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秉承我国古代体育项目捶丸运动文化之启发,结合现代高尔夫,创编了“现代捶丸”,也可称为休闲高尔夫,设计了器材、技术动作、规则等,成为一项新型的休闲运动项目。“现代捶丸”运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在较为开阔的场地均可开展,完全可以成为高尔夫运动交替融合的运动项目,在运动技术和攻略上可以与高尔夫“无缝对接”,能缓解大众对高尔夫运动的需求和现代高尔夫场地建设面临的窘困。“现代捶丸”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等,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现代捶丸(Modern Chui Wan)是依据我国古代捶丸运动的理念、规则、技术而创编的一项融休闲、娱乐、健身、比赛等于一体的现代时尚运动,可将其称为“休闲高尔夫(Recreation Golf)”或“中式高尔夫(Chinese Golf)”或“软式高尔夫(Soft Golf)”抑或“便携式高尔夫(Portable Golf)”等。
中国古代捶丸简述
“捶丸”是我国古代一种与高尔夫类似的球类活动,亦以杖击球入穴。古代捶丸运动早于西方高尔夫500余年,两者在理念、规则、技术上基本一致,甚至在某些理念上古代捶丸要胜于现代高尔夫。捶丸运动兴盛于宋、金、元三代。据记载,捶丸曾被社会各阶层所青睐。时过境迁,古老的捶丸运动终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捶丸与唐代马球关系密切,唐代进行的马球比赛,因需骑马奔驰对抗而较为激烈,且马匹比较昂贵等缘故,逐渐演化成“步打球”,即用杖击球,将球击打进对方球门为胜。宋朝时期,步打球的对抗性逐渐消逝而成为非对抗性比赛,球门亦改为球穴,名称随之改称为“步击”或“捶丸”等。当时,这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大型游戏活动[1]。
有关捶丸的著作,可见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署名为“宁志斋”的人编写的著作《丸经》。该书共计三十二章,不仅概述捶丸运动的发展史,整理其场地、器具、竞赛规则及不同的击法与战术,还强调体育运动的道德,可谓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丸经》中记载了捶丸的比赛规则、挥杆要领、球棒的制造及场地保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专业、精致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高尔夫球运动。除了名称不同,在整体活动模式方面,现代高尔夫与捶丸运动极为类似。在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中的“元代捶丸壁画”等史料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捶丸运动的场面。但是,随着朱明王朝的覆灭,捶丸的命运也和其他球类(足球、马球)一样,在禁止人民练武的清王朝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2]。
中国古代捶丸场地、器材与规则简介
有关中国古代捶丸运动的场地、器材及规则可在《丸经》史料中查找详细记载。
活动场地
捶丸运动场地仅需较为宽敞场地(如郊外或庭院),最好是地形有变化。《丸经·因地章》云:“地形有平者,有凸者,有凹者,有峻者,有仰者,有阻者,有妨者,有迎者,有里者,有外者。”《丸经·择利章》云:“土有坚者,有岔者,有燥者,有湿者。”可见,古人对捶丸活动所使用场地地形、地质变化已有较为深刻认识,活动要依据场地变化使用不同技术动作。
在场地挖球窝,并于球窝边插小旗。因球窝建于各种地形之上,每个球窝便有不同特点,一块场地上球窝数量也不尽相同,但球窝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丸经·适宜章》所述,“远近随宜,或远或近,随人便益。远多则疲,近多则弱。各适其宜而已矣”,即球窝间距离适当。捶丸场地应常更换,球窝亦应常革新。《丸经·处用章》所述,“熟地必革”。这是因为打熟了的球窝,知道打法,就占了便宜。不打熟的球窝,便不会因场地生熟而产生不公平的问题。处罚规则中有“勿教以利”,即不要把自己的打球经验教予他人。
运动器材
古人的捶丸球是采用赘木(树木上因病变增生的囊形物,俗名为“树疙瘩”)制作。《丸经·权舆章》所述,“赘木为丸,乃坚乃久”。球的重量与尺寸没有统一,球也是各人自制自用,自己使用合适即可。
捶丸所使用的棒有三种(扑棒、杓棒、撺棒)。《丸经·试艺章》所述,扑棒、杓棒是打远、打高球时使用,特别注意的是扑棒是单手握棒击球,是现代高尔夫运动没有的技术动作。撺棒在击打地滚球时使用,杓棒前端为鹰嘴形。比赛时,使用一种棒时,其余两种棒应置于革囊或提篮内。
除了捶丸的棒和球,捶丸还要准备的器材是插在球窝旁边的旗和计分用的筹,个人则要有盛棒的革囊和提篮。
竞赛方法与赢筹
捶丸竞赛分为两种(团体赛、个人赛),各人进场之后先去领牌。《丸经·正仪章》所述,“恪慎其仪,各事其事”。即第一个进窝的人可赢一筹,第四人输一筹,如果一连五个窝都是第四个进窝,则是五筹都输光。赢筹是有奖金的(即物品),奖金由参加者自愿捐助,按文中“富不出微财,贫不出重货。富出微财则耻,贫出重货则竭。智者有方财不绝。”的记载,奖金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捐助,以技艺高低,得筹多少,再进行分配。奖金捐助多少视各人财力而定,没有严格规定。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捶丸运动的基本情况。
现代捶丸运动场地、器材、动作和规则的创编
准确地说,现代捶丸是依据我国古代捶丸,即《丸经》一书中的理念、规则、技术动作、场地器材等,并结合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相关成果与活动实践,同时借鉴网球的握把和挥拍等技术动作,从而创编现代捶丸。创编初衷是要挖掘、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古老的捶丸运动重新绽放异彩,为人民大众提供一项高尔夫类的休闲运动,为全民健身、百姓幸福生活服务。
现代捶丸运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可以在自然的地貌上开展活动,包括草原、山地、海滩等自然地貌,也可以在一些宽阔的场地上,如空旷的校园、草坪、广场、田径场等地点开展活动。
球场。只要是较为宽阔的场地均可作为球场。场地依据地势地貌和规则布置球场,场内包括开球点(古代捶丸称为“基”)、开球旗、发球区、球道、穴箱区、穴箱、穴箱旗、人行道、障碍物、边线旗等。
穴箱。穴箱相当于高尔夫果岭上的洞穴。穴箱共有四种外形设计,即三棱台型、四棱台型、五棱台型和六棱台型。每种穴箱都包括穴箱本体、顶洞、侧洞,顶洞和侧洞可安装网袋。穴箱在使用时,通过球杆将球打入穴箱的任何洞内,即为完成球入洞。穴箱可以依据规则移动摆放,穴箱具有结构简单、可移动的特点。
球杆设计。设计了三支杆,编号为1、2、3,分别标有“精、气、神”的字样,即开球杆(古代捶丸称为“杓棒”)、单手杆(古代捶丸称为“扑棒”)、推杆(古代捶丸称为“撺棒”)。球杆的具体参数,见下表。
杆头设计。三支杆杆头的击球面为两面设计,分别是开球杆杆头、单手杆杆头和推杆杆头。球杆击球面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
现代捶丸技术动作设计。现代捶丸的技术动作主要依据现代高尔夫技术动作和古代捶丸技术动作,并结合网球单手反手动作等创编了八个现代捶丸击球动作,即双手挥杆击球、单手正手挥杆击球、单手反手挥杆击球、双手推杆球入穴箱、双手推击球入穴箱、双手铲球入穴箱、单手抛球击球、单手颠球动作,使捶丸技术动作更加丰富,特别是单手挥杆动作更容易掌握,简单易学,便于普及。其中,双手挥杆击球与现代高尔夫技术动作完全一致。
球的制作。球采用软式球体,采用现代PU材料制作为软式球体,直径4.3cm,重量仅有10g—14g,安全性高。
穴箱与杆数的规定。正式比赛时,球场摆放设置可移动的9个穴箱,穴箱上插9种颜色的彩旗,依次设为黑、赤、橙、黄、绿、青、蓝、紫、白9个穴箱;9个穴箱可根据情况,选择任意穴箱的箱型。穴箱之间规定杆数和距离,标准杆数为36杆(3个三杆穴箱,距离80米左右、3个四杆穴箱,距离120米左右、3个五杆穴箱,距离200米左右);比赛时,以打完9个穴箱为一局,三局为一场,第二、三局穴箱摆放地点要适当进行更换调整以继承古代捶丸规则中“熟地必革,谓熟窝不再击,每日须当改革”。以三局合计,杆数少者为胜。
球Tee的使用。全程比赛使用球Tee,以保护地面,推杆时可酌情使用。
创编了现代捶丸运动的比赛规则、裁判法以及场地设计师的基本要求等内容(暂略)。
现代捶丸与现代高尔夫的体验对比
现代高尔夫击球以“更远、更准、更难”为魅力。
球打得“远”是球员能释放最大的速度力量,动作正确合理。现代捶丸完全能让球员释放最大力量,而不是像门球、木球一样,不能充分发力,要加以控制。因此,参与现代捶丸运动完全可以充分发力,体验发力的畅爽。
球打得“准”是球员击球准确接近目标,并推球入洞。高尔夫球上果岭后,只能巧妙地轻推入洞。而现代捶丸可依据地面情况,轻推杆入穴或推击球入穴,也可通过铲球产生抛物线使球落入穴箱顶洞,技术要求更高,足以让人惊叹、兴奋,这也是现代捶丸的魅力所在。
高尔夫“难”是动作的精准和场地的复杂,18个洞,洞洞不一样,72杆,杆杆不同。现代高尔夫场地是人工环境,每一块高尔夫场地永远是固定的。而现代捶丸是在任何开阔环境中,如草原、沙漠、山地、戈壁等,也可在公园、广场、校园、城市休闲场所等开展。穴箱可以依据规则、场地情况摆放,变化多样,大大增加了击球入穴箱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从这个方面看也很“难”。
现代捶丸运动的安全性分析
安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这里从三方面探讨现代捶丸的安全性。
技术动作的安全性。现代捶丸的技术动作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其技术动作与现代高尔夫、网球等运动动作一致,遵循人体肢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科学规范的动作,有利于人的运动健康。
现代捶丸的球采用PU材料制作的软球,球体柔软,重量轻;飞行速度较慢、飞行距离较近,不足以对人或建筑物产生伤害或破坏,且活动时有严格的规则和纪律要求,因此,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对自然环境的安全保护。现代捶丸设计了可以移动的“穴箱”,场地设计师可依据地形、地貌摆放穴箱,不用在地面上挖穴等破坏环境。活动时,全程使用球托(Tee),可防止球杆损坏地面等。
捶丸类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现代捶丸运动的文化价值
捶丸类运动的基本概念
捶丸类运动是指球员手持杖、棍、杆等器材或直接持球,将球击入洞、箱、门、库、靶等活动方式;球员依次轮换上场参加比赛或活动,没有身体接触对抗。捶丸类运动可分为古代捶丸类运动(存在许多子项)和现代捶丸类运动,包括高尔夫、斯诺克、台球、门球、木球、健步球、斯耐克(SNAG)和现代捶丸。
由于中国古代捶丸运动早于西方高尔夫500—600年的历史,因此,高尔夫应归类为捶丸类运动,而并非捶丸属于高尔夫运动。捶丸类运动蕴藏着人类进化文明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行为模式。因此,无论是中国捶丸还是西方的高尔夫都是人类使用工具的结果,是劳动与生活的实践成果,展示了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这也验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3]。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不可丢弃的内在品质,中国古代捶丸早于西方高尔夫500余年,从历史资料来分析,我国古代捶丸与西方早期高尔夫运动都于自然场地上开展,并没有现代高尔夫昂贵的场地和会所等的设置。让高尔夫回归自然、走向大众也是创编现代捶丸的目的。
现代捶丸运动客观上巧妙地解决了我国高尔夫运动面临的窘困(如土地资源缺乏、高尔夫场地审批困难、高尔夫消费昂贵等)[4]。同时,将古代捶丸运动发扬光大,让高尔夫重新回归自然。现代捶丸器材轻便、成本低,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现代捶丸倡导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保护环境。现代捶丸活动继承了古代捶丸“修身养性,娱乐休闲,论品交友”的文化内涵,以享受运动的快乐,获得身心健康的目的,为社会提供一项积极健康的时尚休闲运动。
现代捶丸运动的文化价值
任何一项运动,其文化内涵是这项运动的灵魂。现代捶丸的文化内涵秉承诚信、自律、礼仪、健身、体验、休闲、环保、利他、友情。“诚信、自律、礼仪”是讲一个人的人格培养和个人修身;“健身、养心、休闲”是讲生活方式、健身强体、养性养心、休闲舒适;“环保、利他、友情”是讲保护环境,为他人着想,结识朋友。
开发和开展现代捶丸运动的意义
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创编现代新型现代捶丸运动,发展本民族的捶丸类体育项目。
二是政府鼓励体育休闲活动,创新和丰富体育项目,现代捶丸运动符合国情与国家政策。
三是为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创编一项新的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科学合理,安全性较高。
四是现代捶丸不需建造专门场地,场地灵活设定,可以在沙滩、草原、沙漠、公园、校园、广场、田径场等处开展,场地因地制宜,灵活设置。
五是重视公共场地活动的环境保护。因现代捶丸在公共场地上进行,活动中植入了环保仪式,可提升参与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是现代捶丸动作技术涵盖高尔夫技术,与高尔夫相互对接。
七是继承和吸收了古代捶丸运动的单手挥杆击球动作以及网球的单手挥杆等技术动作,创编了单手挥杆技术动作。使技术动作更加丰富,并且便于掌握击球。
八是器材简化,价格低廉,便于普及与推广。
九是现代捶丸的赛事可以走入所有的城市、乡村,带来新的体育旅游发展项目,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
综上所述,鉴于国情的实际情况,现代捶丸运动的创编,不需专门修建场地,可以在任何宽阔的地方开展活动;可以和高尔夫运动的技术动作“无缝对接”,保留了高尔夫完整的技术动作,可以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现代捶丸借鉴了古代捶丸的单手挥杆击球动作,使得动作技术更加丰富;穴箱的设计从功能上看,具有果岭和球洞的作用,球可推杆、弹射或铲球入穴箱,更加充满乐趣;在规则上,继承了古代捶丸比赛中“窝”不可不变的规则遗风,穴箱摆放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设置,使比赛公平原则更加鲜明;现代捶丸更重要的是挖掘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将我国古老的捶丸运动发扬光大。
2015 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5CTY01)。
(作者单位:曹卫:广东培正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 ;武二前: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商学院)
[1]刘秉果,张生平.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崔乐泉.中国古代捶丸与早期高尔夫球比较[J].体育科研,2016,37(06):1-6.
[3]王昆仑.捶丸与高尔夫球的相似性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6):87-91.
[4]吴铁勇.新时期我国高尔夫球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 2019(1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