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音乐文化的传播特性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其传播带来新契机。如何利用新媒体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有效传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现状进行简单的概括,对新媒体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中所起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战略进行探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更新过程中,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更为多样化,从口口相传演变成音频、视频文件传播,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传播模式。而在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中,民族音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更带有极其深刻的历史烙印。然而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我国民族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甚至引发被社会遗弃的风险。因此,保护并传承民族音乐成为现阶段我国音乐领域的重点目标之一,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民族音乐看到更为广阔的传播发展空间,并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重要性与现状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重要性
民族音乐是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种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音乐艺术,因其自身的历史、民族文化等因素而被赋予独特的文化特质,天然地就具有民族特性。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大地上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也存在差别,而民族音乐把这一点进行融合,进而产生一种统一的民族精神,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突出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此外,中国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并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音乐形态,主要体现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实现民族音乐艺术在文化领域的扩展。因此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现状
从改革开放起,我国就面临着一系列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问题,并引起了音乐领域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早期阶段的民族音乐传播普遍以物质文化活动作为载体,但是进入媒体时代以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逐渐式微,难以满足中外民众对民族音乐的需求,必须尽快引进新媒体技术,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宣传平台。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西方音乐对我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导致我国的民族音乐受到冷落,民族音乐的传播途径也受到了限制,这就要求民族音乐需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拓宽其传播途径。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影响下,民族音乐文化所体现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不断淡化,民族音乐文化自身的传播机制又缺少创新性,所以可能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特征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领域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之呈现出多元化、广泛性、即时性等诸多特征,改变了以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模式,使得民族音乐在新媒体背景下显示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传播特征。
民族音乐传播内容的自主性
在传统媒体的宣传途径中,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与西方音乐文化以及港台流行音乐进行比较后发现,传统媒体下的民族音乐文化被边缘化,使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文化时普遍以强制性、垄断性传播方式为主,导致民族音乐文化处于社会音乐传播视野的边缘位置。这种“媒体屏蔽”现象,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民众选择音乐作品时所体现出的自主性。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去垄断”,民族音乐文化能够以互动、共享的方式,减少大众对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广播)的依赖,打破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文化时的垄断现象,使大众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例如,可以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帮助更多音乐爱好者得以自主筛选、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让更多听众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搜索、提取相应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以《梁祝》这一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为例,新媒体出现之后,大家只需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梁祝”,便可检索到相关的各种资料,有动画,有视频,有舞台剧等等,供大家选择。由此可见,新媒体拓宽了民族音乐传播内容的自主性,提升了民族音乐的影响力。
民族音乐传播途径的综合性
传媒科技的发展与更新,不但加快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速度,也使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途径的变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和优点,不断地完善自身,最终达到融合。除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外,微信、博客、音乐App等新媒体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借助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线上教育平台为更多音乐爱好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通过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方式,帮助更多人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结合实际状况和自身喜好需求选择对应的内容,体现出了民族音乐传播途径较强的综合性特征。
民族音乐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演变与发展,民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强的互动性特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以传播者为主体,通过点对点模式进行传播,而这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始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者可以将相应信息发布至新媒体平台,受众可以第一时间接收相关信息,并进行艺术评估、技术交流、相互转发等,使民族音乐在发布以后迅速得到点到面的传播,通过双向或多向交互作用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新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音乐的交流变得更具互动性,通过音乐App,能够让传播者与观众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互动,突破传统音乐传播媒体的限制,让民族音乐作品更贴近大众。
民族音乐传播对象更具多元性
新媒体技术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改变,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主体变得更为丰富,更具多元化特征。其中不仅包括该领域的专业学者、专家,还包含业余爱好者、其他行业人员、消费者等传播主体,通过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特点,使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便捷性,让民族音乐传播对象摆脱时空限制,进而方便更多人利用各类电子设备接收、传播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信息。
民族音乐传播受众更具针对性
现阶段,新媒体推动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以便于更多人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也使民族音乐文化受众变得更为广泛。尤其是在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加强对青少年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教育工作,使其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受众普遍为年轻一代,因此在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相应的传播对象以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智能化特征,例如,建立“音乐云”平台,可以为受众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应的民族音乐,还能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欣赏到不同的民族乐曲。
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战略
发挥民族音乐特色,做好科学对外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播要注重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公众的关注,要想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必须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特色。从民族音乐的流传来看,在与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得以延续,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特点得以保留。因此,民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保留自己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公众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引起关注。与此同时,使各类新媒体技术充分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传播当中,提高民族音乐的传播效率。例如,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特定的民族音乐进行传播时,一方面要严格地保留其固有的特征,再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再演绎;另一方面,在表现民族音乐时,则是以声音、影像、文字为媒体,使其达到完整传播的目的。
创新传播手段,实现全面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新媒体技术与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是实现民族音乐传播的根本途径。例如,微信和微博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等方面,使它们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中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此外,在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演变过程中,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职业的新媒体用户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利用新媒体在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上进行创新,并在专家的引导下,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民族音乐的传播中。在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强调其传播特性及其传播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民族音乐的全面发展。
培育高素质的传播人才,提高传播水平
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传播队伍,使新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尤其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突出问题,必须在实践中吸引专业人才加入,既要依靠学校,又要和职业民族音乐交流机构或新媒体公司以及高校机构开展合作。就民族音乐教育而言,加强合作和人才的沟通交流,对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民族音乐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明确民族音乐的定位,还要科学合理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创新民族音乐传播途径,使传播理论和技术进行有效结合。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提高传播质量
新媒体技术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尚处于探索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传播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估机制并针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进一步提高传播水平。而在构建科学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沟通客体纳入评估体系之中,在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时,需要及时倾听被访人的建议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访问沟通等途径,了解现阶段新媒体传播途径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所存在问题,收集对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有用的建议和意见,此外,还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数据评价系统的应用力度,使其发挥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有效了解新媒体技术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而针对性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使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在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唯有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并通过多种途径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