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世界文字之奇观,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从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角度出发,将“江永女书”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女书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还可以提升场所的吸引力,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提高区域的可识别性,延续历史,传承文脉。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江永女书;主题公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但发展过快,设计师们无暇顾及景观内在的文化精神,造成了景观设计缺乏特色[1]。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看到了国外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但由于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导致现在许多国内的城市风貌日趋雷同,景观千篇一律。部分城市景观忽视了对于环境和精神层面的营造,面临着个性与特色逐渐丧失的严峻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审美也随之提高,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需求已经不是单纯的休闲娱乐,而是更加追求精神文化层面。
一、女书文化
纵观现代城市景观发展史,将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越来越重要。地域文化是本土行为因素的综合,是本土环境及人在当地长期生活作用中形成的精神、社会和物质的总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艺术[2]。国家倡导我们要文化自信,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所以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养分,在借鉴国外优秀设计的同时有意识地发掘保留本土地域文化,并结合中华文化中的闪光点,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展示城市个性。
永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并且具有多样性。舜文化、碑文化、瑶族文化和女书文化等,是潇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中最为特别的是江永女书文化。女书主要流传于江永县上江圩镇、潇浦、黄甲岭、允山一带,仅在妇女中传承,是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3]。女书不仅是一种女性专用的文字符号,更是一种文化形态,除了女书文字书写作品及其载体之外,还涵盖着江永当地的地理、人文和风俗等因素[4],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唯一性和濒危性,其价值不可估量,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江永女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文字被称为“蚊形字”,是女书文化最具标识性的核心元素符号[5]。女书字型奇特,与汉字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由点、弧、竖、斜四种笔划组成。外观为斜菱形,左高右低,笔画均匀,线条纤细,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主题是公园吸引游客参与的文化向导,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灵魂和本质。以江永女书为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新的灵感,丰富景观的表现形式,提高景观的辨识度,还可以提升场所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女书,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地方非遗文化。
二、场地分析与调研
本次方案设计以永州市宁远县泠江河旁的规划区域为例,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将女书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相联系,碰撞出新的设计灵感,提升景观的特色性和文化性。
(一)区位分析
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东南部,介于郴州市、贺州市、桂林市、衡阳市、邵阳市的中间位置,距5个城市均200公里左右,距离长沙、广州均在400公里以内,交通非常便利,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文庙、舜帝陵等著名景点,风景优美,文化丰厚,是湖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仰九嶷山水之灵气,承舜德文化之教化。有“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之称。
规划公园位于宁远县市中心的东南部,泠江河旁,北接舜帝中路,南靠嘉宁公路,西边紧邻舜帝南路桥,总占地面积约为21万平米。
(二)现状调研
宁远县市中心附近目前有三个已经建成的公园,包括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莲花山公园;以体育运动健身为主的凤飞体育运动公园;以及位于九嶷南路的无界公园。目前已建成的公园多以休闲观光、运动健身为主,相对缺少文化特色。因此本次规划以建立宁远县独有的主题文化公园为主,通过利用其天然地理优势和独有的地域文化,打造宁远县极富文化性和主题特色性的综合公园。
经过对于现场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优缺点:1.优点。首先,该规划地紧靠市中心,而且面积较大,可以作为未来的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其次,该规划区域地势相对平坦,周围开阔,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规划地南部以及河边种有乔木且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可适当保留。最后,该场地的东北部环绕泠江河,河流不仅可以带来水景欣赏,还可以调节生态和环境质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提供很大帮助。
2.缺点。首先,现状地块琐碎,不利于空间划分。地块的西南面散落分布居民建筑,显得结构不够整体,杂乱无章。因此,应考虑将其拆除,重新划分区域结构,合并地块,扩大规模,丰富种类,创造优美的林地景观。其次,乔木种类单一且缺乏景观效果。其应适当进行种植规划,优化景观观赏面。最后,局部地区植被比较杂乱,应当整体梳理现状植物,保留长势良好的植物群落,去除杂乱植物,塑造优美的生态植物群落空间。
三、女书文化主题公园设计构思
(一)设计理念的形成与表达
根据前期的调查与分析,本方案从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文化为理念出发,将当地传统的女书文化与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到一起,突出永州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促进女书文化在景观建设中的表现与传承,增进人们对城市的了解,感知历史,传承文脉,为市民塑造一个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统一的生态主题文化公园。
通过将女书文化元素表现符号化,加入到本次景观设计中,提高区域的可识别性,增强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注重对环境氛围、文化气息等精神方面的营造,设计出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感的景观,为宁远县打造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园。
(二)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
因为场地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设计时尽可能寻找场地独有的场所精神,并将场地的文化内涵作为设计亮点,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特征的场所空间。同时,充分尊重现状条件,针对原有地形进行合理规划,乔灌搭配,营造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确保生态景观植物群落可持续循环。并且设计时应当结合规划和市民生活需求,考虑区域功能的多样性。通过对地形、水系、道路、植被的系统整理,塑造一个简单易行,功能合理,又不失艺术人文气息的公园。
(三)女书元素的变形运用
本方案的设计元素主要来源于江永女书。提炼女书字体的造型,进行拆分、重组、变形,使用夸张的设计手法来表现设计感。将其运用在公园的道路、小品、雕塑、景墙、铺装等设计上,融合的景观效果,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精神内涵,让游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非遗女书文化的魅力,构成不失艺术人文气息的公园形象。
1.运用在公园的道路设计上
园路是公园各个景观节点及园内、园外空间的联系纽带,是景观游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把公园的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园路应当充分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灵活运用民族文化元素,使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充分感受到多样的民族文化氛围,每走一步都是风景[6]。本方案道路整体的规划形式多为曲线,同时在铺装上融入女书文字作为整个公园的亮点,串联起公园各个区域,构成一幅美丽的流动画卷,让人们在公园的任何地方都能欣赏到女书字体的形式美感,体验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2.运用在公园的小品设计上
景观小品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赋予设计更多的文化内涵及使用功能,增加更为丰富的内容。以不同民族文化为背景设计出来的景观小品,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营造出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使环境更加优美。
首先,直接将女书的字体运用在公园的廊架设计上,采用镂空的形式,在阳光的照射下透出光影的效果。在地面上直接映射出女书,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女书的魅力。其次,将女书字体中的笔画进行拆分,重新构建一幅新的图案,运用在公园的景墙设计上,造型优美富有特色。最后,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在灯具的造型设计上,既有美好的寓意又设计感十足,充分体现出形式美和功能性的统一(如图1)。
四、具体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方案由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道路规划图、景观结构图、节点图和植物配置图组成(如图2)。
(一)总体布局及功能结构
在本案中,结合上述的规划条件、场地的自身特征以及区域的功能结构,按照功能和主题,将整个公园大致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女书文化体验区”“女书文化展示区”“景观观赏区”“生态景观区”“儿童娱乐区”和“休闲健身区”以及20个重要节点。这种安排使整个公园层次递进、错落有致,将公园打造成集文化与休闲为一体的主题性城市景观。
整个城市公园规划结构为“一心两轴十二园”。一心指以女书文化为主题的中心广场。位于整个公园的核心区域,包含了中心圆形广场与林荫广场。两轴指文化体验轴、文化展示轴。文化体验轴位于公园的中轴线位置,连接入口、中心广场以及林荫广场。将整个规划地大致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区域。轴上布置了各类体现女书文化的艺术小品、景墙等,让市民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女书文化的魅力。文化展示轴贯穿公园的西北和东南两侧,连接女书文化展览馆、中心广场以及主题雕塑广场,提升了公园整体的文化艺术品位。十二园指彰显城市风貌的“迎宾广场”“中心广场”“林荫广场”“树阵广场”,展示女书文化的“女书文化广场”“女书文化展览馆”“雕塑广场”、自然生态的“亲水湿地园”、文化表演的“观演广场”、嬉戏游玩的“儿童乐园”、水绿交融的“城市水景园”以及市民运动健身的“休闲健身园”。
(二)道路规划
公园设有三个入口,并且都在入口旁设置了停车场,满足了市民的停车需求。公园的道路系统包括外部联系的出入口和内部游览路线。道路系统主要分为三级:一级道路与外部连接,平均宽度6米,主要满足消防与养护需求。二级道路平均宽度为3~4米,在公园内形成环路,将各个区域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园内还有一些小径,主要以鹅卵石小径、木栈道、汀步等形式出现,平均宽度为1~2米。道路分级能够有效地进行人流分离,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游园体验。
(三)植物配置
根据地块现状环境和不同的园区功能,把园区的植物配置大致分为三大区域:女书文化广场区域、休闲健身区域以及乡土植物种植区域。
1.女书文化广场区域
文化广场是公园非常重要的景观节点,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选择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为主,以大尺度、大空间、大色块为基本原则。具体设计以常绿树种香樟、马尾松、龙柏等作为主要树种列植,在重要广场节点处用银杏、樱花、垂丝海棠等加以点缀,体现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2.休闲健身区域
该区域位于园区的南部,南部主要有儿童乐园和健身场地,宜多布置香樟、竹子、桂花等有益身体健康的保健植物。同时保留了一些原有长势较好的植物,塑造宜人自然的植物景观群落。
3.乡土植物种植区域
该区域范围较广,栽植上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模式,打造植物品种多样性。多布置常绿乔木、色叶植物、花灌木、香源植物以及多年生花卉,塑造景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四)设计重点及亮点
1.女书文化体验区
女书文化体验区位于整体公园的中轴线位置,由迎宾广场和中心广场组成(如图3)。迎宾广场为公园西南侧的入口,侧方设置了大型的停车场,满足市民的功能性需求。铺装上采用了青砖铺贴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从街道过渡到公园。入口处的水景和景墙有效地分离了人流。迎宾广场的道路两侧都种植了高大的乔木,增强了迎宾的效果。道路上布置了体现女书文化的艺术小品,注重对于小环境的氛围营造。中心广场位于公园的核心区域,用花岗岩和透水砖铺装,并设置了雕刻有女书文化的景墙和景观柱,让市民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女书文化的魅力。
2.女书文化展示区
女书文化展示区由女书文化展览馆和主题雕塑广场组成,并和东侧的中心广场相呼应,铺装上主要采用花岗岩和透水砖。该区域主要以展示女书文化为重点,增强场地特色性,保留城市人文记忆,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女书文化以及城市的文化背景(如图4)。
3.景观观赏区
景观观赏区位于公园的西北侧,紧靠泠江河,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其设置了两个大型的生态水塘,设置亲水平台和廊架,通过自然跌水联系上下水塘,收集雨水,净化水体。通过大片种植乡土植物,打造具有地域主题特色的生态植物园。种植各色乔木、花卉和灌木,塑造不同季节性的特色景观。入口女书主题的廊架构筑物引导游客进入一系列乡土特色植物园。这里成片的密林、草地、花丛和生态水塘,将游客带入和谐、优美、生态的自然环境,有利于身心放松。
4.生态景观区与儿童娱乐区
该区域由公园南侧入口处的台地式花园和儿童乐园组成。台地花园的植物采用四种不同色彩的常绿灌木搭配种植多年生花卉,塑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缤纷景观视觉效果。儿童乐园布置了各种玩具,如跷跷板、秋千、滑梯和沙坑等,造型生动、色彩艳丽、趣味性强。将场地的铺装进行分割,设置坡地,形成丰富的地形高差,给人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空间体验。在此区域还设置了开敞的阳光草坪、景观廊架、休憩亭和散置的座椅供人交流休憩,方便家长看护孩子。
5.健身休闲区
健身休闲区域位于整个公园的最南端,紧靠儿童娱乐区,以运动景观为特色,表现生命的活力。此外,还设置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等规范运动场地以及各类体育设施,满足市民的运动健身需求。在这些场地中融入绿色景观,让人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
五、结语
本课题以在城市景观中融入女书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将女书文化运用在公园的小品及铺装设计上,通过这种主题公园形式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女书文化的魅力,增进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从而将其更好地传播出去,公园整体设计在做到自然生态的同时,极大地赋予公共空间及城市景观以个性色彩,努力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期望本次设计能够为居民打造一个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统一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卿冰冰.潇湘文化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永州大道联城段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2]苏醒.以地域文化为导向的主题性公园规划设计——以韵园茶文化公园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23):102-106.
[3]李桥湘.浅析女书文化传承与保护[J].中国民族博览,2022(22):201-203.
[4]周远屹.符号学视阈下女书文化核心元素数字化传承策略探析[J].美与时代(上),2023(2):51-53.
[5]宫哲兵.关于一种特殊文字的调查报告——湘南瑶山采风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3):122-128.
[6]田苗苗.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析——以拉萨市中华文化公园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11):89-91.
作者简介:杨博雯,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乡交通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