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引擎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268)

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肩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任。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市级公共图书馆应发挥其阅读推广主阵地的优势,采取有效的阅读推广策略,以激发民众的阅读兴趣,吸引更多人加入阅读队伍,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书香中国添砖加瓦。基于此,现就全民阅读背景下市级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策略展开探讨分析。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启发智慧、提升境界的过程。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不仅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还能提升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读书的益处不胜枚举,令人终身受益。因此,推进全民阅读、共建精神家园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民阅读自2014年起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尽管全国各地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据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从2012年的77.0%增至2022年的84.2%,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提升,阅读人数也相应增加,但整体阅读量上升并不明显。因此,公共图书馆仍需加大阅读推广力度,发挥其引导、推动作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全体国民踊跃参与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的浓厚书香氛围,助力书香中国的建设。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义,其次剖析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阅读推广策略。

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全社会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文化传播交流、阅读推广服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背景下,其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有着深远意义。

满足精神追求,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日益富足,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喧嚣的世界、纷扰的尘世令人心生浮躁,阅读可以让人暂时远离外界的纷纷扰扰,享受静谧的时光,静心沉浸于文字世界,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滋养心灵。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书籍及阅读资源,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精神追求,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而且广大读者还能通过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源及优质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还有助于养成坚持阅读甚至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同时,人们通过阅读能接触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以及不同的思想观点,使其全面了解世界,包容不同文化,不断拓宽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促进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从而助力社会文明进步。

助力书香中国建设

全民阅读背景下,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健全体制机制,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全国众多城市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中国好书年度盛典、书香中国万里行等,通过展览、论坛、讲座、读书沙龙等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大众的阅读热情,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吸引更多人加入阅读队伍,为建设书香中国贡献力量。

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图书馆不断补充和丰富阅读资源,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图书馆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服务方式,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此外,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也是图书馆应不断追求的目标,旨在为读者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通过优化和创新,有利于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市级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面临的困境

网络文学迅猛发展带来冲击

数字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学进入受众视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新的消遣娱乐方式。网络文学具有快餐化、通俗化、趣味化等特点,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引发读者的共鸣,故而受到众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青睐。另外,网络文学因其快餐化特点而通俗易懂,读者在工作之余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从而缓解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但部分网络文学不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有时为了达到吸睛效果而一味迎合读者喜好,对传统文学的阅读推广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引起社会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学加以正向引导。

传统纸质阅读时长缩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结晶,阅读是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途径,读一本好书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修身养性。我国早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关于读书的美誉之词。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无不将读书放在重要位置,读书已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习惯。然而,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线更多地转移到快手、抖音等新媒体,传统纸质阅读正在逐渐被便利的电子阅读所影响,阅读纸质书籍的人群越来越少,且纸质阅读的时长不断缩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全民阅读推广力度、深度、广度均有待加强。

全民阅读背景下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开展阅读推广服务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层次的读者对阅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市级公共图书馆工作者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开展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阅读推广服务,从而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差异化阅读需求。在面向少年儿童进行阅读推广工作时,图书馆可以向少儿读者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如经典国学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插画书籍,阅读这类书籍既能对少儿起到教育作用,为其正确三观的形成打底塑形,又因书籍的图文并茂能降低少儿读者理解的难度,加深对其内容的理解。同时,图书馆还可以为少儿读者提供用于亲子教育的场所,方便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和互动,不仅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而且孩子在家长陪伴下会更具安全感,愿意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当面对忙碌的中青年上班族时,图书馆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这类读者的闲暇时间有限,可以向其推出“信用借书”,无需办卡且免押金,若读者到期不归还,则其信用会受损,方便这类读者轻松借还的同时,还有到期提醒服务。针对部分老年读者,图书馆要给予其人文关怀,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只需致电图书馆,说明需求并提供自己的住址和借书卡信息,就能足不出户享受送书上门服务。

关注特殊群体阅读需求,精准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

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开展要突出公益性,面向全社会民众,要关注视障、失明、孤独症儿童等群体的阅读需求,以便向其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例如,针对失明、视障读者,工作人员要引导他们走进图书馆,走进视障阅览室,亲身体验先进的阅读设备,教会他们使用听书机阅读书籍。并且,图书馆还可向其推出听书机租借服务,这样在家也能获得所需图书资源。又如,孤独症儿童同样享有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图书馆要接纳这类群体,向其推广适合他们的图书,让他们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此外,呼吁全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帮扶孤独症儿童的队伍,让家长学会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如何应对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这类读者的健康成长创造空间。

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创新阅读推广形式

馆藏资源虽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资本,但若推广形式滞后于时代发展,则必然使阅读推广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市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创新阅读推广形式。数字信息时代,国民阅读方式发生颠覆性改变,电子阅读方式普遍,深受现代人的喜爱。移动阅读已成为当下广泛认可的一种阅读方式,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清晰认识到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数字时代的迅猛发展,市级公共图书馆亟须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助力阅读推广工作。为此,加快建设线上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将丰富的馆藏资源迁移至线上平台,以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在构建线上图书馆的过程中,应确保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便捷,并注重提升交互性,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读者在按自己兴趣选择书籍的时候,图书馆便可利用AI大数据,根据读者的兴趣向读者精准推送其感兴趣的书籍。此外,线上图书馆还可设立阅读社区,为读者提供线上交流互动的平台,以促进知识与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同时,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可建立阅读积分制度。当读者达到一定的阅读时长,系统将自动为其派发书币作为奖励。随着书币的不断积累,读者能利用这些书币购买心仪的书籍或兑换图书馆文创产品,从而进一步激发其阅读兴趣。此外,除线上推广外,还要结合线下的阅读推广,图书馆可定期组织开展线下的读书沙龙、读书分享、学者讲座、读者荐书等活动,形成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相互衔接的阅读推广模式,提高阅读推广的实效性。

开展跨界合作,扩大阅读推广深度与广度

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拓展阅读推广渠道,跨界合作是多方共赢、互惠互利的有效举措,图书馆可以加大与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的合作,在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的同时,扩大阅读推广的深度与广度。一是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开展阅读推广。学校受众面广,馆校双方的合作能拓展阅读推广的深度与广度,也可以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国民阅读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二是与企业深度合作,图书馆与企业可以一同举办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既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又让阅读推广空间得以扩大。三是积极与作家协会、读书会等社会团体合作,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家专题讲座等,旨在广泛传播馆藏优质读物,营造全民阅读、崇尚知识的氛围。合作中,图书馆需发挥阅读资源优势,提供资料支持,整合学校、企业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高效共享,以达到最佳阅读推广效果。

强化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的提高,离不开优秀推广人才的支撑。因此,要想打造一支既具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阅读推广团队,就必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严格把控选拔环节。在选拔阅读推广人才时,不仅要求其具备丰富的推广经验,还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其阅读推广技巧的培训,通过讲座、现场培训等方式,教授阅读推广的相关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推广能力与服务水平。其次,推动阅读推广团队的协作。阅读推广团队的成员要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相互间团结合作,高效协调,以形成团队合力,提高阅读推广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鼓励团队成员敢于创新与实践,主动探索符合图书馆馆情、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推广模式,并为其提供创新空间,不断优化和改进阅读推广方式方法,助力全民阅读的推进、书香中国的建设。最后,建立阅读推广激励机制,以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在阅读推广中表现突出、成果明显者要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奖励。同时,为员工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空间,通过岗位轮换、职务晋升等措施,在馆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馆员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从而为阅读推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全民阅读背景下,市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要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让阅读意识“遍地开花”,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

标签:  读者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