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426)

黑龙江西部地区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聚集之地,该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虽然在新时代,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一些客观现实的条件限制,导致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一些新的困境。因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达斡尔族作为黑龙江少数民族的代表,聚居在齐齐哈尔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以及黑河嫩江县的人口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33%。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人口数量的优势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在保护与赓续的同时,要注重深入挖掘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创新,并扩大达斡尔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合作,从而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与地域空间下焕发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的深情凝望,更是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强大支撑,展现出极高的传承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其次,它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独特标识;最后,它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有助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达斡尔族不仅是聚居于黑龙江省的古老民族,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着极为深厚和悠久的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空间下,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有利于从整体上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达斡尔族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师传身授的传统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一方面,可以促进历史悠久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也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

彰显文化多样性的独特标识

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彰显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还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黑土地孕育出的意识产物,是历史变迁中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达斡尔族在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等领域的突出成就,既是达斡尔族的智慧结晶,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达斡尔族的传统舞蹈“鲁日格勒”作为视觉盛宴,展现出无比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舞者们身着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民族乐曲,踏着独特的舞步展现出达斡尔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勇敢坚韧的民族精神,这些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与体现。因此,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更多人了解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还能深刻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展现其巨大的文化魅力。

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深厚基础与道义承载。通过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其他民族尊重与认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还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风貌、丰富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内涵,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为例,激昂的旋律、深沉的歌词不仅凸显了达斡尔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更是达斡尔族人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了解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以更高的热情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近年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普遍重视,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例如,富拉尔基区罕伯岱村的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培训班,为黑龙江省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另一方面也以节日庆典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演出活动为依托,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虽然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演变,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

部分青年传承兴趣的弱化

部分青年人对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弱化。以乐器为例,木库莲作为达斡尔族的传统乐器,是一种用金属制作的口含指弹口弦琴,充分彰显了达斡尔族的民族特色,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具象化表现。但随着现代流行音乐的盛行与推广,部分青年人将兴趣更多地放置在流行音乐以及新兴乐器上,而忽视了对民族传统乐器的学习,导致会演奏木库莲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从而使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

书面形式传承载体的匮乏

达斡尔族是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民族。历史上,达斡尔族曾使用契丹文,后来由于战乱及民族压迫等原因导致其文字失传,因此,达斡尔族未形成官方文字。以语言文字为代表的传承载体的缺失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较大的局限性。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仅仅依靠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通过民歌、讲故事和说唱艺术等形式留存于世,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传播范围相对较小。书面形式传承载体的匮乏以及传播领域的有限使达斡尔族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留存与进一步发展工作时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这使得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极易面临失传的风险。

可观效益传承动力的缺失

现实效益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较低的经济收益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赓续事业发展缓慢。即使达斡尔族拥有丰富且高质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受众少、知名度较低是其传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即便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众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亦显不足,专门从事文化传承工作的民众也相对较少。由于缺乏庞大的受众与多样化的传播途径,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也相对较少。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很多达斡尔族传承人往往将非遗手艺当作爱好或兼职,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工作,这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内涵的丰富具有阻碍作用。

文化资源传承力度的不足

在传承和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资源开发、整理以及传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虽然已对部分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了保护工作,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宣传,尤其是很多地区对于本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非遗项目的申请依然困难重重,有的甚至会因为旧有传承者的离世而面临失传的风险。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策

虽然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但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扶持与推动,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赓续工作得到了新的机遇与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创新民族文化的形式内涵

在坚守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与民众意愿,创新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形式与内涵,赋予其新的传播载体与表达方式。首先,可以通过创建以达斡尔族文化为主题的多媒体互动平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更多民众了解达斡尔族的民俗、音乐、舞蹈、手工艺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其次,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使民众身临其境般体验达斡尔族的传统生活,激发其了解达斡尔族文化的兴趣。再次,把达斡尔族的文化资源与年轻化产业模式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达斡尔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潜能与优势,按照市场的经营模式积极开拓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市场,才能更好地保护它的文化资源。同时,还要补充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文化传播的潮流。

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

政府部门在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其职能。首先,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以及项目发展资金加大对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推广和扶持力度,切实将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特别是针对如何提升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知名度的问题,各地有关部门应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与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其知名度。另外,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文化资源的特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从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族语言的使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促进其向前发展。

促进文旅资源的深度发展

将文化、旅游产业结合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要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具体而言,黑龙江省各地文旅局及相关单位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与开发达斡尔族文化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例如,开展各类达斡尔族文化节庆活动,如民间艺术展览、非遗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等,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另外,还要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推出具有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路线,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等元素,设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达斡尔族的文化魅力。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改善交通条件,提高食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的质量,以及加强对导游、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而使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付出与回报形成正比,这对于传承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正面效应。

加强多种文化的交流合作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各地区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对策。达斡尔族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在学习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选择性的运用和创新性的发展。例如,同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贵州,近些年依靠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发展迅速,通过举办“村超”活动,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这项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带动了该省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该省内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个展示多元民族文化的大舞台。黑龙江在将其作为成功案例学习和参考的同时,也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思维推动本省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加大民族语言的保护力度

加大对本民族语言的保护力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传承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都应更加注重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多使用达斡尔族语言,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达斡尔族语言的学习融入课堂教学,并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学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达斡尔族博物馆,了解本民族历史;开展达斡尔族语言演讲比赛、民歌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兴趣。此外,校内还可以设立民族语言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交流,提高其对本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民族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下,年轻人才会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传承与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综上所述,传承与发展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目前,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在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标签:  达斡尔族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