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从叙事设计视角出发,分析学前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方法,并为满足儿童情感成长需求提出新的探索方向。研究通过总结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归纳其行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寻找设计触点。提出以经典作品中的角色故事为灵感,结合叙事情境的创设、外观造型设计和功能体验设计,探索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的创新路径。叙事设计的引入使儿童家具更具趣味性,能够有效引导儿童行为,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儿童家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叙事设计;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学前儿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广东白云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叙事学视角下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研究”(2022BYKY60)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家长逐渐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对生活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家具产品作为儿童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而学前儿童(3-6岁)作为儿童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儿童家具产品有更加特殊的要求和重要性。同时,在当今这个注重美育的社会中,设计儿童家具产品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在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中融入叙事设计的视角会呈现出别样的效果。本文试图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结合儿童游戏行为特征以及相关概述作为依据分析学前儿童互动需求与设计创新点的了解,就叙事设计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提出新的思路。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叙事设计
“叙事”,一般来说就是讲故事。叙事,即叙述故事,隐含了人的认知逻辑、情感意象等信息[1]。关于叙事学的研究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正式提出,是一门主要研究如何讲故事的学科[2]。20世纪末,叙事从文学范畴发展到设计领域[3]。用叙事的方式来研究设计,就是把所设计的产品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自消费商品丰盈的今天,简单的产品功能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像“叙事”这种表达方式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希望像讲故事一样述说产品的主要内容或传达请观感,在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情感连接。
叙事设计究竟为何意?叙事设计是一种通过故事来传达情感和价值的设计方法。它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和外观,更强调在设计中融入故事情节,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通过构建特定的叙事情境,叙事设计能够提升用户体验,使产品不仅成为实用工具,还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这种设计方法强调情感联系与用户参与,通过角色、场景和情节的结合,激发用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近年来,叙事设计逐渐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趋势,尤其在儿童产品设计中,通过叙事性元素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与社交能力提升。
(二)儿童家具产品设计
家具产品是指满足我们的提倡家具生活中使用,美学,娱乐需求的产物,根据一定的空间区域,生产或销售,所购买的物品总和[5]。而儿童家具产品,主要是指专为0-18岁儿童设计的家具产品,包括儿童床、儿童衣柜、儿童桌椅等多品类产品,综合构成了儿童的睡眠、娱乐、学习专用空间。同时,儿童家具产品需要适应适龄儿童的行为及需求点特征的发展。而学前儿童家具产品主要是针对(3-6岁)的学龄前阶段的儿童为主的儿童家具产品。
我国在儿童家具产品设计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程度进行比较,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理念尚不成熟。基于中国政府推动轻工业发展、加强家具产品监管的背景,居民对儿童家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儿童家具产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947.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31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5%[6]。目前我国儿童家具产品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以成年人为目标客户群,同时在设计调研时较少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这一用户主体,因此现今市场上缺少特别是针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特征来研发设计的家具。在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上除了基础材料色彩工艺外需要关注三点:1.可成长性;2.互动性;3.娱乐创造性。总而言之,随着儿童数量的逐渐上升,中国儿童总人数与家庭比率同步增长的趋势,综合推动了儿童家具产品需求市场的快速扩大。
(三) 叙事设计与儿童家具产品的关联性
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涵盖了设计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的综合运用,不仅需要考虑用户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文明需求,将美学理论运用在儿童家具产品设计这样一门学科中的必要性可从“叙事设计”视角导入考虑。审美的需求是人类内在的一种高级精神文明需求,(3-6岁)学龄前儿童开始进入审美的敏感期,对美有着精神性需求[7]。美学美育是现今社会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设计作为美学中的一个分支,正是以叙事的手法对设计进行美的呈现,可以更好地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教育,有效地提升其情感体验,这也是叙事设计要与儿童家具产品进行结合的必要性。
现代人们所使用的儿童家具产品不仅是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载体,还象征着使用者的审美喜好和文化内涵。它同时也是寄托情感、表达想法、营造某种情境氛围的工具。以叙事设计的角度指导儿童家具产品设计,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人们美学意识的发展。在叙事设计视角下,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于产品叙事美的呈现。这种呈现可以向用户传递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为用户提供更具内涵的产品和体验,为儿童家具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同时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如图1),息息相关,步步融合设计。
二、学前儿童用户分析
3-6岁是儿童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也可以叫成长的觉醒期。学龄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行为活动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8]。本文以(3-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分析其行为特征、互动需求,结合相关要素等有助于进行儿童家具产品的叙事设计研究并且获取设计需求点。
(一) 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
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变化逐渐明显,生理、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也逐渐个性化,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到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触点(如表1)。
在3-6岁这个成长敏感期的儿童,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喜欢问各种问题,新鲜的形象较为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充满探索性[9],喜欢游戏,喜欢阅读绘本故事。皮亚杰曾说,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喜欢通过模仿来认知这个世界,例如不经意地模仿一些随意或不必要的行为,一般通过观察身边家长和同伴的行为进行模仿。同时,他们在这个阶段中得到社会性的发展,交际圈扩大,他们的交际关系不再局限于父母亲人之间的交流,会去结识新的小朋友和老师们等。还有这个阶段是儿童正式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常表现为行为受情绪支配,自控能力差,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二) 学前儿童的互动需求
家庭属于一种互动环境,是由儿童和家长双向组成的。在家具环境中,家长的行为影响儿童的各个方面,儿童的行为也能对家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10]。父母家长和儿童作为儿童家具产品的主要用户。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九零后开始为人父母, 尽管他们知道父母的陪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无耐工作的压力,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使得大多数父母分身乏术[11]。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成长的敏感期,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不同的互动,家长与儿童的互动,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触摸和交谈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要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主要包括交往、求助、探索、展示、娱乐等[12]。在家中儿童们渴望与父母在语言、行为及情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进行双向性互动,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儿童家具产品是儿童家具中互动需求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互动过程中,父母应当尽量最大化的参与到互动当中,与儿童处于相同的位置,儿童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对待。还有,父母在这过程中同时可作为教导者,引导孩子探索知识和建立正确地行为规范与认知,使儿童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同时也具有一定娱乐性(如图2)。
(三) 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的叙事因素
从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分析得出,学龄前儿童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拥有一定的叙事性思维,他们通常是从理解故事开始,再学会讲述故事,他们的情绪表达都是故事情节导向的,而带有叙事性的产品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发展中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以叙事设计的视角进行儿童家具产品设计,需要考究其叙事因素主要包括形态因素、功能因素、辅助因素,再结合美学的理论提升美观度[13]。首先,形态因素就是叙事的实体因素,作为叙事中心就是叙事载体的外观造型。其次,功能因素为叙事的情节因素,在这里就是学前儿童家具产品的使用过程功能表现,在使用过程中展开叙事情节。再者,辅助因素就是在形态因素的外观造型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美学让整个设计更加美观的辅助因素,可以是某个装饰或者是情境的塑造表达。
三、叙事设计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方法
由上述分析得出,在叙事设计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需要设计者通过对产品叙事性的表达,结合美学的外观美化,让学前儿童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产品的功能体验与使用方式会让学前儿童用户感受到叙事的主题。这不仅能引导儿童的行为习惯,还能提高父母和儿童的互动交流,从而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叙事情境塑造
叙事主题的选择拟定为首要。叙事视角下的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强调的是产品的叙事主题与学前儿童之间的共通性,通过叙事的主题来表达产品的设计内涵,结合美学,达到叙事情境塑造,从而提升儿童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前儿童的互动参与性。通过叙事设计,让学前儿童用户以叙事主题故事角色地带入自然融入到儿童家具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在儿童家具产品本身由“物”到“事”,在由“事”到“情”的转化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情感体验。
学前时期的儿童,喜欢故事,对阅读有需求,并通过一定的阅读积累,明确自己的喜好。故事类主题一般深受儿童的喜爱,它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故事性、故事的发生总需要特定的故事角色及情节内容,因此把经典故事情节带入儿童家具产品中是一个设计方法,一般会以系列产品呈现。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学前儿童偏好的叙事主题,熟悉所选择的叙事题材的角色和情节内容,提取故事代表角色的性格特征,将其可视化,符号化,把故事表达的内容融入到设计中,让这个故事从设计中体现出来;大部分读者都会对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印象深刻,使用有代表性的形象做设计,更能捉住儿童的兴趣点,并感知到产品所表述的故事,让儿童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激发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14]。例如故事书形状的床,绝对满足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所有幻想,使儿童愿意安静地躺在“书”里(如图3)。
(二)外观造型设计
3-6岁的学前儿童,他们对于世界充满着好奇与幻想,常常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而故事和卡通形象则是他们最好的导师[15]。以叙事设计的视角,讲究外观造型神韵,可形象化某特定角色,把握现代设计的形象化设计手法,突出叙事主题形象特征表达。直接的外观造型设计容易激起儿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让儿童更好地理解叙事主题和使用。据相关调查,大多数的学前儿童对动物故事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直接仿生动物的形态进行设计的儿童家具产品更能让他们产生一种亲近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在生活使用中收获乐趣。在儿童家具产品系列的外观造型设计中,设计者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直接以动物主题形象融合故事情节或背景,或者借助部分明显的特征与叙事主题相关联,能够有效增强使用者的代入感,进而提升其情感体验,并促进亲子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如图4)。此外,此类设计还具有一定的引导启发作用。
(三)功能体验设计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儿童房是其主要活动区域,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家具产品与成人的存在着不同的功用,基于用户和场景的特殊性,大多数家庭将睡眠、学习、娱乐、收纳功能集中在一个儿童房空间内。在符合儿童家具安全标准,满足儿童用户的日常需求基础上,在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中加入游戏互动是一种设计方法和趋势,但并非整个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单纯元素的运用。而适当添加游戏互动,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引导教育,给儿童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环境氛围[16]。由于儿童在不断成长,学前儿童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在儿童家具产品的功能体验设计中,除了考虑产品的基础功能,还应实现功能转换、复合和叠加。通过模块化组合和群化组合的方式,使家具功能多变,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学前儿童的互动参与感,改善情感体验(如图5)。
四、设计案例展示
针对上述设计方法,进行以叙事设计视角下的学前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实践案例展示,以此深入加强研究。本文以“小王子”主题系列家具设计为例,以叙述儿童文学作品经典故事情节为出发点,以儿童视角进行产品叙事表达,结合美学来设计主题系列家具。
(一)选材——情境创设
《小王子》是一部温馨、真挚、感人的经典童话作品,也是少有的既受孩子喜爱,又满足成年人情感需求的作品,能够同时契合家长和儿童的偏好。本设计以《小王子》为设计的叙事题材,并选取其中狐狸、星球、玫瑰等元素,对一套系儿童休闲家具进行设计表达。通过对叙事题材进行概括分析,得出整个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小王子与狐狸的相遇、相知和相离展开,进而引导小王子发现爱,学会包容他人并勇于承担责任。在叙事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设计者通过将学前儿童用户代入故事主角“小王子”的角色,使其自然融入到儿童家具产品的使用场景。在设计上,选用柔和的故事色彩搭配和故事角色形态外形,并结合美学构建故事情境,将其融入到儿童家具设计中,从而提升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外观——形态表现
在《小王子》故事中,狐狸的形象像老师,像军人,像那些不计回报,默默奉献的人。这个形象所映射出来的内涵有很多值得人们去学习去思考的地方,其中,故事中狐狸对于儿童来说从小耳濡目染更能对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因此,产品外观选定使用《小王子》中较为经典的“狐狸”这一形象进行深入设计,通过不同的外观造型设计叙事表达出三个不同时期下“狐狸”的状态(如图6)。
(1)初遇小王子在小王子驯化狐狸的时期,狐狸与小王子是一种相互陪伴的状态,因此选用了狐狸蜷缩躺卧在一旁的姿势进行简化设计,突出陪伴的概念。
(2)小王子驯化狐狸的过程中,狐狸告诉小王子在特定的时间中有规律的等待是幸福的。在此,运用了站立的姿势进行设计,展现狐狸在安静的等待着,期待着小王子到来的状态。
(3)小王子驯化狐狸后,狐狸因为有了小王子的陪伴,生活变得阳光灿烂,即使日后小王子离开了,狐狸也能因为曾经的美好回忆,变得更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因此产品外观选用了狐狸快乐奔跑的姿势进行简化设计,表达出狐狸在与小王子分离后依旧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体验——视觉效果
通过前边一系列设计流程,设计作品最终实现经典作品“小王子”的角色以叙事设计的视角代入儿童家具设计中,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外,还能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给儿童带来多样化的趣味体验。在“小王子”系列儿童家具设计(如图8)整体效果上,把《小王子》中的狐狸形象作为元素展开设计,并在设计中以儿童用户作为故事主角“小王子”,以家具产品的形态展示小王子与狐狸相遇、相知、相离时狐狸的状态。设计中结合“狐狸”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表达相互陪伴的情感色彩,采用常见狐狸棕毛色为基调搭配圆润的外观设计述说了小王子与小狐狸初探的小心,陪伴的快乐与离别的成长。同时,软包的运用确保儿童使用安全的同时也让整件家具更可爱有趣,满足学前儿童用户坐、爬、玩的行为需求。
五、结语
叙事设计在儿童家具产品设计应用的实际表现是艺术表达形式的一种审美。这会是一个新的设计思路方向,不仅丰富了产品的叙事内容,还极大程度地扩展丰富了设计的呈现效果。不再是简单具象设计,更多是无意中的文化内涵的表达与传播。本文以叙事设计角度进行儿童家具产品设计演绎叙事作品和角色,不仅满足和促进儿童互动需求、情感表达和审美需求,也为儿童家具产品设计提出了新思路,有利于儿童和家庭的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设计学的想象力:叙事, 直觉与讲故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5(4):59-65.
[2]汤铭明.图片故事的叙事策略与美学内涵[J].新闻爱好者,2011(8):98-100.
[3]万露,林丽,曹翀,等.感性叙事为导向的文创产品概念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20(10):157-162.
[4]赵健腾.叙事美学视野下的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9.
[5]段胜峰,彭科星,岑华.家居产品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6]舒邃.2020年儿童家具行业概览.[EB/OL].[2020-09-16]https://www.leadleo.com/report/reading?id=5e6747cefd2faa7f56f703c5.
[7]李英玉.3~5岁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7(6):77-81.
[8]Palermo Tonya M.Editorial:Clinical Trial Registration - Using Empirical Data to Inform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s Policy[J].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2019(9):1022-1023.
[9]杨亚萍,彭文利,徐娟芬.基于游戏性的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22(4):1-10.
[10]陈冰.论家庭环境及家长行为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中外交流,2017(48):202-203.
[11]苗艳凤,黄佳芸,张畅.基于亲子互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儿童家具设计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7):11-13.
[12]苗艳凤,徐璐,申立干.基于亲子互动的儿童家具设计[J].林产工业,2017(8):42-46.
[13]张丽伟.叙事性设计方法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9.
[14]谢威.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15]廖梅.幼儿行为特征下的引导型家具设计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6(8):44-47+187.
[16]张振,郝婷.儿童家具功能化设计路径探析[J].包装工程,2021(4):267-269+291.
作者简介:
陈梓露,助教,硕士,广东白云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儿童产品设计。
陈嘉华,讲师,硕士,广东白云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创意设计。
王艺璇,助教,硕士,广东白云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