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韵书香引领高校新风尚

known 发布于 2025-09-11 阅读(269)

粮食作为国家稳固的基石,其文化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内涵与深远影响,对于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实施相关战略具有关键作用。此外,粮食文化中蕴含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等核心价值,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篇章,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塑造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及学生阅读素养、信息素质提升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特定主题的阅读推广中,如粮食文化,高校图书馆依托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开展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动态的沉浸式阅读推广活动,以期实现“心怀国爱,珍惜粮食,共守安全;诚信为本,和谐务实;传承创新,追求卓越;崇尚节俭,共筑绿色未来”的粮食育人目标。

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河南作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与粮食大省,其粮食文化深厚且影响深远。粮食生产不仅是河南农村经济的基石,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河南粮食的广泛供应保障了多地粮食需求。因此,推广粮食文化主题阅读,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粮食安全意识、促进粮食产业与文化融合、强化社会认同与凝聚力、激发公众文化兴趣及推动文化创新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4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发的《国家粮食局关于加强粮食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努力建设粮食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粮食文化载体[1]。”文化传承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应成为重要形式和手段,以图书馆为平台,通过释放知识内涵与能量,增进学生对粮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增强他们对食物来源、食品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旨在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带动成果转化与效能提升,进而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助力河南省地方发展建设,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最终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效益与服务价值。

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体系的构建

图书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汇聚多方力量,从文化层面、育人层面和阅读层面三个层面,构建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体系(见下图),积极营造“以食育人,以文化人”的粮食文化浸润氛围。

图 高校图书馆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体系(作者自制)

从文化层面深挖粮食文化内涵

粮食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技术层面,还深层次地涉及历史、经济、民族、哲学、社会和粮食安全等方面。历史层面,它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紧密相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层面,粮食文化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重要的文化资本;民族层面,它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凝聚力,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至关重要;哲学层面,粮食文化体现了对粮食、农业及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社会层面,它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粮食文化与粮食安全紧密关联,倡导节约与反对浪费,体现了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粮食文化育人在传承美德、培养新时代人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维护粮食安全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也是强化全民节约意识、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此外,粮食文化还致力于提升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行业科学进步,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从育人层面探索协同育人路径

粮食文化育人的协同路径是指通过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将粮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融入阅读推广过程,以培养读者的粮食文化素养。

1.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主引擎

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粮食文化融入阅读推广,打造粮食文化育人的主引擎。深入探索粮食文化背后蕴含的卓越思想精髓、深邃人文精神以及崇高道德规范,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粮食文化育人目标。

2.拓宽育人途径

凝聚多部门合力,依托粮食博物馆、粮食文化基地、相关学院等,构建多元阅读推广平台,拓宽阅读推广辐射半径。加强与企业和地方的合作,提升粮食文化启智润心的育人成效。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粮食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3.创新方式方法

活用数智化融媒体,聚力粮食文化传播。巧用数字化新技术,建立粮食特色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模型,调研资源利用情况,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变化,以满足其多元化需求。

4.注重资源配置与联动机制

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组建一支由专职与兼职人员、管理专家与知名学者、校内师生及杰出校友共同构成的高素质、多元化阅读推广队伍,共同推动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深化协同育人效果。

通过构建协同路径,将粮食文化深度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其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的粮食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阅读层面创设阅读推广形式

粮食文化育人的阅读推广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将粮食文化的知识、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广大读者,以培养他们的粮食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加强资源建设,打造特色馆藏空间

图书馆可以对馆藏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和加工,开发粮食文化文献资源,建立粮食文化特色数据库。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粮食文化主题馆藏,设立专门的粮食文化区域,收集和展示与粮食相关的书籍、杂志、文献、实物、文创和书画作品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依托社团推广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读书会、阅读打卡、阅读马拉松等活动,通过师生共读、教师领读、交流讨论、读书打卡、分组接力阅读等形式,深入了解与粮食文化相关的图书和话题。举办粮食文化创意作品征集比赛与作品展示活动,展示粮食文化育人的成果。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粮食文化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举办粮食文献检索大赛,提高在校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3.主动嵌入教学,加强粮食文化研究

积极联合相关学院、科研机构等,主动开设粮食文化相关理论或实践课程,嵌入第一课堂的教学,发挥图书馆教学育人功能。加强跨学科的粮食文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探索粮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打造线上线下多个阅读平台

通过罗列粮食文化主题书单,引导学生品读经典。举办粮食文化主题书展、图书漂流等活动,营造粮食文化主题氛围。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LED大屏、各类社交平台,加强对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和推广,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参与,共促粮食文化阅读风尚。

5.评估与反馈

定期评估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渠道,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和改进推广策略。

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将粮食文化的理念有效地传递给广大读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粮食观念,增强其对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因粮而立、为粮而育、缘粮而兴的省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建高校。该校聚焦于粮食产后全链条的创新,构建了涵盖“储运调控—智能加工—数字管理”的交叉学科体系,以“粮食特色育人”为核心,通过粮食文化品牌与学科集群联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致力于成为中国粮业高端人才培育高地。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在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中,始终坚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文献资源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抓手、以特色空间为支撑、以相关课程为平台、以协同机制为动力的“六位一体”阅读推广体系。

制定周密计划,有序组织开展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设立了粮食文化阅读推广小组,各成员职责明确,围绕世界读书日、知识产权日、毕业季、新生入学季及世界粮食日等关键时间节点策划活动。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总结与改进,确保各项活动有序且高效地推进。

整合优势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特色馆藏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粮油食品领域的相关图书、期刊、档案等文献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粮食文化主题馆藏,在七楼西侧和十楼东侧建立了粮食食品特色书库,开辟了粮食文化阅读专区。

此外,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建立粮油食品特色数据库、学术资源专题服务平台、学科服务平台、环球农业数据库、黄河流域发展数据库等粮食主题特色数据库,涵盖粮油食品学科的图书、期刊、文章、学科知识图谱、学术动态、学科分析、全球农业农村数据以及黄河流域的全方位数据等,旨在方便师生查阅粮食主题文献、了解粮食学科发展动态及学术成果,并为世界及黄河流域的农业农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创新阅读推广形式,突出粮食文化特色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从教学育人、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三个维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图书视频相结合、自主互动相结合、文本实物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以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进而提升阅读推广实效。

1.发布粮食文化书单、定期举办书展、图书漂流和图书荐购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编纂了“粮食文化推荐书目”,涵盖《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天工开物》等书籍,并向学院推荐。同时,该书目在网站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不仅节约了学生查找文献的时间,还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还定期举办粮食主题书展和图书漂流,引导学生在图书交流与传递中提升粮食文化素养。通过运用智能化服务,图书馆不仅满足了广大师生的个性化需求,还优化了馆藏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读者满意度。

2.举办粮食文化主题展览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联合中国粮食博物馆、土木建筑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等部门,举办了“中国粮食年画主题展”“水上粮仓测绘成果展”“粮食文创作品展”等展览,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

3.定期开展粮食文化真人交流会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依托“博雅悦真人图书馆”社团,定期开展粮食文化主题的真人读书交流会。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或老师讲述亲历的粮食故事、嘉宾领读“粮食文化推荐书目”、参与者交流读书感悟等形式,营造粮食文化主题氛围。

4.举办讲座和研讨会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与中国粮食博物馆联合举办“粮食安全”系列讲座,与经济贸易学院联合举办“粮食经济”系列讲座,通过邀请校内学者、粮食行业知名校友、粮食局专家为广大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发挥了图书馆活动育人的功能。

5.联合中国粮食博物馆提供深度体验

位于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北广场上的中国粮食博物馆,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馆藏粮食文化相关资料逾40万件。该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和解说,生动展现了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党的粮食工作历程,为师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体验。同时,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联合中国粮食博物馆,为读者提供了深度的实物体验。

精准定位读者深度需求,主动开展学术服务

1.开展粮食特色数据库培训讲座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每年组织线上线下数据库培训讲座四十余场次,旨在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熟悉、掌握包括粮食特色数据库在内的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进而提高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和读者的信息素养。

2.召开学生座谈会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深化精准服务与质量提升,每年都会组织新生与毕业生座谈会。新生座谈会上,图书馆馆员通过详细介绍图书馆的概况、馆藏布局及电子资源使用技巧,并特别推荐粮油特色馆藏与数据库,助力学生快速融入学术环境。毕业生座谈会则通过问卷调研,广泛收集学生对图书馆环境、服务、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的需求与反馈,搭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桥梁,加深学生对粮食特色资源的认知与记忆。

3.举办粮食文献检索大赛和“书香粮心”作品征集大赛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以粮食文献检索大赛为平台,旨在提升在校生的信息筛选与应用能力。同时,发起“书香粮心”创意作品征集活动,涵盖文学、影像、艺术、手工艺等表现形式,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作品展现对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此类大赛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有效促进了学生粮食素养的全面提升。

4.撰写农业科学学科ESI学科动态和竞争力分析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情报分析优势,密切关注农业科学学科ESI学科动态,第一时间发布本校ESI学科动态和学科科研绩效及竞争力分析报告,以增强河南工业大学优势学科的影响力,为学科的未来发展蓝图与战略规划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与决策支持。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在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工作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升其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粮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继续深化粮食文化主题阅读推广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本文系中国图书馆学会2024年阅读推广课题“基于粮食文化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主题阅读推广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2024LSCYDFZZYB101)和河南工业大学教育规划课题“文化铸校背景下高校餐饮文化建设与实践”(项目号:2024JKYB00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

标签:  粮食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