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这时应顺应天时,坦然接受太阳的热力。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就是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大暑,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容易滋生细菌,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夜间,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容易烦躁不安、口渴心烦、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首先,睡觉“宁心”。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睡眠好,心情才好。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其次,大笑“开心”。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内各脏器的功能。最后,饮茶“安心”。夏季天热,容易出汗,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易耗伤心阴。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养阴的作用。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另外,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也是不错的消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