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介绍了西藏高校阅读推广馆员培育现状,主要从馆员科研项目和学术文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馆员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专门的阅读推广部门并配备专业的人员、提高阅读推广馆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组织馆员参加“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等策略,以期为西藏高校阅读推广馆员走向专业化提供理论借鉴。
在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于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时致信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谆谆教导、殷切嘱托,极大激发了全社会投入阅读活动的热情。
在推动全民阅读的过程中,阅读推广(以下简称“阅推”)活动最引人瞩目。西藏自治区七所高校图书馆的阅推活动主要是由阅推馆员对活动进行策划、组织,但这些馆员的专业背景、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且较少接受专业培训,从而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另外,我国当前仅有9所大学开设了阅推类课程,这样的阅推人才培养规模难以适应蓬勃发展的阅推工作需求。因此,开展高校阅推馆员的培育工作,对提升高校阅推水平,促使阅推走向专业化有重要意义。
西藏高校图书馆阅推馆员培育现状
阅推部门设置及馆员配备
西藏自治区共有七所高校,分别是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藏医药大学、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各高校图书馆均未设立阅推部门,但前三所高校图书馆组建了阅推小组,成员由中青年馆员兼任。其他四所高校由于工作人员有限,未组建阅推队伍,但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临时委派馆员组团,开展阅推活动。
馆员培育情况
西藏高校图书馆在馆员培育方面,主要利用科研激励、对外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方法提升阅推馆员的专业水平。
1.科研激励
高校的科研激励政策可以激励阅推馆员利用科研提升其专业水平。西藏各高校图书馆鼓励阅推馆员申请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与典型服务案例,以促进馆员主动学习及其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鼓励馆员将科研与工作结合,形成“以学促专,以专促能”的环境,助力馆员科研与阅推能力的双重提高。例如,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持续召开学术交流和业务案例分享会,并鼓励馆员积极参与,有效提升了馆员的阅推水平。
2.对外交流学习
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图工委”)非常重视馆员的培育,以援藏为契机,多年来与发达地区的高校持续联系,为馆员外出交流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例如,2021年,图工委组织成员馆馆员赴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学习;2023年,图工委组织七所高校图书馆赴中山大学图书馆交流;2024年,图工委组织馆员赴南昌大学图书馆等地学习。对外交流学习不仅开拓了馆员的视野,还提升了馆员的专业水平。
3.参加陶风青蓝工程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利用江苏省“陶风青蓝工程全省中青年图书馆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网上教育的机会,为本馆馆员开展培训。该培训由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或较强的实践经验的专家主讲,旨在促进馆员专业水平的提升。
西藏高校图书馆阅推馆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未设置阅推部门,没有配备专职人员
如上所述,西藏自治区仅有三所高校图书馆组建了阅推小组,但其余四所高校图书馆由于工作人员有限等原因,尚未成立阅推小组。可见,西藏自治区七所高校图书馆均未成立专门的阅推部门,且阅推馆员都是兼职。因此,缺乏专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影响了阅推工作的效能。
馆员培育方法较为传统,实践性不强
在阅读推广馆员的培育过程中,过于侧重自我学习、对外交流及专家讲座等形式,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强化,导致馆员实践能力的提升幅度有限。相应地,馆员将工作经验总结并提炼为理论成果的能力也较弱,具体反映在阅读推广类项目中缺乏大型项目支撑,以及公开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偏少。
1.近十年的科研项目情况
经过调研,以西藏大学图书馆和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两馆近十年在科研项目方面的基本情况如下,西藏大学图书馆申报了2个校级的阅推项目,主持人分别是王丽英和才让扎西老师;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申请的阅推项目数量共7个(见表1),包括1个中图学会项目,3个教育厅项目,3个校级项目。
从表1(根据CNKI数据整理)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起,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阅推类项目持续立项,说明馆员对阅推的关注度较高,阅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但在项目立项级别上,主要集中在校级项目和教育厅级项目,缺乏教育部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更高级别的项目。
2.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情况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源进行高级检索,以“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图书馆”+“主题=阅读”为检索式,检索2014—2023年署名为西藏大学图书馆的文章,去掉无关项,检索结果有11条(见表2),其中1篇是被北京大学核心期刊收录的文章。
以同样的检索源、类似的检索式进行高级检索,“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主题=阅读”,以及“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主题=阅读”,筛选2014—2023年的成果,得到有效结果19条(见表3)。其中,有四篇文章被纳入南京大学核心期刊扩展版目录。此外,经检索,其他五所高校未有公开发表的阅推文章。
经统计,西藏自治区高校图书馆2014年至2023年共发表阅读及阅推类文章30篇,其中核心期刊文章5篇(占比约16.67%)。可见,西藏自治区高校图书馆阅推类文章的数量尚可,但质量有限,反映了馆员在阅推领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图书馆未组织参加“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
图书馆馆员培育工作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的高校培育工作、高校图书馆协会组织的培育工作以及民间机构开展的专业课程培训等。例如,中国图书馆学会多年来持续开展“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西藏自治区各高校图书馆未派馆员参加。因此,西藏高校图书馆馆员基本依靠自学、外出交流、参加网上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缺乏线下专业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专业理论水平的快速提升。
西藏高校图书馆阅推馆员培育策略
重视顶层设计,设置阅推部门并配备专门人员
由于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多年来未引进新人,同时,自然减员导致人员紧张。虽然各馆都成立了阅推小组,但小组成员均为兼职,缺少专职从事阅推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人员,导致阅推活动形式老套、内容陈旧,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学校应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为图书馆引进新的人才,只有图书馆人员充足,才能建立专门的阅推部门以及配备专业的阅推人员,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的作用,发挥图书馆场地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增强学校学习和文化氛围,为西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阅读推广活动效能
从项目申报和文章发表情况来看,阅推馆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限。这需要引起学校及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图书馆是场馆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阅推馆员的能力与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其中,馆员的理论水平尤为重要,只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促进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从阅读推广工作来看,阅推馆员需要具有组织、策划宣传、推广、评价等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读者心理与人际沟通技巧;还要熟悉本馆馆藏。但从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情况来看,仅有9所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开设了阅推类课程。据调查,大多数西藏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校期间未学习过阅推方面的知识,缺乏读者心理、策划、组织、宣传、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馆员在阅推工作方面往往只能模仿发达地区的图书馆,难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体系。因此,西藏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培育理念新、专业强、技能高的阅推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首先,实施科研激励机制,鼓励馆员自发、自觉学习;其次,学校应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让馆员参加专业的理论学习;最后,可以派馆员前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拥有“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积极参与其举办的活动,借此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开创西藏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新局面。
组织馆员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提升
馆员理论水平
“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培育专门人才、服务全民阅读的品牌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已举办22期活动,培育阅读推广人6300余名,为加强阅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国图书馆及相关业界高质量开展阅推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在培育行动中,授课的老师都是图书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或行业领军人物,讲授的是图书馆学前沿知识、热点问题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秀案例。
因此,西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选派阅推馆员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的“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以拓宽阅推人员的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进而结合各校实际开展阅推工作,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阅推活动。
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而阅读推广人员尤其是阅读推广馆员的专业化水平与阅读推广活动的质量紧密相关。然而,传统的图书馆学专业课程缺乏阅读推广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蓬勃发展的阅推工作对人才的需求极度不匹配。目前,西藏自治区的高校已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硕士招生资格,但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在实践中,专业型阅读推广人才非常匮乏。因此,需要对西藏自治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馆员进行培养和教育,以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质量,营造浓厚的阅读与学习氛围,为西藏自治区培养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各类优秀人才。
本文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背景下藏学文化读物推广研究”(项目编号:SK2021-37);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智慧服务背景下西藏高校阅推人培育研究”(项目编号:XZEDUP230114);西藏民族大学校内项目“山南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研究”(项目编号:23MDY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