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围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艺术设计多元赋能、创新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以产品为载体,赋予产品设计艺术美感,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基于此,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桥梁,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将文化元素、创新设计、产品三者联系在一起,有力推动文化传承。
相关背景
研究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其独特性、高附加值以及创新性,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各国纷纷进行探索,以求发展。而艺术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消费者与物质和精神之间建立了互通的桥梁。该桥梁为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与个性化的追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作用与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助力文化传播、品牌塑造以及产业升级。
研究目的
本文以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赋能与不同路径起到的理论借鉴作用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研究,揭示艺术设计如何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产品。在此过程中,通过梳理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脉络,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其成功经验以供参考,为社会作出贡献。本文从多维度、系统性的视角分析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提炼具有实操性的艺术设计策略与方法,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
艺术设计的定义
艺术设计通过对各种元素的提炼和重新组合,将抽象的符号以独特的语言具体化,并以美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赋予其正确的价值观,兼具实用性与功能性。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的桥梁,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设计师需要具备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拥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只有对于文化内涵与价值有深刻理解,才能运用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表现手法,将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产品设计,满足用户需求,顺应当代社会的审美趋势。例如,故宫口红的包装设计借鉴了故宫建筑的色彩和装饰元素,使其既具有时尚感,又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故宫文化氛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工艺、材料、过程安全、便捷、舒适等因素,深入挖掘文化元素的内涵与价值,还要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满足用户的实际生活需求。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让产品既具艺术性,又具实用性。
艺术设计的主要类型
美术设计涵盖种类繁多。
一是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其被广泛应用于文创产品中。
二是书籍装帧设计,该设计旨在通过独特的封面和排版,展现书本的文化内涵与风格。以《红楼梦》精装版为例,其采用传统工笔画绘制封面,生动刻画书中经典情景,搭配繁体竖版的排版方式,图文并茂,尽显古典文化气息。
三是海报招贴设计,它凭借鲜明的视觉形象,传递文创产品的核心信息和特色,突出文创产品的视觉形象,激发消费者兴趣。例如,某博物馆文创,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馆内珍贵文物,色彩反差强烈,成功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四是包装设计,它能增强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吸引力。如果将故宫建筑的红墙黄瓦色彩和传统的吉祥图案运用在包装上,不仅能保护产品,还能在视觉上赋予产品文化韵味。
五是产品设计,其以产品的功能、形态、材质等方面的设计为重点,旨在打造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产品。以剪纸艺术设计的灯具为例,灯光映射出精美的剪纸图案,既能发挥照明功能,又能作为室内装饰品,增添艺术氛围。
六是环境艺术设计,其侧重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主要通过空间布置、装饰元素等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如博物馆、文化创意园区等场所的设计。
七是数字媒体设计,其借助动画、交互式设计等数字技术,为文创产品带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交互式体验,在文创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动漫作品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文化故事,传播文化知识。
八是交互式设计,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文创产品的交互中,提升产品的交互性。部分博物馆推出的网上虚拟陈列便是典型案例,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自由浏览展品、查看详细介绍,甚至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博物馆氛围,这种交互式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对文化的兴趣。
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作为文化与情感的载体,艺术设计能以适当的方式将抽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具象化。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蒙娜丽莎》为例,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在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大多被刻画成温顺柔弱的形象,然而《蒙娜丽莎》独树一帜,把女性独立自信的气质自然地呈现给观众。在绘画技法上,“晕染”手法的运用使画面中的色彩与光影过渡自然,营造出朦胧且神秘的氛围。这种细腻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将《蒙娜丽莎》的形象展现得惟妙惟肖。此外,画作背景中的山水风光,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艺术设计的赋能作用显著,能让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运用,艺术设计赋予产品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不仅满足了消费者追求个性的需求,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价值体现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致力于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语言之间搭建桥梁。以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为例,青花瓷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传统陶艺的典范,其特有的青花纹饰,将中国传统美学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纹饰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其中龙凤纹样象征吉祥如意、威武尊贵;花鸟纹饰则象征美好生活与和谐自然。
在设计青花瓷系列文创产品时,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青花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将青花瓷这一独特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例如,青花瓷笔记本、青花瓷造型的香薰蜡烛等文创产品,正是设计师凭借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和创新运用才得以创作出来。
通过艺术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得以彰显。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作用,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在产品中融入创新设计理念与方法,创造更多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赋能。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相互碰撞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方式之一,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独到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设计风格各具特色,这些特色深刻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背景。正是这些特色造就了各地风格迥异的艺术设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由此展开。人们以产品为载体,将自身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从而实现自我表达。
讲究意境营造,强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特点。例如,中国园林通过巧妙布局,让山水相互映衬,营造出典雅意境。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则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更注重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当这些风格各异的艺术设计相互碰撞、彼此交流时,往往能催生新的创意与灵感。以法国某奢侈品牌为例,该品牌在设计高级定制系列服饰时,巧妙运用中国传统京剧元素。设计师通过提炼京剧服饰中的色彩、刺绣和造型,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大胆启用红、金两色,尽显浓郁的中国风;通过龙凤、花鸟等刺绣图案,生动呈现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及其蕴含的文化寓意。
艺术设计在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数字时代,不同文化的碰撞是一种常态,艺术设计作为交流方式之一,让不同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碰撞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火花,推动多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别样的形式传播出去,让公众易于接受。
创造就业机会与经济效益
艺术设计在为文化创意产品赋能的过程中,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个赋能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而在该过程中的相关产业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进行补充。以传统剪纸艺术的艺术设计为例,不同技能的工作人员需要相互合作,从而促进该领域不同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制造业中的金属加工、玻璃制造、木材加工以及手工艺业等。
营销推广文创产品,同样需要有美术设计做后盾。艺术设计对其进行品牌策划、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等工作,在吸引消费者眼球、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品牌策划师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目标受众制定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设计师运用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为产品创造出极具诱惑力的视觉包装效果;广告设计师将产品的信息通过充满创意的广告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所以在市场和广告设计这两个领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在艺术设计赋能及探索创新路径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各产业间相互融合与合作,从而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做出更大的社会贡献。与此同时,借助艺术设计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激发社会活力,调动社会积极性。
提升公众审美水平
艺术设计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通过独特的设计,将文化内涵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吸引消费者和公众的注意。在持续向外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公众长期受其熏陶,审美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艺术设计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将抽象的语言和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感染力的产品,走进大众的视野,也将美带入大众生活,不断重塑公众的审美观念并丰富其体验,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正确、积极且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上。
许多艺术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都将馆内的艺术珍品以文创的形式呈现,如印有《蒙娜丽莎》的丝巾、青花瓷系列的笔记本、太和殿金属书签等。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得以传播,消费者在购买后或使用,或将其当作日常装饰品。在这样的熏陶下,消费者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审美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对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以此推动社会进步。
艺术设计通过为文创产品赋能,在探索不同创新方式的过程中,也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引导公众关注艺术、欣赏艺术,从而提升了公众的审美水平,促进了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也促使公众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艺术设计领域的进步,助力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故宫文创产品由于市场定位精准、设计理念创新,取得了成功。故宫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其建筑、文物、历史故事等都是有价值的素材源泉。故宫文创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巧妙地提取元素,在设计上推陈出新。故宫建筑特有的风格和布局的,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色彩搭配上,其文创产品借鉴了建筑、文物的色彩体系,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故宫建筑以红墙、黄瓦为主色调,色彩鲜艳夺目,这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彰显出皇家的威严和庄重。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即为故宫的标志性元素,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创产品中都能看到它的痕迹。
例如,作为故宫核心建筑的太和殿,其规模之宏大,纹饰之精美,在古代宫廷中的地位之重要,使其成为众多文创精品的设计素材。以太和殿为原型设计的金属书签,通过精细的工艺,提炼出金色琉璃瓦、红色立柱等太和殿建筑轮廓及标志性元素。书签既具有实用性,又能让消费者在翻书过程中感受故宫建筑的肃穆与恢宏。一些高档文创产品,会选用丝绸、陶瓷、金属等材料,体现产品的质量与价值;一些比较大众化的文创产品,则会选择纸质、木质等环保实用的材料。
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者需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使产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实用性和便捷性。在包装设计上,需注重细节和品质,好的包装不仅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考虑到公众对于美的追求,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材料的选择上,一般分为高、中、低不同档次,以对应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与心理预期,通过灵活组合,为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
未来的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过程中艺术设计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艺术设计通过对文化创意产品造型和包装的优化,满足消费者对差异性及时尚性的需求,既是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重要媒介,又能够显著提升产品的商品价值,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文化价值方面,艺术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的光彩。这既促进了文化交流,破除了文化壁垒,也促使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得到新发展。
未来,文化创意产品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要注重选择环保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探索节能减排与产品可回收的有效方式,探寻合适的发展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既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关注对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使用对环境危害严重以及过度浪费的材料。文化创意产品应在艺术设计的助力下,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创造美好,这需要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
本文为 2023 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数字化艺术作品数据库与版权平台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YWF-16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