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纺织机械产品设计日益注重美学与功能的融合。本文拟解决纺织机械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加明显问题,提升产品品牌文化识别性。提出以产品形象识别理论作为纺织机械产品形象设计方法,结合定量(方差分析)和定性(焦点小组讨论)的研究方法来评估品牌现有的纺织机械产品形象是否存在差异,并运用Tukey HSD来测试产品间的显著差异元素,最终进行品牌造型创新设计。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形象识别;纺织机械;造型设计;品牌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品牌在功能、技术与市场策略上日益相似,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加明显。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产品须具备明显的企业标识,追求产品“差异化”。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纺织机械企业的产品质量虽优,却在产品形象方面显著不足。众多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未能综合考虑,结果造成产品形象支离破碎,品牌辨识度低,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若想巩固乃至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强化产品的“家族化”特性,确立市场上的独特产品形象。
一、产品形象识别理论概述
(一)产品形象识别理论
产品形象识别是品牌意象、产品语意、产品美学、产品遗传学等范畴下的特征表现的集合,是内隐的品牌意象与外显的产品形象相结合的体现[1]。产品是国内外品牌研究专家共同认为的品牌识别主要内容,产品所体现的特征要素,是对抽象的品牌特征要素的外化表现[2]。构建产品视觉形象识别模式是一个严谨且繁复的过程。它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行业内的规定、产品自身的特性以及市场大众需求等。鉴于这些不确定因素一直会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所以有必要采取清晰明确且合乎逻辑的方式将不稳定的影响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企业产品造型特征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对企业在后续的设计开发中得以辅助和参考[3]。纺织机械产品造型设计关键在于融合品牌理念和视觉特征。设计师需深入研究品牌核心价值和文化,提炼设计符号和语义信息,确保产品体现品牌独特身份。其次,外显的视觉特征识别聚焦于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料等属性,通过美学和遗传特征的分析,创造出符合品牌理念且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机械产品[4]。
产品视觉形象识别是塑造品牌公共形象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运用形态、色彩、材质和界面设计等视觉元素,实现独特且一致的外观特征,从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易于辨认。特征是产品形态中显著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引起用户注意和记忆识别的部分[5]。具体而言,形态识别通过特定的设计展现产品的功能性与美观性,同时突出品牌独特性;色彩识别利用特定的配色方案强化视觉影响力,传达品牌风格与情感。每个企业都会在自己视觉形象手册中规定其自身的标准色,将企业标准色合理地应用于同类设备的外观上,形成设备的系列化特征[6]。材质选择与品牌形象相符,提升产品质感与实用性。
(二)产品形象识别理论应用
姚君等人基于品牌文化的差异性,提炼徐工压缩式垃圾车的造型特征来进行概念识别设计[7];张云帆等人以激光切割机为例验证了以品牌意象基因指导产品族造型设计,能较好继承品牌意象基因[8];殷晓晨等人基于品牌视觉语言,结合品牌核心价值与定位,分析机床产品造型、色彩、材质等要素的设计规律,皆以品牌文化融入产品设计来提高品牌识别性[9]。本文旨在借助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出一种新的产品形象设计策略,以增强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纺织机械造型设计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产品形象调研
基于产品形象识别理论的纺织机械造型设计研究调研了国内外品牌,揭示了它们的设计优势和市场策略。国际品牌如Saurer Group和Rieter注重高效率、创新技术和用户友好设计,强调模块化和人机工程学,采用现代简约造型。国内品牌如金刚机械集团和中纺机集团则更注重实用性和成本效益,设计相对传统。这种差异反映了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差异,提示国内企业需结合国际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国际化程度,促进设计革新。
(二)外观造型设计要点
在开展纺织机械产品外观形象设计之前,对机械进行造型区域划分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划分有助于设计师明确设计的重点区域,传承品牌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并结合当代的美学要求进行创新设计[10]。纺织机械外观设计关键部位包括操作面板、照明系统、观察窗和前部面板。操作面板设计应考虑使用便捷性和外观轮廓;照明系统设计需与整体风格和功能相呼应;观察窗形状展示不同风格和语义,整片式提供宽广的视野和现代感,分割式显得坚固可靠;前部面板承载品牌标识和特征,设计需考虑转折线和边缘线的塑形潜力,以及标志灯的位置和形状。这种细致的设计分析确保产品在功能和美学上达到最佳平衡,突出品牌特色和创新需求,提升竞争力并强化消费者认知和好感。
(三)外观颜色设计要点
在纺织机械产品形象识别设计中,外观颜色的选取承载了重要的视觉与心理功能,其设计需确保品牌一致性,同时考虑功能性、实用性及色彩心理效应[11]。考虑文化差异对色彩感知的影响与市场趋势的适应性同样关键,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品牌认同,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合理的颜色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联结,确保设计在市场中的文化敏感性与时效性[12]。
(四)外观材质设计要点
在纺织机械产品形象识别设计中,外观材质的精选至关重要,它不仅需确保与品牌形象的一致性,而且必须强化产品的功能性与耐用性。选用的材质应增强机械的美学价值,同时考虑用户的触觉体验和操作舒适性,以提升使用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13]。
三、基于产品形象识别的纺织机械造型设计思路
(一)纺织机械外观形象设计分析
在纺织机械产品的外观形象设计分析中,整合产品形象外观设计与产品形象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于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14]。这种分析涵盖了造型、颜色和材质的选择,确保设计不仅满足功能性需求,还塑造了独特视觉标识。形状设计应现代且易操作,颜色需与品牌形象一致并引发用户共鸣,材料应耐用且高端。形象语义分析则通过设计传递品牌价值和文化,建立情感链接,包括功能与象征意义的结合,以及对多样文化的包容性。这种综合设计方法不仅提升产品实用性和市场吸引力,还增强了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识别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二)实验流程概述
1.定量部分
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产品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目标市场随机招募足够数量的参与者进行评分,确保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数据收集: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每位参与者对每款产品在形象识别方面给出评分。
2.定性部分:焦点小组讨论
组织焦点小组:针对每款产品组织一到两个焦点小组,每组5-10人。讨论内容:让参与者讨论哪些设计元素使得产品容易或难以识别,以及这些元素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感知。
3.定量分析
计算ANOVA:比较三款产品的平均识别评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单独的设计元素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结果解释:检查哪些因素和交互作用显著,使用适当的后续测试(Tukey HSD)来探索具体差异。
4.定性分析
内容分析:对焦点小组讨论的记录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提取关于设计元素影响的关键点。关联定量结果,将定性反馈与定量数据相结合,分析哪些元素的影响被广泛提及并与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
(三)实验设计及执行细节
首先进行全面的外观分析,选取三种机械产品的照片,(如图1、图2、图3)将设计原型以图像的形式呈现给参与者,再生成1到10的Likert量表(1表示非常难以识别,10表示非常容易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分。
在实施实验之前,针对纺织机械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筛选了30名参试者,包括15位工业设计专业人员、10位中大型纺织工厂的操作工以及5位采购经理。首先将每种设计暴露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之间,暴露结束后立即让参与者填写预先设计的问卷,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让每位参与者对每款产品在形象识别方面给出评分。评分可以基于直观的第一印象,用来评价他们对每种设计的感知以及对品牌形象的整体评价。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完成后,收集了关于各产品的数据及其评价。将所有收集的实验数据和评价结果均被录入SPSS软件进行处理,首先计算出三款产品评分的平均值和总平均值,分别记为、、和,其次计算出组间平方和SSB和组内平方和SSW,公式如(1)(2)所示。
(1) (2)
接下来就用上述公式得出的数据可计算组间均方MSB(如式3)和组内均方MSW(如式4),最后通过执行多因素ANOVA方差分析得出的F值(如式5)与F分布表中对应的临界值来比较三款产品的平均识别评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通过计算得出的F值为4.19,超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F临界值3.101,这表明三款产品中至少一对组间的识别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进一步,可以使用Tukey HSD测试来确定哪组产品间存在差异显著,从而得出哪种设计元素对产品形象识别影响最严重。首先计算平均值和标准误差,计算标准误差的公式如(6)所示。
(6)
Tukey HSD测试的关键是计算每一对组合的q值(如式7),并在其对应的组间自由度和样本总数显著水平分布表中查找相对应的p值,与其显著性水平p=0.05进行比较。若p值大于0.05,则证明产品间不存在显著差异[15]。若p值小于0.05,则证明产品间存在显著差异。
(7)
根据ANOVA测试的结果显示(见表2),ANOVA方差分析得出的F值大于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F临界值3.101,表明至少一对组间的识别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再结合Tukey HSD测试数据分析(见表3),其中AB组与BC组之间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两组之间产品形象不存在显著差异。AC组的p值小于0.05,表明AC该组形象识别具有显著差异,再结合表1数据表明产品A的形象识别明显高于产品C。将这种分析结果结合焦点小组的反馈,对于产品A,多数参与者表示外观形态使产品视觉效果看起来更加稳定,容易识别。对于产品B,意见分歧,一些认为混合形态独特,容易记住;而另一些则觉得颜色和材质的组合使识别变得困难。对于产品C,参与者普遍认为涂装效果和金属材质给人的感觉更为专业。根据上述分析进一步根据表1中产品的评分与焦点小组讨论的结果结合确定影响形象识别的关键设计元素,在创新设计中选取产品A的外观形态以及产品C涂装效果相结合。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上述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的产品视觉形象产生经纬品牌特有的形象识别。
四、纺织机械造型设计实践
图4为经纬品牌形象更新后的产品,其设计精巧地体现了家族化设计主题,通过统一的色彩方案、共性的设计语言以及重复使用的结构元素,强调了品牌的现代感和技术感。灰白与绿色的基调彰显出一致性,而橙色动臂作为视觉焦点,增强了警示性并与品牌其他产品的色彩元素呼应,提升了品牌识别度。简洁流畅的外形采用了直线与弧线的组合,这不仅符合现代工业美学,也是经纬品牌设计的标志性元素,确保了产品间的视觉和感观一致性。此外,设备上显著位置的品牌标志和高质感的材质选择,都进一步强化了经纬品牌的市场定位和用户感知价值,展示了品牌形象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有效传达了品牌的核心价值和设计理念。
五、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产品形象识别理论,构建了一套系统的纺织机械造型识别设计框架,旨在通过精确传递品牌形象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初步探讨了产品形象与品牌识别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视觉形象和理念形象识别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形象识别原理的具体设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文章不仅展示了理论的应用实例,还验证了这一方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文章通过经纬纺织机械产品的形象设计项目,应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有效地评估了现有设计中的差异性,明确了哪些设计元素在形象识别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为品牌提供了具体的产品形象优化方向,还为纺织机械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文章还强调了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采用家族化设计策略的重要性。这种策略通过一致的视觉语言和重复使用的设计元素,不仅强化了品牌的市场识别度,还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袁丁.基于PI理念的货运机车外观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0.
[2]李翔,邹思庆.服务于品牌识别的产品形象设计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9(3):67-70,76.
[3]张怡.粮食仓储机械产品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8.
[4]曹凯.大运重卡产品识别设计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5]赵雍骞.面向工程机械行业的PI手册及PI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09.
[6]冯秋保.基于产品形象识别理论的机械设备家族化设计[J].工业设计,2021(8):159-160.
[7]姚君,陈俊浩,刘志斌.基于品牌文化的垃圾车造型识别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8):39-42.
[8]张云帆,刘卓.基于品牌意象基因提取的产品族造型设计[J].机械设计,2018(3):105-109.
[9]殷晓晨,卢庞蓉,胡登,等.基于品牌视觉语言的机床产品形象设计[J].包装工程,2018(18):118-123
[10]易军,骆阳毅.基于产品形象的工程机械品牌造型识别设计[J].包装工程,2021(10):191-199.
[11]陈曦,周以齐.基于用户认知的工程机械产品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工程机械,2015(1):32-36,7.
[12]王大龙.基于品牌风格的智能灌装生产线造型设计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2.
[13]董宵明.纺织机械造型的设计几何学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8.
[14]申伟.纺织机械产品的产品形象设计研究与应用[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3.
[15]常桂松,孙艳蕊,王洪曾.基于R语言的两配对样本的均值差检验[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63-64.
作者简介:
邱野,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曲双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