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在场景设计上重乡土、轻城市,极具农耕文明气息的宣传画在缺少乡土痕迹的现代都市里传播,这样的乡土风格与现代城市的市民需求和现代城市的气质毫不相符,造成了工业文明场景设计的缺位,不利于宣传效果的发挥。“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应协调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关系,既要体现出当今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城镇化和科技的信息化快速发展,也要反映出农村的发展现实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做到二者的相互辉映。
关键词:“中国梦”;宣传画;场景设计;工业文明;农耕文明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顷刻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随之,“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各级政府展开,作为“中国梦”的视觉物化,系列宣传画成为刚需。与之相呼应,中央文明办指导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和中国网络电视台随即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中国梦·梦系列”创作团队,以“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为涵义,创作出了一大批富有浓郁民间风味的宣传画作品。
一、“中国梦”宣传画的总体情况分析
“中国梦”框架下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包括了“时代楷模”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文明,树新风”系列等,这些宣传画具有倡导文明、弘扬美德、服务社会、复兴国家,向社会积极传递正能量、促人奋进等公益性质,所以被定性为公益广告。有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在画面上有“中国梦”字样,有的则没有。
(一)刊发阵地及门类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主办、新华通讯社协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http://www.wenming.cn/)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jwmsxf_294/zggygg/)是国内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下载“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主要刊发阵地。
1.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
在“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的“资料”栏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hxjz/tsjz2016/)板块里赋有“中国梦”字样的宣传画分为两类,一个是“网发作品”,一个是“围挡作品”,下面简单分类说明。
(1)网发作品(18个文件夹,合计206幅)
网发作品共有18个文件夹,具体为:丰子恺旧居(11幅)、广东龙门(3幅)、哈尔滨阿城(2幅)、河北(4幅)、河南舞阳(26幅)、吉林(东丰7幅)、江苏金坛(1幅)、脸谱系列(7幅)、辽宁(3幅)、欧阳中石书法(9幅)、其他(4幅)、山东(2幅)、陕西户县(60幅)、四川(7幅)、特刊(9幅)、天津(32幅)、有福系列(10幅)、浙江义乌(9幅),合计206幅,幅面均为52cm×72cm,分辨率达到300dpi,能满足印刷的需要。
(2)围挡作品(80幅)
围挡作品,就是适合在围墙或围挡上面发布的作品,共15个文件夹,具体为:安徽阜阳(1幅)、广东龙门(3幅)、河北蔚县(3幅)、河南舞阳(13幅)、黑龙江哈尔滨阿城(2幅)、江苏金坛剪纸(1幅)、辽宁(2幅)、山东高密扑灰年画(1幅)、山西广灵(1幅)、山西运城剪纸(1幅)、陕西户县 (19幅)、天津大郑剪纸(8幅)、天津泥人张(1幅)、浙江义乌(19幅)、中石书法(5幅),合计80幅,幅面均为100厘米×300厘米,分辨率达到100dpi,不能用于纸质印刷,但是能满足大幅喷绘印刷的需要。
把网发作品和围挡作品分门别类的话,大概可以归类为以下四类:
第一大类:名人名作,丰子恺和欧阳中石的作品。
第二大类:有地方特色,在全国有名气的民俗艺术品,有很多是国家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天津泥人张的泥塑、陕西户县的农民画和河北蔚县剪纸等。
第三大类:京剧脸谱系列和有福系列,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而“福”文化所折射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这两类作为作品被特别列了出来。
第四大类:特刊系列,在各个节日出的特刊通稿。特刊系列总结起来就是四类:一是建党建国要爱党爱国,如“七一”建党节特刊和国庆节特刊;二是庆祝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特刊、重阳节特刊和春节特刊;三是雷锋日“学雷锋好榜样”“向雷锋同志学习”特刊;四是庆祝元旦特刊。特刊系列都是在节庆前推出,色彩热烈,有红绸带、红旗、大红灯笼和“中国梦”红印章等元素,目的是烘托节日气氛。
2.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
与“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http://www.wenming.cn/)有所不同,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jwmsxf_294/zggygg/)上提供了六大类“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类型,分为平面类、展板类、围挡类、手机类、提示牌类和电子屏类,六大类下面又包含若干小类。
第一大类:平面类,内含:中国梦系列、爱党爱国系列、传统美德系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系列、仁义诚敬孝系列和环境保护系列。
第二大类:展板类,内含:中国梦系列、爱党爱国系列、传统美德系列、道德模范系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系列、环境保护系列和灯箱系列、其他系列。
第三大类:围挡类,内含:中国梦系列、爱党爱国系列、传统美德系列、道德模范系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环境保护系列。
第四大类:手机类,内含:中国梦系列、爱党爱国系列、传统美德系列、道德模范系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系列、环境保护系列和其他系列。
第五大类:提示牌类,内含:中国梦系列、爱党爱国系列、传统美德系列、道德模范系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环境保护系列。
第六大类:电子屏类,内含:农民画系列、剪纸系列、彩塑系列、年画系列、漫画系列和电子屏系列(特别标明了是天安门电子屏)。
(二)特点分析
“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http://www.wenming.cn/)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jwmsxf_294/zggygg/)中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进行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画面中,所选的载体“画”,不管是剪纸、泥塑、蜡染、农民画还是其他名人名作,都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 的所有“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当中,都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但在所有的画面上,都有醒目的标题大字“中国梦”的“梦”字。这个“梦”字是201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确定了主要宣传画风格以及指定宣传语后,选用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叶根友刀锋黑草书法字体作为“梦”字的指定标准书法字体。
3.作为“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主体的各个剪纸、泥塑、蜡染、农民画或其他名人名作,都是先确定画,再根据画的内容意境等确定宣传语。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里面,还出现了很多署名“一清”写的诗,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画面中是没有的。
4.在“中国文明网——让生活更美好”(http://www.wenming.cn/)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jwmsxf_294/zggygg/)两个地方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虽然分类和文字具体的表述形式有所不同,但要表达的内涵和视觉形象是一致的。
二、“中国梦”宣传画场景设计的不足
“中国梦”将传统美德、民间艺术与新时代党和国家、人民的愿景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宣传“中国梦”的同时,也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但在场景设计上,由于工业文明的缺位与对农耕文明的过度诠释,“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既没有体现出当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没有反映出农村的发展现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场景设计上重乡土、轻城市,形成了一种新的城乡偏见,这种新的城乡偏见违背了“中国梦”谋求大众利益、社会平等的基本立场,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
(一)农耕文明诠释过度
“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中的许多作品都是源自传统泥塑、年画、农民画、漫画、版画和剪纸,也就是说,来自民风民俗,大多数作品都不是专业人士创作的。
不可否认,与以往的宣传海报相比,“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在寓意、画面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将珍贵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与党、国家和人民新时代的愿景相结合。在宣传党的政治思想和国家的同时,“中国梦”系列还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从求异的角度来衡量,“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设计遵循了视觉艺术的规律,紧紧跟随时代,体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作品的质量不再以红色、大而全的海报创作标准来衡量。如果仅从画面构成内容上看,题材活泼、健康向上,构图考究,色彩质朴,造型准确,观赏价值高。
但是作为21世纪的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中国梦”系列宣传海报的场景设计不是很理想,因为这些民间艺术,像年画、农民画、泥人张和剪纸等,其中绝大多数具有典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特色,如茅草作为屋顶或泥巴砌的房屋、小桥、流水、牛、农田和拉车的马。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切都象征着中国的农业文明图景。而且在“中国梦”系列宣传海报中,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可以从网站“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jwmsxf_294/zggygg/)的文件夹“中国梦”系列宣传画排在第006号、007号和008号的三幅图为例来说明。第一幅“006 奔梦路上霞光满天”,从场景上来看,是一个霞光满天的早晨或者黄昏,一条弯曲的路被河水围绕着,路上有五个人、一头牛。画最前面是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头牛,老人的肩上扛着梨,手上扬起牛鞭,牛背上是牛轭,牵牛的是一个年轻人,肩上扛着一把铁铲,应该是老人的儿子;画中间是一个穿着红裤子、大花衣服的女子,肩上扛着一把铁锄头,手臂上挎着一个竹篮;画后面是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女的手臂上也挎着一个竹篮,两个人的肩上都扛着铁锄头;这条路两边种满了树,两边的河里有很多鸭和鹅。第二幅“007 朝夕奔梦”,是以剪影的形式来表现主题的。主要场景是这样的:画前面是树,树后面是八个人的剪影,八个人都戴着遮太阳的帽子,一头拖着工具的老黄牛,走路的四个人一个抽着烟斗,三个人肩上扛着铁铲或铁锄,一台手扶拖拉机,拖斗里坐着三个人。第三幅“008 吉祥如意中国梦”也是乡土场景,里面是一男一女两个主人公,整个画面特别欢快,男的敞着怀,身上穿着白马褂,嘴里叼着旱烟斗,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挑着一担果实;女的穿着短褂花裤子,包着头巾,肩上也挑着一担果实,因为丰收了,夫妻俩正把辛勤劳动的果实高高兴兴地担回家(如图1)。
在中国范儿公益广告——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 ing.cn/jwmsxf_294/zggygg/index_12218.shtml)的平面类、展板类、围挡类、手机报等下载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设计的场景基本上也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改革开放前的乡村景象。如此众多的宣传画几乎都是以农村为场景,城市场景几乎被人为屏蔽了。那时候农村物质极度匮乏,殊不知现在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为了发展农村,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其中“三农问题”被党中央列为工作重点。2004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村村通”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也是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惠民工程,包含公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电力、生活和饮用水、互联网等。特别是村村通公路、电话和网络政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后,山村跟城市不再隔绝、不再交通闭塞,农村与城市减少了隔阂,信息越来越及时与透明,农村的很多人走向了城市去赚钱谋生。2006年1月,国家取消了征收粮食税,并且进行农业补贴,农业税的取消让亿万农民释放了压力,摆脱了农业税的负担并得到了实惠,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效率也大大加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进步。这一年环境卫生也纳入了县乡镇基层干部考核范围,每家每户发了垃圾桶、建立了家庭垃圾场,农村的形象不再是脏乱差,城市该有的电器家具,农村一样不少,室内装修也颇有城市风格。2007年之后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农民生病住院的时候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费用,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客观上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极大地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起到了保护农业、促进农民身体健康、农村经济发展,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良好作用,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劳动力。此外,还有义务教育免学费等。政府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实施后,如今在农村凡是灵活、有点技术,愿意勤劳致富的,家里基本都有三层的现代化小洋房和小车了,21世纪后,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但是就目前发布众多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来看,确实难以反映21世纪中国的形象、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前进的勇气。“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对农业文明的过度解读也可能导致观众误解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以为“中国梦”就是“农业梦”。它没有反映出改革开放45年来农村改革的新成就和新形象。
(二)工业文明的缺位
“中国梦”的物化,即“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但这种开花以城市宣传为主。如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发布“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传画大型户外画面51幅,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还在全市广场、公园、建筑工地、主干道、商业街等设置灯杆道旗800个,固定宣传展板253块,这些小型“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传画面5788幅达24991平方米;发放张贴“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传画33000张,悬挂宣传横幅700余条,1610余处电子屏不间断发布,主题宣讲教育300余场次。再如,天津市西青区推进“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宣传画工作,在辖区主干道路两侧1000余个灯杆上悬挂宣传画,在70余个公交站点、路名牌的宣传橱窗张贴了“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作品,在村(社区)建立宣传展牌、楼门展示牌1000余块,在400余个宣传栏张贴了“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在200余块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中国梦”系列宣传画。
但到农村去就会发现,在广大村屯和生产队,除了在村委所在地的宣传栏上可以看到极少的几幅“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其他地方极难看到“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乡村场景设计突出,但这些场景对于城市里长大的很多人来说,已经是陌生的存在,只是回忆和曾经历史的痕迹,特别是80后、90后、00后,很多人并没有实际接触过农田的耕作,他们更加注重自由、个性化和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很快接受新生事物,更倾向于个人职业的发展与对将来的憧憬。所以,极具农耕文明气息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却在缺少乡土痕迹的现代都市里大肆传播,这样的乡土风格与现代城市的市民需求与现代城市的气质毫不相符,造成了工业文明场景设计的缺位。
三、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协同:" " " " " " " " " “中国梦”宣传画场景设计的完善路向
工业文明场景设计的缺位导致传播效果不尽人意。在整个“中国梦”系列宣传画宣传系统的链条中,宣传效果是否良好,与宣传对象的定位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换句话说,宣传效果好不好,在于能否得到城乡广大人民的认可,城乡居民能否将被动接受的信息转化为主动接受的信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由于宣传画的宣传方式属于单向传播,存在主动传播、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主动接受是指人们主动地去观看、理解和效仿宣传传递的观点、内涵、品德、行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思想观念并指导其行动的行为。被动接受主要是指受众本身认为政治宣传传播的观点、内涵等内容和自身没有关系,关联性不强。在被动接受宣传的情况下,受众往往会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由于宣传对象长期存在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没有热情,以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宣传,导致宣传效果达不到应有目的,甚至起到反作用。宣传对象的主观意识极大地影响着宣传的效果,若宣传对象对社会有失望或不满,就会质疑宣传的正确性,抗拒或不接受宣传的观点、看法和内涵,造成宣传的失败,影响政治宣传主体的威望。所以,设计“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定好位,协调好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关系。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华民族同心奋斗的四十年,是圆中国梦的四十年,是中国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快速演进的四十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变革。“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作为“中国梦”的载体,理应体现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工业化的极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工业化,是对外吸收了全球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承接产业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工业化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工业文明在“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中的场景设计中不应该缺位,而应该在宣传画当中明确体现出来。
农耕文明在“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中也要适度呈现,它能提醒我们不能忘了曾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不能忘了建国初期的贫困,不能忘了改革开放开始时的举步维艰。“中国梦”系列宣传画作品也应体现出农村的发展现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要反映出农民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奋勇向前的干劲。今天,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从解决温饱到小康家庭的跨越,二轮变四轮,茅草房变楼房,泥巴路变柏油路等,这一切,都应该在“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中一一体现,引导大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的场景设计既要反映国家与社会信息化、现代化、城镇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又要反映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景和成果,要实现二者的协同互促。
四、结语
当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我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综合素质也大大提高了。文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擅于并乐于思考,人们主动分析宣传画的内容与自身的关联性,识别传递的信息是否合情理,是否贴近生活,是否有创意。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增加了宣传的难度,也为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设计者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才能创作出符合实际与时代特征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才能在宣传画中呈现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J].理论导报,2017(7):1.
作者简介:督忠跃,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图形图像与视觉传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国梦宣传画与民族团结评价体系建构研究”(2018-GMD-006);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毛泽东时代(1942-1976)民族团结宣传画研究”(2020YB01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