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绘就阅读推广新图景

known 发布于 2025-09-11 阅读(397)

元宇宙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本文首先论述了元宇宙的概念与特征、元宇宙图书馆的概念与相关学术研究;其次畅想了元宇宙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场景;最后论述了图书馆运用元宇宙技术在阅读推广服务中的创新,旨在为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发展过程中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元宇宙的本质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数字空间,囊括了目前新兴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而人类也可以凭借其进入一个全新的“跨时代”。

无论是在真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中,图书馆都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为人类可以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并加以利用。那么,当元宇宙遇到图书馆,又会发生什么呢?图书馆要如何做才能把握元宇宙带来的机遇呢?

元宇宙的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

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这一理念最初在1992年由美国作者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作品《雪崩》中提出。小说中,人们借助目镜、耳麦与终端设备相连,便能以数字化身“阿凡达”的形态进入与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构的宇宙便是后来“元宇宙”的概念原型。元宇宙是当今社会技术与产业聚合的表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集合了众多新技术,像“细胞核”。以元宇宙为“核”,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VR/AR/XR、5G等技术包裹和相容,并创新、衍生。元宇宙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进入内心想到达的虚拟世界,沉浸感十足,其社交性很强,可以为用户建立多维的跨时空区域。元宇宙作为一种新模式,引领着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职能,其需要不断创新、优化、提升,结合新技术、新模式创新阅读推广服务。

元宇宙特征

元宇宙的英文词汇由“meta”(意为“超越”)与“verse”(源自“universe”,即“宇宙”)结合而成,在中文中对应为“超越宇宙”,它象征着一种能够创造超越实体世界价值的数字空间,实现现实与虚拟社会之间无缝连接的新世界。如今,元宇宙已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其对于现实世界的创造性与颠覆性也会逐渐显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元宇宙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是虚实相融性。元宇宙与现实世界有着高度的同步与互通,拟真度极高,这表明此时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就像两个平行时空,现实世界发生的事在虚拟世界也会发生,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的活动也会得到拟真度极高的反馈。元宇宙的虚实结合性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交互技术实现的,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官刺激,以达到沉浸式体验。

二是技术叠加性。元宇宙的建立依托众多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应用于元宇宙,同样,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元宇宙中进行创造和创新。可以说,元宇宙是一个具备很强包容性、开放性、自由性和复杂性的结合体,平台与技术可以不断在元宇宙中构建虚拟世界,用户也可以在其中不断拓展边界。

三是永续发展性。元宇宙的拟真度能够使虚拟与现实互相交融,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虚拟世界中“上线”和“下线”。用户可以凭借唯一的身份码登录元宇宙,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护照”“户口本”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凭证。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该身份码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社交,打造自己的“朋友圈”。所以,元宇宙的发展永不会停滞,而是会像人类现实社会一样无限期地发展下去。

四是实时交互性。元宇宙可以通过软硬件技术打破现实壁垒,将现实中的人集中于虚拟世界,提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在元宇宙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创造、分享开展集体活动时,必须使用的场景和资源,如教育教学、休闲娱乐、商业谈判等,打破现实生活中地域和时间的壁垒。与此同时,新技术缩短了元宇宙的响应等待时间,做到了低延迟,确保用户在其中可以享受与现实世界一样的实时性交流和互动。

元宇宙图书馆

我国数字资产研究领域的专家朱嘉明教授指出,“大学(university)”和“元宇宙(metaverse)”两个词汇均与“宇宙(universe)”的概念有所关联。大学的建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而元宇宙的兴起,则为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平台和空间资源。不难看出,元宇宙对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同样,图书馆应该牢牢把握机会,用元宇宙技术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目前,人类现有认知中的宇宙由时间与空间组成,而在元宇宙中则是更加多维的,因为随着虚拟空间的融合,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的时间观念将不再保持直接对应,虚拟时间将展现独立于现实时间的特性。元宇宙图书馆是图书馆构建的平行于现实图书馆的虚拟馆,本质是通过对图书馆实体的感知度和模拟度,提升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等方面与物理实体的协同发展,做到虚实结合、协同交互。

元宇宙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相关研究

截至2025年1月22日,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术界在图情领域对元宇宙的相关探索始于2021年,此后,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并激发创新思维,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开辟了新的视角。杨新涯与涂佳琪建议在元宇宙框架下,读者能在个人虚拟环境中自由选取状态、阅读场景及书籍,并个性化地改造其专属空间;张磊则构想元宇宙图书馆能创建虚实交融的阅读空间,提供沉浸感强烈的创新阅读服务体验;针对现在年轻读者对于纸质图书阅读兴趣减退的现象,范并思思考图书馆是否可以进行空间、阅读场所的重构,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新型阅读环境。

综上所述,元宇宙技术的加入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的发展上有促进作用。元宇宙技术可以把存在于平面的文献资源用立体、多维、生动、仿真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人物能看得到、听得到,甚至是摸得到,实现交互、沉浸式体验的场景覆盖阅读。在此虚拟场景中的阅读可以突破空间与时间的壁垒,让用户在“书”中阅读,爱上书本,爱上阅读,让知识和大脑擦出“火花”。

元宇宙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场景

让书本“活”起来

随着数字技术、5G通信、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书籍和文档的途径已变得日益迅速和便捷。图书馆可以考虑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扩展现实(XR)等先进技术融入书籍阅读领域,使读者能够通过穿戴设备及人机交互技术,沉浸于虚拟的阅读环境。让枯燥干涩的文字变成场景、声音,让书中的角色有具体的画像,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操作推动故事的发展。例如,综艺节目《一本好书》和《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借助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方式,放大场景带来的感官冲击,使书本变得立体,让大众喜闻乐见,有效普及和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图书馆也可以借鉴此方式。为了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可以尝试将书籍内容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增强其感官沉浸感。例如,江西省图书馆设立了红色文化专区,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原本静态的文字与图像变得生动。该区域配备了互动平台,让读者能够亲身体验革命历史场景,实现深度、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让虚实“串”起来

在元宇宙技术的加持下,图书馆可以构建与现实图书馆相差无几的虚拟图书馆,用户可以在虚拟图书馆中享受现实图书馆中的线上资源。图书馆也可利用该虚拟场景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相关书籍推荐,抑或是利用算法捕获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展览、论坛和讲座等活动。图书馆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让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串”在一起,优化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体系,方便用户更好地理解书本的内容,提高读者的阅读素养。例如,华东理工大学在2019年组建“薪传七十载,重走长征路”社会实践团队,把虚拟现实技术与“四史”教育相结合,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景照片,生动还原于都、瑞金、遵义、赤水、寻甸、延安等九个长征节点地区纪念馆的现实场景,助力红色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把长征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让文旅“绑”起来

202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彰显了国家对文旅融合的高度重视。图书馆,顾名思义拥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与旅游资源相整合,推动“研学旅行”模式的创新发展。在传统旅游中,游客了解地方文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景区介绍、观看宣传视频和听取导游讲解,但这种传播方式缺乏互动性和沉浸感。元宇宙技术的兴起为文化资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图书馆可以借此契机,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助力文化旅游突破限制,为游客提供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旅游新体验。以苏格兰斯特灵市为例,该市与一家名为Seymour Powell的科技创新公司合作,成功打造了全球首个AR旅游城市。通过数字层的展示,城市变得生动鲜活,历史古迹被游戏化,游客可以参与富有地方特色的挑战项目,从而激发其好奇心,使其主动探索城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又推动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让知识“玩”起来

图书馆的时代使命是用好自身资源,发挥教育职能,但以现状来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课堂,其形式都较为单调,内容略显乏味,使用户无法全身心投入,知识传授的效率较低。现在有了元宇宙技术的支持,图书馆在文化教育场景上将更深入人心,智能化与互动性增强。例如,水上和在线帆船训练供应商NauticEd与澳大利亚VR帆船模拟解决方案供应商MarineVerse携手推出了VR虚拟现实帆船教育课程,该课程既有真实性又有娱乐性,让用户实现虚拟航海体验的沉浸式学习。图书馆利用元宇宙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进入想去的场景,在游戏中学习。许多古籍的利用率低,借阅人数少,在元宇宙技术的帮助下,图书馆可以对古籍中的情境进行还原,带领用户进入古籍中的场景,可以设计“即兴赋诗”“曲水流觞”等虚拟游戏,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兴趣的用户对古籍利用的需求,让用户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元宇宙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创新

智慧推荐数字资源

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服务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推荐书籍,推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推荐不同的书籍,二是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进行推荐。在开展这项服务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图书馆往往不能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图书馆选择的主题活动一般是比较正能量且可以提升个人素质的书籍,存在推荐的书籍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元宇宙技术的运用可以适当缓解此问题,在元宇宙视角下,图书馆智慧推荐数字资源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数字资源排序。元宇宙技术可以深挖读者需求,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个人读书清单,把与用户画像最贴切的书籍放在首位,然后依次排序。二是数字资源推荐,图书馆通过不同的用户画像,为用户推荐数字资源,并进行交互,进而完善推荐系统。

实现沉浸阅读体验

图书馆可以规划“沉浸阅读区”,通过元宇宙技术实现沉浸式阅读,使用户感受书中的场景、与书中人物交谈,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推进过程,引发情感共鸣,这样可以让用户获得新的感悟。在阅读体验区,用户不仅可以实现沉浸式阅读,还可以通过相关设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在元宇宙视角下,用户可以创造自己的虚拟形象,并借此在阅读体验区内学习、阅读和社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看书的感悟。在体验区内,用户可以自主阅读,也可以与朋友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或是结伴参加讲座、论坛,跨越地域和时间,实现实时互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开设丰富的虚拟展览

在元宇宙中,图书馆可以把实体展览转向虚拟,虚拟展览不同于实体展览时间短的特点,虚拟展览可以长期保存,还能回放和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开启“弹幕”功能,让用户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看到别人的想法,引发共鸣。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在2022年主办了“2022首届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这是一个让想要实现展览策划的年轻人施展心中设想的舞台,更是一次联动科技、艺术与美育,连接现实与元宇宙世界的良好机会,大赛在全国高校中引起了热烈反响,获得了各界好评。

鼓励用户自由创作

元宇宙的开放性有目共睹,其边界可以无限延伸,这表明元宇宙有着丰富的空间让用户自我发挥。用户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放肆阅读,还可以进行创作或对已有的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打造虚拟“小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空间进行“装修”,就像扮演开发人员的角色一样,实现创作的整个过程。图书馆可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虚拟空间中的竞赛、益智游戏等活动,并设置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利用馆藏知识进行自由创作,一方面,实现了阅读推广;另一方面,提升了用户黏性,每一年度可以评选最佳创作奖等,以此激发用户的创作主动性和热情,进而实现不仅是图书馆作为主体推进的阅读推广,还是图书馆和用户共同推进的阅读推广服务。

元宇宙的兴起对社会进步与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元宇宙的视角出发,阅读推广活动通过融合数字化资源、智能服务以及沉浸式空间的方式,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模糊了线上与线下体验的界限。图书馆在未来的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大胆引入新技术并与自身融合,持续进行对阅读推广服务的探索。

(作者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标签:  宇宙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