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水平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对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则越来越高。戏剧创作和表演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陶冶群众情操,提升群众对表演的艺术鉴赏力。因此,现基于群众文化工作内容,探析戏剧创作及表演的意义,针对目前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加强戏剧创作及表演的策略。
在物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要求逐渐增加,追求更加多元化的精神文化内容。因此,群众文化工作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指引。群众文化工作是文化工作中的重点,影响着人们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加入戏剧创作及表演,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因此,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改变原有的形式,增加戏剧创作及表演形式的内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满意度。
群众文化工作
自21世纪开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各大领域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提升。同时,精神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文化娱乐水平日渐趋于专业化。目前,各级政府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群众文化活动,借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及表演是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下社会情况进行文化创作,形成群众文化团体,履行文化服务职责。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水平有所提升,政府部门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与开展,扩充群众文化工作的戏剧创作与表演队伍,使更多专业人员加入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将自身专业知识传授给群众中的文化爱好者,激发了群众的文化活动积极性,提升了群众的文化水平,推动了人才发展。
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及表演的作用
帮助群众激发创作灵感
一部优秀的艺术表演作品能够使观看者内心产生共鸣,其带来的影响是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无法相比的。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创作者可以结合生活内容进行创作,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更能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同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加入戏剧创作及表演,能够帮助群众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在创作中融入优秀的道德情操,进而通过艺术作品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够培养和提升群众的综合文化素养。在戏剧创作及表演中,创作者可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艺术创作内容和夸张的表演形式传达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哲理,完善艺术作品的文化机制。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文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戏剧创作及表演内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同时,可以帮助人民群众或者业余艺术爱好者奠定戏剧创作及表演的基础,引导更多的群众和艺术爱好者共同参与戏剧创作及表演,将生活中的所闻所见融入艺术创作,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打磨,创作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此外,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创作时,应探索构思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理念的文化作品,以此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群众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符合群众喜好和审美
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及表演,由于融入了实际生活内容,使艺术表演作品更加贴合群众的实际生活、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喜好和审美,从而提高了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满意度。人民群众在观看这样的戏剧创作及表演作品时,内心更能产生共鸣,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度更高,能够深刻体会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和道理,提升人民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
图 现代周姑戏《家和万事兴》参加日照市小戏小剧展演(作者自摄)
帮助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
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戏剧创作及表演时,要想使表演内容更加贴合群众的生活、符合群众的感受、引发群众的共鸣,就需要提前对表演内容进行创作分析和调查,以激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主题的科学性。同时,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创作文化活动作品时需要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从而为其提供新的创作思路,激发其创作灵感,以创新群众文化工作内容,使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更加贴合群众喜好,表演形式和创作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满意度。由此可以看出,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加入戏剧创作及表演形式,能够打破传统形式的禁锢,为人民群众带来新的文化活动感受,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可以反映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服务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由于群众文化工作服务于不同领域,涉及不同行业,在不同行业环境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时,所面对的场景和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不同,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结合不同行业环境下的群众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利用群众文化活动展现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基于此创作要求,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结合戏剧创作及表演形式,以当下环境和精神风貌为基础进行表演创作,能够使文化活动主题生活化,表演内容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入民心,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此外,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戏剧创作和表演时,可以积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结合这些意见调整和优化文化活动内容,提升艺术创作的合理性。
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及表演的对策
结合实际生活
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戏剧创作及表演时,一定要遵循实际出发原则,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文化活动的创新,将实际生活融入戏剧创作及表演。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覆盖面较广,所以,创作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作品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分工明确,融入实际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确立活动作品主题和作品内容架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品创作,确保群众文化活动作品内容合情合理、深入人心,让作品创作更有深度。同时,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还应该多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想法,不断调整和优化作品内容和表演形式,提高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满意度。例如,针对青少年,可以组织戏剧夏令营或戏剧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针对老年人,可以组织戏剧疗法活动,通过戏剧表演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增强社交能力。还可以通过社区剧场、流动舞台等形式,将戏剧表演带到社区的每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参与戏剧活动。
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积极调动演员积极性
在创作完成表演作品以后,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可以带人民群众参观作品的排练,通过参观排练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升高表演者的自信心。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演员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真正展现戏剧活动的内容,表达文化作品中包含的情感,以此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在戏剧作品的表演过程中,由于大多数演员是人民群众或业余爱好者,其专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为了呈现良好的表演效果,达到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就需要专业人员对表演人员进行耐心指导,循循善诱,调动表演者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表演者的表达能力。同时,表演者与辅导员之间要互相尊敬、相互理解,指导人员要时刻关注演员的情绪状态,及时引导演员进行正确的情绪表达,进而帮助表演者从内心认可自己的表演能力,战胜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群众文化活动表演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保证群众文化活动的表演效果,达到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
结合文化精神需求,提高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打造丰富的文化活动。因此,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丰富的艺术积累,并将这些专业技能和艺术积累相结合,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质量,使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群众文化工作者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形式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水平,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能力。同时,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对不同的活动创作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演,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表演更加贴合群众的生活、符合群众的审美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结合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进行戏剧创作及表演是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此外,由于戏剧创作及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因而除了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还应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趣味性,以激发人民群众的兴趣,培养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将艺术与娱乐相结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群众文化工作的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养。目前,部分地区在进行戏剧创作及表演时,剧本的创作并非由人民群众进行原创,而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的二次创作。因此,在表演时对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要求较高,需要人民群众能够自主了解戏剧剧本中的深层次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只有深入了解戏剧剧本,体会剧本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人民群众才能够克服表演困难,更好地演绎戏剧内容,还原喜剧作品的内核。但是,从目前群众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及表演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较低,表演专业水平不足。因此,无法对戏剧作品进行深刻理解,准确还原戏剧作品内容,进而影响了戏剧作品的表演效果,限制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要加强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和表演,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水平,鼓励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利用闲暇时间积累文学知识,钻研戏剧作品的表演形式,提升自我,从而增强戏剧作品的表演效果。
将艺术和娱乐相结合,积极推广
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结合戏剧创作及表演、利用戏剧表演的形式能够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娱乐性更好地展示。同时,戏剧表演能够通过演绎层层推进剧本内容的发展,体现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与艺术价值,最终使表演高潮迭起。由此可以看出,要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戏剧创作及表演,需要探索艺术和娱乐的结合路径,以此实现戏剧创作和表演的完美融合,提升戏剧作品的艺术性,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表演效果。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戏剧活动,需要加强活动的组织和推广。可以通过社区文化中心、学校、企业等渠道,广泛宣传戏剧活动的信息,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了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可以结合节庆活动、文化节等,组织大型的戏剧演出或比赛,吸引群众参与。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戏剧爱好者俱乐部或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加强戏剧创作的本土化和多样化
在戏剧创作中,应注重本土文化的挖掘和表达。通过深入调研当地的历史、风俗和民间故事,将这些元素融入戏剧作品,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认同感。同时,鼓励多样化的创作形式,不仅限于传统戏剧,还可以结合现代艺术形式,如音乐剧、舞台剧等,吸引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的观众。通过增设创作比赛或工作坊,激发群众的创作热情,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融入戏剧创作。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戏剧体验和参与机会。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将群众文化工作与戏剧创作及表演结合,能够帮助激发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同时,通过戏剧作品的创作与表演提升人民群众和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增强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持续开展与创新。
(作者单位:莒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