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探索之旅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236)

考古学的跨学科领域涵盖与科学和人文学科相关的广泛学科和学科类别。文化遗产象征着人类传统的根源,定义了人类对记忆和未来的信心。现回顾考古在文化遗产和考古学方面的主要贡献,研究考古视角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并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背景

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合作

考古学是应用自然科学解决考古或文化遗产问题的学科,这是一门综合了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数学、地球物理、地质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考古学是了解过去对社会自然科学与物质文化新技术的研究,其综合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灵活地发现和提取文物中的隐藏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包括体现文物来源、建造时期或技术等的证据。考古学包括利用科学领域技术成果,创建创新模式、协议和网络平台,为遗产提供直接或间接选择,增强文化价值,创建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服务。考古学是一门多样化的学科,覆盖了不同的兴趣群体,他们关注不同时期、地区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技术。无论如何,考古学运用广泛的科学技术研究了文物和历史(史前)事件,这些技术的基础是物理学(如放射性、电学、磁学、原子理论、电磁辐射)、化学(如扩散、反应、熔化)、地质学(如地貌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物理学(如古气候、地磁场、大气)、天文学(如太阳系、天体力学)和数学(如算法、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和欧盟(EU)项目的支持下,文化遗产和考古学得到了重大发展,对文化旅游和文化遗产资产价值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和地区将考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利用考古学对话克服传统理论方法的局限时,人们需审慎地运用融合了理论与实践、持续获得科学界广泛认可的整体性方法。此方法应全面覆盖考古学领域内不断发展的过程研究及后过程研究,以确保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推动学科的不断进步。该方法旨在解释该领域的多样性和虚拟重建,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将人类生活故事(生物考古学、古代a-DNA和同位素)整合到更大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框架(旅行、相互作用、网络、主要遗传转移、古气候和古环境)中。反过来,这又导致了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中引入了新的科学分支以及艺术元素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以及考古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今天,人文学科和考古学尤其需要从考古遗传学到个人的生活习性和流动性讨论方面不断扩大前沿知识的影响,并将人口统计学和长期可持续性纳入其中。当前,公众已恢复参观博物馆及考古遗址的权利,而且可选择相关材料,以全面重建个人的生活历程。同时,沉积学与地质考古资料亦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的复原工作。

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考古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可持续发展方面。因此,考古、附加价值和可持续性的三位一体首次被阐述。奥斯卡·王尔德在19世纪发表的《多里安·格雷的画像》中提道,“如今,人们知道每样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平衡,而社会、环境和经济又与特定的人群、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对于他们来说,考古学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遗产地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景点,特别是在用科学方法进行适当记录的情况下,能够扩大考古遗址和文化遗产纪念碑的经济效益

通过新技术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

在技术进步的趋势下,文化遗产的解释、记录和推广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技术和数字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图像和应用程序的制作、分发和访问方式,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保护文化遗产这一不断发展的领域。在短时间内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公共信息和营销以及文化遗址管理方面,还为文化遗产保护、获取、互动和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工具,特别是在文献和解释方面,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科学的贡献经常被用来启发有关考古数据的具体问题。这些学科领域可以为考古学的研究提供帮助,是考古学终极目标和自然科学方法的结合,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范围。考古技术可以比以往更快、更详细地记录和传播古代文物、地点和习俗,并使广泛的公众获得感知。

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指出,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和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促进新技术的使用并鼓励建立伙伴关系可以加强信息共享和文化理解。除迄今为止开展的各种调查外,《公约》缔约方正逐步将数字应用纳入其四年一度的报告中,并且正在起草专门针对这一主题的业务准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是一个为世界各地文化遗产遗址的保存和保护而工作的、有能力的专业机构,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技术顾问。其在推广和使用现代技术方面有重要贡献,如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正射影像制作、地面成像等激光扫描和3D模型处理,以便完整地记录现有的建筑遗产。如果一个纪念碑被摧毁或损坏,为了方便文化管理者重建,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有必要事先对建筑遗产进行完整扫描。数字技术在古迹保存和记录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关于文化遗产重建原则的广泛讨论,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文化遗产的总体消极态度。数字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使数据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得到有效利用,这对保存文化财产非常有价值。探索数字技术的发展,并考虑如何在未来将其融入考古政策和实践,通过新技术在考古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考古学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考古学若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相关改革,包括间接改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和直接改革(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以确保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计算机可视化成果和文献的长期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类智力、社会、经济和文化遗产的损失。博物馆展品和文化遗迹的吸引力迫切需要新技术对考古成果和考古数据进行展示。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演示,参观者的兴趣和文化遗产意识有所提高,并且,其在观看VR演示后向他人推广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

其改革的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应用信息学、地理信息学(人机交互、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二是完善博物馆藏品的文献记录;三是管理考古遗址和博物馆有关文化遗产的任务(提高其质量、可及性、回收数字内容);四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字重建技术、文物古迹模拟技术和3D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相关航空和遥感摄影、3D计算机重建与清晰技术,丰富地点描述方式,创新描述陆地或水下地点,这些方法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考古工具将过去的“奇迹”变得形象化;五是发掘新的古迹,建造文化公园,发展文化旅游;六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向社会普及、展示、传播、教学培育考古成果。由此衍生的发展目标是对文化旅游、社会一致性、就业、创新应用进行开发。“旅游”具有多维性,“文化旅游”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根源,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石。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借鉴并利用娱乐产业的相关技术,构造虚拟世界,提升其想象力以及洞察力。同时,与新技术结合,在博物馆、考古遗址和公园等地方让文物“活”起来,激发越来越多专业人士以及市场(游客、科学家、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兴趣。

一些具有经济影响的考古案例研究

寻找埋藏的古迹

地球物理勘探旨在探测和绘制隐藏的古物,地球物理勘探以非常规的方式用于解决具体的考古问题,并且,此项勘探技术随着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创新,在考古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例如,可以在古坟堤下定位坟墓的情况、评估墙壁中的水分含量、雕塑的裂缝深度、探索墙后的空间、绘制水道或纪念碑以及调查城市环境等。近年来,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许多论文的主题,然而其中诸多操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考古遗址物理勘探有助于特定省份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较为宽阔的区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考古)地球物理勘探,在有利条件下生成地面或水下埋藏的古代遗迹的视图,由此可以对该地区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地方或区域发展规划。

考古发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整体展示,既可以展示出土的部分,也可以通过电影等形式展示仍在地下的部分。非回避的考古地球物理调查在发掘埋藏文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发现隐藏的文物,形成文化吸引力,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贡献。在许多项目的实施中,地球物理调查有助于展示地下或海底考古遗址,限制非法挖掘和贩运文物,保护濒危文物免受公共工程或环境风险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相关案例,特别是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考古地球物理勘探(电、磁、地质雷达、遥感卫星成像和地震探测)首先探测到埋藏的目标,其次对其进行考古挖掘,对发现的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和研究,最后将考古遗址或相关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河南开封近期联合项目

利用物探、摄影测量技术(激光雷达、GIS、GPS等)对中国古都开封进行的定位以及揭示,正是地下遗迹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助力考古部门开展大规模挖掘事业的体现。河南省开封市出土了六个深埋地下的古城,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这个2000平方米的遗址拥有从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到清朝(1644—1912年)的文物,层层堆叠,包括宋朝(960—1279年)的城门和城墙,宋朝到清朝的道路,清朝的民用住宅和庭院,以及元朝的庭院墙。由于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参观开封遗址和相关博物馆的人数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意识到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重塑了价值链,影响了文化治理体系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社会和人类学价值,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对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城市或区域发展以及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但即使有了新技术,传统的研究、评估和收集考古数据的方法仍在使用,科学和考古计量学可以协助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考古、修复、保护和其他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得文化信息和服务的机会,公众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享受信息和服务。考古学的运用有助于文化遗产产业更广泛和有效地外倾,通过记录和传播有形或无形的遗产,并且提供相应的知识,促进社区当地文化遗产的可及性、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机会,促进了文化发展,包括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评估仍然是一项挑战,考古学一方面作为外部利益,另一方面作为旅游吸引力的来源,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条件评估方法的应用,其客观目的是通过自愿劳动检验机会成本对某些特殊公共产品的间接经济评估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考古实地调查联系起来。考古测量的新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文化遗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教育和培训以及经济领域等方面。

考古学是一门利用科学建立的国际学科,是研究文化遗产的科学问题、发展研究和解决考古问题的多学科科学。在这门学科的帮助下,未开发领域和政治、文化和社会景观被发现,科学鸿沟被覆盖。毫无疑问,文化遗产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考古遗址、古迹、乡土建筑、工业设施、文化和历史景观以及许多其他形式文化财产的保护和保存是许多学科的目标。将文化管理服务与考古和信息文化技术相结合会产生重要作用,包括记录和监测、解释和交流数据、提高建设能力和实现公众参与,将过去融入人们的生活。无论如何,结合多种科学的考古项目,在微观和宏观层面检索信息,使用新技术对当前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或对文物的揭示和记录所获得的数据,在更广泛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进行适当地解释和整合,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