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文阅推“新妙方”

known 发布于 2025-09-10 阅读(25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沟通方式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公共图书馆为例,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应积极探索创新的阅读推广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全新的阅读平台、丰富馆内图书资源,拓展阅读推广的渠道等,从而彰显图书馆在资源共享、阅读互动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的功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文化自信,丰富文化修养。基于此,现在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从资源整合、平台创建与应用、创新新场景、组建专业化的阅读推广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对策,旨在为做好数字文化战略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分析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其在阅读推广工作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图书馆通过新媒介开展各项推广活动,如微信平台中推出书评活动、各种馆藏书籍的介绍与推广、公益讲座以及各种活动等。虽然部分图书馆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为其带来的重要影响,馆藏资源也得到了一定的利用,但是要想全面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文化育人、培养读者(粉丝)文化自信、塑造全新的数字文化新体验等目的尤为困难。究其原因,从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战略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文化资源少、资源孤岛现象严重、缺乏先进的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粉丝联系不紧密、数字化体验场景不够新颖等,成为影响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宣传和引导的主要弊端,其在推广模式上并没有顺从读者当前的数字化阅读习惯,没有对数字化阅读推广内容和场景做好创新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为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需从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数字文化战略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的新机遇

数字技术加持:为文化传播提供技术赋能

图书馆的资源较为丰富,涉及历史图片、古籍、影像资料、地方文化遗产等,其已经成为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储存的重要载体。过去,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推广,但是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有些资源很难被读者所认知和获取。而数字化技术与数字文化战略相互融合,为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图书馆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将馆内资源以文本、音频或者3D模型的方式进行演示、传播和互动,促使图书馆在技术的加持下明显提升文化传播水平,为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助力。

共享功能:保障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

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服务网络。一方面,偏远地区的群众在获取文化资源或查找地方文化资源、古籍时不再受时间和成本的制约,通过点击图书馆文化资源阅读模块,便可查找相应资源。另一方面,数字文化战略的实施还突破了当前图书馆阅读中出现的“知识鸿沟”和“数字鸿沟”,让更多人可以公平、平等地进行文化和知识的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范围及效果,增强文化供给的服务效能。

阅读习惯:提供人性化和精准化的阅读服务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2年数字化阅读趋势显著,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0.1%;听书以及视频讲书等成为新的阅读方式;我国有超过三成的成年国民有听书的习惯。数字文化战略的实施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方向,为了满足人们数字化阅读的需求,需结合其阅读的喜好和习惯,扩展资源供给渠道、强化服务途径、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等,以此提升阅读推广服务的质量,帮助图书馆在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打开自身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读者阅读的满意度。

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实施路径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该规划中提到了“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这些政策的提出为我国开展文化数字化战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当前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图书馆应该抓住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数字化手段,确保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更加高效、可及。

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保障资源的有效供给

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包括珍贵的古籍、多媒体文献库资源、电子书刊等。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为了能让更多读者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在构建“中华文化数据库”时,各地方图书馆应结合各自特色和馆藏资源,推进地方文献的共建共享。例如,杭州图书馆自建“馆藏古籍数据库”,对馆藏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稿本、刻本古籍等进行数字化加工。这些资源实现了共享,读者只需要使用手机进入该数据库就可进行卷目索引、全文阅读。这一数据库的构建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便捷,还实现了对重要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加强了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另外,杭州图书馆还推出了“杭州市公共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全市区县图书馆馆藏家谱,读者在检索时只需输入姓名或关键词就能进行全文阅读。此外,杭州图书馆还在古籍资源数字化共享的基础上,将电子书报以多媒体音频、3D和4D互动资源的方式呈现,打造了线上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并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和体验活动、文献阅读等进行推广和宣传。多媒体文献库资源在进行共享和阅读推广时,通过精选当地文化习俗、文化传说、经典名篇和部分原创作品,以不同系列和主题进行编辑,创设集动画、视频以及图片、文本等于一体的有声电子期刊,这些资源可以在手机端播放,加深大众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搭建图书馆“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

为了实现“服务全覆盖、共享无差别、借还零距离”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图书馆应借助融媒体构建阅读推广平台,将市区两级图书馆进行紧密联系,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将移动端数字资源与新媒体运营集成“一张网”,构建杭州地区图书馆、手机端共享统一平台,成功帮助图书馆从单体馆向多馆联动转型,拓展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同时,图书馆在加强文化资源的传播时,还需投入相应的基础设施,建立专门的文化馆学习中心或体验中心,从而帮助读者在体验过程中点燃对中国文化学习的欲望和激情,进一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味。例如,杭州图书馆开设了“宋韵主题分馆”,有效促进了南宋文化的传播。该主题分馆配有借还书系统,可实现全市范围内有杭州书房标识的图书进行借阅和归还。“宋韵主题分馆”构建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平台,带领读者通过解读宋韵文化,深入探索宋韵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图书馆还可以借助在线讨论、论坛、社交媒体等,鼓励读者在线上阅读之后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书评以及推荐书单,从而吸引更多读者(粉丝)组建专门的阅读社群,进而对古籍或者当地非遗素材进行深入交流,促进更多读者能够参与活动。并且,线下图书馆还可以根据书籍的网络评分,向更多读者进行推荐,并通过画板形式将书籍(线上热榜前三位阅读书籍)进行推荐,这一环节有效缩短了读者挑选书籍的时间,也能够激发他们对推荐书籍的观看兴趣。因此,线上和线下的阅读推广服务,增加了推广活动的互动性,为读者深入解读内容以及读物的挑选等提供了重要支持,提升了推广效果。

拓展阅读推广渠道

在进行数字文化阅读推广时,图书馆应认识到新媒体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作用,利用网站、移动终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电台等媒介,拓展其推广渠道,这不仅可以更及时、高效地宣传阅读推广活动,还能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激发读者对阅读内容、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南开大学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建党百年读百书”系列荐书栏目,引导读者对红色书籍进行学习,使其能够系统地阅读红色经典;南开大学还与天津音乐广播《音乐朗读者》栏目进行合作,借助广播电台的力量,向大众开展“红色经典最佳朗读者”的征集活动,邀请读者将音乐朗读的视频上传到校园广播、微信微博平台、广播电台上,从而吸引读者的参与和重视,纷纷将演绎的作品上传,实现线上平台的广泛传播。杭州图书馆利用多媒体平台宣传“音乐党课”,党员和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和报名;《宋韵之雅——“琴器书画”系列讲座》不仅进行线下文化传播,还利用央视频移动网、爱奇艺、杭州图书馆官方微博、我们大杭州视频号等10多个平台同步进行直播,观众在网上进行阅读和观看时,可进行有效互动,加强数字化阅读的效果。

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场景

传统阅读推广的弊端是无法很好地对资源间的联系进行复刻,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摆脱传统阅读推广实体空间局限性带来的不足,构建新型的服务场景,强化读者对阅读推广的满足感,加强文化体验。

其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R和VR打造全息呈现的阅读场景。例如,重庆图书馆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AI技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八个部分,包括“大咖讲书”“数字藏品”等,这些场景中的珍贵藏品以及文献等可在数字化建模技术、全景扫描技术的加持下,得以立体化的场景呈现,读者可在沉浸式的场景中感受数字藏品的魅力。其中,“大咖讲书”有机融合了喜马拉雅平台中“名人荐书”的有声资源与馆藏图书,读者可在边看、边听、边思考中对书籍内容有所感悟。南京图书馆采用AR技术,建立3D虚拟展厅、历史事件讨论展厅、互动体验展厅以及全景展示区等。在3D虚拟展厅中,读者可通过音频、视频和图片、文字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崛起的艰辛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变化等产生深刻认知。在AR虚拟体验区中,读者可通过走访红色基地等,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强化读者的文化素养以及民族意识。

其二,开启大屏与小屏共同推进的策略。小屏场景主要是将馆藏特色与地域特色进行融合所开发的App,该App的功能包括云展览、云阅读、云视频、云体验、阅读直播等。这些功能均可对数字文化资源以及文化活动进行推广和服务。例如,英国泰恩—威尔郡档案馆开发了“隐秘的纽卡索”App,在该App中读者可进行“时空的穿梭”。大屏场景主要是图书馆与电视台等进行联系,共同开设阅读推广服务的大屏场景。例如,图书馆在研发出新的资源产品或者阅读推广项目后,可联系当地的电视台与学校等,共同将其进行大屏推广,扩大传播范围。

组建一支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

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如何保障数字资源推广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在进行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图书馆应该建立专门的推广部门,主要负责文化资源整合、读者问卷调查、平台创设及活动布置等,从而实现高质量阅读推广。在该部门中,馆长主要负责整个推广项目的运行,其他馆员主要负责文献资源的管理工作、技术平台的开发工作、营销活动的布置工作等。同时,图书馆阅读推广队伍中还应增加一类特殊人群,即读者。众所周知,读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例如,图书馆可利用主题朗诵和图文征集的形式,在校园网或各大媒介中邀约读者进行文化的畅谈,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故事的创作,并将自身作品上传到图书馆的App中,从而使读者成为宣传和传播文化的主要力量。为了能够提升阅读推广队伍的能力,图书馆应建立专门的长效学习机制,利用培训和学习的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字化应用能力、阅读推广能力等。另外,图书馆为了能够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还可以在招聘环节上下功夫,集思广益,招聘更多有能力、有想法、有创新思维的人员,从而为图书馆开展线上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数字文化战略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要想得到明显提升,应从阅读推广工作入手,让更多读者认识到图书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践行者,应将数字文化战略与数字技术等有效融合,在阅读推广领域之中构建全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和推广渠道。本文针对多个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通过总结经验,在之后的实践中能够探索出更多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对策,挖掘图书馆在实现数字文化战略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

标签:  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