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儿童绘本结合当下新兴技术进行设计创作,形成了数字交互儿童绘本,但新兴产业书籍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作品稀缺、忽略儿童心理需要等隐患。现从当前数字交互儿童绘本设计存在的问题展开,指出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的多样性、儿童多感官的体验性、沉浸式阅读的交互性特点,就数字交互儿童绘本设计中数字化形象的构建、绘本与儿童心理的适配性、契合儿童认知的数字应用技术面临的难点进行探讨,进而对我国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提出展望。
绘本有利于低龄儿童的科普教育工作,对儿童树立世界观与道德观有辅助作用,在儿童的成长教育中,绘本读物受到了家长的青睐。当今,电子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绘本以智能终端为媒介带给儿童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认知方式,成为儿童获取知识的新渠道。数字化交互性设计为儿童绘本拓展了新的尝试,有以下两点值得探究。一是数字交互儿童绘本在国内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二是如何在符合儿童心理学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儿童阅读需求,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能动性,收获知识与快乐,并运用新技术、新媒体进行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的设计。现通过剖析数字化绘本的现状,探索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隐患
优秀的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作品稀缺
电子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也不断壮大,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扩张的电子时代,数字绘本走向了新的舞台,并在不知不觉间占据了绘本图书的重要地位。随着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运用,传统的阅读、出版模式受到冲击。数字交互儿童绘本创作与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相融合,具备明艳的色彩、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和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形成了全新的交互性沉浸式儿童绘本读物。
儿童数字交互绘本主要以手机App为载体,以儿童启蒙教育为主的绘本内容设计,如双语有声数字绘本App,主要以英语的启蒙教学为目的,运用绘本的方式演绎英语小故事,每个故事配有标准的普通话与英语发音。目前看来,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设计的发展较为快速,但距离成为真正的主流绘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真正被家长、儿童认可的作品以及本土化的原创作品少之又少,更多的数字交互绘本是对国外的优秀作品进行动画处理调整,交互体验感弱;二是国内原创性的交互绘本设计作品的影响范围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受到国外优秀绘本的冲击。因此,需要扶持国内优秀的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吸引更多绘本设计者向数字化绘本转型,形成良性循环。
过于重视数字绘本的动作性,忽略儿童心理需要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设计的出现是为了让形象更加立体,拓展多元化信息,加深低龄儿童的记忆力,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数字化交互绘本的出现使得儿童在充满想象的图画中,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丰富自我的内心世界。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出发,绘本的交互性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数字交互绘本为了交互功能设计出过多“为动而动”的不合理元素,使得画面繁杂且混乱,娱乐有余但教育不足,儿童不仅不能从中学习知识、锻炼大脑,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交互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儿童,而不是用花哨的炫技手法影响儿童阅读体验,造成认知负荷。真正优秀的交互绘本要从儿童心理学出发,减少绘本的冗杂设计,有效增加启发式权重,产生更高的认知率。其中,交互元素的设计作为点睛之笔发挥最大的价值。
忽略对各年龄段的分类需要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然而,整个数字交互绘本市场并没有充分顺应儿童认知发育的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书籍设计的分类,这会导致低龄儿童对绘本产生抵触心理。
数字化交互绘本的设计特点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形式多样性
与传统绘本不同,由于AI技术日渐成熟,绘本从静态走向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由单一到交互。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全新的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从整体上来说,数字化交互绘本包含有声类绘本、游戏类绘本和动画类绘本。在内容上又分为科普百科、职业体验、安全习惯、生活体验、语言基础和学前启蒙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儿童学前教育的全面开发。此类绘本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智能终端进行呈现,通过交互式阅读,使儿童专注于绘本的故事情境,达到学习与愉悦身心的双重目的。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的多重感官体验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多维度的信息传达方式,强调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开发与应用。“视觉”就是通过交互绘本中妙趣横生的故事内容、惟妙惟肖的造型形象、别具一格的画风、色彩绮丽的色调、精妙的构图形成的动画视觉效果。原本静默在纸上的内容成为跃然纸上的动画演绎,能够使儿童拓展故事情节,开发大脑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听觉”就是指在数字交互绘本中声音的融入。听觉是最早发育的感官之一,听觉的充分发展不仅意味着对语言理解力的把控,同样意味着对语言感知情绪的理解。在数字交互绘本的设计中,图画与声音的结合更有助于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而背景音乐的烘托更能渲染感情与故事氛围,升级儿童与绘本的互动感。“触觉”就是指数字交互绘本阅读中设计的游戏节点,着重对数字绘本的交互性进行的突出部分。通过与故事内容的互动,让儿童完成内容中的小游戏,强调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了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儿童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沉浸的交互设计功能
数字交互绘本打破了传统绘本枯燥的阅读模式,打造沉浸式的交互功能。绘本的交互界面设计,例如,菜单界面、游戏界面、功能性按钮等多元素的优化,实现儿童与绘本的互动,能够让儿童全身心地投入绘本阅读中,提升其专注力。优秀的交互设计能够运用儿童心理学的特点进行创作设计,有效降低儿童的阅读难度,提升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儿童沉浸于数字交互绘本创作的童话世界中,感受绘本带来的画面感与体验感。
1.数字交互绘本界面设计
在沉浸的交互界面设计上,简单明显的操作才能使儿童快速掌握绘本应用的操作流程,如体积较大的简易图标、浅显易懂的文字提示,让儿童一目了然。还要让交互按钮、对话框及小游戏的设计风格与绘本风格相统一,符合绘本整体设定,有助于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对于互动功能按钮隐藏的设计,过多的操作按钮会使得操作页面繁杂化,而隐藏操作按钮可以大大增加儿童的操作空间。互动绘本语言系统的设置要符合儿童心理学需求,以儿童的口吻进行互动交流,增进儿童的阅读趣味性。
2.数字交互绘本中交互操作的使用
在交互绘本的使用上,翻页上的互动设计除了依照传统书籍的仿真翻页方式外,设计师也会加入过场动画及音效等元素,丰富翻页的表现方式,吸引儿童的故事期待感。同时,在故事情节的触发互动上也有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儿童可以通过手指的触碰对不同的选项做出选择,使故事情节呈现不同走向,还可以不断翻阅寻找隐藏剧情。这样的设计巧思不但可以使交互体验达到最大优化,还能促进儿童对故事情景的探索,有助于感官能力的培养,形成多感官的共鸣。
数字化交互儿童绘本设计应用
构造数字化形象
角色形象是绘本故事驱动的重要象征,能够引导儿童直观获取绘本的故事信息、主题。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所欠缺、对空间透视的想象匮乏,写实度过高的形象不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绘本角色形象设计上,尽量对形象进行平面几何化处理,多以圆形来呈现,视觉上满足儿童对造型“可爱”的需求。大多绘本为了塑造可爱的角色,将动物进行拟人化处理,采用1:1或1:2的身材比例迎合儿童的视觉审美,增加与儿童的亲近感。适宜的绘本角色形象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更最准确、直观地向儿童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与绘本的交互学习中快乐成长。
数字交互绘本内容与儿童心理的适配性
绘本的本质在其故事性,绘本的图画在故事的延伸下展开,故事没有好的精神内核,再优秀的绘画功底也只是徒劳。数字交互绘本的阅读群体集中于2—14岁儿童,绘本设计师要考虑如何以儿童认知为切入点,走入儿童内心世界,使绘本既有知识的扩充性,又有娱乐的趣味性。数字交互绘本并不是家长解放双手的工具,也不是儿童智能终端的玩具。因此,如何将正确的知识、精神融入数字交互绘本,并凸显故事的生动性,将主旨、文字、图画、动画、音效有机融合,是绘本设计师应该攻克的难题。
契合儿童认知的数字技术应用
数字交互绘本的创作立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儿童绘本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绘本内容与数字技术相辅相成的成果,形成了知识创新的产业链。数字儿童交互绘本的程式化设定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声音、手势、触碰等形式实现儿童与绘本的无障碍互动。数字交互绘本还在发展,随着电子技术日益成熟,儿童交互绘本也会与虚拟现实(VR)技术紧密结合,通过使用眼镜,将平面二维内容转换成立体三维效果,实现真实沉浸式阅读,使儿童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积极探索、踊跃学习,形成全新的知识认知模式。
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的设计应当依据儿童的认知能力,结合儿童认知体系,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设计适龄绘本并进行标注。3岁前的儿童教育的侧重点在于生活经验的教育,3岁后的儿童基本形成了认知基础概念,而数字儿童插画绘本设计的年龄阶段可分为适用于3—6岁、7—11岁两个阶段。设计3—6岁的数字交互儿童绘本时,可采用动画式的简易交互技术、三维立体数字技术场景,开发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发散能力;而设计7—11岁儿童的数字交互绘本时,可以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交互范围,融入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完善儿童综合性知识体系。
国内数字交互绘本的困境与未来趋势
国内绘本的困境与问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绘本起步较晚,数字交互绘本仍处于稳定上升阶段,原创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我国数字交互儿童绘本发展缓慢的原因如下。我国的绘本创作团队凝聚力不强;优秀的绘本作家得不到重视,缺乏影响力;对数字交互绘本的整体创作系统的研究不够深入;国家对于绘本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我国原创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的创新还有持续提升的空间,也将迎接更多的契机与挑战。
数字交互儿童绘本设计前瞻
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教育实力愈发强大,儿童的学前教育也越发受到家长的关注,数字交互儿童绘本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儿童读物领域的闪闪新星。但与传统纸质绘本相比,数字交互绘本的数量少,市场占比较小,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数字交互绘本可借助网络信息传播快的优势,促进线上线下产业链延长,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实现周边产品与数字交互儿童绘本相互宣传的效果,增强双方的影响力。同时,可对纸质儿童绘本进行数字化创作,借助原有儿童绘本的知名度及影响力,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增强故事的内驱力,提升绘本的艺术表现效果。
随着数字技术、绘本创作的不断发展,交互儿童绘本将优质内容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为儿童书籍阅读增加了新渠道,激发了儿童学习知识的兴趣。数字化的交互程序对儿童的语言、思维、五感能力的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我国数字交互绘本应抓住时局,把握机会,克服难题,促进数字交互儿童绘本多元化、市场化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