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工作启新程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229)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有着新的使命与任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增加,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既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的繁荣。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现以甘肃省康乐县文化馆为例,探索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性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群众文化是一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参与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全国多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探索发展群众文化的新道路。

群众文化工作的概述

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众通过自娱自乐的形式来获取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形式,这是一种社会性文化,能够在群众和政府两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满足群众的娱乐需求和精神需求,提高群众的审美趣味,陶冶群众的情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助力国家文化宣传教育的开展,成为抒写国家文化的画笔。

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群众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蓬勃发展。一方面,不同地区的人民积极创造和参与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因此,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一种迅猛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与管制方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

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提升社会素质

新形势下,相较于物质需求,群众更偏向于投入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如阅读、旅游等。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使群众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培养和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从而提升整体的社会素质。国民素质水平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强,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一系列机构越来越注重服务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其宣传教育下,群众文化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在政府的正向引导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社会凝聚力

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有益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各地的群众文化不断交融,加深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例如,2023年12月在网络上爆火的哈尔滨旅游,实际上是一种哈尔滨群众文化的输出,这既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友谊,也实现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因此,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有力手段。

新形势下创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迎合群众喜好,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以群众的需求为核心,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举办富有趣味性的娱乐文化活动。由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范围有限,通常由某一地区的文化馆组织开展,参与这些活动的基本是当地居民。在此前提下,政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结合当地特点,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例如,甘肃省康乐县文化馆举办的“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全民艺术普及美育系列讲座莲花山花儿”活动,在提高康乐县群众幸福感的同时,也宣传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莲花山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西南部,花儿会是莲花山群众一年一度自发组织的民歌集会,这类民歌曾经兴盛一时,经历了短暂的衰落后,在改革开放时期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莲花山花儿是极具康乐地区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是康乐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一主题贴近地域需求,能让康乐县群众在活动当中获得亲切感,在曲调悠扬富有诗意的民歌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除此之外,“莲花山花儿”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康乐县文化馆举办的“莲花山花儿”专题讲座活动,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为全国各地的文化馆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各地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除了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还要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对保护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争取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宣传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贯彻群众路线,积极发展通俗文化

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不平衡,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知参差不齐,对于一些生活在落后地区的群众来说,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困难,难以理解和认同形式过于超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因此,政府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贯彻群众路线,积极发展通俗文化,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例如,康乐县文化馆举办的寒假公益儿童美术培训班,这一活动为想学习美术却没有条件的孩子们提供了机会,能够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亲子互动的平台,有利于维护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而康乐县文化馆举办的“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全民艺术普及美育系列讲座墨香康乐,书韵传承”活动,邀请了大批书法家以及书法爱好者参与,此次书法讲座活动不仅推进了全民艺术普及,而且增强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康乐县文化馆举办的这两项群众文化活动,同样也为各地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要考虑到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认知层面,结合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与节日相结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中国人民对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每逢节假日,很多群众都会选择出游,旅游高峰期正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大好时机。在节假日期间,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度较高,政府要抓住时机,将群众文化与节日相结合,在特定节日举办与其相关的文化活动,以此来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例如,康乐县文化馆赴综合福利院举办的“中秋文化夜,情暖福利院”活动,举办了中秋月饼制作、中秋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中秋主题的猜灯谜,主题绘画创作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福利院的小朋友参与其中,感受热烈的节日氛围和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福利院这一活动地点的选址,体现了政府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的人文关怀,这项活动带来了积极正向的社会效应,为建设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友爱社会作出了示范。

各个地区的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可以利用节日氛围调动群众的热情,设置与节日有关的互动环节,宣传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非遗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化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内核,因此,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要重视文化的娱乐性和亲民性,还要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融入强大的文化内核,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非遗项目融入群众文化工作中,一方面,能够为群众文化工作塑造强有力的文化内核;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作用。

2023年9月16日,康乐县文旅局组织文化馆、图书馆赴虎关乡二十铺村开展惠民演出暨非遗项目、全民阅读宣传活动;2023年12月6日,康乐县文化馆组织全体职工和馆办演出团体赴莲麓镇足古川村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暨非遗宣传活动。这两项活动都宣传了非遗,不论是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是绘声绘色的演讲,都使群众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激起了群众对非遗项目的兴趣,营造了友爱、和谐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都在乡镇举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下乡”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助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康乐县政府举办的这两项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非遗融入群众文化工作的可行性。除此之外,也提醒了各地区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也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文化产业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地区文化馆在融入非遗项目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还要重视趣味性,单一的文化活动形式会让群众感到枯燥、无聊,不利于后续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可以多进行一些手工、艺术创作活动和游戏互动,让群众在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例如,下乡演出宣传活动可以增加一些与群众的互动环节,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进行和活动内容相关的有奖趣味问答游戏,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坚持创新原则,利用互联网平台

新形势下,政府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不仅要关注线下活动的开展,也要让群众文化在线上开花结果。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广泛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知名度,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首先,在开展活动之前,各地文化馆可以通过视频号、公众号、社交账号等发布活动的宣传信息,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次,在进行线下活动时,各地文化馆可以通过直播或者拍摄视频等方式开展线上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活动视频的发布以及二次创作也可以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最后,各地文化馆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在网上收集群众意见,调查群众对此次活动的感受,针对群众在参与活动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了解群众对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期望以及要求。

各地文化馆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售后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推动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进步。除此之外,文化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网上招募参与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馆人手不足、群众文化工作开展频率受限的问题。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已经成为时代的新任务,各地区文化馆应当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以群众的需求为立足点。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突出地方特色,贯彻群众路线,与节日相结合,融入非遗项目,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群众文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