于整个工业文明的提升[6]。传统榫卯技艺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未来的家具行业离不开技术与艺术能力兼备的设计人才,因此应根据国内高校家具设计工作室特征,实行小班化教学,将现代化技术设备应用到传统榫卯工艺中,进一步规范传统榫卯的制作工艺,通过教育与技艺共享,不断培养传统榫卯技艺传承人,做好人才的分层梯队建设。
(一)优化制作流程
高校家具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高校家具工作室通过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榫卯技艺,进一步了解传统榫卯技艺的内涵和制作工艺,使学生对传统榫卯技艺的精神、观念和气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眼界。同时,学生在制作传统榫卯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围绕传统榫卯技艺的内涵和制作工艺,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对传统榫卯结构进行再设计,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因此高校工作室中的创新人才可以为传统家具提供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使传统家具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在制作传统家具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定款、选材阶段;二是工艺加工阶段;三是装配阶段。所有的工序都是在工匠直接作用于实物的基础上完成的,遵循着严格的程式,以确保家具古旧的风格和特征,但是这会使传统家具在量产方面有很大的难度,工匠需要熟练和精湛的手艺才能保证家具的质量,而且耗费时间过长,生产效率低。虽然中国传统家具企业逐渐引进一些钻、刨、锯、镂、铣等机器设备,但是由于没有受到欧洲工业革命新思潮的影响,没有利用现代工艺技术使传统艺术重获新生,对现代先进科技和生产设备的利用有限,大部分家具仍然依靠手工完成以及对传统家具进行简单复制,生产效率低下,创新不足。在企业中,现代化制造传统家具的技术是从高效能生产、人性化生产两种方式着手,高效能生产强调的是生产系统高效能,即对生态环境资源和材料的高效利用、产品使用功能的高效开发、生产过程的高效益等方面。因此可以使用智能化生产设备,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人力投入。
因此,高校家具工作室可以在保留部分传统手工艺的同时,适当引入现代化技术,通过现代化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二)引入现代化技术
人性化生产方式是一种强调生产者的感受、强调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个性的生产方式,可以引入数字化设计技术,提高家具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实现个性化定制。通过现代化技术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的应用,使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与现代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榫卯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高校家具工作室作为培养家具设计和制作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研发能力。高校家具工作室作为推动传统榫卯技艺创新的重要平台,应积极探索如何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元素。学生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制作家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比如切割线不够准确、零件配合不紧密或者表面处理不均匀等,这些情况与学生对于家具制作流程、工具使用技巧、测量和标记方法等方面不熟悉有关,没有专人进行指导,导致家具制作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学生在家具制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挑战,比如尺寸不匹配、装配困难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判断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家具制作技巧。
(三)传统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相结合
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通过结合现代化技术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传统家具制作效率,让学生在制作传统家具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传统榫卯技艺的精神、观念和气质,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构建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景的家具设计方法体系,为其他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提供借鉴[7]。但在高校工作室中,还应对机器的应用设置一定的限制,虽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通过机器直接完成制作的精细度。但除了器械的加工,仍需要学生对制作材料进行手工加工处理,如特殊的需要表面处理和家具组装等项目都需要手工来实现,手工处理有助于展示木材的纹理和颜色,进一步了解传统榫卯结合原理和受力情况,使家具更具吸引力[8]。无论是传统家具制作,还是现代家具制作,手工都是确保最终成品达到高标准的关键环节,也是帮助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专业环节。
传统榫卯技艺是传统家具制作技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和工匠精神的体现,挖掘其价值功能,探索规范化流程和活态传承方式对传统技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家具或家具作品都至少会有一个设计的核心元素,这种设计的起始步骤也是奠定整个家具样式的基础之一。
笔者通过挖掘传统榫卯的结构形式、应用方式、历史成因、功能方式、精神意蕴、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等内涵,进一步揭示传统榫卯文化的社会背景及意义,并且系统地梳理传统榫卯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高校学生在家具工作室中,通过研究传统家具设计的历史来汲取灵感,全面挖掘传统榫卯技艺的价值功能,并将传统技艺应用在当代家具设计中,为后续家具设计提供灵感。
三、传统榫卯技艺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的应用实例
传统榫卯技艺在具体应用上,以潮汕民宿家具设计与制作为例。潮汕地区作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及美食文化的旅游胜地,却很少有展现潮汕特色文化的民宿。家具是民宿室内空间的主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定义空间,把空间隔离开,还可以营造空间整体意境,表现室内空间设计理念、风格、情调。民宿家具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家具,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设计师可以将潮汕文化融入民宿家具设计中,将民宿家具与潮汕文化相结合,设计出既能让游客们使用舒适,又能体现潮汕传统文化和传统榫卯结构的家具产品,一方面可以带动游客对潮汕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们对潮汕文化的印象(如图1)。
在家具实物制作上,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工具,一般使用角尺和墨斗来测量和标记木材,然后使用锯子、刨子、凿子等工具来削减、修整和雕刻木材,最后使用锉刀和磨砂纸来磨光表面。在组装家具时,使用牵钻来钻孔,用锤子将部件连接在一起。在家具制作过程中,学生除了利用传统的基础工具,也会引入一些现代化的工具,极大地提升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图2)。
通过机器与传统榫卯技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家具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设计和制作上的问题,如通过对最终实物的测试,发现在设计上后退上节和下节相分离会导致结构不牢固,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另外,由于学生技术不熟练,把座面横枨切短了,造成椅子前腿会有一点倾角,同时由于背板的面积较大,切割起来比较困难等问题,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模型制作(如图3)。
通过对整个家具产品进行设计和实物制作,学生对传统榫卯技艺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整个家具产品,结合现代化技术应用可以进一步规范传统榫卯的制作工艺,培养熟练掌握榫卯技艺的工匠和能够运用传统智慧进行创新设计的人才,为家具产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最终,该系列家具设计作品参加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广东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四、结语
传统榫卯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保留了宝贵的历史和传统,也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和精髓,在中国家具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高校家具工作室中,积极探索现代化技术在传统家具制作中的应用,将现代化技术融入传统榫卯技艺中,能起到提高生产效率、设计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作用,构建传统榫卯技艺传承培养路径,让传统榫卯技艺在现代社会中迸发活力。笔者认为,通过对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弘扬宣传,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技艺得到更多关注和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榫卯技艺。
参考文献:
[1]叶勇军,朱慧慧.传统家具的现代化创新设计途径探索[J].工业设计,2018(4):27-28.
[2]陈振益,陈亮.乡土的流变:当代乡村木工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J].装饰,2021(4):112-116.
[3]吴菱蓉.从科技与人文融合问题谈家具设计的现代化发展[J].艺术百家,2021(3):95-100.
[4]陈振益,沈康.从身体实践到身份生产——当代家具木工群体转型中的阶层分化[J].民族艺术,2023(3):150-160.
[5]陈年.传统家具制作走向工业机器人制作的优劣分析[J].林产工业,2023(4):81-85.
[6]陈振益.传统智慧的设计迁移——家具榫卯结构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装饰,2021(9):76-81.
[7]李永桂,陈海生,官燕燕,等.三岗育人、多维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包装,2023(12):102-108.
[8]唐开军.基于工匠精神的家具产品创新途径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4):11-13.
作者简介:李永斌,广东海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人机工程学。
通讯作者:韩卫国,广东海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人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