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成长 文化润心灵

known 发布于 2025-09-10 阅读(287)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民族共同性又具有地方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元化的体现。现以赣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实践为例,探索公共图书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

江西省赣州市别称“赣南”,拥有“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阳明圣地”的美誉,四大名片共同构成了赣南地方的精髓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众多的自然风光、历史古迹、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汇聚在一起,是赣南地方文化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是赣南人民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赣南人民增强文化自信、产生文化归属感的动力源泉,也是赣南人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

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推广地方文化阅读的意义

图书馆当代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广泛收集文献信息;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民族共同性又具有地方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性和多元化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依托地方文献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及其精神的育人功能。

培养爱国爱家情怀

聚焦地方文化,传播优秀地方文化,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积极营造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氛围,能够加深他们对地方文化的理论认知,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的情感认同,让未成年人认知家乡历史文化、感知家乡地方文化之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未成年人爱国爱家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信念

少年兴则国兴,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推动中华文化未来发展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就是要引导未成年人坚定文化自信,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了解民族历史,汲取民族精神,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才能增强未成年人心中的文化自信,做新时代地方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赣州地区公共图书馆融合地方文化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阅读推广现状

为系统了解和分析赣州地区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情况,本文对赣州地区20个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赣南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实地调研,发现虽然各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还存在以下不足。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数量不够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赣州地区共有公共图书馆20个,近3年来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图书馆仅有11个(含全民、青少年),共开展活动14场次。而真正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的、将未成年人作为单独群体分离出的图书馆仅6个,占30%;大多数图书馆并未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也尚未有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在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多数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明显更侧重于成年人,未成年人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总量偏少,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形态不丰富

赣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领域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由于策划不科学、缺乏创新性、缺乏专业地方文化阅读推广人等因素,活动内容多以讲座、进校园、体验等为主,各馆活动看似丰富多样,实则大同小异,总体活动体验差异感不大。公共图书馆要想将未成年人作为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主体,就应明确其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定位。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公共图书馆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展现给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找到未成年人与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契合点,深化未成年人对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理解。但在很多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活动形式传统、单一,活动内容缺少技巧与创新,导致其无法满足未成年人的阅读期待,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推广效果。例如,赣州市图书馆开展的赣州话普及活动,活动只是以邀请专家授课的形式在寒暑假进行,并未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给未成年人带来更直观的活动体验。走出图书馆应将课堂延伸至街道和市场,在街道可以通过赣州方言歌谣未成年人了解赣州城的街市、地貌;在市场可以通过与商家的直接对话加强未成年人对方言的运用,“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能够更好地契合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从而激发他们探求地方方言的激情和热情。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持续性

各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已经认识到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也开展了相应的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已开展的阅读活动可以看出,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策划缺乏科学性和长期性,活动大多是应时应景的开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形式、轻效能且持续性不够,活动过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易导致未成年人阅读群体的流失,降低未成年人对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关注度,进而削弱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整体的传播力。例如,赣州市图书馆的赣州话普及活动,虽然能够持续开展,但时间间隔太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未成年人的猎奇心和参与性;崇义县图书馆的传统文化大讲堂和会昌县图书馆的百馆百校红色课堂,均反映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活动难以有效实施,进而削弱了未成年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缺少主题沉浸式体验空间

通过调研表可知,赣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均未设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地方文献主题阅读空间,且缺乏沉浸式体验空间。赣州市图书馆虽设有非遗主题图书馆,但仅限于活动地点对未成年人开放,相关文献并未面向未成年人开放。此外,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图书馆在面向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创新力不够,仍停留在普及基本知识和信息层面,并未结合未成年人的阅读特点和认知层面为其提供适宜的沉浸式阅读体验空间和方式,致使未成年人只能被动接受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活动成效不足。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实践思路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未成年人进行阅读推广的前沿阵地,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及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地位,丰富地方文献馆藏阅读资源,积极拓展、创新阅读服务空间和阅读活动,才能吸引更多未成年人进入图书馆进行阅读实践,在阅读中体会地方文化的魅力,在阅读中坚定地方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深耕地方文化,共建阅读推广品牌体系

打造未成年人地方文化阅读品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精准定位。四大名片是赣南不可复制的文化独有品牌,打造未成年人地方文化阅读品牌可以深耕研读“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阳明圣地”四大名片。同时,全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共同构建未成年人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品牌体系,每一张名片代表一个品牌,各品牌可以根据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化特色,下设不同的子品牌,根据每张名片提炼地方特色文化,制定个性化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方案,特别是要制定符合未成年人阅读喜好、阅读水平及认知特点的阅读推广方案,持续推进并形成规模,以填补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空白。

深化文旅融合模式,地方文化阅读推广立体化

依托赣南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拓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深挖地方文化特有的内涵与元素,面向未成年人传播和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四大名片”代表四条文旅融合路线。“红色故都”可以从瑞金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到于都县红军长征出发地,再从红军小道到兴国县将军园,沿途的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红色文献展、史料展给予未成年人更直观的认识;“江南宋城”则可以让各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小读者在赣州市图书馆的集合下进行走读研学,通过赣州街谣“夜(一)光山、二码头、三潮井、狮(四)姑岭、五道庙、六合铺、七姑庙、八角井、九曲巷、世(十)臣坊”,游历童谣里对应的每一条街道,行走在街巷的同时,将赣州一些有趣的人和事讲述给未成年人,深化未成年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创新阅读推广形式和服务,满足未成年人多元化阅读需求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要以文献为主、推广为辅,以未成年人为导向传递文献内容,抓住未成年人群体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兴趣,策划与未成年人相匹配的活动,要让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突破传统固有思维的桎梏,融入契合未成年人的阅读体验及参与形式,才能引起未成年人的学习共鸣,使其主动传播地方文化,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加入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

打造沉浸式阅读活动体验

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云计算、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也能够为不同主题的阅读推广提供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有必要申请足够的经费,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打造沉浸式阅读活动体验环境,吸引未成年人参与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与技术公司的沟通与合作,对地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转化成未成年人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的内容,让未成年人在沉浸式阅读推广活动中有收获、有感触、有惊喜,才能真正实现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地方文化阅读推广人才

图书馆阅读品牌成功与否与其效能能否充分发挥具有密切关系,而图书馆馆员素质决定着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注重地方文化阅读推广人才的培养工作,以本土为主,建设一支熟悉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阅读推广人才队伍。以本馆馆员为主体,同时吸纳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正确的引领和指导。站在未成年人的心理角度,用专业的知识为其提供精准的阅读指导,提高地方文化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增强未成年人对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让地方文化变得有活力、有趣味,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文创

近日,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在赣南各县(市、区)巡演,《一个人的长征》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央长征时期赣南人的故事,不仅故事吸引人,以剧目内容创作的文创产品更是在演出现场吸引了大批的未成年人驻足。可见,打造赣南地方文化文创产品就是要提炼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只有设计具有视觉化、童趣化、时尚化的地方文化元素文创产品,才能在吸引未成年人的同时,用文创产品讲好赣南故事,既能够帮助未成年人接受地方文化,又能够充分展现赣南特色文化。

整合优质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除了图书馆,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协作配合。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拓宽公共图书馆合作渠道。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院、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江西省宋史研究会、王阳明研究中心均可以通力合作,整合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优质地方文化资源服务于未成年人。例如,2023年,“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在赣州市龙南县举办。赣州市图书馆参与了《第32届世客会赣州文化丛书》的编撰,丛书是一套图文并茂介绍赣州四大旅游品牌的文化读物,带有鲜明的赣南特色,也是向未成年人推广地方文化的最佳读物。

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发挥地方文化优势的主要途径。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创新优化推广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情怀,深化未成年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标签:  文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