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成为信息发展的新潮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娱乐方式,还为传统行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此背景,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新媒体力量革新已有的管理模式,优化读者服务的方法与渠道,提升服务品质,为读者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鉴于此,研究探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以期为图书馆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新媒体的兴起凭借其超越时空的特性,显著提高了信息的获取速度与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便捷的生活方式起到了奠基效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数字化阅读与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兴起,传统纸质媒体阅读逐渐向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多元化阅读转变。然而,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无法与时俱进,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已有的读者服务进行管理与深化,创新管理服务理念,才能助推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
高度网络化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始出现高度网络化的特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还能让读者依托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料,实现服务的无界化。这种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读者阅读与学习更加便捷。
强大互动性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依托网络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与读者建立了密切的互动联系。图书馆能及时地发布各类通知、活动信息等,读者则能通过留言、反馈等方法,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双向沟通。此种互动性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归属感与参与感,使图书馆能精准把握读者需求,优化服务内容。
内容较丰富
新媒体视域下,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中,极大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改变了以往内容收集与传播的方式。除了传统纸质书籍,图书馆还引入了电子图书、有声读物、在线课程等形式的数字资源,此类资源不仅来源广泛、更新快,而且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真正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服务范围大
高校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与阅读方式具有局限性,服务范围较小,新媒体视域下,读者服务不再局限于实体图书馆的有限空间,而是借助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多地区。读者只需利用手机或电脑,即可登录图书馆账号进行阅读或借阅,轻松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这种服务方式的广泛化既扩大了图书馆受众,又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方式
手机图书馆App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图书馆App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载体。此类App能整合图书馆中的各项资源与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一站式”阅读体验。读者只需下载与注册App,即可随时随地访问资源库,进行系列的图书借阅、续借、查询等操作。同时,此App能依据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兴趣爱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推荐,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微博服务平台
微博作为目前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具有用户基数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开通官方微博账号,能及时为读者发布与传递最新动态、活动信息与服务理念。同时,利用其所具有的转发、评论等功能,能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增强读者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此外,还能利用微博平台发起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
微信公众号平台
微信是国民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之一,具有强大的用户黏性与丰富的功能特性,将其应用于高校图书馆,能深化读者服务。图书馆通过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能定期为读者推送最新资讯、活动预告、图书推荐等。此外,还支持图书检索、座位预约、公告通知、讲座推送等功能,为读者提供便捷与高效的服务体验,并能借助数据分析手段,精准把握读者需求与行为,为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提供支持。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完善读者服务意识不强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服务模式,并未正确认识到新媒体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未将新媒体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图书馆管理层对新媒体服务转型的推动力有限,未能向工作人员普及新媒体的相关知识与价值,致使工作人员对新媒体的认识不足,未意识到新媒体对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导致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受限,无法最大化发挥新媒体的价值。
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朝着网络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娴熟的工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在面对新媒体技术设备时,存在力不从心的状态,对媒体平台的操作并不熟练,无法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此现象反映了工作人员在培养层面的不足,无法跟上服务模式的变革,进而直接影响了整体服务质量,并降低了读者的满意度。
内容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多元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内容与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的多样性比较有限,并无法精准地对接每个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读者对信息的选择具有多元化特征,其对信息选择更加挑剔,而高校图书馆倘若无法及时调整内容策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与实用性,则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但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无法激发读者的兴趣。
宣传策略缺失与社会影响力受限
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在宣传方面的投入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媒体视域下,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致使高校图书馆在公众视野层面的存在感较薄弱,大众对图书馆的关注度也存在严重不足。而基于新媒体盛行的当下,国民更倾向于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快速获取信息,倘若图书馆无法适应此趋势,则无法吸引受众与留住读者,从而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制约其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策略
提升新媒体视域下的读者服务意识
基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接受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变革,从思想层面正确认识到新媒体视域下读者服务的重要性。首先,深化领导层对新媒体的理解。高校领导及图书馆管理层应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发挥率先示范作用。例如,深入实际学习新媒体的特性、优势及发展趋势,认识新媒体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能、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途径,其包括公众号、网站、微信、抖音等多样化的平台与工具,具有高效的便捷性与承载力。通过积极举办专题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广泛普及与宣传新媒体知识,在校园中形成自上而下的新媒体服务读者与应用的良好氛围。其次,强化教职工的新媒体服务意识。教师是新媒体服务读者的倡导者、实践者,高校领导及图书馆管理层应积极倡导与教育教师,使其树立良好的新媒体服务意识。例如,依托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鼓励教师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科研服务等层面,并引导教师主动向学生宣传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资源,让学生能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与理解以用户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新媒体视域下改革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实现从被动等待向主动推送的转变。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用户需求,依托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让服务能朝着个性化与精准化方向发展,并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促进图书馆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
构建专业化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团队
新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现有工作人员的传统服务理念与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因此,应组建一支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意识强烈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才能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对已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化与创新。首先,严格把关人员招聘。例如,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应严格做好把关工作,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估,采用考核形式选拔人员,确保所招聘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其能力与岗位发展相匹配。其次,完善图书馆人员培训机制。例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工作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在岗进修等持续性教育策略,培训中除了专业能力,还应着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掌握服务至上的理念,确保每位工作人员能对“以用户为中心”具有深刻的认识,并依据此理念开展日常的工作。最后,重视实操演练工作,提升实践技能。新媒体视域下,每位工作人员应熟练操作图书馆的网络化设备,及时跟进技术更新,以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在提升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例如,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新媒体技术与网络设施更新后,应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实操工作,使其熟练运用设备设施,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除此之外,还应构建新媒体服务文化。图书馆应致力于营造一种开放、包容、创新的新媒体服务文化,鼓励员工积极探索新媒体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务团队。例如,举办新媒体服务创新大赛、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图书馆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促进读者服务的深化发展。
创新高校图书馆的内容服务模式
新媒体视域下,图书馆对读者服务不断创新,为图书馆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为提升读者的体验与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融合网络与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首先,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深化个性化服务。例如,图书馆应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依据读者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行为数据,包括浏览历史、点击偏好、停留时间等,深度挖掘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需求,实时调整服务策略,为每位读者量身定制阅读推荐。其次,对已有的界面进行优化,实现个性化定制。例如,图书馆应对物理与数字资源进行布局,检索优化流程,设计灵活多变的界面,让读者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调整布局、色彩主题与功能,并依托机器学习算法让系统依据读者使用习惯,优化页面展示,为读者提供流畅的阅读体验。再次,建立读者数据库,实现长期跟踪。例如,图书馆应针对长期活跃的读者用户建立详细的个人数据库,记录读者的阅读习惯、偏好与互动反馈。利用持续的数据分析、反馈跟踪等,让图书馆能精准预测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感兴趣的书籍、活动信息等,深化服务的质量。最后,强化检索功能,提供便捷服务。例如,图书馆应对已有的馆藏资源进行分类,采用标签化处理,确保每本书籍能被精准索引,并优化检索算法,提升关键词的响应速度与准确性,让读者能在海量书籍资源中迅速找到所需内容。通过此种形式,能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与质量,从而为读者提供具有价值的阅读资源。
拓宽宣传渠道提升高校图书馆影响力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要想管理与深化读者服务,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应增强图书馆的知名度与吸引力,才能真正提升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与阅读体验。首先,基于新媒体视域,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的资讯实现精准推送。例如,图书馆应结合读者画像,分析读者的网络访问习惯、兴趣爱好、阅读类型等信息,定制化推送图书馆的最新资讯、活动预告、阅读推荐等,以此增强读者的黏性。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关注读者需求的变化,实现精准推送。例如,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多元化宣传平台,包括社交媒体、视频分享网站、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平台,拓宽宣传渠道;还可制作充满趣味性、吸引力的宣传内容,吸引更多潜在的读者关注图书馆,形成裂变效应,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最后,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加强宣传工作。例如,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同时推进,通过举办讲座、展览、读书会等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通过持续高效的宣传,构建图书馆的良好品牌形象,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能让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读者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域下,传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亟须对已有的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管理与深化,创新与改进服务模式。而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对读者服务的管理与深化,能创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以更加开放、主动、创新的姿态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真正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