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旅行成为其追求精神满足的重要行为之一,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产品之一,备受人们喜爱。内蒙古具有天然的旅游地理优势,其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和驻足。然而,其旅游纪念品产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瓶颈,具体表现为产品设计同质化严重、地方特色彰显不足,且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相对较少。基于此,应将内蒙古民俗文化有效融入旅游纪念品,采用多元化设计方法,从而促进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产业的长远发展。
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和特征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地区游玩后购买的主要商品,这类商品既能彰显旅游地区和景点的特色,展现该区域的文化特征和民俗内涵,又具有良好的纪念意义,可供旅游者长期保存。旅游纪念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纪念性。顾名思义,旅游纪念品具有纪念特征,其能够让游客回忆旅游期间的美好画面,将游客对旅游地区的情感寄托于产品中。同时,这类纪念品通常能代表旅游地区的民俗文化,如蒙古族皮画。二是艺术性。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上具有新意,创意十足,彰显了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三是礼品性。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除了纪念,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因此,旅游纪念品无论是在包装上,还是体积上,大多都具备礼品特征,制作精美且容易携带。
内蒙古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性和基本特征
内蒙古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性内蒙古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色彩象征。内蒙古人民普遍重视白色、青色、蓝色、黄色等,尤其崇拜红色,因为其与太阳同色,象征生命力,充满光明;喜欢蓝色是因为其代表天空,象征永恒,表现了忠诚,青色则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白色在内蒙古民俗文化中象征吉祥,白色的哈达、白色的蒙古袍都代表纯洁。在传达新婚祝福或是祝福远行之人一路平安时,内蒙古人民一般使用白色的奶制品表达祝福之意。此外,内蒙古人民十分重视黄色,因为其与黄金同色,象征高贵、珍稀,因此,黄色哈达通常只奉送给高寿老人。
二是数字象征。在内蒙古民俗文化中,特定数字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与其宗教信仰相关。例如,内蒙古人民重视“2”这个数字,因为其认为这是事物繁衍的开始,在赠送礼品时也以偶数为主,如怀孕的母马。此外,“3”和“13”在内蒙古民俗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内蒙古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倾向于采用三论式思维看待问题。而“13”则被内蒙古人民视为神圣的数字,认为其能够联结时间、空间和时空,代表了未来、现在和过去。在内蒙古地区,十三敖包十分常见。
三是方向象征。在内蒙古民俗文化中,太阳和月亮占据重要地位,蒙古包的修建必须正面朝向太阳,内蒙古人民习惯于在清晨面向太阳方位进行朝拜。在日常生活中,内蒙古人民以西为尊,屋中的高座位于西边正中央席位。
内蒙古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内蒙古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大众化特征。这是指内蒙古民俗文化具有平民化特点,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大部分来自民间大众文化,这有利于规避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容易接收外来文化。二是具有多元化特征。由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类型较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内蒙古民俗文化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文化保持了开放性,人民的文化意识不再封闭。三是具有生态特征。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生态特征十分明显,这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貌决定的。畜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其历史文化的延伸,牧人、草场、五畜都是生态关系中的一环。基于此,内蒙古民俗文化中必然带有生态功能,呈现了生态文化气息。四是具有顽强特征。内蒙古具有美丽的自然风景,但同时也面临许多自然灾害的挑战,作为草原人应当具备顽强意志,积极适应环境,这就使得内蒙古人民形成了顽强的特征。
内蒙古民俗旅游纪念品的经济价值
随着内蒙古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内蒙古民俗旅游纪念品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这类纪念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这是因为其满足了游客的精神需求,游客能够通过购买旅游纪念品永久保存旅游期间的回忆,供自己和他人欣赏,同时也能够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与之分享内蒙古旅游的乐趣和美好。内蒙古民俗旅游纪念产品的销售,可为旅游行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内蒙古旅游规模。为了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应当突出纪念品的民俗文化内涵,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优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使之更具内蒙古民俗文化特色,从而增加内蒙古旅游纪念产品的销售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现阶段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发展状况
现阶段,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市场越来越开阔,但由于其起步相对较晚,仍然存在不足。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中蕴含着传统文化,能够呈现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特色,但同质化产品类型颇多,缺乏个性化色彩,未能创造吸引游客眼球的纪念品,致使部分游客在旅游时无法买到满足自身需求的旅游纪念品。还有部分旅游纪念品的制作较为粗糙,工艺十分简单,设计上并无差异。
就目前而言,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发展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旅游纪念品的档次缺乏多样性,在搭配上不够合理,未具备较高的实用性,且不方便游客携带。二是旅游纪念品中的民俗文化含量较低,无法彰显内蒙古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三是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中缺乏创新,工艺粗糙,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竞争性,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未能运用好丰富的资源。同时,缺乏纪念品设计方面的优秀人才,未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含量提升策略
优化设计,有效融入内蒙古民俗文化
为提升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中的民俗文化含量,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内蒙古民俗文化对旅游纪念品的影响,将内蒙古民俗文化有效融入产品设计。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以游客需求为依据。作为设计人员,可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等研究游客的消费心理,转变自身传统的思想观念,设计符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纪念品。可根据游客心理活动分析结果,制定适宜的旅游纪念品营销方案,刺激游客购买旅游纪念产品。对于游客来说,其旅行的快乐不只是通过欣赏旅游景点获得,更来自其在旅行过程中的轻松休闲状态,因此,需要针对游客的需求设计旅游纪念品,并融入民族特色内容,打造品牌IP,彰显内蒙古旅游的文化特征。与此同时,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还应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物质需求。游客的文化需求不仅表现在纪念品的总量上,还体现在文化消费方面。由于游客文化需求的不同,其所选择的文化消费方式也具有差异。旅游纪念品具有艺术感染力,能够细腻而精准地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让游客容易产生购买欲望。为进一步刺激游客购买,设计人员应当从内在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纪念品的艺术品位,从而使之更具文化价值,发挥传播内蒙古民俗文化的作用。在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还应当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做到物美价廉,可通过融入民间故事、宗教诗集等素材,丰富纪念品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并利用内蒙古的独特材料和民族工艺加工制作旅游纪念品,生产蒙古碗、蒙古刀、地毯等产品。
二是以蒙古族民族文化价值为设计核心。开发内蒙古旅游纪念产品时,为了提升内蒙古民俗文化含量,应当充分体现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价值。设计人员需立足于市场,深入了解和分析内蒙古地区的民俗文化特征,选择适宜的材料、形式,用艺术性手段全面呈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可基于蒙古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民俗文化精髓,结合当前时代下内蒙古民俗文化的新结构,提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元素,将这类元素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从而实现纪念品设计的创新。
三是在提升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民俗文化含量的过程中,设计和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应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设计和制作纪念品,呈现内蒙古的旅游品牌形象,在保留蒙古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同时,符合市场需求,突出纪念品的商品属性。加强市场需求研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丰富内蒙古旅游纪念品设计手段
为提升内蒙古旅游纪念品中的民俗文化含量,应当丰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手段,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借鉴内蒙古民俗文化的构成因素,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性。蒙古族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其所蕴含的文化因素都能够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增强纪念品的文化底蕴,提升民俗文化含量。在内蒙古民俗文化中,处处都体现了对自然、图腾的喜爱,可将这些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进行呈现,如在设计地毯、皮画等旅游纪念品时,以苍狼等图腾元素作为样式。这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纪念需求,还能够突出内蒙古民俗文化。同时,在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汲取蒙古族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文化元素。例如,编纂蒙古经典英雄史诗人物图册。此外,鉴于马在蒙古族文化中的神圣地位,将“马”元素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够凸显蒙古族的马背民族特色。
二是从蒙古族民俗文化价值观中提取纪念品设计的艺术性元素。在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不仅要突出其文化含量,还需要保证产品的艺术性,提升纪念品的艺术价值,充分利用现代商品生产工艺,灵活运用各类材质,以满足游客的现代文化需求。蒙古族的艺术价值观受其游牧生活影响,以自然及其对象化活动作为艺术实践与创作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蒙古族独特的审美风格应被融入内蒙古旅游纪念品设计,遵循差异化原则,打造品牌特色,以激发游客的购买积极性。草原是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热爱草原、感激草原。因此,可将草原元素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蒙古包、五畜等图案,以展现蒙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另外,在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勒勒车具有代表性,其是蒙古族搬迁的重要工具,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其结构能够成为标准型点缀,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因此,将勒勒车及其所呈现的蒙古族搬迁画面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素材,有利于增加产品的蒙古族生活气息。
三是提取蒙古族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中的民族元素,提升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独特性。旅游纪念品作为文化的输出载体,具有民族性特征,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貌,形式新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历史长河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色有所不同,在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应突出内蒙古地区的独特文化内涵,展现内蒙古的地方性特色,将一些典型、标志性元素融入纪念品的设计、原料、包装方面,有利于彰显纪念品的独一无二性。可灵活应用纪念品的包装色彩,使之吸引游客的目光,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引发游客的回忆。另外,可以运用当地具有特色的材料和工艺手法制作纪念品,并将内蒙古的英雄精神、开拓精神融入设计,如将成吉思汗的纪念章、肖像画作为旅游纪念品。
四是从蒙古族民俗文化象征性中提取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礼品性。一方面,丰富纪念品的外在形式,增强其民俗文化内涵,用精致、华丽的包装进行装饰,让游客可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另一方面,创新纪念品的设计题材和色彩,制作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使之成为系列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在设计和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可将内蒙古人民的数字象征、方向象征和色彩象征作为设计元素,进一步优化旅游纪念品的包装,展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采用“多元设计”概念
在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过程中,为提升其民俗文化含量,应当采用“多元设计”概念。根据调查可知,在挑选纪念品时,有近五成游客关注纪念品所呈现的文化内涵,近三成游客注重纪念品的艺术效果和样式,还有两成游客更关注纪念品的材质、价格和制作工艺。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是制作精良且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和独特性的产品。同时,游客大多喜爱含有内蒙古民俗文化的纪念品,其对蒙古族的发展历程、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十分关注。基于此,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应当呈现当地的文化品格,展现其民族文化属性,加深对人文、环境属性的挖掘。不可脱离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并通过多元化设计呈现其地方特色。例如,采用纵向延展多元设计法呈现内蒙古的民俗文化发展主线,设计可传播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纪念品;采用横向比较法设计蒙古族民族文化,呈现新时期下的社会审美情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效结合;利用现代设计方法,重构内蒙古地区的原生文化形式,设计颇具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将现代技术和艺术性相结合,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审美表现力。
总而言之,在设计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时,应当注重其民俗文化含量的提升。设计人员需加深对旅游纪念品特征的认知,了解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求和价值内涵,并据此优化设计产品。同时,设计人员应深入挖掘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其文化象征性,为之后的设计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将蒙古族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以游客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设计能激发游客购买欲望的产品。此外,还应当从内蒙古的民俗文化价值中提升旅游纪念品的艺术性;从其文化因素中借鉴元素,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性;从蒙古族民族精神中提升旅游纪念品的独特性;从蒙古族文化象征性中提升纪念品的礼品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