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作传统文化传承新篇

known 发布于 2025-09-10 阅读(392)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传统的传承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数字技术的兴起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带来新契机。现探讨以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分析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播、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迎来了全新的契机和挑战。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巨大的驱动力,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之瑰宝,它承载了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而数字技术以其高效、便捷与互动性,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创新带来新生机。

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当下,数字技术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对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起到关键作用。

一是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很多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如古建筑、文物和古籍等,受到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和时间流逝的威胁。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采集、建模和存储,能够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用数字形式被永久保留。例如,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能够准确地实现古建筑数字化建模,既能够记录建筑外观形态,又能够捕捉建筑内部的结构细节。这意味着,即便实体建筑将来受到损坏,也能用数字模型研究并恢复它们。同时,对古籍及其他文献资料而言,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扫描与存储,从而避免因纸张老化与虫蛀而造成的文献损毁。

二是数字技术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播渠道。传统传播方式中,传统文化传播通常受地域和时间制约,而数字技术的产生使传统文化能够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这类数字平台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各类文化类网站、App、社交媒体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阵地。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手机、电脑以及其他设备进入这些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以及魅力。例如,部分在线博物馆采用高清图片和视频讲解的形式,使观众不出国门便可饱览有价值的文物展览,数字技术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互动传播。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观众能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参与度。

三是数字技术给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为了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永葆生机,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数字技术为创新传统文化提供了大量工具与途径。例如,运用数字动画技术能够根据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创作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从而引起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时,数字音乐技术能够把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有机结合,打造独具韵味的音乐作品。数字游戏也是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传统文化题材进行游戏的研发,能够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价值,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尽管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仍遇到一定问题。

一方面,需要加强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当前,已有不少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中运用的实例,但是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组合。例如,部分数字化文化产品只是对传统文化内容做了简单数字化转换,而缺少创新设计与深入发掘。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类新兴技术应用中,出现了技术不够成熟和体验感较差的现象。另外,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在各领域融合出现失衡。例如,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而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中数字化应用却比较少见。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技术标准不够统一和数据安全问题。传统文化数字化进程中,各机构、各企业间因没有统一技术标准而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与融合,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数字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数据安全风险。传统文化数字化数据中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一旦被泄露、破坏或者篡改,就会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另外,数字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对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挑战。如何保证数字化传统文化资源能在科技日益更新的今天仍能被有效保护与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专业人才匮乏是限制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要原因。将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需要既有数字技术知识,也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现在这类人才比较缺乏。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通常缺乏对数字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很难有效运用数字技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很难深度发掘其内涵与价值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字技术应用。

以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创建数字化文化博物馆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建数字化文化博物馆已成为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数字化文化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时空局限,传统博物馆开放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地理位置优越,使很多参观者特别是外地民众很难在任意时间前往。而数字化文化博物馆能够通过互联网时刻对全球民众开放,参观者通过电脑和手机就能够进行参观。例如,部分知名博物馆纷纷上线展览,让民众随时随地都能欣赏珍贵文物展品并了解其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这一便捷性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与影响。数字化技术给文物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方式,传统文物展示通常只限于静态展示与单纯文字说明,民众很难对文物细节及其背后故事有深刻认识。但是,数字化文化博物馆能够运用高清图像、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使文物以更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给民众。例如,借助三维建模技术能够使民众对文物外观以及内部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民众犹如置身于历史场景,切身感受文物所处时代的气息。这些高级的展示方式在提高民众参观兴趣的同时,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认知传统文化。数字化文化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利用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可实现文物高精度数字化记录,并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精确数据参考。同时,数字化博物馆能够将海量文物信息与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方便学者与研究人员搭建研究平台。部分数字化博物馆已建成文物数据库、学术资源库等,便于研究者查询、研究。

要建设优质数字化文化博物馆,需要政府、博物馆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对数字化文化博物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标准指导以扶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博物馆本身也应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与质量。同时,社会各界可通过捐赠与合作的形式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给予支持与协助。

研发传统文化教育软件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教育软件的研发是促进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有效手段之一,传统文化教育软件以其互动性、趣味性吸引了众多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的重视与参与。相较于传统纸质教材,教育软件能够将传统文化内容以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展现,让学习过程变得更生动、更有趣。例如,一个古诗词题材的教育软件能通过动画演示和配乐朗诵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与美。同时,该软件可设置诗词填空、答题竞赛等互动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传统文化教育软件可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及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定制,每一个用户的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传统教育方式很难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而教育软件则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了解用户的学习情况与喜好,并向其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例如,针对有兴趣学习书法的用户,该软件可推荐相关的书法课程、练习资源等;该软件能为学习进度快的使用者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种个性化教育方式可以提升用户的学习效果,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发展传统文化教育软件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推广。传统教育模式中,优质教育资源通常集中于部分大城市与重点学校,偏远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学生很难享有。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传统文化教育软件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例如,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免费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吸引大批用户加入在线学习。这一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推广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在传统文化教育软件开发时,需重视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之瑰宝,内容浩如烟海,有待专业学者与教育工作者深入地研究阐释。开发团队应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规划与制作该软件,以保证其内容准确、权威。同时,该软件的设计应遵循教育规律与用户需求,关注用户体验,增强其易用性与实用性。传统文化教育软件的发展是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借助互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教育软件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推广,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利用虚拟现实,感受传统文化

在数字技术日益革新的今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感受传统文化,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给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展示方式通常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方式进行,受众只能够被动接收信息,很难真正深度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把用户引入虚拟文化场景,使其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气息中。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者能够像在古代宫殿、庙宇和园林中一样,感受古建筑的精妙,也可参加古代祭祀和庆典,体验传统文化的庄严和圣洁。这种沉浸式体验可以使用户更直观地理解传统文化,并提高其认同感与喜爱程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很多传统文化遗产因其地理位置的偏僻和保存条件的限制,很难呈现在大众面前。而虚拟现实技术则能够把这些文化遗产数字化,并通过网络平台呈现给全球用户。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了解这些文化遗产,且不受时空限制。部分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因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等影响已不能实地考察,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下全方位地游览与探究这些文物,了解它们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虚拟现实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就传统文化教育而言,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形象地学习历史、文学和艺术。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古代战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其他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与记忆;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对古代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增强艺术鉴赏能力。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可应用于传统文化的训练与传承,使传承人在虚拟环境中实践与传承技艺,从而提高传承效率与品质。

要想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感受传统文化,就必须加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虚拟现实技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设备成本较高、体验效果需要提升等不足。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投入有待增加、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设备成本有待降低、体验效果有待增强。同时,要加强虚拟现实内容创作与发展,引进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类虚拟现实作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要通力协作,加强合作,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得到广泛运用。

举行线上的传统文化和节庆活动

数字时代,线上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成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项创新之举。各种传统文化节庆借助网络平台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全球受众参与,如春节期间组织线上庙会、表演传统民俗节目、制作特色美食,使民众不出家门便可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线上活动也可以采用直播和互动的方式提升受众参与感。受众可在活动中发表评论、点赞,交流情感和经历。同时,线上活动易于记录与传播,可以扩大传统文化节庆影响,使更多人认识并喜欢传统文化。

总之,以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创建数字化文化博物馆、研发传统文化教育软件以及利用虚拟现实对传统文化进行体验等方式,可以使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生。所以,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开拓一条更宽广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路,让传统文化继续绽放耀眼的光彩,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委党校)

标签:  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联系我们。

iidomino cup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