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潮流:图书与短视频的融合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216)

在短视频崛起的背景下,图书出版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短视频的挑战,图书出版应主动“拥抱”短视频传播形态,走“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之路,已成为出版业行业的竞争热点。现以“图书+短视频”为中心,概述“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特点和意义,分析了“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图书+短视频”融合思维不足、内容僵化、技术单一以及人才匮乏,并从思维融合、内容融合、技术融合、人才融合等方面,探讨了优化“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策略。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概述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背景

互联网时代催生短视频崛起,短视频作为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现已渗透各行各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互联网的普及重构了出版生态,传播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电子书、有声书等多种形式的图书增多,知识付费模式兴起,出版资源整合更为便利。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短视频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模式的应用,借助短视频平台用户受众广泛的特点,增加了图书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更容易吸引读者。一方面,图书为短视频提供了优质的内容资源。将图书中引人入胜的内容和情节改编成短视频,可以为短视频制作者提供创意,增强短视频的知识性。另一方面,短视频为图书传播提供了新路径。以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图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声画并茂展示图书,便于读者分享传播,提高图书的曝光度和传播力。现今,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短视频阅读日渐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图书出版应与时俱进,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需要,结合短视频传播效应,将图书与短视频相结合,采用“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模式,创建以图书内容为主的短视频,用互联网传播方式赋能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为图书出版运营开辟了新道路。如何做好“图书+短视频”的融合发展,现已成为图书营销关注的焦点。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图书类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迅速在短视频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纵观“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特点。一是互动性强。图书与短视频的结合,将原本枯燥单调的传统图书内容用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读者可以通过对短视频点赞、评论、分享的方式互动参与,增强图书与读者的黏性。二是整合度高。在图书类短视频制作中,集图书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源信息于短视频一体,直观、生动地打造了内容丰富的图书类短视频,增强视觉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可谓一举两得。三是易于传播。短视频平台在数据驱动下,传播速度较快,可以提高图书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增强图书的宣传、推广力度,使之辐射更为广泛的读者。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意义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意义深远。一是有利于图书与短视频的内容共生。短视频的内容呈现方式多样且丰富,图书内容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可以从图书视角和短视频视角两个方面共同阐释其内容。在相互配合作用下,一方面,用短视频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增强图书内容的可视性和多元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图书的内容也可以为短视频制作提供新的素材和思路,体现了二者之间的互补,力求实现共赢。二是有利于图书编辑与读者的交互沟通。“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为图书编辑与读者的互动、反馈提供了新渠道。短视频评论区为实时互动、分享阅读感受提供了可能,使读者能更便捷地参与图书内容的讨论,而图书编辑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也可以在短视频传播中得以实现。三是有利于图书的线上宣传推广。短视频在图书的宣传推广方面颇具优势,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基数大、传播速度快、流量高、便于分享,“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可以更快、更好地做好网络上对图书的宣传推广,增强图书品牌的形象和读者的认可,进而推动图书的销售。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图书+短视频”融合思维不足

图书出版思维是指图书出版过程中的思考理念和思维方式,如读者导向、内容质量、创新意识、市场敏感度等。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短视频思维包括内容策划、流量思维、创意思维、粉丝思维等,综合型较强。目前,“图书+短视频”融合思维不足,图书出版的内容、设计、制作、营销等方面缺少短视频思维的融入。图书出版思维与短视频思维的融合不够紧密,难以发挥二者的融合优势,影响了“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成效。

“图书+短视频”融合内容僵化

“图书+短视频”融合在内容融合方面缺乏创意、过于简单化,仅停留在图书内容与短视频内容形式上的融合,融而不深,不能最大化发挥图书内容与短视频内容相加的优势,忽视了二者内容的深度融合。加之内容更新缓慢,“图书+短视频”的时效性和话题度不高,内容生产忽视了内涵和价值的挖掘,同质化内容较多,难以在海量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引起读者的关注,“图书+短视频”的整体体验感较弱。

“图书+短视频”融合技术单一

短视频时代下,图书出版营销打破了传统的纸质销售方式。利用短视频线上宣传推广,实现图书销售的目标,从而完成图书传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现阶段,“图书+短视频”融合技术单一,短视频仅以视频制作技术为基础,以抖音为主要发布平台,忽视了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图书推广,“图书+短视频”融合的技术单一,且具有局限性,限制了图书类短视频在短视频领域的多平台联动作用的发挥。

“图书+短视频”融合人才匮乏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需要相应的人力支持,现今,“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中,人才匮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既懂得相关图书知识内容、熟悉图书出版发行专业知识,又懂得短视频的传播与营销,这种具有综合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较少。常见的问题是诸多图书出版编辑不了解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的专业知识,仅在图书专业领域有所长,难以在“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中发挥短视频的应有之力,图书类短视频难以实现“突围发展”。

优化“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的策略

思维融合,短视频思维呈现图书

思维融合,即对不同的思维理念和方式融合发展,在不同观点的思维碰撞中拓宽视野,实现跨领域思维的重构。“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思维融合是关键,将图书出版思维与短视频思维融合起来,并非“图书出版编辑+直播带货”的技能叠加,而是用开放的心态集中体现二者思维的优势作用,在思维的融合中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通过思维融合能将数字化出版技术、内容的垂直深耕、私域流量池的深度开发、现代企业的管理、市场渠道的发掘、品牌的宣传等深度融合,产生新的出版思维和产品理念。需要注意的是,思维融合需要图书出版编辑不断学习前沿领域以及“图书+短视频”相关知识,了解当前“图书+短视频”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加强自我反思,使之内化为自身的融合发展理念,助力图书出版在短视频时代的持续创新发展。在具体做法上,一是视觉化思维。短视频思维呈现图书的显著特征是将图书文本内容视觉化,运用视觉化思维思考图书内容,将图书内容以视觉方式优先呈现,如图像、动画、图表等方式,融入短视频之中可以更直观地传达图书信息。二是故事化思维。在“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中集合图书知识和情节,择优选取经典内容进行趣味叙事,以故事化情节制作短视频展示图书内容,可以增强图书的吸引力。三是简洁化思维。短视频时长较短,可运用简洁化思维提炼图书要点,在短时长中精简内容,以适应短视频快节奏的图书传播需要。

内容融合,个性化服务共建内容

“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还应将图书的深度和广度与短视频的生动性和传播力相结合,通过内容融合将图书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和改编,制作成短视频形式,将图书的精华与短视频的创意结合,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读者可以通过短视频,参与、分享对图书的理解与应用,促进图书传播的同时参与图书的短视频宣传推广,形成共建“图书+短视频”内容的良性互动氛围。具体来说,“图书+短视频”的内容融合,一是多元合作创作。在图书类短视频创作初期,加强图书出版编辑与短视频制作团队的合作,深入挖掘图书的内涵,共同策划短视频制作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人士,围绕图书的主题或章节,从多元化视角解读图书内容,在专家述评和讲练中丰富图书内容的维度。二是制作专题系列。在“图书+短视频”的融合发展中,结合图书的内容通过专题系列创作短视频,确定相关专题,形成鲜明的“图书+短视频”特色专栏,深入探讨图书内容的深度和价值,对专题内容的提炼结合可视化呈现的特点,如动画、实景拍摄、情景剧等,进行多样的趣味化展示,提供个性化图书服务。三是“线上+线下”社群运营。“图书+短视频”内容融合的落地,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参与、支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还应鼓励读者创作与图书相关的短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并在社群中分享,形成用户生成内容的氛围,线上活动可以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问答活动、主题讨论等活动,鼓励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通过朋友圈、群聊等方式传递信息,实现图书短视频内容的分享。线下活动可以通过举办“面对面”的读者交流活动,以交流会、读书会、促销会等形式,将线上图书社群的热情延伸至线下,进一步扩大图书短视频的影响力,如此,“线上+线下”图书类短视频的内容融合,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形式,可以提高读者的忠诚度和参与度,从而建立图书短视频的品牌效应。

技术融合,多平台传播矩阵造势

科技的发展带动技术的日新月异,“图书+短视频”融合技术也随之发展,视频制作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均可以应用于“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需要博采众长、灵活运用,不断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例如,VR技术可以将书中的角色场景以虚拟形式3D重现,还可以创建沉浸式阅读环境;AI技术的应用通过AI视频剪辑,自动生成语音、图像、视频信息,利用AI主播解读书籍,提高效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则可以精准了解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喜好,生成数字画像,了解和掌握读者用户的表现、趋势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图书+短视频”内容创作,实现图书类短视频的精准推送。同时,“图书+短视频”融合还应打造多平台传播矩阵模式,多渠道同步发布图书短视频,如抖音、B站、微博、微视等平台,广开渠道进行图书类短视频的宣传推广,通过多平台传播矩阵模式,实现全网覆盖,增加曝光度。此外,对图书销售平台的短视频展示方面,也应做好相应的推介,如当当网、京东图书、亚马逊等线上销售平台的“图书+短视频”发布,集中展示和传播图书短视频内容,在图书知识传播的同时,可以提高图书短视频的转化率,更好地实现图书变现和出版社的盈利。

人才融合,主播化编辑充实队伍

基于短视频时代的出版产业发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出版编辑人才队伍,组建包括图书编辑、作者、短视频制作人、专家学者等人才队伍的集合。在人才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为“图书+短视频”内容的创新创意发展赋能,编辑、读者、学者、普通受众等多方的同频互动。其中,图书出版编辑应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需要图书出版编辑具备强大的文化底蕴和知识输出能力,不仅懂出版、懂市场、懂技术,集多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还能会宣传、会推荐、会讲解,以主播化编辑身份为读者展示图书并推介图书。可以通过加强培训的方式,对出版编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主播化编辑”培训,提高其图书编辑专业知识以外的短视频制作、营销、宣传的技能和方法。例如,在讲解和介绍图书主要内容和章节的同时,增强口语性和非图书类语言的运用,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积极上进、令人深思的思想和理念,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宣传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向引领读者爱阅读、爱读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图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图书+短视频”传播效果。

总之,“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出版业态的重构。对“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而言,思维融合、内容融合、技术融合、人才融合缺一不可,从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视域出发,做好对“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一体化的优化设计,与时俱进更新思维、内容、技术和人才等多维度的“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策略,多措并举,保障“图书+短视频”融合发展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更好地推动图书出版业欣欣向荣,在短视频时代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标签:  图书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