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以河南省地域特色产品“神垕钧瓷”为研究对象,在对禹州市钧瓷特色小镇神垕镇“大宋官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期找准河南省的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着力点,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探求进一步加强县域特色产品经济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更加有力地推进河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在2021年9月,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开启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重构、深度转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新阶段。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的经济价值也正在不断提升。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丰富,激活地域产品销售中的文化因素,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文化因素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引擎”。
现以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特色小镇神垕镇为例,对钧瓷企业“大宋官窑”进行实地调查,对钧瓷产品的文化融合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文化因素在提升消费者偏好、刺激消费行为、提高钧瓷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让文化推动钧瓷产业的发展,以使钧瓷产业在新时代走得更远;将文化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进而提高文化知名度,助力河南省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神垕钧瓷产品中的文化因素
钧瓷产品名称及寓意
每一件钧瓷都有自己的名字,代表不同的意义,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钧瓷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工艺品,无论是在艺术品收藏市场还是在文化传承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钧瓷的名称和寓意经过文化视角的描述和解读,能够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钧瓷的文化价值。钧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的珍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和审美文化的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与精神风采。
例如,2003年博鳌论坛年会国礼“祥瑞瓶”,以中国古代布币取形制瓶,上圆寓天、下方寓地,四角饰以祥云(云龙),四面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瑞兽,祥瑞四方,体现人类和平、秩序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阴阳造生机,祥瑞征和平”一说;“乾坤瓶”取《易经》之“干”“坤”为名,上圆下方,瑞兽镇守,护佑生灵,窑变蓝紫釉彩,尊贵庄重,是大宋官窑“天、地、人”珍藏系列之一;“华夏瓶”简卷为型,长城盘顶,日晷影时,周易附体,64片简卷,代表六十四卦象。简卷盘旋突起如长城,并在顶部构成太极两仪。简卷中心突出,状如长城垛峰;“永泰瓶”上圆下方,以瓶为身,以玺为基座,象征基业永泰,四海升平;“将军樽”由大宋官窑历时2年创作而成,结合古代誓师庆功的酒器“樽”和统帅发布号令的“令箭樽”,构成中华民族传统“六瑞”中礼地的圣器“琮”的造型,融“长城”“宫门”“虎符”“六十四卦象”为一体,以神圣、威严的震慑力集中展现万千将士以生命和智慧锻造的中华军魂及王师正气,象征中国军人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捍卫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钧瓷产品地域标识
钧瓷产品的地域标识主要是“神垕”,神垕镇作为中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所在地,是钧瓷的主产地,被称为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2005年11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和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100个小城镇经济开发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117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改革与发展综合试点镇”。神垕镇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镇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宋时称神垕店(光武帝刘秀封其为“神后”,宋高宗赵构亲改其为“神垕”);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钧州洪畅都;清时属禹州文风里。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神垕镇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大龙山、凤翅山秉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造化,自成五色瓷土、十色釉药,为钧瓷的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神垕镇钧瓷生产与商贸经济的发展。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具有“福禄”“长寿”“平安”“吉祥”“如意”“安康”“佳音”“腾飞”等寓意的产品,消费者对其购买欲望比较强烈。作为工艺生产和文化活动相结合的钧瓷产品,这一行为表现更为明显。传统钧瓷产品中,不同瓷型代表不同的寓意。例如,观音瓶因“观音”音同“官印”,常被寓意事业步步高升,还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之意,从而深受大家的喜爱;三阳开泰尊在阴阳学说中,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是一种吉祥语,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也预示兴旺发达,诸事顺遂;双系罐谐音“双喜”;鸡心碗谐音“吉祥”;益寿瓶寓意“延年益寿”;石榴尊寓意“多子多福”;虎头瓶寓意“辟邪平安”;荷口瓶寓意“和合平安”;象耳尊寓意“太平有象”;双鹤瓶寓意“长寿平安”;葫芦瓶隐喻“福禄”;鼎为“鼎力相助”;鱼为“年年有余”;马为“马到成功”等。因此,强调钧瓷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讲述钧瓷的传统工艺和文化故事,通过产品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可以引起消费者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珍视,从而提高消费者的钧瓷产品购买意愿。
此外,地域标识也与消费者钧瓷产品购买意愿之间有显著的影响关系,钧瓷产品的原产地因素即地域标识,如“神垕钧瓷”“中国神垕”“中国钧瓷”等,对消费者的购买有显著影响,瓷器商标是瓷器品牌的视觉象征,具有识别和区分不同生产商产品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代表了其品质保障和技术实力,有地域标识和相关收藏证书的钧瓷产品更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地域标识的保护,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地域标识认同,能较有效地提高钧瓷产品的品牌价值。
文化因素对钧瓷产品溢价的影响
钧瓷产品本身的文化因素主要是体现在文字命名方面,而钧瓷命名所选取的文字符号的价值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文化价值的传递。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可以深入挖掘钧瓷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众更加了解钧瓷,通过文字的描述和解读,使钧瓷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等得以广泛传播。二是艺术审美的引导。文字可以描绘钧瓷的色泽、纹理、造型等艺术特征,引导大众去发现和欣赏钧瓷的美。三是情感共鸣的激发。文字能够触动人心,通过讲述与钧瓷相关的故事、情感等,可以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四是知识普及与推广。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可以将钧瓷的相关知识向大众普及。文字故事让钧瓷更加生动,让大众更深入地感受钧瓷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钧瓷的艺术价值,使钧瓷在内涵上更加丰富。钧瓷产品的文字命名和文化寓意也是钧瓷产品溢价的主要因素。
符国群指出“买方的评价”是影响产品溢价的主要因素,而品牌是影响买方评价重要因素之一。塑造地理标志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明确消费者对不同产地地理标志品牌的溢价支付意愿是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实现文化因素对钧瓷溢价的正面影响,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明确品牌定位。明确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品牌的形象定位,以及产品的品质定位、价格定位、产品的渠道定位、品牌理念和文化内涵传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形象建设,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品牌传播策略,让钧瓷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三是多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包括线上推广,如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朋友圈、社群、官网、推文、短视频、直播活动、付费推广等;线上商城,如淘宝、京东、拼多多、闲鱼等电商类;线下活动,如文化场所与文创产品联动;组建销售团队进行各种文化活动、非遗的宣传讲解等。
文化因素对钧瓷产业发展的影响
钧瓷所特有的高超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釉色表现力,使钧瓷在陶瓷市场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也是钧瓷传承发展的根基。钧瓷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传统工艺的创新和发展,是其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不断取得新发展的源泉。近年来,钧瓷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工艺技术不断革新、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产销率较为稳定,钧瓷产业迅速崛起。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钧瓷产业也面临着较大压力,产业增长率趋于下降、贸易形势较为严峻,钧瓷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关键时期。
钧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珍贵遗产,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因素开始成为钧瓷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与融合。神垕镇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力发展钧瓷文化业,依托钧瓷文化资源,统筹钧瓷文化遗存,促进钧瓷文化产品的可持续消费和消费升级,将地域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二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文化因素与钧瓷产品的溢价结合起来,通过讲述钧瓷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使钧瓷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化振兴的新时期,让钧瓷成为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的窗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钧瓷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地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把握发展新阶段,抢抓发展新机遇
随着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和文旅文创加速助推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低端锁定”,为实现“高位嫁接”提供了可能。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重构、深度转型的新阶段,河南省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让地域文化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与竞争力。钧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而闻名。钧瓷产品丰富多样,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地域特色文化,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传统和品质生活的追求。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多样化需求的增加,钧瓷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材质,可以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
市场需求的增长、产业链的完善、科技的应用都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产品不断创新发展,文化因素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广阔空间,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钧瓷利用文化传承与品质优势,实现差异化定位,打造高端艺术品牌形象,采取“文化传承、工艺精湛、艺术品位”为核心定位策略,强调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推动了钧瓷产业发展。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文化大省,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是一种亟待发掘的文化资源,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对地域文化的凸显与融合是河南省县域特色产品发展的新动能,通过不断深化、更新地域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产品中的形象,加快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可以为地方特色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同时,文化因素也是促进传统工业产品持续升级的重要动力。
建设发展新高原,拓宽发展新路径
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是贯彻党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河南省委以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县域经济“成高原”的宏大视野,对河南的发展作出新部署。自2022年以来,河南省5个工业旅游项目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融合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工业+”和“+旅游”等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模式,探索“以工促旅,以旅带工”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积极推动河南省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河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列入“十大战略”,让文旅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以文化创意加速助推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工业旅游推动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特色小镇神垕镇为调研点,对文化因素与产品消费、溢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分析,并研判其影响,目的在于进一步实现县域特色产品的经济价值服务。通过分析文化因素在县域特色产品销售中提供的有力支撑,以期找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把握发展新阶段,抢抓发展新机遇,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因素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经济价值逐步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原,文化资源的融合是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地域文化的凸显与融合是县域特色产品发展的新路径。县域发展应将文化因素与特色产品相结合,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元素,整合乡村历史人文资源和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结合县域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小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题(软科学)项目“文字对县域特色产品消费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2324004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