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综合性等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南京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南京剪纸因其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缺乏传承人等问题面临发展困境,现分析南京剪纸的发展成效、发展问题,从扩大传承队伍、积极引进数字技术、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等方面,探讨南京剪纸的数字化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南京剪纸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南京剪纸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传承人老龄化导致技艺失传、剪纸传承形式单一、经济效益低等,同时,与其他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南京绒花等)相比,南京剪纸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近年来,我国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南京剪纸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南京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较高的传承和发展价值以及较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空间。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经济和新媒体传播在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南京剪纸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实现数字化保护与发展,只有这样,南京剪纸才能实现深层次传承。
南京剪纸概述
南京剪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据清代道光年间著名藏书家甘熙所撰写的《白下琐言》记载的“以纸镌钱,贴诸户牖,谓之黄钱”,可知当时南京已经有了用纸镌刻图案贴在门笺上的习俗。20世纪中期,南京文化局组织剪纸艺人挖掘民间剪纸,并对其进行修复整理,将代表作编成《南京剪纸》一书,由此奠定了南京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赋予了南京剪纸独特的艺术价值。2008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南京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剪纸将北方剪纸的浑厚、粗犷、质朴、纯净与南方剪纸的细腻、柔和、精致、典雅相结合,形成了“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独特艺术风格。其题材主要有动植物题材,如十二生肖、凤凰、麒麟等;戏曲小说题材,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吉祥物题材,如代表长寿的蟠桃、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代表多子多福的石榴等。南京剪纸的类别主要有以花为主,鸟鱼为辅,突出“囍”字而常贴在门窗处的“喜花”;以镂空为主要形式,吉祥成语为主要内容,常贴在门楣上方的“门笺”;以花鸟为主,与吉祥字相结合且颜色丰富,主要用于装饰斗香的“斗香花”;以刺绣为依托,辅助刺绣的“刺绣花样”等。另外,南京剪纸有吉祥如意、福气到来、万事称心等寓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南京剪纸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南京剪纸的发展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提到“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南京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落实执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认真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对南京剪纸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例如,南京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荐组织南京剪纸参加各级文化交流和展演活动,在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不定期开展南京剪纸学习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出大量南京剪纸作品;国家级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方林、省级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林娣、殷嘉才等建立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创作南京剪纸作品并定期到学校开展公益宣讲;由张方林设计制作的《百鸟朝凤》剪纸作品在2016年被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组委会选作礼品,作为生日礼物赠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南京剪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南京剪纸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总统府、夫子庙、老门东等热门景区内建有南京剪纸店铺,售卖南京剪纸作品等。
南京剪纸的发展问题
1.缺乏传承人
当前,南京剪纸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缺乏后续传承人以及社会对剪纸关注度较低等问题。国家级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方林先生已有74岁,省级南京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林娣老师已有63岁。此外,在2023年6月的实地调查中,总统府内南京剪纸店铺的店员提及店铺负责人已是高龄老人,其虽经常在店铺内开展南京剪纸学习小讲堂,但因身体不适已有近一个月未开课,且再开课的可能性不大,店员还提到老先生一直想找一位学生传承自己的手艺,但感兴趣且愿意长期学习的人较少。在老门东的实地调查中,前来了解南京剪纸的人员数量较多,但持续性不强,且了解程度较浅。这些问题导致南京剪纸的传承后继乏人,进而影响南京剪纸的可持续发展。
2.传统模式占比高
南京剪纸仍以动植物、戏曲、英雄人物等为主要内容,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人影剪纸,但总体上仍以传统内容为主,创新力不足;承载材料仍以大红纸、毛边纸、蜡光纸等为主,易损坏且不利于长期保存;保存方式仍以实体储存为主,只有少部分南京剪纸代表作能被图书收录;传播方式则以线下博物馆、展厅展示、公益活动宣讲、学校教学为主,较少使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总体而言,以上情况不利于南京剪纸的长期传承与发展。
3.产品经济效益低
南京剪纸的生产目前以手工制作为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考虑到销量,产品的定价不会太高。这使得产品的利润区间较小。南京剪纸的销售方式主要是线下实体店售卖、手工艺者微信朋友圈销售等,销售渠道较窄。在网络销售中,持续引流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引流效果的显现时间较长,网络店铺的引流成本甚至可能高于南京剪纸产品的销售利润。且南京剪纸产品以传统的画幅、扇面为主,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4.缺乏文化品牌
当前,南京剪纸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仍以地区传统文化为标签,尚未形成体系化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一方面,这会使受众对南京剪纸没有具体印象,不利于形成品牌形象,阻碍了利用品牌经济进行深化发展;另一方面,南京剪纸作品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不利于调动创作者的创造主动性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南京剪纸的数字化发展策略
扩大传承队伍
1.完善保护传承机制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南京剪纸工作者的创作和教学;吸引社会力量,成立南京剪纸协会;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南京剪纸文化活动;举办各种展览和比赛,让南京剪纸传承者得到展示的机会,让公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南京剪纸的艺术魅力;制定传承人计划,为入选的传承人提供更坚实的生活保障和更多的培训机会;鼓励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南京剪纸教学活动,激发年轻人对南京剪纸的热爱。这些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南京剪纸的知名度,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队伍。
2.加强宣传和培训
利用微信推文、直播宣传、短视频号运营等方式,开展针对年轻一代的南京剪纸培训和教育活动,让年轻一代更多地参与到南京剪纸的传播与发展中,给南京剪纸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
积极引进数字技术
1.重视数字技术
在数字时代,建立综合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对调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保护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南京剪纸元素、题材进行管理和存储,以此实现长久保存;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数字技术,能实现对南京剪纸的无偏差保护。
2.开发和建设数字平台
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和数据库整理和存储南京剪纸作品,包括南京剪纸传统作品、当代作品和相关文献资料;也可以利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数字平台,赋予每一幅南京剪纸作品单独的身份编码,并展示其历史背景、创作灵感、制作教程等;还可以在数字平台中为用户提供虚拟南京剪纸制作体验,用户通过虚拟交互体验,参与南京剪纸的制作;另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平台为用户导航南京剪纸产品的保存地与购买地,方便用户进行浏览学习。
另外,南京剪纸数据库作为存储剪纸作品的平台,可以利用3D技术对剪纸图形进行展示,让用户感受南京剪纸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魅力。要建立南京剪纸数据库,将其与实际相结合,以便南京剪纸的创作者将剪纸作品上传到数据库中,并对其创作灵感、制作过程等进行保存、修改。这一系统还可以让普通用户了解到真实的剪纸故事,有利于快速、便捷地推广宣传南京剪纸。
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1.借助“国潮热”
首先,“国潮热”为南京剪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不论是作为礼品还是装饰品,南京剪纸都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南京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其次,“国潮热”为南京剪纸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南京剪纸可以借助“国潮热”,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的作品;也可以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南京剪纸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南京剪纸作品。这样的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推动南京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最后,“国潮热”为南京剪纸提供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国潮热”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南京剪纸也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吸收更多国际元素,不断提升艺术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
2.加强合作共享
产品的样式和包装不仅是一种宣传推销,还起到了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强化品牌形象的作用。南京剪纸作品色彩丰富,包含许多吉祥图案,蕴含祈求平安、富贵喜庆的寓意,与当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一致。对此,商家可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将南京剪纸元素融合到产品样式和包装设计中,以便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南京剪纸还可以与文创品牌、相关机构和学者合作,共同推进南京剪纸的数字化发展,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例如,借鉴敦煌博物馆与鲸探平台联合发布的支付宝付款码皮肤,以及河南、湖南等地的博物馆推出的3D数字藏品等,南京剪纸可以与文创品牌合作制作产品外包装,与游戏平台合作开发含有南京剪纸元素的游戏皮肤,与支付宝、微信、QQ等平台合作开发南京剪纸主题红包皮肤和软件界面,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南京剪纸数字产品等,以此增强南京剪纸的影响力。
南京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南京剪纸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需要政府、学术界、民间团体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通过引进数字技术、发展网络经济等,南京剪纸能在数字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优秀文化的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