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酒店业乘势正当时

known 发布于 2025-09-11 阅读(289)

摘要: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作为旅游业及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强大的经济实力及优质的配套设施,在商务旅游、会展经济和休闲度假等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同时,当前宝安酒店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酒店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平衡、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以及消费场景和旅游产品有待丰富等。通过政府引领布局、政策资金支持、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消费场景以及科技创新应用等措施,可促进宝安区酒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2024年3—5月,深圳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开展宝安区酒店业调研工作,选取辖区内具有团队接待能力(客房数大于60间)的504家酒店进行调研,其中成功调研408家。调研结果显示,近年宝安区的酒店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水平和酒店档次不断提升;以经济型酒店为主,高端酒店数量较少,国展及宝中片区酒店类型丰富、接待能力较强。但宝安区的酒店数量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平衡,存在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及消费场景较为单一等问题。

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现状

宝安区的酒店多分布于西乡、新安和福海街道,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拥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等,吸引了大量商务和旅游客源,从而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目前,全区具备团体接待能力的504家酒店,主要集中在西乡街道(141家)、新安街道(104家)和福海街道(含国展片区)73家,三个街道酒店数量占总量的63.1%。调查的408家酒店中(下同),客房数量共计41238间。目前,宝安区内酒店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大型高级酒店相对较少。其中拥有300间以上客房数量的酒店9家,家数占比2.21%,客房数量合计3264间,占比7.92%;拥有200—300间客房数量酒店20家,家数占比4.9%,客房数量合计4751间,占比为11.52%;拥有100—200间客房数量酒店101家,家数占比24.75%,客房数量合计13176间,占比31.95%;拥有100间以下客房数量酒店277家,家数占比67.89%,客房数量合计19838间,占比48.1%。全区酒店以经济型酒店为主,不同客房数量的酒店大致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宝安区酒店客房数量分类(作者自制)

酒店分布与宝安区内街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重大设施关联度高。新安地处宝安中心黄金地段,“前海—宝中”世界级商圈以及欢乐港湾属宝安地标;西乡街道区位优势独特,是宝安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的核心区域;福海坐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临近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渐见规模。

调研显示,深圳市宝安区2023年客房入住人数共882.20万人次,营业收入23.27亿元,头部酒店带动作用显著。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头部酒店分别是华侨城万豪酒店、深圳市安蒂娅美兰酒店和深圳市登喜路国际大酒店。这三家接待人次达28.73万人次,营业收入合计5.22亿元,营业收入占405家的比重为20.9%。2023年酒店客房入住率为68.2%,其中接待人次超5万人的酒店共计33家。酒店平均入住率排名前三的街道分别是航城街道70.6%、新安街道70.23%、石岩街道69.33%(如图2)。

图2 各街道平均入住率情况排名(作者自制)

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存在问题

酒店分布不均衡,不同类型酒店供需不平衡

宝安区内酒店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些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街道酒店密集,而部分发展相对有限的街道酒店数量较少。酒店及客房数量分布不均,会导致部分街道接待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难以满足住宿需求,旅客可能选择东莞等附近酒店,产生旅客流失等问题。

部分区域酒店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宝中片区作为宝安区的核心商务区,拥有前海湾世界级商圈、欢乐港湾、宝安体育中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举办,宝中片区酒店需承担运动员、比赛官员以及世界各地旅客的接待任务,片区内高端酒店难以满足需求,可能导致部分旅客选择南山、福田等行政区,造成旅客外流的问题。此外,调查显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片区酒店密集度高、竞争激烈,展会空档期长,平均入住率较低,大部分酒店处于亏损状态,仅有豪华型和高端品牌连锁酒店保持基本盈利。此外,会展片区临近区域以老旧工业区为主,会展相关配套如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设施、餐饮服务、应急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功能布局、服务配套方面远不能满足未来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化、现代化的高品质需求,既影响参展人员住宿体验,又难以留住旅客,亟须完善。

重大项目、商圈、旅游景点辐射能力有待提升

宝安区内的重大项目、商圈和旅游景点对酒店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部分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商圈和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酒店客源相对有限。欢乐港湾和前海湾商圈凭借独特的滨海风光、新颖的商业街区、丰富的文化体验正逐渐成为宝安地标,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和消费者,但商业、交通、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仍显不足,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巨大的旅客流量导致旅客体验不佳、住宿意向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对周边酒店业辐射带动作用。深中通道、国展中心、深圳机场等重大项目,虽能为宝安带来巨大流量,但大多是匆匆过客,未能有效转化为酒店业客源。

新消费场景和旅游产品有待丰富

当前,宝安区酒店业在创新消费场景方面稍显不足,酒店仍以住宿、餐饮、会议等传统消费为主,消费场景较为单一;区内缺乏高端海滩酒店、温泉酒店等特色旅游酒店,以及长隆世界、方特乐园等主题乐园。作为深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经济大区,2023年宝安常住人口456万、累计接待游客一千多万人次,酒店消费潜力巨大,但消费场景难以有效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需求。

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发展机遇分析

首先,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随着近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宝安区将迎来更多的商务和旅游客流,为酒店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1]。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等多项国家战略在宝安交汇。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宝安是深中通道东侧连接点、东岸“桥头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关键节点。2023年12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发布,宝安与前海协作联动不断加深,前海政策在宝安新扩片区全面覆盖,前海宝安片区发展全面提速提质。前海“扩区”后,宝安82.75平方千米被纳入前海,前海的三分之二面积范围在宝安,宝安的五分之一的区域在前海。

其次,宝安区内拥有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设施,同时拥有世界级商圈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酒店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紧邻深圳机场,项目一期占地面积121.42万m2,总建筑面积160.05万m2,2019年11月启用运营。作为集展览、会议、活动、餐饮、商业于一体的超大型会展综合体,国际会展中心的国际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会展周边商业、酒店、交通、餐饮、市容等配套服务日益完善,“一街一河一mall”焕新亮相、游人如织,福海河示范段全面开放、美景如画,办展质量及水平大幅提高。

最后,宝安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湾区之光”摩天轮获文旅部重点推荐,摩天轮一览前海和宝中的浪漫夜景,假期客流稳居全市之首,欢乐港湾成为深圳城市新地标,在2024年获评为4A级景区。上合非遗旅游街区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清平古墟、凤凰古村承载浓厚的人文气息,海上田园带来生态文化体验,2023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一千多万人次。宝安城区日益成为湾区封面,2023年7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境内外媒体竞相关注报道,“青春、活力、时尚”的城区新形象享誉湾区、走向世界,于2023年被《中国新闻周刊》评为全国“年度城区”。此外,亚洲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致力于打造世界顶级滑雪地,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旅游吸引力。

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路径措施

加快建设完善重大项目重点片区配套设施

加强宝安区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周边酒店的规划建设,合理布局不同档次和类型的酒店,满足不同层次的住宿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抢占发展先机;加快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把“流量”变“留量”。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落地是宝安区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宝安将全力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宝安片区开发建设,实现工作全域协同、政策全域覆盖,共建共治共享,形成“1+1gt;2”的乘数效应。宝安将因前海扩容、前海总规落地深刻改变产业结构,腾讯“企鹅岛”、宝安中心区、会展新城、海洋新城等巨无霸服务业组团正一个又一个崛起,现代服务业正在成为宝安日益扛鼎的经济增长极。宝安酒店业要以落实前海总规为契机,加大前海宝安片区的酒店投资,积极培育引进高端品牌,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谱写宝安酒店发展新篇章。

此外,宝安区正在加快世界级商圈规划建设步伐。加大会展和宝中片区的建设投入力度,完善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提升酒店周边的公共服务水平,优化酒店的营商环境,增强酒店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空港会展世界级商圈规划纲要及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高水平打造“会展大厦”。加快“一街一河一mall”配套建设,构建4千米、50分钟“文旅+会展+酒店”体系;筹办购物季、音乐会、水上竞技等活动,营造“吃住游玩”良好氛围,将会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转化为商户的流水、企业的营收。推动前海·宝中世界级商圈消费升级,推动创业路商务大道策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成果落地实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集聚知名零售餐饮品牌,拓展夜间消费场景,持续提升城市烟火气。

丰富消费场景旅游产品促进酒店业繁荣

深入挖掘宝安区的旅游资源,打造多样化的旅游消费场景,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带动酒店业的繁荣发展。

首先,积极培育文娱旅体新消费场景。依托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规划建设一批轮渡码头、游艇码头、观光码头、休闲运动码头,推出海上观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游艇产业与水上运动,培育低空经济文旅项目,打造黄金海滨旅游带。发挥工业底蕴深厚优势,整合青岛啤酒、雪花啤酒、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等工业企业、场馆资源,打造工业旅游新地标,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引进培育全球顶级电子竞技赛事品牌,发挥第十五届全运会、中国杯帆船赛、深圳宝安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影响力,以赛事举办带动酒店消费。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高品质酒店群。

其次,加强与港珠澳等地文旅合作,推出“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深中通道开通、港澳车北上等优势,策划粤港澳大湾区城区联程旅游推广活动,促进湾区消费、旅游双向互动。宝安酒店业界要积极抓住深中通道通车的历史性机遇,结合会展、商务、美食、度假等旅游消费,为各类旅客提供更高质量入住体验,切实把湾区旅客流量变现为宝安酒店的“留量”。

此外,打造夜间消费、公园消费场所。鼓励各街道结合区位及商业特点,提升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活力,推出特色化的“公园+市集”、文创、音乐、潮玩等场景,打造特色夜间及公园消费街区,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场场都精彩”,形成全年无休、贯穿四季的促消费活动氛围。

品牌升级及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发展

宝安区以经济型酒店为主,酒店业应通过品牌升级,推动酒店经营集团化、品牌化,提升酒店服务水平及核心竞争力;鼓励酒店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推广使用在线预订、智能客房、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提高酒店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2]。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市场需求,优化酒店产品和服务。调查显示,区内中高端品牌酒店经营情况明显优于同商圈内的经济型酒店,如“希尔顿”“万豪”“万怡”“亚朵”等品牌酒店。借助品牌影响力、经营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供应链等优势,结合平台预订、会员体系等渠道的销售模式,普遍得到旅客优先选择。宝安酒店以中低端经济型为主,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区域趋于饱和,随着租金、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大部分经济型酒店面临产品严重同质化、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大规模关店等困境,可通过升级改造、加盟连锁或引进品牌管理等方式,加快品牌升级、功能升级步伐,提升酒店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3]。

科技创新应用、消费者理念和行为习惯,都在引领酒店行业经营管理不断变化[4]。在酒店行业,科技创新应用可以表现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宝安酒店应加大AI人工智能、智能化设备及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应用,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酒店AI应用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对客人年龄、职业、国籍、家庭成员、入住记录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实行个性化广告推送,进一步提升客户入住体验,助力酒店品牌传播,延伸商业化价值链。

深圳市宝安区酒店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抓住机遇,通过政府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建设、设施完善、丰富消费场景和科技创新应用等措施,不断优化酒店业的发展环境,提升酒店业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宝安区酒店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标签:  酒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