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文化下的文创产品设计

known 发布于 2025-09-08 阅读(448)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区域性文创产品成为大众所关注和备受喜爱的一个重要领域。现详细研究了文创产品兴起的背景和现状,怎样发掘各区域文创设计元素,用什么样的设计理念设计符合社会大众所喜爱的文创产品及文创产权的保护。

文创产品的背景和现状

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辅助力量。各区域文创产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经调研,笔者把文创产品的发展背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信息时代的交流和文化融合为文创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长土壤。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人们用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各区域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衍生品和互联网融合使文创产品可以被更多人所了解。其次,人们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基础上对于精神层面上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传统文化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精神追求。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商品,备受人们青睐。这为文创产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最后,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为文创产品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如今,文创产业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设计人才、工艺材料、资金三个板块。首先,一部分文创设计师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照搬照抄现象严重,导致同一设计元素研发的文创产品形式大同小异,竞争压力较大。有些设计师缺乏创意,既不注重设计理念,又不推敲设计形式,不善于将区域文化从内容、形式、表现语言等方面植入产品,只是做元素的堆砌,不注意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很难完美展现区域文化的精髓,也很难设计出有区域性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也不会因此有所增长,更得不到大众的喜爱。有些设计师创意很好,但创意受到工艺流程或材料的约束,很难落地。其次,文创产业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部分创意企业或文创工作室的快速发展。最后,由于文创产业较特殊,易忽视产权保护和防范意识,侵权问题时有发生。

区域性文创素材发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各区域都有相应的文创产品出现。那么,不同区域应该做什么样的特色文创产品,成为关键性问题。设计过程中素材的发掘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因素。

文创产品设计素材的来源主要分为传统文化素材和当代文化素材两部分。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从思想到形态有很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地方,是我们培养文化自信和创造新文化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儒释道哲学、圣人教化、神话传说、工艺美术、书画艺术、文学艺术、民间表演艺术、建筑、风俗习惯等。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山西为例,晋北朔州怀仁地区的怀仁窑有着近千年的制陶历史,属于磁州窑系。虽然怀仁窑已成为历史,但现在的朔州号称“北方日用瓷都”,日用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在传统日用瓷上创新或以陶瓷文化为设计元素,可以作为文旅文创开发项目,可以设计有艺术性的异形瓷,但不能仅限于日用瓷。艺术瓷生活化是一个方向,陶瓷类文旅产品也是一个新方向。晋北地区还有云冈石窟、九龙壁、应县木塔等。晋中地区有平遥古城、双林寺、漆器、商贾宅院等。晋东南地区有长治堆锦、上党梆子、武乡红色革命根据地,以及晋城铁艺、皇城相府、乔氏琉璃等。山西人杰地灵,孕育出不少神话传说,相传有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梁祝、精卫填海、伏羲画卦、仓颉造字等。从历史的横轴来看,不同地域存在文化差异,同一地域的不同区域也存在区域性文化差异;从历史的纵轴来看,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均有差异。

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我们能挖掘的传统元素不计其数,需要从中概括提炼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并能吸引当代人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与创新,根据区域的特点设计出能够与传统元素内容相融合的风格和形式,同时,发掘传统元素中的新意,形成创新的设计形象。当代文化元素更多体现在大众文化里。何为大众文化,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即能够适应当代社会,且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种文化。而中国的大众文化受西方影响,以通俗性、消费性、商业性、娱乐性为特点,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反映社会是其得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音乐、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包装设计文化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和数字化领域。当然,大众文化元素本身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应坚决抵制“三俗”文创产品,怎样挖掘出有区域特色、对社会大众身心健康及社会意识有积极影响的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的文化应是容纳多层面并形成复杂立体交叉形式的文化,而并非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应将传统文化与区域大众文化中积极正面的素材有机结合,既弘扬又创新,探寻文创素材,发掘文创元素。

以人为本的文创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现已被大家所认同,但设计师对此设计理念的理解却不尽相同。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艺术家个人创作不同,文创设计需要有人文关怀,不是像艺术家一样表现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更多的是关照自己,而是更多的关照社会受众的需求,即文创产品受众的需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受众需求和提高受众生活质量为目的,这种理念将用户需求、能力和行为方式进行了先行分析。不仅是设计产品外观和使用功能,更多的是注重对受众生活产生何种影响。好的设计始于对用户心理及需求的理解,优秀的设计师要有善于沟通的习惯和能力,调研是沟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前期调研要做到深入了解不同区域受众的需求、喜好和区域性文化背景,根据不同的受众做好产品市场定位。设计素材决定了文创产品能否吸引受众。不管设计师以何种形式或元素设计文创产品,在传递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人性关怀和情感上的分享,强调受众与文创产品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所以能否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也很关键。调研发现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需求各不相同。例如,针对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学生不是不关注、不喜欢传统文化,他们更喜欢创意新颖的国潮文化。后期调研决定了用户体验反馈如何,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更应该关照受众体验,是否有优化空间或产品系列拓展空间。销售调研是文创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销量好说明设计师很真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设计师忽略的问题,即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包装不仅起到保护商品的作用,更是文创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关键环节。一件好的商品匹配很普通的包装,会影响受众的消费决策和受众体验。

所以,设计师应从区域性受众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在符合受众心里文创产品的概念模型下,使其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和享受。

其次,以人为本的文创产品设计理念还应遵循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材料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一是文创产品的材料具有环保性,二是文创产品的包装要环保,确保受众使用的安全性,生产工艺流程也应该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对受众本身及环境的影响。同时,应考虑文创产品的寿命和再利用性。

所以,要站在受众的角度做好调研,做好产品定位,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文创设计理念去设计受众喜爱的文创产品。

“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文创设计形式

艺术对于大众生活是否可有可无,对于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美学修养的大众而言,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有必要讨论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艺术可以将大众生活变得更有文化内涵和更有趣味,同时,大众生活也给设计师或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和创作素材。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及多样化发展。它们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是艺术家在生活的洗礼中有所感触,再经过构思,通过某种媒介表达出来,呈现给大众新的艺术形象。但艺术作品昂贵的价格,很难被社会大众接受。应该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形式的文创产品界定于艺术品与日用品之间,甚至更贴近于日用品。让大众能够触手可及,喜欢且有能力购买。不仅具备审美功能和实用性,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艺术往往具有个性化色彩,日用品的传统功能就是使用功能,设计师把艺术性融入日用品,形成个性化的文创产品,其实就体现了这种文创设计形式。

这类设计形式的文创产品主要体现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例如,家居类主要是针对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日用品,如家居装饰品、厨具、日用餐具、纺织品等。时尚类是针对年轻用户或少数较为时尚的人群,设计灵感来源于时尚元素,包括服装、鞋子、配饰等。旅游文创类涉及的区域文化、景观元素,包括景区纪念品、旅游装备、旅游休闲用品等。这类文创产品备受大众和设计师的关注。美食类以美食为主要设计元素,包括各地特色美食的礼品、餐厨用品等。通行类包括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汽车以及相关配饰配件和改装件的设计产品。基本上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艺术可以通过装饰家居环境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油画、雕塑、壁画、摄影作品等作为家居装饰,使空间充满艺术氛围。当然这里涉及的油画、雕塑、壁画、摄影作品等都是市场化的艺术文创产品。生活中有不少运用了艺术元素进行设计的产品,如将刺绣艺术和传统服饰相结合的马面裙、将瓦当造型设计成小巧的冰箱贴、以故宫为元素设计的手机壳和口红、以敦煌壁画艺术为元素的丝巾和服饰等。从这些角度来说,设计和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形式。那么,怎样将生活用品艺术化处理融入生活,是设计师需要仔细琢磨和探究的问题。

艺术与生活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同时也是将生活的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使艺术更富生活气息。这种文创设计形式为大众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体验。但仍要符合以人为本的文创设计理念,设计出有艺术性、有内涵、有创意又有人情味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权的保护意识

伴随文创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创产品也获得了社会大众的青睐。然而,产品的产权保护也逐渐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

文创产业比较特殊,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文创产业不是单独的一个行业,具有跨界融合性,如和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融合、和科技行业的融合,更多的是和旅游业相融合;其次,产品的形式具有多元性。文创产业涉及文学、美学、建筑、影视、戏剧、动漫等领域。基于文创产业的跨界融合性,及文创产品的创意性和多元性,使其在产权保护意识上面临着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不同行业间对知识产权的理解和界定及保护意识存在差异,在跨界合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产权纠纷。创意本身很难被清晰界定和保护,仿品和盗版现象屡见不鲜,产权很难形成保护。对于小型企业或文创工作室而言,产权保护成本较高,其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在产权上耗费精力,同时,产权保护意识较弱。

为了使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针对上述情况做出以下解决方案。在与其他行业交叉合作时,应制订清晰的合同内容,明确双方的知识产权权益及责任,尽量避免文创产权纠纷的发生。对于品牌性的文创产品及名称,应及时注册商标或申请专利。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后,加强从业者的产权保护意识。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建立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区域性文创产品设计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创意性的工作。区域性文创产品是将创意与区域文化相结合的产品,区域文化特色为文创产品提供创意元素来源,而文创产品是将区域文化特色物化,将其转化为可视、可感、可用的,具有独特魅力和竞争力的产品。这整个过程需要设计师考虑文创元素的发掘、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设计形式的艺术化和生活化,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学的研究、深厚的美学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积累,最关键的是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大众需求等。区域文化特色与文创产品的结合不仅要满足当地受众的需求,更要面向社会大众,和社会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创产品设计要注重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及体验反馈的分析,了解受众的喜好和消费习惯,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同时加强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创产业环境。区域性文创产品的探究、设计、推广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区域文化特色,也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基于区域性文化对文创产品的探究是非常有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的研究方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作者单位: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产品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