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对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进行分析,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将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语言资源、民族图形等形式进行运用、改变和深化,使其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进而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民族图形语言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广告设计有着更多的内涵和艺术性,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从而更加充满活力。
传统民族图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设计宝库。几千年的艺术底蕴构成的精美图形图案,是我们在创作设计中的灵感源泉。因此,在了解中国传统图形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分析我国图形图案的特点和纹样,对现代视觉创作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及其语言概述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其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历经时间的沉淀,其结构也在不断演变,源源不断、无穷无尽,其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经过纷繁复杂的变化而形成,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文化的根。
中华民族各历史时期具体的图形、图案典型代表如下。原始时期主要是动物、图形、人物以及几何等图形;夏商周时期主要以青铜纹饰为代表;秦汉时期以画像砖、画像石、瓦当图案、织绣图形为主要图案;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以佛像、飞天、莲花纹饰为主;隋唐时期以花鸟禽兽纹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宋元时期以花卉、动物、植物纹样图案为主要的装饰主题;明清时期追求奢侈、华丽、繁杂,主要图形为方胜纹、瓷器图案、丝织图案、景泰蓝图案。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语言
传统民族图形是指那些深刻反映时代印记、地域风貌及民族特性的图案与图形元素。它们广泛存在于石器、陶器、青铜器等媒介之上,通过漆绘、雕刻等精湛技艺被塑造为装饰性极强的图案或图形。此外,这些图形亦囊括了民间艺术、书法、国画等艺术门类中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古代戏剧服饰、民间舞蹈姿态、传统建筑风格、古典园林布局等。
提到中国传统民族图形,不可不提民间图案,民间图案是指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图案作品,特指乡土农民创造的图案,与宫廷、文人士大夫及宗教图案形成鲜明对比。由于这些图案的创作者往往不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他们的创作动机并非为了追求金钱利益,而是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因此,这些图案没有丝毫掩饰和造作,只有扑面而来的清新。
我国是一个民间图案十分丰富的国家,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和辽阔的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无数色彩绚丽、风格独特的图案。在民间剪纸、刺绣、染织、玩具、建筑、各种日用品以及节庆活动中的各式艺术创造中,都有着散发光芒的民间图案珍品,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唯有深入学习中国民间图案,方能深刻领悟中国工艺的精湛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广告设计的艺术特色
一般而言,艺术特色可宽泛地理解为风格。依据风格的多样性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区分作品风格、时代风格、民族特色风格、流派特征风格以及个人独特风格。在广告设计领域,风格类型不仅在构成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还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创意理念与表现手法。设计师的风格类型主要通过其创作实践展现,形成的根源在于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因此,设计风格不仅是设计师思想与审美的具象表达,更是其创新思维的结晶,设计风格的发展与成熟,代表着设计师个人特色的独特呈现。
然而,并非每位设计师都能成功塑造独特的设计风格,只有那些持续不断进行创作探索、具备敏锐艺术创新能力和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才能在设计实践中逐步塑造独特的风格。相对而言,缺乏创新思维、单纯模仿他人或墨守成规的设计师,往往很难打造独特的设计风格。
民族图形语言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影响
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如何有效融入并弘扬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图形元素,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杰出的作品不仅能充分展现当代视觉设计的核心理念及其蓬勃的生命力,还能深刻揭示不同地域、民族所独有的历史积淀与审美倾向。
图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图形蕴含着深厚灵韵,体现了华夏智慧,兼具美学与历史性价值。历朝历代,图形风格多变,异彩纷呈,是我们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交换思想的桥梁,亦是平面设计中尤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图形作为视觉艺术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在图形设计领域无可替代,往往成为平面作品的灵魂与焦点。它要求设计师不仅掌握精湛的设计技巧,还需具备将创意转化为完美艺术表达的能力,确保视觉传达既精准又富有感染力。正如精准的箭矢直击靶心,图形设计在传播、通信及信息交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以直观、生动且具体的形式,跨越了文字表达的界限,“一图胜千言”,让信息传达更为高效且深刻。图形还是跨越时空和地域沟通的“世界语言”,以直观、生动、辨识度高之特性,构建了跨界沟通桥梁。这是图形语言的魅力所在,图形语言本身语义、内涵的表达才是视觉创意精神的所在。
图形语言表达的内涵性
“认知地图”是图形语言设计的简单概括,摄影、插画、手绘等的表现方法,是视觉艺术的涵盖,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剪影、浓缩。图形语言的内涵表现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1.图形语言的直接表达式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语言风格艺术的形成,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演变。图形语言充满活力,具有优雅的格调、鲜明的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图形语言。丰富多彩的民族图形语言,能让简单的黑白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个性化的作品丰富和拓展了图形语言艺术的推广途径,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图形蕴含着深厚的自然与社会人文底蕴,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并赋予其优雅的文化意蕴。
2.图形语言的间接表达式
在图形语言中隐藏广告创意,此为图形语言的间接表达式,深远的意境以同构、类比等手法和形式表达,体现了文化内涵的深刻性,让人在思考的同时回味无穷。正如网络通信类的商业广告,通过杂乱回波地图图像,以蜗牛般缓慢、缠绕的线比拟有线网络传输速度和复杂度,让人感到有线网络的复杂和速度之慢,进而体现了杂波的特性对通信网络速度的影响。
民族图形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文化融合与创新的必要性
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运用远非简单的复制、替换、拼接或变形。真正的文化融合,并非创作一幅剪纸或绘制一张传统脸谱所能轻易达成的。它需要在提炼传统艺术元素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创新思维与技术手段。这样的融合,既能保留传统艺术的魅力和地域特色,又能彰显鲜明的时代特征,赋予设计作品新颖的形象和独特的视觉效果。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设计理念经历了“艺术”和“室内设计”的阶段,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迈入了现代工业设计和高科技概念设计的阶段。这一过程对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效推动了中国设计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尤为注重创新过程,这一过程深受现代创新思维与审美意识的影响。创新并非摒弃传统或盲目求异,而是基于良好审美,超越传统,赋予其新活力。中国传统图形注重形式美与装饰,强调“虚形”的观念空间;而现代民族图形设计则主要探索虚实形态的融合,运用切割、断裂等技巧构建图案。在工业设计的冲击下,传统图形不断追求新的视觉表现,以实现创新。传统图形往往遵循对称、整齐的原则,而现代图形则更加大胆地运用不对称、矛盾空间等手法,营造丰富的节奏感和视觉错觉。这种对传统图形的创新运用,展现了持续探索新表达与性能的创意与可能性。
传统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与创新应用
民族图形语言是中华民族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广告设计发展的根本要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象征性。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多样性体现在中国文化体系的多样中,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几千年中,原始部落的图腾、太极八卦、敦煌壁画和民间传统吉祥图案、绘画、剪纸等,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它拥有着深厚的根基以及丰富的生活内容。其中,传统吉祥图案最具代表性,传统的吉祥图案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们简单明了,是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这些图案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是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巧妙地利用动物、鸟、太阳、月亮、星星和其他图形,以民间谚语、神话传说为题材,以谐音、双关、象征等方式创建多种形式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丰富,如云纹、火纹、中国结等传统民族图形语言形式经常被使用,代表着永恒,寓意丰富,让人们印象深刻。
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启示
吉祥图案是无法忽略的重要传统民族图形语言、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在绘画、书法以及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着无法磨灭的印记,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传统吉祥图案所表现的艺术魅力,也是我们古老而又独特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的强烈愿望,因此将传统吉祥图案融入现代设计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现代标志设计从古代的传统图案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如韩美林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设计的标志(如下图),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元素——凤凰。相传,凤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鸟,凤凰会在飞过的地方撒播、传递幸福和喜悦,凤凰不仅美丽且有良好的象征意义,此标志以凤凰为主要设计元素,寓意着带给每位旅客吉祥和美好,同时也很好地突出了航空运输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具有很好的行业识别性,标志选用的中国红,色泽鲜艳而庄重,象征着喜庆、吉祥与幸福,完美融合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国际化视野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优雅与魅力。
图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识(图片来源于网络)
广告记忆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设计中图形的吸引力及消费者共鸣。与文字相比,动态的画面更容易让人接受。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三方面元素如下,一是哲学和审美意识;二是形式;三是色彩。只有当设计师完全理解这些传统民族图形元素广泛、深刻的内涵时,才可将其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中。在当代设计实践中,尤其是广告与包装设计领域,杰出的设计师深谙传统审美心理的独到之处,他们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及富含象征意义的民族图形于设计作品之中,以期在流行性文化背景下引发广泛的心理共鸣。此类设计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于每一位中国人而言,这些图像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且不可替代,因而极易被接受。此策略满足了设计的终极目标,即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读者也更能感受直接性的广告诉求,更容易形成广告所要达成的效应。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传统的视觉形式、概念需要不断创新,民族图形语言的显示基于简单的元素有效性代替。主题演绎的丰富性和深刻性,需要有创造性思维视觉形象的运用,设计者在构思创意时,受个人生活阅历、艺术修养的影响,其创作手法也各有不同,但在民族图形的运用上,仍可探寻到一些共通原则,如同构、解构、组合、变异、置换、异形等,这些均是广告图形创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当涉及少数民族艺术时,审美的角度是有限的性能与无限的单纯、丰富的与一般的、直觉方式与间接方式的结合与统一。色彩鲜艳、颜色纯正、对比强烈的民族图形语言,将成为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语言的迁移与弥补。站在国际视觉设计的大舞台上,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语言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创新与运用,应避免简单化地套用传统图形,勿使它成为今日视觉传达设计的“花瓶”,这样才能彰显民族的特色、国家的形象,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和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