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数据的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图书馆可以提供信息数字服务,图书馆运营方式也出现较大变革。5G时代下,5G技术提高了人们的通信效率,将通信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可以创新智慧图书馆运营方式,提供新型的服务内容。利用数字化技术,可获取用户的数据信息,做出深度分析,还可以构建真实用户场景,集成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
近年来,随着国内5G技术的普及应用和5G基站大规模的建设,5G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通信服务,同时大力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时代下,图书馆服务也从数字服务向智慧化服务转变。将通信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到图书馆运营服务改进,推动服务思想理念、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并在运营思想、运营方式等多方面联合进行创新升级。
理论基础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最初由美国专家学者提出,智慧图书馆能集成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将这些技术集成在一起,运用在图书馆内,为读者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读者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线享受及时高效的图书服务,这样就能够达到对阅读内容与环境的感知,因此,智慧图书馆带来多元化的信息化阅读空间。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相对较多,主要是从智能化计算技术、信息感知技术等角度定义,总体可以看出智慧图书馆具有互联、感知、智能化的特征,部分学者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独立体,它包含了图书资源服务的拓展。智能化时代下,图书馆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图书服务,图书馆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支持下,利用高新技术设备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站在这个维度来看,这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图书运营服务。
数字足迹
数字足迹主要是指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所产生的痕迹,这些痕迹有着鲜明的时空性特征。部分学者对数字足迹作出了深度的分析研究,认为数字足迹是指用户在互联网系统内部使用时留下来的记录信息,通过研究用户的使用记录,可以挖掘该用户的具体行为特征。部分学者从系统维度分析了服务器内部记录及用户使用和浏览的相关数据信息,并将其记录。从这些数据信息中可以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和心理特征。在系统上可以留下所检索的文献信息,生成文献导航,以达到精准推送信息的目的。它不仅是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应用组合,而且也使用户在搜集方面突破现有时空界限,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心理“感应”服务,结合情景的应用,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服务体验。
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构建
图书馆是存储信息的中心,其内部所有活动都围绕用户需求开展,不仅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支持,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知识服务。将数据信息文献进行整合后,图书馆系统就可以筛选信息、查询信息,以及加工处理信息。要不断对图书馆内读者信息数据库进行必要的更新,做好及时补充,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数据库。
用户数据的搜集
搜集用户需求信息是图书馆开展智慧型运营服务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用户的背景、学习需求和不同的阅读需求,从多种角度描述读者需求,深入挖掘读者需求。从用户基本数据信息和对知识服务内容需求偏好的信息,及智能系统交互性的数据信息、服务场景数据等方面,构建读者用户画像。用户数据包含了用户的基本需要、用户基本信息、用户行为学习和用户反馈数据。读者通过检索信息会产生互联网轨迹,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终端运营人员,可以实时存储部分用户的使用痕迹信息,也可以通过穿戴设备,感知并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对于科研用户,可以搜集其服务评价、服务咨询内容、研究心得、检索记录及在检索页面的停留时间、资料归还时间等。在用户的情景数据方面,有用户基本信息、科研院所的基本资料、研究的课题和研究的部分成果。科研用户的内容偏好数据包括下载数据、收藏历史及浏览内容信息资源的类型。一般用户的数据信息包含用户浏览评价、借阅信息及撤销信息,一般用户情景处理信息包含了大量用户位置、用户基本数据信息和用户的访问形式信息。
用户资源库构建
图书馆用户资源库构建是在构建用户数据资源基础上,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加工、积累、处理,进而构建用户的画像库及场景库。智慧型的数据库包含了对用户信息的数据整合,整合读者信息主要是将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特征提取。结合不同读者提出的问题,由系统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图书馆根据读者观点挖掘用户数据信息,即读者场景信息、阅读足迹及阅读内容偏好等多种信息融合。结合不同读者类型及需求偏好形成读者画像后,从不同视角对读者知识服务需求加以分析。
智慧图书馆可以创新运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方式,智慧图书馆更加关注读者个性化的知识学习需要,能够提供智能化读书服务。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直播互动服务。智慧图书场馆的搭建,可以实现精准数字服务的推送,建设智慧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数据快速检索、数据搜集、资源库搭建及智库构建等功能。
知识资源库的构建
在图书馆内部的数据信息资源库中,要搭建支持数字资源库知识子系统,并以读者需求为数据库建设的导向,对读者画像和知识服务场景进行深度研究。将读者需求与图书馆内部的数据信息资源相结合,搭建知识库。为了能够在数据信息库内部提供专业知识,可以针对某些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智库搭建是目前图书馆创新运营的保障和支持。
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
个性化定制服务
图书馆可以提供精准的图书推荐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推送读者所需的服务信息。在5G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应做好必要的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支持服务,这样能够达到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目的。智慧图书馆的创新主要是针对目前该机构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不断地进行创新。文献资料信息的推送服务给用户带来更加便捷、个性化、贴心的信息资源服务。在智慧图书馆的搭建过程中,活动信息的推荐也很关键,要将那些繁杂的学科进行合理整合,并系统地梳理信息,以实现资源的收集分类,进而高效提取信息,深度挖掘数据。针对科研用户,可以结合用户需求以及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对目前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分组,依据收集的科研用户数据,分析其背后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数据信息资源。针对普通用户,做好偏向性分析,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可应用情景法、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建模方法,挖掘用户潜藏的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优化整合和深度分析;也可创设图书馆虚拟现实场景,根据用户偏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
场景的体验服务
近年来,图书馆服务方式由过去简单的资源推送方式,逐步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式转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了解不同用户的深层次、潜在的个性化知识资源需求。一般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知识需要不同,图书馆应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知识资源创新服务。不同用户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差异性很大,这为图书馆运营的改革和智慧型图书系统运营方式的建设提供了更多参考价值。借助场景的数据信息,图书馆可以为普通用户提供其最需要的知识信息资源,图书馆要及时记载和收集读者的使用数据信息及读者浏览行为,建立用户情景库与现有图书馆内部数据信息系统,及时实现图书馆内部服务场景,匹配读者需求,合理利用知识资源,提高智慧图书馆运营的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图书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也逐步转变为推动知识传播的知识共享平台。场景体验服务是目前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一种创新,它可以给读者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视听享受。场景体验服务是通过综合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内部建立互联互通真实的学习场景。例如,在图书馆内的历史文化区,读者可以使用AR设备,亲眼目睹历史事件的重现,还可以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读者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极大提高对历史的认知,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通过先进的智能科学技术,可以在智慧图书馆内打造一个虚拟化实验室,建立特殊空间,用户可以操作复杂的实验,探索宇宙奥秘。这种真实的体验,能够提高读者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激发读者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
在图书馆内建立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是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该系统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读者的借阅信息、浏览行为以及阅读偏好。也能够捕捉读者感兴趣的信息,然后借助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为读者推荐定制化、个性化的阅读书单。该系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和优化推荐模型,能够保证推荐内容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激发其探索新领域的兴趣。个性化阅读推荐系统还会提供书籍的剪辑信息、作者信息和读者评价信息,帮助读者找到心仪的读物,提高其阅读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基于用户偏好制订书单,系统会分析该读者在图书馆内的借阅信息、阅读时长,自动建立每个读者的个性阅读偏好模型。结合这一模型自动生成和推送定制化书单,涵盖读者可能感兴趣的书籍期刊,使每个读者都能够发现属于自己的知识宝库。结合读者当前的位置、时间、天气等信息,个性化的阅读推荐系统能细化推荐内容。例如,在某个寒冷的冬日傍晚,该系统会推荐一些暖心的文学作品和励志书籍。读者在阅读这些温暖的文字时能够慰藉心灵,达到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以及融入文章场景的目的。
智能语音助手辅助服务
智慧图书馆配备先进的智能语音助手,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提升服务便捷性。通过采用语音指令可以实现图书查阅、借阅、预约咨询等操作,节省读者排队时间。同时,智能语音助手可以结合读者的需求,提供图书导航、活动预告、图书推荐等个性化服务,使服务更加贴心、更加高效。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读者来说,智能语音助手为其提供了无障碍的阅读支持。
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只需简单说出自己的需求,如“请带我去文学区”或“查阅《时间简史》的位置”,该智能语音助手就会立即识别读者的语音指令,将该语音引导显示在屏幕上,提供合理的导航查询结果,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图书查阅的效率,而且便于读者借阅书籍。读者在书架上犹豫不决、不知该选哪本书籍时,可以向智能语音助手询问该书的简介、读者信息、读者评价,智能语音助手会快速检索,并进行语音播报,帮助读者了解该书籍的具体内容。结合读者的历史偏好,助手可以主动推荐相关的数据信息,给读者阅读提供更多的可能。
在智慧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中,智能语音助手辅助服务成为一大亮点。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该馆引入了先进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与辅助服务。读者只需轻声说出“查询《人工智能基础》一书”,智能语音助手便立即响应,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理解指令,并迅速在图书馆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几秒后,不仅书籍的详细信息(包括馆藏位置、借阅状态等)被清晰读出,前往该书所在书架的最优路线图也通过图书馆的AR导航功能呈现在读者眼前,极大地提升了查找书籍的效率和体验,让图书馆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移动图书馆App
智慧图书馆开发出移动图书馆App,形成在线的学习信息资源平台,能够突破传统物理限制,实现读者随时随地获取资源。App不仅提供了馆藏资源的查询、在线借阅、电子资源下载等服务,还引入学术论坛、专家讲座、直播在线课程,建立集知识搜集、学术交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在线学习资源平台汇集了海量的优质数据资源,能够给予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要求。移动图书馆还会集成图书馆内所有的电子数据资源,如电子书、期刊、论文、学位、音视频资料,读者只需利用手机就可以查阅这些资源。同时,App还能提供智能搜索功能,结合关键词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提高学术研究效率。在线学习资源平台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读者的专业学习、兴趣爱好,为其制订学习计划。推荐课程平台还能建立互动社区,读者在这些社区进行学习交流、分享资料或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提供一系列的个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将助力每个读者实现高效的知识积累,提升学习能力。
5G时代下,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要结合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知识资源的集成,由过去被动型的知识服务转变为主动型服务,深度挖掘读者潜在的知识需求。5G基站的逐步建成为智慧图书馆搭建了技术生态,可以帮助图书馆建设知识资源库,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服务体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及智能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