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文化元素在旅游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known 发布于 2025-09-07 阅读(218)

摘" 要:在当前全球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深入探索地域性文化元素与旅游地视觉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借助设计语言将二者紧密相连,能够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地形象设计,从而提升地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与辨识度。文章分析了旅游地形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性,运用情感三层次理论,对地域性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取关键元素加以归纳与重构,最终形成了海南棋子湾旅游地形象设计。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全面总结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与技巧,成功设计出契合当地特色的形象方案。将地域化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地形象设计,能够显著提升品牌辨识度,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为品牌设计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海南棋子湾;品牌设计;情感三层次;景区形象

海南作为中国南部的一个热门旅游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与三亚、万宁、海口等城市相比,昌江这一海滨城市便显得小众了许多。棋子湾作为昌江的一个海湾景点,更是小众里的冷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海南冷门小众的宝藏景点之一。但棋子湾本身乃至于整个昌江的品牌形象建设都是很缺乏的状态,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其知名度一直不温不火。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棋子湾的地域文化特征,融入情感三层次理论,并探讨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品牌视觉融合方式,进而提出海南棋子湾品牌形象文化内涵与价值探究。通过对海湾环境、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分析,提取出海南棋子湾海湾的代表性元素,包括海洋、椰林、沙滩等。将这些元素应用于品牌设计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海南棋子湾海湾的独特魅力,提高该地区品牌的美感和辨识度,并对相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一、旅游地品牌形象设计

(一)文旅品牌形象设计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针对全国各地的景区品牌展开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对其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指导成效。从相关学者的文旅视觉形象品牌设计成果当中,能够学习到有关文旅品牌形象设计融合应用的知识与方法论等内容。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可取之处,复盘其中可优化的地方,并在后续的设计中加以改进。牛旻等[1]运用符号学与图像学方法,从品牌设计、大众文化、日常审美以及跨文化传播这四个维度切入,通过对比不同品牌的设计原理,总结出了品牌设计与传播策略;沈真波等[2]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提出从主题性、形象性、故事性三个层面着手对旅游品牌形象进行系统设计,构建近代文物旅游品牌文化价值观,塑造近代文旅品牌全新形象;宋冬慧等[3]通过对客家围屋的旅游品牌形象进行设计,展现了客家围屋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在现代应用设计中的转换与呈现,并提取基因形象,建立起品牌策划设计元素的符号数据库,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及品牌传播方式的转变,进而得出品牌形象推广的依据;张莉[4]提出旅游文化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构思与分析方法,强调要注重设计符号的选择、表现、组织与重构。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二)地域文化元素

地域文化通常指的是一个地区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文化,它具有精神和物质双重属性的区域文化特征[5]。地域文化具备区域独特性、差异性、继承性、渗透性等显著特点[6]。地域文化元素是经过提炼和总结后,能够被地方居民所识别和接受,并代表该地区文化特征的独特元素,这些元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辨识度。深入挖掘和提取这些元素可以借助情感三层次理论来实现,即从有形层、行为层和无形层三个方面展开研究[7]。有形层包含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字、图案、服饰和建筑等;行为层涵盖了地域性的传统工艺、制度、语言、习俗和饮食习惯等;无形层则包括信仰、理念、精神、故事内涵和文化意义等[8]。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形式极为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层次。例如,在二维平面上,可以采用特定区域的文字、图纹和色彩来展现地域特色;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展示和贯彻该地区特有的手工技艺,能够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三维空间中,利用地区专有的器物和建筑,可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此外,还可以通过翻译和运用当地的传说、故事、信仰和理念等方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并传承地域文化。这些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文化表达的手段,还进一步增强了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感。

二、棋子湾的品牌文化内涵和价值探究

(一)文化内涵解析

在探讨海南棋子湾地域文化与现代品牌设计的融合之路时,至关重要的一环便是对地域文化核心元素的提炼与创新。这一过程绝非对传统符号的单纯复制,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的深度对话。其目的在于精准捕捉那些能够深深触动当代人心弦的文化精髓,并将其巧妙转化为具有强烈时代感和高度独创性的品牌形象。对地域性文化元素运用情感三层次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层级(如表1)。对于棋子湾而言,其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尽显于它深厚的历史沉淀、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独特之处犹如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棋子湾地域文化与现代品牌设计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二)品牌价值探究

在探讨海南棋子湾地域文化与现代品牌设计融合的语境中,汲取其地域特色、历史脉络以及民族风情,以将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转化为可识别的品牌符号。例如,棋子湾一半石林、一半沙滩的壮阔海湾景观、坐落于昌化大岭山脚下昌城村的峻灵王庙、昌江小渔村沙渔塘以及当地传说“仙翁撒棋”均可成为品牌视觉元素设计的灵感来源,将其融入情感层次的有形层次中。

海南棋子湾所处地区历史底蕴深厚,民间传说广为流传,如神仙下棋、夫妻石故事、“三月三”故乡等。这些历史与故事的传播使得棋子湾令广大游客向往,也对应情感层次中的无形层。其本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更具“人间仙境”的氛围感。在棋子湾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民俗景观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通过精心构建品牌识别系统,海南棋子湾的地域文化与现代品牌设计之间的融合将不仅限于表面层面的结合,而是能够实现深度的内在联系,使品牌真正地活化并传承该地域的文化价值。

(三)设计过程

设计概念萌生于棋子湾得天独厚的地理特征与历史传说,将其作为灵感源泉,可创造出一系列标志性图案和符号。以棋子湾海岸礁石“棋子石”为原型的图形元素,不仅象征着区域名称的由来,还寓意着智慧与策略,对应情感层次中的行为层。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品牌标识、宣传物料以及环境导视系统中,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棋子湾独有的地域韵味。采用将棋子湾传说典故与当地建筑、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手法,可构建品牌形象标志与字体设计。当地著名景点“峻灵王庙”即对应情感层次中的有形层次。棋子湾素有“仙翁撒棋”的传说,而黑白棋恰好是我国道教文化太极阴阳的代表色,可以其为标识和色彩进行形象创作,为棋子湾进行品牌形象创作。其中一半形成主体,融入了黑白棋、太极八卦等道家文化元素;另外一半进行留白处理,给予遐想空间,对应着情感理论无形层。承接“仙翁撒棋”的传说,可以发现棋子湾海岸的礁石便是神仙斗法时撒下的“棋”,也应该是形象的一部分,对应情感三层次中的无形层次。

此外,在品牌形象中,字体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设计初期,本字体选择了一个较为方正的字体,然后再将其进行变形重组,严格控制线条粗细大致相同,将字形调整至只有竖直两种形态。通过控制线条之间的间距,在保证字形美观的同时,使其中间距离大致相等。如此整合下来,看起来便给人一种棋盘的感觉,仿佛穿梭在一道道复杂的棋盘线路之中。

宣传类周边产品的颜色运用主要考究的是选取元素主体的基本色。尽管主体在画面中是以镂空留白的形式表现,但画面底色多会采用与其相符的颜色作为底色出现。例如,沙滩渔村的树屋,便采取了树屋主体的黄色与树枝的绿色作为双重底色进行应用,在颜色上进行视觉重现,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大角海滩则采取了浅蓝色作为背景,渐变的蓝色作为礁石与海滩的主体色,表现出其纵深感。峻灵王庙则选取了其主体红棕色作为主体色进行呈现,背景采用了灰色,重现其庙宇处于深山之中的景象。沙塘渔村的著名打卡点蘑菇屋则选取了橙色与黄色作为主题色与背景色,对应其在沙滩迎着落日的场景重现。对于昌化镇的人民,乃至于整个海南的人民来说,渔家文化一定是难忘的记忆。在昌化镇的颜色运用上,便以海面的蓝色为主体色表现出渔船船只,橙黄色为背景色烘托出夕阳落日的氛围。昌江十里画廊皇帝洞更是昌江必打卡景点之一,再多的手法也难以刻画出其神韵。于是,在其色彩运用上,便采取了最贴合其本体的土棕色,背景色采取灰绿色,将其背景出现的山水绿植进行统一处理表现,使其在海报设计上场景重现。

三、结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海南棋子湾地域文化在现代品牌设计中的融合与应用,以期为地域品牌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只有好的品牌形象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才能让游客记住并成为传播者,最终实现品牌溢价。[9]通过深入分析棋子湾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揭示地域文化元素在品牌设计中的潜在价值,从而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创意路径,构建出旅游地品牌体验触点系统的新视角。这些方法和策略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还能够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同感。作为设计师,应深入挖掘棋子湾的文化内涵,将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意象融入品牌设计之中,创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品牌视觉形象。同时,应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通过故事化的内容营销,增强品牌的互动性和传播力。文旅与品牌设计的融合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设计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地方品牌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将更加多元化和深入,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牛旻,陈刚.基于虚拟偶像符号的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J].包装工程,2021(18):282-286.

[2]沈真波,任丽莉.城市近代历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科学,2021(3):163-164.

[3]宋冬慧,杨垚.广西贺州客家围屋旅游品牌策划与推广研究[J].包装工程,2018(6):52-56.

[4]张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青年记者,2018(2):30-31.

[5]陈文雯.地域文化元素融入都江堰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J].包装工程,2022(24):269-276.

[6]Jie Chunfeng.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J].Packaging Engineering,2020,(8):313-316.

[7]Guo Jinyu,Kuang Yuxiang,Wu Qun,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Jiangxi Provincial Museum based on cultural imagery[J].Packaging Engineering,2020(4):318-322.

[8]廖克敏,韩雨.日化品牌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创新与育人效能分析[J].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2024(4):499-500.

[9]王红兵,孙湘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实践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10):70-73.

作者简介:尹泽和,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博物馆价值感知,美感经验。

标签:  棋子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