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如何持续扩圈

known 发布于 2025-09-09 阅读(452)

博物馆是对我国文物进行收藏、展示、保存和对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被赋予了全新的社会服务职能,即不仅要对馆藏资源进行展览陈列,还肩负着一定的文化宣传教育职能。与此同时,唯有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方可提升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在保障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实现的同时,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此,首先阐述了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博物馆宣传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提高对博物馆宣传工作重要性的有效认识;借助新媒体技术,丰富宣传渠道;基于文创营销助力博物馆宣传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博物馆宣传工作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还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传承历史文化、传播文化知识、提升公众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宣传工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在博物馆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博物馆宣传工作强调立足于社会发展实际,对博物馆承载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提炼整合,向公众传播多样化的知识信息,此项工作对文化传播、博物馆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公众文化需求逐步提升,同时对博物馆宣传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推进传统宣传工作的优化与创新,让公众参与、交互、体验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是当前博物馆需思考并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对博物馆宣传工作现状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博物馆教育职能实现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中的知识资源会不断发展转变,其承载的信息资源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在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博物馆作为科学文化教育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博物馆,公众可以不断增长自身见闻,拓宽自身视野,实现诸多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通过为公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为公众答疑解惑等途径,并且通过文物展览陈列、历史文化知识科普讲座等形式实现。在此过程中,博物馆必须要做好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配置工作。因此,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实现,与其馆藏文物质量、展览陈列等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为使教育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博物馆必须要做好博物馆宣传工作,赢得公众对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等的关注与认同。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大博物馆有必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为公众提供实时问答咨询、馆内咨询指南、学术导航、在线参考工具等服务,实现信息共联共享,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

博物馆融合发展需要

博物馆宣传工作开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参观者人数的多少。参观者在参观完博物馆后,会进一步对博物馆进行宣传,进而收获“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应,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在更多受众慕名而来后,势必可帮助博物馆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进而让博物馆能够在开展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其他运营活动,满足博物馆融合发展需求,促进博物馆的稳定有序运营。

博物馆研究需要

在博物馆运营发展中,做好馆藏文物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由此可让参观者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并提高其对文物蕴含的深层内涵的认知水平。而在研究人员完成对馆藏文物的研究后,为了将这一研究成果展现在公众面前,则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否则将会让博物馆研究职能的实现流于表面,削弱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基于此,博物馆宣传工作对博物馆研究职能的实现尤为必要。

博物馆宣传工作现状

新媒体迅猛发展、文化消费稳步增长等,共同推动文博行业迎来了良好且竞争激烈的发展局面。博物馆如何在如今新媒体大行其道、信息化传播深化的背景下实现突围,是博物馆需思考并解决的难题。和传统博物馆相比,现代化博物馆不再局限于对文物的收藏、展陈、研究,还成了公众接收文化知识信息的重要平台。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如今的媒介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公众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身需求的信息。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应当与各种媒体渠道建立紧密的联系,做好宣传工作,进而充分实现自身的文化宣传教育职能。同时,博物馆宣传工作不应局限于实地展示,而应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扩大博物馆宣传覆盖面。结合博物馆宣传工作现状,当前我国博物馆在宣传工作中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缺乏对博物馆宣传工作重要性的有效认识。长期以来,大部分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主要侧重于对馆藏文物的研究、展览陈列等方面,宣传意识相对薄弱,并未很好地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博物馆虽然开展了相应的宣传工作,但总会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不足而难以保障宣传工作的有序进行,宣传效果不尽人意。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博物馆管理人员在宣传教育工作上的力度欠缺,没有通过强力且高效的方式进行适当的文化宣传,大部分文物都没有被观众发现。如此一来,虽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但社会公众不得而知,由于缺乏对博物馆藏品的有效认识,公众自然也鲜有兴趣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体验,对博物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宣传手段陈旧。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开展应当紧随时代前进步伐。倘若博物馆仍沿用传统宣传手段,不仅难以保证宣传效率,还难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当前大部分博物馆仍存在宣传手段陈旧的问题。虽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博物馆加大了对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力度,通过传播一系列活动、展览信息,致力于建设数字博物馆。但这些举措更多在部分头部博物馆实施,部分基层博物馆仍局限于向公众传播馆藏文物的基本信息,对于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层信息则鲜有涉及。另外,馆内展陈、讲解服务、多媒体辅助等宣传手段主要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博物馆参观者互动不足。由此使得公众仅限于对各类文化知识的浅层输入,而缺乏系统有效的输出途径,加之缺乏相应再制造、再加工处理,难以实现知识内化,使得博物馆宣传效果不尽人意。

第三,文创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博物馆开展宣传工作,文创产品开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一件优秀的文创产品可成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充分展现博物馆馆藏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地域文化特征,进而为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助力。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部分文创产品仅限于将一些与博物馆馆藏相关的文物图案印制在服饰、扇子等常规产品上,或售卖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益产品,如刺绣、剪纸等。尽管这也有助于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但并不利于博物馆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及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宣传工作优化策略

提高对博物馆宣传工作重要性的有效认识

为提升博物馆宣传工作成效,避免各种宣传问题的产生,必须提高博物馆相关人员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有效认识。

首先,应革新观念,提高对博物馆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为博物馆日常运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完备的宣传工作规划,确立工作目标,保障宣传工作顺利进行。以考古宣传为例,博物馆作为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阵地,不仅影响着中华文明统一性、包容性、连续性、包容性等突出特征的充分展现,同时依托精美出土文物的宣传,可让公众充分领略到古代先民的智慧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例如,2017—2018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春博物馆联合,对农安县五台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这是继1985年左家山遗址发掘以来,长春考古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017年,长春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取得了新的突破,五台山遗址出土的夏商时代陶器,填补了之前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揭示西流松花江流域青铜时代早期历史提供了线索。2019年,农安围子里遗址开展了四年主动性考古发掘,发现多处青铜时代的房屋、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等各类器物。这些出土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可靠物质载体,通过对它们进行有效宣传,对提升公众对先民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的认知水平,以及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其次,应为博物馆宣传工作提供可靠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人力支持方面,应优化博物馆人力资源结构体系,打造一支兼具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宣传人才队伍;在物力支持方面,应积极引入各式各样先进的宣传技术设备,提升宣传工作技术水平,提升公众的参与感及体验感;在财力支持方面,应积极寻求政府及社会各方主体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经济支持。

最后,应充分把握公众的参观规律及审美需求。基于对公众参观规律、审美趣味的有效把握,有针对性地对博物馆馆藏文物展陈进行优化调整,进而让宣传人员在此基础上做好宣传工作。

借助新媒体技术,丰富宣传渠道

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不断推陈出新。伴随社会发展进步,公众的知识结构和文化需求亦在不断转变。随着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应用,我国博物馆宣传工作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博物馆可借助各大新媒体平台,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提升博物馆宣传效果。这些新媒体平台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受众庞大,可为博物馆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以抖音平台为例,博物馆可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公众展现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及其蕴含的丰厚内涵。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抖音平台与公众建立紧密的交互关系,带领公众感受博物馆的魅力。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利用抖音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结合受众的兴趣偏好进行个性化推送,赢得公众对博物馆的有效关注。例如,为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新媒体”宣传矩阵,长春博物馆近年来守正创新,致力于联合多个平台共同推进博物馆宣传工作,助推博物馆馆藏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在抖音传播方面,长春博物馆通过抖音平台向公众展示了1985年出土于长春左家山遗址的石雕“龙”,因其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雕“龙”形象,所以将其称为“中华第一石龙”。通过视频,不仅让公众了解到长春地区在龙形象、龙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激发了公众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的兴趣。

博物馆可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互动体验活动,丰富参观者体验,提升参观者的参与感。例如,可在馆内打造互动展示区、体验区等,让参观者深入其中,深切感受馆藏文物的发展历程;抑或组织研讨会、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参观者对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形成深刻认识。同时,博物馆可通过组织青少年夏令营、亲子活动等,实现对年轻观众的有效吸引,提升年轻观众在博物馆宣传中的参与度、体验感。此外,博物馆还可借助相关新媒体技术,提升博物馆宣传工作的科技感、数字化水平。例如,可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博物馆的文化氛围,更为沉浸式地对馆藏文物进行欣赏,为参观者创设一个虚拟仿真的博物馆参观游览途径。参观者深入其中,进而可获得更多样化的交互体验、情感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文化传播给公众,有助于收获理想的博物馆宣传效果。

基于文创开发助力博物馆宣传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如何推动其更好地进入公众视野,做好宣传工作,文创开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也是博物馆宣传工作的新型载体。为保障文创开发的顺利进行,首先,博物馆应设置相应的文创开发部门,对文创开发工作予以全面统筹。文创部门应立足实际,有效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推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序推进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同时,文创部门应做好对文创产品文化内涵、功能价值的宣传工作,借助各大媒介,对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时代内涵等进行深入解读,帮助消费者形成对文创产品的有效认识,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博物馆宣传。其次,文创设计人员应深度挖掘馆藏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推进馆藏文物与文创开发的有机融合。例如,每个博物馆都有自身独特的馆藏文物,可以对参观者喜闻乐见的馆藏文物开展文创产品开发,深度提炼文物的造型、色彩、图案纹样等元素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在开发实践中推进设计元素与产品实用性的充分融合,开发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文创产品。例如,如前文所述,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基于此,在文创产品开发中,设计人员可将博物馆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地域文化作为设计元素,设计可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的文创产品。

总之,博物馆作为传播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助推社会文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博物馆这一职能的实现,做好博物馆宣传工作也尤为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有效性,在不断优化创新,提升宣传效果,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服务及体验的同时,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博物馆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