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能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黄河文化在我国文化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核心区域,更要紧紧把握住数字化发展的机遇,充分释放省内旅游市场新活力。现从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出发,探析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数字化创新的路径,从而优化全省黄河文化发展新格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南省是黄河流域的资源大省,黄河流域所独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在文旅产业中占据极具重要的地位。在文化旅游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河南省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南省应当紧握数字化文旅发展新契机,再审视、再谋划、再出发,创新数字化文旅发展模式,为黄河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发展现状
游客体验有所提升
传统的旅游形式以游赏观光为主,文创产品以手作工艺、文本书画为代表。具体到河南省,往往是通过瓷器、剪纸、帆布包、冰箱贴、明信片等简单的文创产品来体现黄河流域的特色,游客体验较为单一。如今,河南省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及文创产品搭乘上了数字技术这列快车,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文旅体验,还创造了一批参与感强、互动性高的旅游新项目,培育了文旅产品的新形态。同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讲述河南省黄河流域文化的历史故事,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例如,全新全感的VR全感剧场节目《风起洛阳》将游客带入古代农耕文明的场景中。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黄河岸边潮生活”,是吸引游客体验黄河岸边生活和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整合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七盛角文化民俗街以及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数字化销售有所加强
目前,河南省黄河流域文旅企业已注意到了互联网平台对于文旅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使用网络渠道推销文旅产品成为了一种新模式。首先,河南省内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创店等都会通过线上渠道对文创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线上销售渠道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销售平台。文创产品的销售不再拘泥于线下实体店,其市场也由本地扩展到了全国各地。线上销售的新模式虽已开启,但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规模仍有待扩大,销售力度还需加强。其次,在整合营销上,河南的文旅企业尝试通过新媒体、网络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如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扩大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限制,提升了区域竞争力。但这种推广方式受到流量、曝光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河南省也可与周边的省份展开旅游协作,促进河南省与黄河流域多省之间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
数字化发展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要充分发挥河南省在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天然优势,挖掘黄河流域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弘扬河南文化、黄河文化,是新时代赋予河南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在开发与保护黄河文化的旅游产业上,河南省已经形成了新的数字创意设计,这就意味着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数字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文创产品单一
文创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产业,在文旅产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文创产品不仅仅是商品,还是游客旅游途中的最后一站,是“最后一个展厅的展品”,也是可以“带回家的文旅资源”。河南省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古迹不胜枚举,历经千年而积淀下来的黄河文化不仅为设计者们提供了足够多的背景故事,还为各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一个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能迎合市场消费,还能够融汇古今、雅俗共赏。此外,文创产品并非衍生品,应当具有独立性。纵观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市场,文创产品的类型单一。书签、丝巾、笔记本、卡套、钥匙扣、瓷器等十分常见,这些品类都已缺乏新意,难以再次吸引游客。而且河南黄河文化旅游产品一直以来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与周围省份、网络热门IP的联动较少,无法体现出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在河南,黄河主要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郑州、焦作等8个直辖市,28个县(市、区)。所流经的地区不仅跨度大,地形地貌略有差异,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黄河所流经的这些省内地区中,目前只有郑州为特大城市,并上榜新一线城市,其余地级市均处于三、四线城市之列。这反映了除郑州外,河南省黄河流域其他地级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故而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省整体上仍需大力提高经济水平,从而为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旅游资源缺乏开发整合
旅游“资源多”并不意味着“资源优”。一方面,各个景区间关联性小,游客在景点停留的时间过于短暂无法充分发挥景点的经济效益。根据河南省文旅厅2023年数据,中秋国庆双节8天假期,河南省的游客接待量虽在26个省(市、自治区)中居于首位,人次达8480.1万。江苏省以907.57亿元的旅游收入位居各省之首,河南省为587.6亿元。这些数据凸显了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收益偏低,存在传统文化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在众多的文化遗产中,我们需要对河南省文旅产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挖掘与开发,充分发挥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黄河生态系统亟待保护
黄河的泥沙含量高、治理难度大。由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所以要大力推进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8日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黄河河南段长约711公里,水质污染、行洪受阻、河道非法占采堆建等问题增加了河南省将黄河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的难度。因此,保护河南省内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让河南成为国内外游客娱乐游玩的好去处,河南责任在肩。
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
加强区域联动,更新发展理念
要想擦亮黄河文化这张“名片”,河南省就既要河南省加强区域数字化的联动,又要自上而下地更新文旅发展理念。一方面,要整合全省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整体规划,打造一体化的网络数字平台,例如,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以文物和遗址为活动内容,多方联动河南博物院、黄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单位,在博物馆之间构建一体化网络数字平台,实现其数据共享。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文旅发展理念,当前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创意性与数字化两个元素,仅仅依靠现有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难以激活河南文化产业的活力。因此,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性开发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河南省文旅产业迭代升级。例如,可以开展黄河水利水工体验之旅。以治黄河水、兴黄河水为主题,利用多媒体AI技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此外,更新文旅发展理念还要积极探索跨界联动新模式,当前,“旅游+研学”“旅游+康养”的模式在文旅产业中十分火热。河南省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开展非遗传承主题的黄河文化研学之旅。以“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非遗精神”为主旨,以黄河流域河南段民间非遗项目为对象,以三门峡地坑院为参观地,展示窑洞营造技艺、捶草印花印染技艺等非遗项目。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5G网络、千兆光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的推广和普及。加强5G网络建设与千兆光网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也能推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河南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5G网络覆盖面与网络质量,协同发展千兆光网和5G网络,为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产业注入动能。同时,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也是数字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能通过虚拟化技术收集、存储以及处理大数据。此外,建设高标准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能使河南省黄河文旅部门快速了解游客的喜好与需求,为优化文旅服务提供方向;在促进智能酒店、智能交通出行、智能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博物馆等建设与服务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深挖历史文化,赋予时代内涵
历史文化是支撑文旅产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对于河南而言,讲好中原故事,讲好黄河故事,是增强城市吸引力的不二法宝,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所以,必须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要将先人走过的路、集聚的智慧一一展现于世人眼前,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再次绽放,让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印在人心。首先,河南省文旅部门要积极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黄河历史文化进行挖掘、讲解、宣传,赋予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其次,围绕中原文化,推出“中原节目”,拒做文化的复刻与搬运。应将中原文化进行深度加工与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让文物“说话”。如近年来河南卫视推出的《河南春晚》《清明奇妙游》《元宵奇妙夜》《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节目都深受大众喜爱。
在保护中开发,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河南省是黄河流域防洪抗旱的重点区域,应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首先,要设立生态功能区,完善管控机制,优化污染防治体系。其次,要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加强科技监控,在黄河流域展开生态检测、水源调查、防治灾害等工作。其次,黄河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在开发和整合黄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科学评估,设置相关旅游景点的最大载客量,避免过度开发,以确保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黄河贯穿流经了河南省北部,流经区域的地形地貌各不相同,各地应当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和保护策略,积极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河南省要牢牢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提升黄河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文创产品类型的雷同单一,还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旅资源,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此外,针对河南省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需要加强区域联动,运用数字化技术打开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