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视域下医学生人文阅读活动现状及策略浅探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318)

摘要:医学生人文阅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其人格品质,加强其医德修养。通过调查医学生人文阅读活动现状,发现其受网络媒体影响,存在阅读目的功利化、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方式便捷化等状况,针对这些状况,提出开展人文阅读的有效策略,包括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设立阅读主题指导、阅读互动交流机制、新媒体阅读区,引导医学生加强人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新医科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要求。其将传统医学教育与新兴学科进行整合,注重医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探索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了解医学生人文阅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健全品格,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人文阅读的意义

人文阅读就是读文史哲方面的著作,尤其是人文类经典著作,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通过阅读体验,提升自我素养,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追求和维护,构建个体人格品质,人文阅读具有“文本的美学价值、作者的思想价值、阅读者的生命体验”[1]。人文阅读对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智慧、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品格素养与职业精神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认为:“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品德与价值观是影响医学职业的重要因素,职业精神包含价值观、职业态度、知识技能等,学校要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重视生命的理念,有仁爱奉献精神,服务于人民健康。人文阅读能提升文化品格与人生境界,医学生应以培养自己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为阅读目的,在阅读时不仅局限于医学专业书籍,还博览人文、艺术、社科、哲学等其他领域的群书,唤醒内心善良的种子,为未来与病人交流为主的临床工作铺砖垫瓦[2]。

培养人文素养技能

人文素养指人们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内化而成的人文精神,包含文化知识、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反映人的精神面貌与文明程度,体现人的内在品质[3],能够帮助医学生更好的理解与应用知识,提高综合水平。医学人才需要专业与人文结合,要具备职业道德、交流沟通技能、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新医科以“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服务人的生命健康全过程,以促进健康为中心,以胜任力为导向,加强人文素养与医学教育结合,促进医学人才知识技能的综合塑造[4]。在卓越医师培养中,融入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生命、信息科学等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阅读人文经典是医学生获悉人文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成人文精神,外化为人文关怀行为的入口,是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5]。图书馆开展人文阅读活动,对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医学生将人文知识与情感态度、认知方式、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有机融合,帮助医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培养人文情感,提升人文技能,提高医学的人文性,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锻炼人文阅读能力

人文阅读对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如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情感励志、挫折应对等方面,通过推荐书目导读,拓宽推广渠道,使医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境界。人文阅读方式有多种,如文学阅读,注重作品审美体验,包括内在意蕴、语言、情节的审美;历史阅读注重了解、感悟历史,汲取养分;哲学阅读重在思考追问,如生死、宇宙、人生等,把握进阶式阅读与主题式阅读方法等[6]。图书馆开展人文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日的阅读征文、阅读挑战赛等,医学生可以根据指导,通过文献检索,了解人文经典书目,进行深度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将人文知识应用到医学专业学习中。图书馆可以设立校园“读书角”“读书廊”、读书沙龙交流园地等,开设书市、流动书架、线上阅读平台等,建设书香校园,创建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将人文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感染力。

医学生人文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生注重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人文知识薄弱,人文素养缺乏,开展医学生人文阅读调查,可以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状况,为开展人文教育提供较好的依据。

调查方法

为了解医学生人文类书刊阅读现状,根据网络问卷及医科院校的实际编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选取安徽某医科院校部分本科生,共随机发放问卷412份,回收412份,回收率为100%,采取统计方法,具有效度与信度。

主要统计结果

调查医学生阅读状况,包括阅读目的、阅读类型、参加活动的频次、个人阅读频率与阅读量、对阅读的体验反馈、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满意度等。

1.阅读类型

调查发现,在“您阅读的书籍主要有哪些类型(多选)”中,医学生阅读的文科类书刊,主要集中在文艺小说、娱乐时尚与动漫幽默以及社科时政与科普类,其中小说占84.71%,动漫幽默占55.83%,科普文化占45.39%,娱乐时尚占40.78%。小说及动漫娱乐阅读占相当高的比例,反映出医学生阅读偏重休闲,在紧张枯燥的学业生活中,通过阅读进行消遣,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同时,医学生重视医学人文书刊阅读,医学伦理与医学史受到重视,“在阅读中您关注的医学人文类书籍(多选)”中,医学伦理占比47.09%,医学史占比48.79%,医学社会占比45.15%,医患沟通占比38.83%,注重将人文阅读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

2.人文阅读的方式方法

人文阅读的方式丰富多样,需要满足医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在“您所知晓的学校阅读推广活动(多选)”中,医学生对于新书推荐、读书征文、读书日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分享会、书刊展览等方式知晓率较高,读书征文占54.13%,读书日活动占55.34%,读书分享会占47.09%,书刊展览占37.38%,阅读知识竞赛占48.06%,新书推介占48.06%,注重阅读的互动分享。医学生的人文阅读重视体验与感悟,注重互动性、交流性,自主性,其通过多元化方式提升人文阅读的兴趣与成效。在“您感兴趣的阅读推广形式(多选)”中,学生阅读形式更倾向于网络新媒体,如线上推介、微信公众号、移动图书馆及创意课堂,其中,线上图书推介占72.57%,微信公众号占56.31%,手机移动图书馆占54.37%,创意课堂占38.35%,这些方式快速便捷,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在信息化时代,医学生更愿接受便捷的网络媒体信息,采用网络新媒体形式,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电子阅读,或者通过电子读物“听书”,这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人文阅读效率。因此,人文阅读要根据医学生实际需求,创新阅读形式,提升阅读成效。

3.人文阅读活动的反馈

医学生人文阅读注重阅读体验与素质提升,因此,阅读活动的指导与开展比较重要。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对人文阅读活动的满意度方面,认为基本满意的占62.86%,非常满意的占30.58%,说明医学生对人文阅读活动有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对阅读活动较满意。在“您认为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正面反馈是(多选)”中,大部分学生期望阅读活动与生活、专业学习有密切联系,占比76.7%,期望活动采取竞赛形式具有挑战性的医学生占比62.14%,期望能取得学分或奖励证书的医学生占比55.83%。医学生的人文阅读注重结合专业学习,需要加强医学人文书刊阅读活动,提升人文阅读的丰富性。

总体上看,医学生的人文阅读注重文化休闲作品,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但阅读知识面窄,阅读目的具有功利性,阅读内容注重娱乐性,阅读方式追求便捷,不够深入,对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哲学、人文经典关注较少,课外人文阅读亟需有益的引导。

医学生人文阅读的实践对策

图书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可行的医学生人文阅读策略,并加强管理,确保人文阅读策略的顺利实施,这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文阅读的兴趣与效果。

建立阅读活动的激励机制

激励措施可以促进医学生参与人文阅读,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是将人文阅读活动纳入医学生社会实践。按照学生阅读成果如读书体会、读书征文、阅读挑战赛等,计入社会实践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人文阅读活动。二是将人文阅读成果作为医学人文课程的部分成绩。人文阅读可以作为医学人文课程的辅助部分,学生完成一定数量医学人文书刊阅读、写作体会后,可作为部分课程成绩,以此激励学生进行人文阅读,拓展课程教育。三是将人文阅读成果列入学分认证及德育积分。学校设立读书认证制,学生需要阅读一定数量人文书籍,并依据阅读成果颁发证书作为德育学分,发挥激励作用。

设立人文阅读活动主题指导机制

医学生“学会阅读”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创新精神。主题推广是针对某主题,设计有效的宣传方式,可采用网络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布书刊信息,提供线上指导,覆盖面广泛,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以结合传统文化、时事热点、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医学人文等设计阅读主题,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了解阅读书刊,掌握阅读方式,开展阅读体验,进行阅读交流,提交阅读成果,进行阅读评价。图书馆要加强人文经典书刊导读服务,向学生推荐内涵丰厚的名家名篇名著,引导学生阅读人文经典,提高阅读品位。图书馆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设计微课、微电影,制作短视频吸引学生阅读,借助微信公众号、手机端App及二维码等,设立新媒体阅读区域,建立读者个性化推送阅读服务体系,创新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融合推广新形式[7],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阅读服务成效。

建立阅读互动交流机制

温儒敏先生谈:“读书为要,提倡多读书,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阅读量的要求也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评价。”[8]在阅读中互动交流,可以发挥医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加强阅读思考,提高阅读质量。大学可以建立一种读书的氛围,从而打破逆反心理。同时,利用文化氛围可以去娱乐化,这还是一种引领。当拥有一个读书的环境时,人们也会在氛围的带动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如果可以构建一个人文阅读环境,人们会在环境的带动下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反而会促进环境本身的稳固[9]。阅读互动运用朋辈影响,加强相互分享与交流,注重荐读、导读、交流、践行,加强对人文经典作品的赏析,提高阅读的成就感。学校建立阅读沙龙,定期开展阅读讨论活动,讨论形式有作品研讨、阅读分享、美文赏析、经典交流等,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就阅读主题与书籍进行沙龙讲座。学校建立线上阅读论坛,开展院系社团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社团的主题性质,如环保组织、志愿者社团、文艺社团等,进行线上阅读交流。学生设立读书分享会,提倡自助、自愿、自由的学习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如“相约好书,牵手美文”活动诵读赛,鼓励学生朗读美文,亲近经典,感受书香熏陶,加强人文通识书刊阅读服务,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加强医学生人文阅读的推介服务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围绕“医学人文”主题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将医学生人文素养与医学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文化创意活动,将馆藏典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炼编辑成趣味故事,在展览中讲解展示,启人入“道”、引人悟“道”,引导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其人文情怀[10]。首先,加强医学人文阅读书刊推介。图书馆购买有关书刊,包括基础类医学史、医学伦理、生命伦理、医学文化等,应用类医患沟通、卫生法、健康管理等,理论类医学哲学、生命哲学、医学社会等,并分类提供有关书目检索及摘要,设立线上线下的书刊推介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积极推介,帮助医学生了解阅读信息,把握查找方法,掌握阅读方式。其次,加强阅读指导活动,包括课程讲解、专家讲座、论坛讨论、医生指导等,根据学生专业选择相应医学人文书刊,体现其实际价值。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阅读活动,对于培养新时代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将医学与人文有机结合,通过人文阅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文化,培养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校图书馆需要调查了解医学生的阅读状况,建立阅读管理机制,将人文阅读纳入大学生实践课堂教育,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建设人文阅读信息资源平台,设立人文阅读通识书目导读,加强人文阅读的指导,开展丰富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医学生的人文阅读兴趣与动力,引导其加强人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医文兼备的高素质优秀医学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校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文)“新医科视角下安徽省医学生人文阅读现状研究”(2022-xkj283)。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1]祝世娜,王艳芹,于景艳,等.医学生与人文阅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04):110-111.

[2]黄娜,林秋丞,甘林,等.医学生阅读价值认知状况与提升路径[J].新西部,2019(05):154-155.

[3]马静,王薇.图书馆教育功能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07):120-121.

[4]彭树涛.加快建设\"新医科\"着力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0(09):35-37.

[5]杜利,宋其湖,鄢宁.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初探——以鄂州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5):61-63.

[6]谢圣国.人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1):99-102+118.

[7]蔡娜娜,马莉.全媒体时代阅读推广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3(04):138-140.

[8]温儒敏.温儒敏谈读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9]梁韶萍,薛雅元.关于大学生人文阅读的若干思考——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为例[J].名作欣赏,2021(23):167-169.

[10]韩爽,徐爽,许丹.高校图书馆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以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讲古籍故事为例[J].中国医学人文,2023,9(05):18-21.

标签:  人文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