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对于推动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显著提高花生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牟平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系统探讨牟平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重点从深松整地、土壤改良、精量播种、覆膜作业、田间管理及收获清选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介绍先进且适用的农机装备选择及应用方案,提供科学的作业参数和技术要点。
关键词 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农机装备;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6.014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工成本上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稳产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花生栽培的全程机械化对保障油料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牟平区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花生栽培区域,近年来通过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提升花生产业现代化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采用先进农机装备,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牟平区实现了从整地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为解决花生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经验。基于此,总结牟平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为其他地区发展花生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1 牟平区花生栽培概况
牟平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东临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区,西连烟台市福山区、莱山区和栖霞市,南与威海市乳山市接壤,北隔黄海与大连相望。牟平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特征明显,春冷、夏凉、秋暖、冬温,年平均气温12.8 ℃,年平均降水量663.3 mm,年平均日照时间2 483.7 h,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花生生长发育。牟平区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为主,土地肥沃,排水良好,为花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牟平区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年总产量约4万t,主要种植高油酸花生品种,如花育51等新品种,该类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1]。牟平区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回收合同,保障种植户利益。以莒格庄镇西莒格庄村为例,该村通过与春晶粮油签订回收合同,以每千克10元的价格销售双仁果,比市场价格高出0.3元,实现667 m2收入超过3 000元。近年来,牟平区高度重视花生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花生新品种多点试验、建设品种展示基地、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协助企业申报育种攻关团队等措施,有效推动了花生产业的发展。同时,牟平区实施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水肥一体化栽培,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全面提高花生栽培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益。在各项支持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牟平区花生产业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2 牟平区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2.1 深松整地技术
牟平区花生栽培过程中的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大型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深度控制在35~40 cm,作业速度保持在6~8 km·h-1,行距设置为60 cm,确保土壤充分疏松。深松作业一般在花生收获后或春耕前进行,土壤含水量以控制在15%~20%为宜,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透性,以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荚果形成。2)使用1GKN-350型旋耕机配套73.55~88.26 kW拖拉机进行深层旋耕,旋耕深度控制在25~30 cm,作业速度维持在4~5 km·h-1[2]。1GKN-350型旋耕机的旋耕刀采用弧形设计,可以将土块充分粉碎,同时将作物秸秆和杂草残留物深埋到耕层以下,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应用深松整地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牟平区花生栽培田块的土壤物理性状,为后续的精量播种和覆膜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2.2 土壤改良措施
牟平区花生栽培土壤机械化改良可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2FMS-3.0型撒肥机配套44.13~58.84 kW拖拉机进行有机肥施用,每667 m2施肥量控制在2 000~2 500 kg,撒肥均匀度需要在85%以上。此外,牟平区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每年投入800 t以上,同时实施总投资3 000万元的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3]。2)采用3FS-2.5型土壤调理剂深施机进行土壤改良,每667 m2施用土壤改良剂100~150 kg,作业深度20~25 cm,速度控制在5~6 km·h-1。3FS-2.5型土壤调理剂深施机采用双轴搅拌系统,能将石灰、钙镁磷肥等土壤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实施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牟平区花生栽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将土壤pH值维持在6.0~7.0的适宜范围,为花生高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3 精量播种技术
牟平区花生机械化播种可采用2BMF-12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该机型具有12个播种单元,采用负压气吸式排种系统,排种精度在95%以上,漏播率控制在2%以内。播种深度设定在3~5 cm,行距60 cm,株距15~20 cm,播种速度保持在5~6 km·h-1,每667 m2用种量控制在8~10 kg[4]。还可以选用2BMZF-2型双垄四行双粒花生播种机进行高效播种。该设备采用双垄四行结构设计,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播种情况。播种作业时,垄间距设置为80 cm,垄上单行距为40 cm,播种深度控制在4~5 cm,作业速度维持在4~5 km·h-1。使用先进的机械化播种设备,可以显著提高牟平区花生播种质量,为花生的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2.4 覆膜作业技术
牟平区花生栽培机械化覆膜可采用2MFC-230型覆膜机。该机型采用液压升降系统和双侧土箱设计,覆膜宽度为230 cm,覆膜厚度为0.008~0.010 mm,作业速度控制在3~4 km·h-1。覆膜作业与播种同步进行,采用一体化作业模式,膜下预留2~3 cm空隙,两侧覆土深度8~10 cm,确保地膜不会被大风掀起。选用3MGF-1型覆膜打孔机进行膜上打孔,该设备配备自动定位打孔系统,孔径设置为3~4 cm,孔距控制在15~20 cm,打孔深度2~3 cm,作业速度保持在2~3 km·h-1[5]。应用科学合理的覆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为花生的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该技术便于后期机械化收获作业的开展。
2.5 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
2.5.1 机械化中耕除草
牟平区花生机械化中耕除草可选用以下设备。1)采用3ZSF-4.2型中耕机进行垄间除草作业。该机型配备可调式中耕铲和弹性除草装置,作业幅宽4.2 m,中耕深度控制在8~10 cm,作业速度维持在6~7 km·h-1。在花生苗高15~20 cm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花生开花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既能有效清除杂草,又可以疏松土壤、培土护苗。2)使用4GWP-160型智能除草机器人进行精准除草。该设备采用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和电动微耕装置,可实现花生株间精准除草。作业时设备行走速度为1~2 km·h-1,除草深度3~5 cm,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特别适合覆膜栽培条件下的除草作业。应用机械化中耕除草技术,可以显著减少除草剂使用量,降低人工除草成本,为花生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5.2 病虫害防治技术
牟平区花生栽培主要防治以下病虫害。1)在病害方面,叶斑病和白绢病为害较为严重。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常在花生现蕾期后发生,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迅速,病斑多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导致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花生产量。白绢病多发生在花生结荚期,高温潮湿天气易发生蔓延,病株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茎部被害处常有白色菌丝层覆盖,最终导致植株枯死。2)在虫害方面,蓟马和蚜虫是主要防治对象。其中,蓟马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花生,受花生生长前期高温干旱天气影响发生较早且较重,主要靠吸取植物汁液维生,导致植株叶片卷曲变形、失绿、枯萎,严重影响植株生长;蚜虫主要在花生苗期至结荚期为害,群居于植株嫩茎、叶背等部位吸食汁液,使被害叶片皱缩、卷曲,还会传播病毒病。
针对以上病虫害,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机械化防治技术。1)使用3WPV-2000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进行大面积防治。该设备配备16 m智能变量喷杆和2 000 L大容量药箱,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变量喷药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长势自动调节喷药量。在防治蓟马和蚜虫时,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作业速度控制在6~8 km·h-1,雾滴粒径控制在80~100 μm,每667 m2用药30~40 L。防治叶斑病和白绢病时,选用苯甲·丙环唑等药剂,喷药压强维持在0.3~0.4 MPa,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叶面。2)采用3UAV-20型植保无人机进行补充防治,主要用于局部重发区域的紧急防治。该机型搭载20 L药箱,配备高精度导航系统和智能喷洒系统,飞行高度2.5~3.0 m,作业幅宽6~7 m,喷洒颗粒直径控制在120~150 μm,每架次可作业2.0~2.7 hm2。同时,在重点防治区域可以建立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早期预警,提升防治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5.3 水肥一体化管理
牟平区花生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包括以下部分。1)采用4GJL-150型智能灌溉机组进行水分调控。该设备配备变频水泵和物联网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操控和自动化管理。灌溉系统由聚乙烯主管、聚乙烯分管和滴灌带组成,主管直径110 mm,分管直径75 mm,滴灌带间距60 cm,单体流量2 L·h-1,工作压强0.1~0.2 MPa。
在花生不同生育期,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规律进行智能调控,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每667 m2的灌溉量分别为30~40、45~50、40~45 m3。2)配套使用3FJQ-200型水肥一体化施肥机进行营养调控。该设备具备智能配肥和变量施肥功能,施肥罐容积200 L,施肥精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按照花生生育期营养需求特点,采用“以水带肥”的方式,在花针期施用磷酸二氢钾,结荚期施用硝酸钾,每次冲施浓度控制在0.1%~0.2%,实现水肥精准供应。
2.6 收获清选机械化技术
2.6.1 机械化采收技术
牟平区花生机械化采收作业可采用4YW-2000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该机型配备双行振动式挖掘铲和清土分离装置,作业幅宽2 000 mm,挖掘深度可调范围15~25 cm,作业速度控制在4~5 km·h-1。采收作业应在花生达到成熟期,荚果饱满、果壳有明显网纹时进行,土壤含水量以12%~15%为宜。还可以使用4YWP-2型联合整地起垄花生收获机进行起秧作业。该设备采用液压调深系统,配备双侧挖掘刀和导向输送装置,挖掘作业深度控制在18~22 cm,作业速度3~4 km·h-1,能将挖掘的花生植株输送至振动清土装置进行预处理。应用机械化采收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花生收获过程中的损失率,同时提高作业效率,为后续摘果和清选作业创造良好条件。
2.6.2 捡拾与清选技术
1)采用4YJ-2.0型花生捡拾摘果机进行捡拾作业。该设备配备柔性捡拾装置和双轴摘果滚筒,作业幅宽2.0 m,捡拾转速可调范围150~200转·min-1,作业速度3~4 km·h-1。捡拾作业要在花生植株晾晒2~3 d后进行,以荚果含水率降至20%以下为宜,此时可听到荚果内籽仁摇动声。2)使用5TYS-120型双筛清选机进行清选作业。该机型装配双层振动筛和风选装置,筛网孔径上层10 mm、下层6 mm,振动频率350~400次·min-1,清选风速8~10 m·s-1。在清选过程中,调节筛网倾角和清选风量,可有效分离杂质,将清选后花生含杂率控制在2%以下,破损率低于3%,为花生的贮藏和销售提供保障。
3 结语
牟平区花生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对于推动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深松整地与土壤改良技术、精量播种与机械化覆膜技术、智能化田间管理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标准化的机械收获与清选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牟平县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还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未来,牟平县应当继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为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许娥.牟平区花生空壳的原因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4(1):182-185.
[2] 张景超.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J].中国农机装备,2024(11):90-92.
[3] 张琦.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分析[J].中国农机装备,2024(9):47-50.
[4] 申海洋,罗伟文,吴峰,等.花生机械化收获装备与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24,55(8):21-38.
[5] 高扬,张莲洁.丘陵山地花生播种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6):13-15.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孙世杰(1988—),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mail:2447248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