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数字创意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电竞产业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重要应用场景之一,逐渐成为全球主要城市竞逐的焦点。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推动我国电竞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调研、归纳演绎等方法,分别从赛事体系、赛事主体、赛事政策、赛事受众等方面分析北京电竞赛事的发展基础,并在与上海、成都、杭州等主要电竞城市的对比中发现,北京存在电竞赛事数量落后于上海等城市,电竞产业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未能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基于此,面对上海、深圳等地加快布局电竞产业发展的形势,本文从完善赛事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扶持赛事运营商、加大场馆建设、构建“电竞”格局等方面提出促进北京电竞赛事能级提升的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竞产业;电竞赛事;赛事经济;科技赋能;数字创意产业;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49;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5(a)--05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创意产业持续活跃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竞技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其社会关注度也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电子竞技全网传播总量突破1亿条量级,形成显著的舆论聚合效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2024年度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在沙特阿拉伯举办首届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Olympic Esports Games),标志着电子竞技运动正式获得国际主流体育组织的制度性认可,也预示着该产业已经进入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关键阶段。电竞产业的国际化布局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扩散特征。沙特电竞世界杯(Esports World Cup)与亚洲电子体育运动会(Asian Electronic Sports Games)等区域性国际赛事的相继落地,叠加纽约、首尔、柏林、上海、北京等全球城市竞相承办国际顶级电竞赛事的集群效应,构成了电竞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多中心网络格局,共同加速了电子竞技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电竞“赛事经济”效应日益受到高度认可,为举办城市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如沙特电竞世界杯期间,利雅得游客数量大幅增加,英雄联盟514全球总决赛为伦敦带来1510万美元的可观经济收益,充分验证了“赛事经济”对城市能级提升的乘数效应。
在全球范围内,电竞赛事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这一趋势将促进国际电竞赛事资源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电竞产业及城市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与考验。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在电竞产业国际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全球范围内电竞之都的激烈竞争,北京需要大力发展电竞产业,积极引入国际性电竞赛事,加强与国际电竞市场的连接,以提升自身在电竞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竞争力,并借此推动全域经济发展。
1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数字创意产业总体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攀升。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规模达5.23万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比重首次突破40%;而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4.16万亿元,占比上升至41.8%。表明数字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行业活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数字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显示,全国范围内已建成约百余家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其中,中关村软件园、中广国际广告创意产业园、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综合竞争力尤为突出。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区域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教育资源及雄厚的资本实力,已成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承载地,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相对薄弱,布局相对较少。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数字创意产业主要依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中小企业和创新团队也在细分领域展现较强的活力与创新能力。
1.3 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利好
自2016年数字创意产业被列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目录以来,全国近30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支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并针对文化金融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领域制定具体政策,同时推动元宇宙关键技术在数字创意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近年来,政策的着力点逐渐从初期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转向深化其与旅游、体育等多领域的融合服务。这些举措旨在构建全面高效的数字新生态,为数字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北京电竞赛事发展基础
2.1 顶级电竞赛事落地,助力北京网络影响力提升
现象级传播效能重构城市流量格局。2023年,大型线下电竞赛事正常举办,有效带动城市电竞话题热度不断攀升。以穿越火线PC端和手机端夏季赛总决赛为例,其于2023年8月落地北京,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利举行。水立方现场8000人线下观赛与线上179亿次曝光形成共振,赛事期间北京电竞话题传播量同比激增800%,其中85%涉及穿越火线夏季总决赛。总决赛门票15分钟售罄,观赛独立访客数量环比提升55.4%,顶级电竞赛事场景裂变效应显现,有效提升了观众对电竞北京的关注度。
再如,2024年度王者荣耀KPL年度总决赛落户北京。舆情数据显示,自2024年11月10日两支会师北京新工体总决赛的队伍确定后,北京作为总决赛举办地,与冠名AG超玩会的成都、冠名狼队的重庆一起,成为舆论场持续提及的热词。在11月11日至15日,北京的热度高于成都和重庆,充分表明北京作为总决赛举办地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在11月16日晚AG超玩会夺得总决赛冠军后,成都的热度攀升至峰值,超过了北京和重庆,但在16日晚工体赛事的巨大关注度之下,北京的单日信息提及量也超过了10万条。这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电竞赛事举办地,其网络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成为舆论焦点,吸引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2.2 大众电竞赛事持续举办,丰富北京电竞活动矩阵
2022年以“电竞北京2022”为主题的城市挑战赛、大学生电竞节及系列沙龙研讨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大型赛事缺失的空白,维持了北京电竞的热度。
2023年,随着线下活动的恢复,北京的高校电竞赛事成为电竞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大学、首都体育大学等高校相继举办了多场形式多样的电竞交流活动。同时,2023年上半年,华北地区举办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校电竞赛事,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10所985、211高校参与,共有20支战队、136名选手及领队参赛,这是2022年后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奖金最高的高校电竞赛事,展现出北京高校电竞赛事的蓬勃发展态势。
2024年,北京市围绕电竞相关主题,结合本地优势资源,举办了多项线下电竞活动。除了引入王者荣耀KPL年度总决赛等版权方赛事外,还组织了如大运河电竞挑战赛、国风电竞奇妙夜、北京国际电影节游戏动漫单元、京西电竞节等本地IP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北京电竞赛事体系。
2.3 本地俱乐部厚积薄发,构筑核心凝聚力
近年来,北京本地电竞俱乐部在展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不断构建核心凝聚力,推动北京电竞产业前行。2022年,以京东JDG和微博WBG为代表的北京电竞俱乐部综合成绩与影响力持续攀升,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有力支撑与所产生的商业化学反应,为北京电竞发展注入了积极能量,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新的发展可能。
2023年,JDG京东电竞俱乐部位于北京亦庄的主场——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启用后仅一个赛季,北京线下电竞观众的主场观看场次便达到了4.2场,有力地证明了JDG主场的区位并未对其上座率造成影响。自JDG主场启用后,提炼舆情大数据观点可以看出,众多声音肯定了主场落地对北京电竞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场馆设备及观赛体验也纷纷点赞,充分彰显了战队主场对北京电竞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年12月19日至22日,中国电竞节超级冠军杯在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举行,开幕式及启动仪式于12月20日进行,揭晓JDG京东电竞俱乐部“LPL+KPL”双主场落地计划。赛事涵盖英雄联盟-SoloKing(企业+高校双赛道模式)、英雄联盟高校赛、CS2玉麒麟杯、王者荣耀邀请赛等顶尖对决,这无疑将为北京电竞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进一步推动北京本地电竞俱乐部的发展,强化其核心凝聚力,促进北京电竞产业繁荣发展。
2.4 赛事政策逐渐发力,扶持效果初见成效
2020年以来,北京各区持续发力,支持电子竞技赛事及电竞产业发展,通过积极出台电竞产业促进政策等方式不断提升北京电竞网络关注度。
海淀区推出《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对平台建设、精品游戏开发、游戏及电竞理论研究、电竞场馆建设、电竞赛事举办、电竞游戏产业活动举办六大方向,最高补助1000万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关于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职业电竞俱乐部运营发展,每年最高可支持200万元;支持职业电竞俱乐部落地及参赛,最高给予500万元一次性支持;支持举办品牌活动和职业电竞赛事,每年最高支持500万元。朝阳区出台《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举办电竞赛事等文化品牌活动,最高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延庆区出台《关于培育和促进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承办电竞赛事,最高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电竞俱乐部入驻,给予100万元补贴。
2024年,在北京各区持续的政策支持和“电竞北京”系列活动的推动下,北京电竞产业相关信息量突破817.2万条,相较2022年激增362%,这一显著增长反映出自2020年起实施的电竞产业扶持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主要城市电竞用户对地方政策效果的评估中,北京市超过70%的电竞从业者及爱好者对现行产业政策给予了正面评价。
2.5 赛事受众基础良好,线下观赛需求强烈
北京地区电竞赛事受众基础良好。《2024北京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北京电竞观众呈现出高频次、长时间、强参与的特征。具体而言,在观赛频次方面,59.3%的本地用户每周观看赛事超过两次,这一比例不仅领先53.3%的全国均值,也高于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58.6%)、广州(51.5%)和深圳(51.4%)。就观赛时长而言,29.5%的用户每周投入3小时以上观看赛事,人均周观赛时长达2.64小时,两项数据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7.6%、2.55小时)。此外,在赛事参与度上,35.5%的用户有集体观赛经历,20.7%曾亲临赛事现场,较全国平均水平(29.6%、19.8%)优势明显。由此可见,北京高频观赛用户多,深度电竞用户多,有着坚实的电竞赛事受众基础。
北京电竞线下活动呈现出多元化需求特征。据企鹅有调2022年调研数据显示,北京电竞用户对本地电竞相关线下活动的期待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1)核心需求层面,举办高规格职业赛事位居首位,其中国内顶级赛事(44.2%)和国际职业赛事(39.3%)备受期待,同时IP衍生消费场景的拓展(32.1%)也获得广泛关注;(2)可持续发展方面,北京用户期待构建多层次的电竞生态体系,包括举办高校联赛(29.6%)、设立大众电竞训练营(29.4%)及组织本地俱乐部参观(28.5%)等,这表明北京电竞用户对专业化赛事和沉浸式体验有着强烈需求,同时也期待更多元化的参与方式,这为北京当地电竞市场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 北京电竞赛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赛事数量大幅落后,位居第二梯队中后部
2022—2024年,上海举办的线下电竞赛事数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2.39%、25.50%、17.8%,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断崖式领先。同期,北京赛事数量全国占比仅为1.49%、7.60%、6.5%,处于第二梯队中后部,不仅与上海差距悬殊,还落后于成都、杭州等城市。赛事运营服务商作为赛事承办方,是赛事落户的主要推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电竞赛事数量的多寡,北京知名电竞服务商寥寥无几,自然难以吸引到足够数量的赛事,相比之下,上海既拥有腾竞体育(腾讯投资)、英雄体育(腾讯投资)等数量众多的国内知名电竞服务商,还吸引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电竞赛事运营执行公司,如量子体育VSPN、香蕉游戏传媒、IMBATV等。缺少电竞俱乐部加剧了北京赛事数量落后的状况,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可查询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共有195家,北京仅有16家,不到上海(50家)的30%,参赛主体较少,拉低了赛事落户意愿。
3.2 国际顶级赛事缺乏,尚未形成丰富的赛事体系
北京举办的线下国际电竞顶级赛事数量偏少,国内外影响力有限,以王者荣耀、英雄联盟、无畏契约、穿越火线等部分国际顶级电竞赛事为例,2015年以来,北京累计举办4大赛事5次,同期上海累计举办6大赛事9次(表1)。除国际顶级赛事外,北京拥有抖音、快手等大型综合互联网平台企业,均涉猎电竞板块,但以线上直播为主,未能转化为线下赛事和品牌赛事,平台赛事拓展不足;同时,北京大众业余赛事发育迟滞,缺少街道、社区的业余赛事,无法涵养参赛力量。高校赛事虽是北京电竞赛事的优势之一,但近年来高校赛事外溢严重,出现了参赛队伍以北京为主、举办地以外地为主的倒挂现象,亟待回流。此外,北京缺乏知名电竞IP不利于赛事体系构建,如完美世界的自主研发游戏未开发电竞赛事,其代理的DOTA2(热门电竞IP)曾在上海举办赛事,影响力有限,而广州、深圳、成都等地充分挖掘游戏IP资源,举办了一系列电竞赛事。
3.3 赛事收入差距明显,拉动消费的作用不足
北京电竞赛事的经济增长贡献远低于上海。《2023年全球著名电竞城市产业发展指数排名报告》显示,我国45%的电竞赛事收入和54%的电竞俱乐部收入来自上海,均居国内第一。2023年,上海电竞产业除游戏外收入(即电竞内容直播收入、赛事收入、俱乐部收入等)达59.78亿元,北京为20亿元,仅占上海的三成,北京电竞赛事的直接经济贡献偏低。根据《2023北京电竞发展趋势洞察报告》,北京电竞赛事观众人均消费仅有740元,尚不足千元,同时,北京电竞赛事对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的带动同样乏力。北京电竞赛事扶持政策的支持范围和优惠力度不及上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赛事经济的发展。例如,北京仅有四个区出台了电竞赛事资金扶持政策,尚无市级专项政策,而上海在市级和七个区均出台了电竞赛事资金支持政策;同时,海淀区对电竞赛事各类主体最高支持1000万元,经开区、延庆区、朝阳区最高分别支持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而上海市级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区级支持资金从15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总体支持力度远超北京。
3.4 观赛需求未能满足,场馆及运营体系有欠缺
北京电竞赛事受众线下观赛需求较高,本地观赛资源仍有提升空间。《2023北京电竞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对本地电竞观赛资源表示认可的北京受访者为43.9%,低于上海的49.9%、深圳的48.4%;北京受访者有47.2%想在本地线下观赛,低于广州的52.3%和深圳的53.5%;北京受访者有44.7%想去其他城市线下观赛,远高于广州和深圳的34.7%。可见,北京亟待丰富观赛资源,提升线下观赛体验,培养线下观赛习惯,努力留住本地观众。制约观赛需求的关键是北京缺乏专业电竞场馆。上海拥有47家电竞场馆,基本能覆盖各类电竞赛事。而北京仅有北京智慧电竞赛事中心、首钢—高炉·SoReal科幻乐园两座专业电竞场馆,绝大部分电竞赛事都是在体育场馆或文创园举办,专业电竞场馆数量稀缺。专业运营体系的不完善进一步影响了观赛效果,由于缺少电竞赛事组织、直播、经纪等领域龙头企业,导致赛事宣传渠道少、信息覆盖面窄、票务发售不畅、观众触达率低。
4 促进北京电竞赛事整体能级提升的策略与建议
4.1 完善赛事体系,大力布局顶尖赛事
一是多层次发力,构建富有北京特色、具备全球影响、受众广泛参与的电竞赛事体系,做优国际赛事,形成强大的牵引力和辐射力;做强高校赛事,通过系列化、常态化的赛事安排,培育电竞中坚力量;做大平台赛事,推动抖音、快手等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塑造新赛事,进行品牌化运作;做活大众赛事,丰富赛事内容,提升赛事参与度,培养和扩大电竞市场受众基础。二是大力引进世界顶级电竞赛事落户北京,主动参与和促成国际电竞赛事,支持世界级电竞联赛和全国知名赛事的重要场次在北京举办。三是利用北京独特的资源禀赋,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的自主IP本土特色赛事,彰显电竞赛事的文化价值。四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商业合作、品牌推广、观众参与、投资激励、市场反馈、风险管理等方面“无形之手”的调节作用,为引进国际顶尖电竞赛事提供市场助力。
4.2 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赛事环境
一是出台市级层面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方案,制定“电竞产业倍增计划”,重点支持举办职业联赛和国际品牌赛事,通过资金补贴、赛事奖励等措施,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二是简化电竞赛事审批,实现赛事许可与安全许可合并办理,一次申报、并联审批,并在赛事保障方面加强部门协同,实现一方牵头、多方联动。三是探索建立电竞领域裁判员、运动员注册制度,为电竞运动员提供身份认证,为其参加国际比赛提供便利,开展电竞运营师等专项人才认定。四是树立健康、积极的电竞赛事形象,利用各类媒体资源,丰富电竞赛事传播渠道,进行正向宣传和引导,营造浓郁的电竞文化氛围。
4.3 扶持赛事运营商,引进和培育电竞俱乐部
一是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电竞赛事运营企业,培育多向度的本土赛事运营机构,引导有关赛事运营机构跨领域进入电竞行业,提高北京大型电竞赛事运营和商业开发能力。二是支持高水平电竞俱乐部主场落户北京,借鉴传统赛事经验鼓励企业赞助和冠名电竞俱乐部,发展北京电竞城市代表队,增强电竞俱乐部的发展后劲,对参加国内外顶级电竞赛事获得优异成绩的战队予以奖励。三是发掘高校电竞联赛的优秀选手,支持职业化发展,通过专业训练体系和高水平赛事参与机会,帮助其快速提升竞技水平,实现从校园优秀选手向电竞明星选手的转变。四是鼓励发展电竞经纪业务,为电竞选手提供专业服务,提升选手商业价值。五是鼓励高校电竞战队等本地战队向俱乐部发展,支持领办或合作创办俱乐部,提供全方位孵化支持,将参赛经验和感悟转化为管理运营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电竞生态圈。
4.4 加大电竞场馆建设,完善电竞运营服务体系
一是布局建设专业电竞场馆,结合全市电竞产业资源分布,建设一批符合国际赛事标准、能承办顶级电竞赛事的大型电竞场馆,利用符合条件的现有场馆、网吧、商务楼宇及腾退空间等改扩建一批中小型电竞场馆。二是打造电竞文化园区和商业综合体,围绕电竞赛事打造主题园区,引导社会资本兴办电竞体验馆、主题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电竞产业集聚空间。三是拓展多元化观赛场所,推动电影院、网吧、KTV等传统娱乐场所发展电竞观赛业务,创新观赛模式,融入电竞表演、电竞音乐会等相关元素,丰富电竞消费场景。四是打造以赛事为牵引、以场馆为核心的电竞运营服务体系,举办宣发、推广、见面会、嘉年华等多样化的赛事相关活动,提供赛事导览、观众互动等优质服务,推动各大平台上线电竞观赛、体验等票务服务。
4.5 构建“电竞+”格局,增强经济带动效应
一是发展直播、经纪、资讯、培训、装备等电竞赛事周边产业,支持主流媒体平台参与赛事内容的制作及传播,拉长电竞产业链条。二是鼓励开发电竞影视、动漫、文学、手办等电竞衍生内容和衍生产品,配合赛事举办电竞周边产品会展、衍生品集市等商业活动。三是推动电竞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研发制造电竞智能装备、游戏外设等硬件产品。四是推动电竞与演艺、旅游、教育等产业融合,开发电竞主题演出、电竞主题乐园、电竞教育培训等新业态。
参考文献
何文义.新电子竞技产业的演进与未来展望[J].中国网信,2025 (1):48-51.
蔡志豪.2025—2030年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EB/OL].(2025-02-01)[2025-03-18].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50123-a4cc9729.html.
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协会.2023北京电竞发展趋势洞察[J].电子竞技,2023(10):20-45.
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协会.2024北京电竞产业发展趋势报告[EB/OL].(2024-12-13)[2025-01-24].https://mp.weixin.qq.com/s/dBag4Odcj96BOqULcEamdQ.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发展协会.2022北京电竞发展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EB/OL].(2023-01-30)[2024-12-31].https://mp.weixin.qq.com/s/QTpQcovobgDp0N8SwD0boQ.
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电竞产业篇)》《海淀区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电竞产业篇)》[EB/OL].(2022-09-27)[2024-12-26].https://mp.weixin.qq.com/s/E6W3WRllOWvsw6QrIjU7bQ.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EB/OL].(2024-12-12)[2024-12-26].https://kfqgw.beijing.gov.cn/zwgkkfq/2024zcwj/ 202412/t20241212_3964275.html.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改革委. 朝阳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EB/OL].(2024-07-05)[2024-12-26].https://mp.http://www.bjchy.gov.cn/affair/file/otherfile/4028805a9168e7c401917313b2730a18.html.
延庆区科信局(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延庆区关于培育和促进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EB/OL].(2019-11-05)[2024-12-26].https://mp.weixin.qq.com/s/EEsL82K9_sesXYguZ5fAxA.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EB/OL].(2023-02-17)[2024-12-26].https://mp.weixin.qq.com/s/acFMnB4GiFdD1Eae4angXA.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2023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EB/OL].(2023-12-20)[2024-12-26].https://mp.weixin.qq.com/s/89Csw2yTcerW3QThoEmRUQ.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EB/OL].(2024-12-12)[2024-12-26].https://mp.weixin.qq.com/s/VsBD8o0Wsw_O-KvKWt2IzA.
陈均.上海电竞产业稳步前行, 人才和优秀产品是发展的底气.[EB/OL].(2024-06-23)[2024-12-2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29974.
伽马数据.上海游戏/电竞: 游戏总收入1445.28亿元, 国内外增速均领先.[EB/OL].(2024-06-24)[2024-12-27].https://www.163.com/dy/article/J5ES6CFA051489O2.html.
袁何斌.交大发布2023全球电竞之都评价报告: 上海登顶全球第一![EB/OL].(2023-09-21)[2024-12-27].https://www.ipshanghai.cn/essayDetail/14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