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影视文旅融合新发展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380)

近年来,厦门着力构建“影视+文旅”产业生态,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同时,厦门注重打造文旅IP与影视IP体系,通过影视文旅融合加速推进产业发展。面对城市文旅注入经典影视IP传播不足、城市形象与影视IP融合不够、“影旅联动”缺乏深度、影视文旅融合产业链有待延伸等影视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厦门可以通过以“厦门文化”构建影视文旅内核延伸体系,精准孵化和打造影视IP和文旅IP品牌,借助“金鸡”传播优势打造衍生文旅集中地,打造“厦门出品”特色影视文旅产业链,以数智技术赋能影旅联动和产品创新等策略进行创新发展。

具体而言,“影视+文旅”本质上是一种流行文化引起的旅游现象,是将影视产业的各个环节与旅游消费的各个环节更加紧密融合,尤其是在产品设计、项目设计方面,强化游客体验。近年来,影视、文旅与新消费领域的整体融合,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十四五”期间,厦门将致力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影视为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主题,文旅发展延伸了影视产业链,影视文旅融合开拓出新格局。

厦门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

近年来,厦门聚焦文旅产业国际化、高端化、精品化、智慧化目标,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配套完善、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同时,借助“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通过影视IP介入和文旅IP产业化方式,实现影视与文旅融合,电影产业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对于探索文旅IP创新,推动厦门“以节促产、以节促城”“全域影城”发展建设,为厦门文旅的吸引力、影响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提质增效,具有实践创新意义。

着力打造文旅IP与影视IP体系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拥有鼓浪屿、中山路街区、厦门大学、南普陀、集美学村等风景名胜地和闽南特色建筑,融合了西洋、南洋、中国古典和现代建筑风格,极具文化内涵。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不仅推动了厦门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文旅IP也不断得以凝练和提升。

厦门文旅IP体系的构建,一是以自然文化资源整合为基础。通过对海滨、岛屿、历史文化等多元素的整合,形成了以自然为背景、文化为内涵的文旅IP结构。二是在文旅IP构建中充分融入创新科技,提升游客体验。三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多元发展。通过从文创产品、主题活动到文旅衍生品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构建了多方位的文旅IP产业链,并带有厦门历史特色、气候特征与地理优势。例如,鼓浪屿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文旅IP之一,其“文化之旅”活动结合在地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文化体验活动。这种传播策略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度感知厦门的文化底蕴。南普陀寺精心策划的“普陀之梦”活动,结合寺庙历史文化和宗教传承,打造具有仪式感的互动体验空间。通过参与活动,游客既可以领略到宗教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增加了南普陀寺作为文化品牌的社会亲和力。厦门环岛路以“自然漫游”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借助美景展示、自然生态解说等形式,将厦门的自然之美传递给游客。这种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的品牌传播,塑造了厦门文旅IP的可持续发展形象。

“影视+文旅”加速推进产业发展

“金鸡”落户厦门以来,厦门尤为重视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在旅游业与电影产业的跨界融合上创造了“厦门模式”。2019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前夕,厦门开展“海上花园·诗意厦门”旅游宣传推广,推出一系列“金鸡”产品,包括“金鸡”影视主题旅游线路63条,酒店“金鸡”特色餐饮、住宿服务356款,海内外宣传触及5309万人次,成效显著。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运用“金鸡”明星资源,开展旅游区、景区宣传,增强了鼓浪屿“全岛博物馆”、同安莲花军营村红色乡村旅游区、曾厝垵弘晏庄艺术馆等非物质文化旅游点、惠和石文化园的品牌效应。二是创新旅游宣传手段,拍摄厦门旅游推广纪录片《奇妙之城》。三是举办“金鸡”配套旅游活动,吸引厦门周边城市游客“来厦门、看金鸡、住酒店”。四是联合各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客源市场,举办以电影节为重要推广元素的国内巡回旅游促销活动,将“金鸡”效应转化为全市旅游消费的强劲推动力。

厦门有着“天然摄影棚”的美誉,影视作品自带的传播属性不断提升了厦门这座美丽海岛城市的全民曝光度。例如,在厦门拍摄的青春成长治愈剧《以家人之名》,剧中出现的杏林湾运营中心、观音山等。如今,“跟着影视去旅游”“跟着镜头去打卡”成为流行旅游方式,打卡明星同款美景也成为热潮。2023年春季开始,厦门积极探索“影视+文旅”融合,推出“追热剧,游厦门”35个影视打卡点和10条影视旅游线路。网剧《开端》《对手》以及连续剧《以家人之名》等取景地的旅游线路都非常热门。此外,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厦门共达成126个文化影视产业项目落地,签约总金额达280.5亿元。项目涉及实体影视、文旅融合、AI应用、影视科技教育、元宇宙等多元业态。其中,有10个十亿级重大项目、76个亿级项目。

厦门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我国文旅产业正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极点。我国影视产业更是突飞猛进,蓬勃发展。“影旅联动”共同推动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和消费体验提升,影视与文旅的融合亦“渐入佳境”,形成较强的规模效应。但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潮流和大趋势下,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传统影视基地或影视小镇因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运营不善等原因,在文旅方面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面临转型困难的问题。二是“影旅联动”缺乏深度,现有“影视+文旅”大多局限于表层,主要表现为影视作品在景区内的简单取景,未能实现两者在文化内涵层面的呼应与互动。三是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力度不足,导致IP运营乏善可陈,无论是动漫形象、周边玩偶,还是场景再现等围绕文化IP和影视IP开发的衍生品,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亮点与特色。四是面对影视文旅深度沉浸、数实融合、高度交互方向发展的趋势,智力投入以及科技创意的融入尚显不足。

2019年以来,厦门抓住“金鸡”机遇,推动影视文旅的跨界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从整体来看,厦门影视产业缺少集聚效应,影视旅游资源分散,与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天然摄影棚”的优势不相匹配。厦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尚有瓶颈,主要表现为城市文旅注入经典影视IP传播不足、城市形象与影视IP融合不够、影视文旅融合的产业链有待延伸。

厦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对策

面对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的瓶颈,厦门应充分利用影视IP,促进影视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进而建构完整的影视文旅产业链,其具体策略如下。

以“厦门文化”构建影视文旅内核延伸体系

影视文旅IP的打造,应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能激发情感共鸣的内容,解读其内在精髓,借助影视艺术形式和传播体验优势,通过创新文旅产品的形式加以呈现。为此,厦门应充分立足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非遗等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对厦门旅游目的地资源盘点、梳理的基础上,根据文化资源的地域性、动态性、整体性,精准识别并挖掘能够充分彰显厦门文化特质和旅游市场竞争力的影视文旅IP,构建厦门影视文旅内核延伸体系,带动厦门影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精准孵化和打造影视IP和文旅IP品牌

文旅IP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文化感召力,是连接产品和消费者情感沟通的桥梁,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当下,厦门应通过文旅IP挖掘、文旅IP塑造、文旅IP推广、文旅IP品牌转化以及文旅IP品牌维护等有效措施,建立文旅IP的品牌形象,实现厦门文旅IP由认知到认同的提升。

影视文旅深度融合,要注重合理孵化和有效运营影视IP,建立“影视+文旅”IP品牌。将文旅产业开发、运营与影视IP相结合,是厦门当下影视文旅产业发展的优选方案。首先,可以借鉴华特迪士尼公司的成功经验,以故事源头为核心,强化文化的感召力,借助成熟的影视IP构建文旅超级IP体系。充分发挥“金鸡”IP形成电影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认同效应,提炼核心元素,塑造厦门专属文旅IP,实现“影视+文旅”IP品牌赋能厦门城市形象提升。其次,文旅IP可以借助影视IP进行运营,拉伸衍生品链条,打造更高质量消费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借助“金鸡”传播优势打造衍生文旅集中地

影视传播力能够擦亮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厦门应充分发挥“金鸡”传播力优势,从实践上看,是打造影视强市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看,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影视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厦门应提炼“金鸡”IP内涵,优化“金鸡”传播品质,扩大传播媒介承载范围及“金鸡”传播时效能力,发挥多种媒介的传播作用,对接国内外优质平台资源,依托厦门文旅IP,提升“金鸡”传播的针对性和广泛性。

厦门发挥“金鸡”传播优势,推进影视文旅融合发展。首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通过最新传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策划“影视+文旅”主题的旅游推广活动,借“金鸡”推广厦门文旅,整体提升厦门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其次,打造“金鸡衍生文旅IP集中地”。“金鸡”IP形象以及专属版权影视IP形象本身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可以吸引大批粉丝群体,依托“金鸡”IP研发的文旅产品、文旅场景等衍生产品,能够将“金鸡”IP产品粉丝群体进一步转化为文旅游客,促进文旅消费。最后,力促“金鸡”IP与多元衍生品融合,开拓国际市场。以“金鸡”为牵引,以旅游为载体,围绕文学、影视、音乐、演出、游戏、动漫、沉浸式文化场景、创意设计、艺术品等领域,开拓集文化传播、旅游推介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市场。

打造“厦门出品”特色影视文旅产业链

利用“金鸡效应”“明星效应”,以“金鸡”为主题,以旅游路线为载体,推出特色“网红”打卡地,打造影视旅游特色线路,将影视IP影响力转化为厦门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和生产力,是推动厦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又一有效路径。

开发影视旅游特色线路,首先,可以利用以“厦语片”“厦门出品”“厦门制作”为主的影视剧作品拍摄地或取景地为空间架构,串联成线。例如,《疯狂的赛车》《烈日灼心》《摩登年代》《同桌的你》《春暖花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幸福的眼泪》《厦门新娘》《西虹市首富》《左耳》《开端》《对手》《以家人之名》等影视剧,其拍摄地或取景地作为厦门的标志性符号,常常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名片。通过巧妙融入影视元素,打造“网红”打卡点,能显著提升厦门的吸引力与消费潜力,促进厦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其次,还可以探索与开发主题文旅产品相结合的路径。例如,每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都会设计特色主题吉祥物,厦门可借此设计兼具厦门特色与“金鸡”元素的吉祥物,展示厦门与“金鸡”的特殊情缘。此外,根据不同受众需求包装“厦门金鸡”吉祥物,通过特色营销形成系列创意产品,传播厦门形象,带动旅游消费。还可以将“厦门金鸡”吉祥物与历届金鸡奖得主的相关元素巧妙融入“金鸡”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使“金鸡”成为厦门新的代名词,展示厦门城市形象独有的文化气质。

打造影视主题文旅产业链,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成功经验值得厦门借鉴。在好莱坞,影城既是电影产业的重要业态,也是特色旅游资源。厦门可以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精心规划并打造影视主题景区,同时开发影视衍生的文旅产品。在影视衍生文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影视IP的强大吸引力,聚焦目标受众,实现品牌影响力的广泛传播。影视与技术、资源、市场、传播等文旅要素的深度融合,其关键和核心在于创意,通过创意策划,不仅能吸引影视观众转变为文旅消费者,还能激发文旅游客对影视文旅的兴趣,促进消费,实现影视主题文旅产业链双向拓展。

以数智技术赋能影旅联动和产品创新

大数据、人工智能、5G技术以及“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智化技术的应用,积极助力影视科技领域的发展,影视文旅融合正朝着深度沉浸、数实融合、高度交互的方向发展。厦门应依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及5G、云计算等新基建优势,积极把握新一轮电影技术革新和数字产业化机遇,加大对电影产业制作云端化、服务平台化、观影智能化等趋势紧密关联的数据中心、5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影视科技制作的公共技术平台,为厦门电影企业利用云计算、5G等技术进行电影产业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动引领全国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应规范和标准制订工作,为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作出有益探索。

影旅联动可以推动文旅业态的创新和消费潜力的提升。为实现厦门影旅联动的双向促进与共赢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文旅+影视创作”“文旅+影视科技”“文旅+影视服务”“文旅+影视新业态”等路径,全面推动厦门影视文旅的深度融合。

标签:  厦门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