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琼崖红色文化作为海南岛特有的革命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不仅是琼崖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和平台,创新性地将琼崖红色文化融入红色教育,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培养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成为当前海南面临的重要课题。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红色遗址、红色故事、革命文物、红色歌曲、红色影视作品等。这些资源蕴含着琼崖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为海南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相关部门通过深入挖掘琼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和策略,更好地活化利用琼崖红色文化资源,进而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海南省高校活化利用琼崖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艺术美育路径
琼台师范学院的原创舞台剧《光耀琼崖》以海南省本土的琼崖革命历史文化为载体,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艺术创作。从剧本的研读、角色的塑造到舞台的呈现,学生通过艺术创作和参与,深刻地记住了革命历史文化,并传承了红色基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琼崖革命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展现了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深刻感染了每一位参演和观演的学子。舞台剧的演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观看演出和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一步加深对革命历史文化的记忆。同时,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实践教学基地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生动、鲜活的教育素材,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充分挖掘和利用琼崖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高校育人的宝贵财富。通过在冯平同志纪念馆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琼崖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这一举措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琼崖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参观冯平同志纪念馆,深入了解了冯平同志的革命事迹和精神,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教师们也在实践教学中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他们将冯平同志的精神融入日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实地参观、讲解、讨论等形式,学生们对琼崖革命历史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
琼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将琼崖红色文化与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将琼崖红色旅游线路规划与讲解作为重要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调研琼崖红色旅游景点,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指导学生根据景点特色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并进行专业的讲解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旅游线路规划和讲解的专业技能,还深入了解了琼崖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因具备对琼崖红色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专业讲解能力,受到了相关旅游企业的青睐。据企业反馈,该校毕业的学生在涉及琼崖红色旅游线路带团讲解时,能够生动且准确地传达红色文化内涵,游客满意度较高。同时,学生自身表示通过这种融合式的教学,对琼崖红色文化的传承更有使命感,职业自豪感也得到了提升。
海南省高校在活化利用琼崖红色文化资源方面进行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主要通过艺术美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及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等路径,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取得了多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但仍需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持。
新媒体对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新媒体助力红色文化魅力提升
新媒体平台赋予了红色文化教育前所未有的互动性。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例,它们打破了传统单向的传播模式。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而是能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与红色文化内容产生互动。以微信公众号发布琼崖红色故事为例,受众积极留言分享感悟,形成了良好的讨论氛围。这种互动让其感觉自己在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增强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与兴趣。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多媒体特性则为红色文化呈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它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叙述,而是可以融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例如,制作关于琼崖红色遗址的短视频,通过实地拍摄、采访讲解,配合激昂的革命歌曲等音频,生动展现遗址背后的革命故事;以VR技术还原琼崖革命战斗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的热血与艰辛。这些多媒体形式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呈现红色文化内涵,极大提升了琼崖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使受众更愿意主动了解和学习琼崖红色文化,进而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新媒体赋能红色文化教育精准增效
当代受众分布广泛、兴趣多样,新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功能使得红色文化教育能够依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因材施教”,可根据其地域、年龄以及个人浏览历史等信息,为其量身定制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例如,为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推送深入剖析琼崖革命历史细节的资料;为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案例等。这种个性化定制能更好地契合受众的兴趣点,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红色文化的热情。同时,新媒体技术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直达目标受众,准确识别对红色文化有潜在兴趣或特定需求的群体。例如,通过分析相关话题下的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将琼崖红色文化中与之相关的故事、讲座、活动等精准推送至他们的终端设备。这避免了信息的盲目传播,让真正关注红色文化的群体能及时获取所需内容,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使红色文化在不同群体中实现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传播与传承。
新媒体助推红色文化扩大教育影响力
在当今时代,新媒体凭借广泛覆盖和快速传播的特性,为红色文化教育影响力的扩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的广泛覆盖特性打破了传统传播的地域和群体限制,而快速的传播特性让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及时且高效地呈现在大众视野。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例,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涵盖了不同年龄、地域和社会阶层的人群。红色文化教育借助这些平台,能够触及海南省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受众。相关红色文化专题推文、视频等内容,一经发布便可在瞬间推送到数以万计的用户手中。这种即时性的传播方式加速了红色文化在大众间的扩散,使原本可能仅局限于当地知晓的红色文化故事、革命事迹等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琼崖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热血革命历程,迅速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新媒体环境下琼崖红色文化活化利用创新路径
构建琼崖红文专网及移动应用,提升互动体验
借助新媒体平台创建的专题网站和移动应用,可实现对琼崖红色文化各类资源的全面整合与系统化呈现。通过严谨的数据采集与整理流程,将涵盖红色遗址、红色故事、革命文物、红色歌曲及影视作品等多元要素的文化资源进行有序归类,形成一个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的线上红色文化资源库,为用户深入探究琼崖红色文化提供全面且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为提升用户对琼崖红色文化的参与度与认同感,相关工作人员可在专题平台上精心设置多种互动功能,如搭建学术交流论坛,设置基于琼崖红色文化知识的在线测试、互动游戏等板块,通过此类互动体验的设置,不仅丰富了平台内容,更能有效提升用户与平台之间的黏性,从而促进琼崖红色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泛传播与深度活化。
以短视频、直播、VR/AR为载体,尽享琼崖红色文化
短视频、直播以及VR/AR技术为琼崖红色文化活化利用创设了全新的路径,为深度领略琼崖红色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短视频凭借其内容凝练、传播高效的特性,能够对琼崖红色文化的核心要素予以精准呈现。借助诸如抖音、快手等广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推广,能够迅速实现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并精准地触达数量庞大的不同群体。受众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学习,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对琼崖红色文化形成较为清晰且深刻的初步认知,进而有效激发其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内在兴趣与积极性。而直播形式则为受众提供了实时互动交流的优质契机,可通过开展针对琼崖红色遗址的实地直播讲解活动实现“云参观”,受众可借助弹幕功能实时发表自身的见解与感受,由此形成积极活跃的线上学习交流氛围,切实增强其对琼崖红色文化的代入感与认同感。同时,可融入VR/AR技术,将琼崖红色文化的体验层次提升至全新高度。借助VR设备,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置身于虚拟构建的琼崖革命战斗场景,真切感受枪林弹雨的紧张氛围,深切见证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崇高精神。通过AR技术,在实地参观琼崖红色遗址之际,观众只需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扫描操作,便能即时呈现与之相关的战斗场景或人物影像等虚拟内容,实现现实环境与虚拟情境的有机交融。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能够促使受众深刻领悟琼崖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内涵,为琼崖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坚实基础。
创建琼崖红文微影纪,传播红色精神内涵
微电影、微纪录片借助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能够实现对琼崖红色文化中抽象精神内涵的具象化转化。创作者需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谨筛选琼崖革命历程中的典型事件以及英雄人物事迹等素材,诸如白沙起义英勇战斗事迹、琼崖纵队历经艰难的斗争历程等,深入挖掘琼崖红色文化背后潜藏的历史细节、人物情感等要素,进而使红色精神的呈现更为立体、丰满且富有深度。将其精心编排整合为情节连贯且富有情感张力的叙事结构。此种故事化呈现方式,相较于传统直白的说教模式,能够促使受众深度沉浸于叙事情境中,进而有效触动其情感神经,引发情感共鸣,实现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的高效传递。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传播效能,拓宽微电影、微纪录片的传播范畴。诸如抖音、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热门新媒体平台,汇聚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凭借其精准推送机制,包括基于用户兴趣标签、内容关联算法等技术手段,能够将以琼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微电影、微纪录片精准推送至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目标受众,涵盖广大青年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等不同层面。同时,借助设置热门话题、优化推荐算法等运营策略,可促使作品迅速获取较高的曝光度,从而突破地域、年龄等诸多限制因素,使琼崖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得以广泛传播。此类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上得以广泛传播,便会引发一系列文化传播的连锁反应,激发更多受众对琼崖红色文化予以关注、深入研究,从而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有效延续其强大的生命力。
深化技术企业协同联动,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强化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并协同开发红色文化教育项目,构成了活化利用琼崖红色文化资源、切实扩大其影响力的关键创新路径。新媒体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平台、广泛的传播渠道以及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在文化传播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琼崖红色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丰富的教育素材,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二者合作之际,能够实现优势的深度整合。新媒体企业可基于其技术优势,为红色文化教育项目提供涵盖视频制作、网络直播、互动软件开发等多元化的技术支撑,以此打造形式丰富、体验感卓越的教育产品。与此同时,琼崖红色文化作为项目的核心内容供给方,为教育项目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确保项目在传播过程中具备坚实的文化根基。通过合作,共同开发的红色文化教育项目呈现多元化的形式特征。其中,线上红色文化课程的打造可充分融合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以系统且严谨的方式阐释琼崖红色文化知识体系;线上红色文化主题展览借助高清图片、虚拟展厅等先进技术手段展示革命文物与遗址,全方位呈现红色文化风貌。这些多元化的项目开发策略能够精准适配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各异的受众的学习与娱乐需求,进而吸引更为广泛的群体聚焦于琼崖红色文化领域。合作双方需充分利用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展开协同推广传播活动。新媒体企业依托其庞大的用户网络、热门平台以及精准推送算法等技术手段,能够将红色文化教育项目精准推送至潜在受众,实现内容的高效传播。与此同时,高校、文化机构等相关主体亦可借助自身线下渠道,如校园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更多受众参与线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推广的模式,琼崖红色文化能够突破地域与圈层的限制,促使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得以更为广泛且深入地弘扬。
海口经济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课题“琼崖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高校活化利用研究”(编号HJDJ2410)。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