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市场上儿童输液产品的现状与不足,强调儿童情感化体验需求在输液板设计中的重要性。从儿童需求及体验视角出发,剖析输液板设计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以及产品文化功能,指出设计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通过色彩、造型、材质等设计元素的巧妙运用,为儿童创造一个温馨、友好的医疗环境。通过对主要输液产品的对比分析,以及从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互动体验等多角度对儿童输液固定板的体验设计进行研究,明确儿童输液板的设计定位,包括功能定位、技术支持及定位、造型定位以及体验设计定位。以期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友好的医疗环境,提升儿童的治疗体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儿童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儿童医疗辅助产品的设计日益受到重视。输液板作为儿童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设计理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输液板通常只关注实用功能,忽视儿童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与情感需求。随着对儿童情感化体验需求的日益重视,输液板的设计开始注重人文关怀,力求在实用性与舒适性基础上,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远的社会意义。
儿童体验导向的输液板设计:文化内涵与产品功能探析
儿童输液板设计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儿童输液板的设计在追求实用性与舒适性的基础上,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远的社会意义。设计理念体现对儿童这一群体的深切关爱与高度尊重。设计师通过细致入微的人性化设计,如采用柔软材质、贴合手部的曲线造型等,力求最大程度减轻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病痛与恐惧,让其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儿童输液板的设计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载体。设计师们将卡通形象、趣味元素等融入产品,可以丰富产品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文化信息。这些设计元素不单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还能够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儿童输液板的设计对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输液板的设计,能够为儿童创造更加温馨、友好的治疗空间,让其在治疗过程中感受更多的关爱与尊重,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治疗体验,以及促进医护人员、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理解,构建更加和谐、融洽的医疗关系。
儿童输液板的产品文化功能
儿童输液板作为医疗辅助产品中的重要一环,其价值远不止实用功能的实现。在固定手部、防止漏针等基础功能之上,更承载着丰富的产品文化功能,为儿童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医疗体验。输液板的设计,通过色彩、造型、材质等元素的精心搭配与巧妙运用,为儿童患者构建一个与医疗环境相协调、相融合的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儿童能够感受来自产品的温暖与关怀,那些鲜艳的色彩、可爱的造型以及柔软的材质,都在无声地传递着关爱与安慰,能够有效地减轻他们对医疗过程的恐惧与抵触情绪。
儿童输液板分析与研究
主要产品分析
从近年的输液产品的发展来看,儿童输液固定平板是目前比较畅销的输液配套产品。以往的固定方法是用纸盒垫手,再用大量胶布缠绕。这种方法固定不牢而且浪费胶布,胶布粘着皮肤易造成不适,甚至会产生过敏现象,拔针时又扯着皮肤,患儿哭闹又浪费时间。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情感化的体验需求,卡通、软质、更符合手部曲线的输液固定板出现。
笔者选择了儿童输液固定平板、儿童加热固定板、儿童输液曲线固定板这三款输液辅助产品,从功能与机能、材料与工艺、色彩与搭配、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产品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因三款产品的功能不同、材质不同、色彩不同,所以儿童在使用时体验也不相同。固定平板可以将手部固定,减少输液时漏针的可能,由两部分组成。PP塑料的固定平板和无纺布绑带,平板上图案多样化、色彩鲜艳;但从体验上效果不佳,长时间手部由于输液状态水平固定起来,会感到酸痛僵硬。加热固定板不仅有输液时固定手部的功能,还有对手掌加热的功能;固定板将PP棉填充到无纺布中,在使用中会使手部酸痛得到舒缓。曲线固定板贴合手部曲线,也可以缓解长时间输液状态下儿童手部僵硬问题,但绑带的使用会将针头完全盖住,影响医护人员观察漏针情况。
儿童输液固定板的体验设计研究
根据儿童的体验与需求,我们可以发现儿童输液板产品市场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儿童输液固定板的体验设计研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即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互动体验。
1.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在儿童使用输液固定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单是产品功能性的附属品,更是决定儿童能否快速适应,以及接受该医疗设备的关键因素。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维度的感知,儿童可以形成对输液固定板的初步认识和情感联结。
在视觉方面,产品的视觉冲击力是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首要条件。设计师通过运用明亮、清新的颜色搭配,打破传统医疗设备给人的沉闷和压抑感。通过借鉴仿生设计原理,将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结构巧妙地融入输液固定板的设计,营造亲切、有趣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设计可以迅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缓解其因病痛带来的紧张情绪。
听觉体验同样不容忽视。输液固定板本身并不产生声音,设计师通过在产品周围或相关配件中融入柔和、舒缓的音乐或声音元素,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放松的输液环境,有助于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减轻其对输液过程的恐惧感。
嗅觉和味觉方面,设计师通过在产品材质和表面处理上作出创新,以减少异味和不适感。例如,选择无毒、无味的环保材料,以及进行光滑、圆润的表面处理,让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更加舒适和安心。
触觉体验是儿童与输液固定板最直接的接触方式。设计师通过采用柔软、亲肤的材质,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儿童在长时间使用输液固定板时不会感到不适或疲劳。
2.情感体验
生病的儿童情绪敏感且脆弱,极易受到周围治疗环境的影响。儿童对事物的认知通常基于直观的感受。例如,看见穿白色衣服的医护人员,就会触发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导致情绪激动。儿童医疗产品的设计须将情感体验置于重要地位,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多维度入手,确保其可以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在造型设计上,通过借鉴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或动物形态,将输液固定板等医疗设备设计成可爱、有趣的外观,可以迅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缓解其紧张情绪,使其更愿意接受治疗。功能方面,除了满足基本的医疗需求,还为儿童医疗产品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元素。例如,在输液固定板上设置可调节的玩具挂钩或故事播放器,让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可以获得玩耍和听故事的乐趣,分散其对病痛的注意力。材料选择上,优先考虑安全、无毒、亲肤的材质,确保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柔软、舒适的触感可以让儿童感到更加安心和放松。色彩搭配方面,通过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帮助儿童缓解紧张情绪。色彩的选择应与产品的整体风格和定位相协调,打造既美观又实用的儿童医疗产品。
3.互动体验
互动体验是指用户在与产品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对儿童输液板而言,互动体验可以提升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病痛和紧张情绪。儿童输液板的互动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形式,儿童与输液板的互动、儿童通过输液板与家长的互动、儿童之间通过输液板的互动,以及儿童与医护人员通过输液板的互动。
儿童与输液板的互动是互动体验的基础。设计师通过在输液板上设置可调节的玩具、故事播放器或互动游戏等功能,让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产品互动,分散其对病痛的注意力,增加治疗的趣味性。
儿童通过输液板与家长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输液板通过设计成便于家长陪伴和安抚儿童的样式。例如,设置家长扶手或亲子互动区域,让家长可以在儿童输液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联系。
儿童之间通过输液板的互动不容忽视。在医疗环境中,儿童通常感到孤独和无助,设计师通过在输液板中融入一些促进儿童间交流的元素,如共享故事机、互动小游戏等,让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可以结识新朋友,共同度过这段特殊时光。
儿童与医护人员通过输液板的互动是提升治疗体验的关键环节。输液板的设计应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也要考虑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度。例如,设置清晰的指示标识和可调节的输液架,既让医护人员能够更轻松地为儿童提供服务,也让儿童感受医护人员的专业和关怀。
儿童输液板设计定位
功能定位
儿童在生病时,由于自身的不安和恐惧,容易产生抵抗心理,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打针治疗,难以保持长时间的同一坐姿,加上儿童本身好动的特点,很容易导致针头脱落,造成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的穿刺,给儿童带来额外的痛苦和心理压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儿童输液固定板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固定板和绑带。固定板的设计要可以稳定地支撑儿童的手臂,防止因儿童好动而导致的针头脱落。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质选择,确保固定板既能够牢固地固定手臂,又不会给儿童带来过多的束缚感和不适感。绑带的设计要可以减缓医疗用品给儿童带来的恐惧感。绑带通过采用柔软、亲肤的材质,并配以儿童喜爱的卡通图案或色彩,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情绪。
绑带的松紧度要适中,既能够确保固定的效果,又不会给儿童的手腕带来过大的压力。考虑注入药品时可能会带来的冰冷感,以及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的手腕酸痛问题,笔者在设计时特别注重舒适性和人性化,固定板和绑带都能够根据儿童的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确保其在输液过程中能够保持舒适的状态,以及在固定板上设置一些温暖的元素,如加热垫或保温材料,以缓解药品带来的冰冷感。
技术支持及定位
为具备上述功能,笔者设计的儿童输液固定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由固定板、绑带、透明防护板和加热片组成。固定板材质采用医用级别的聚氯乙烯,简称PVC。其具有抗化学腐蚀性、耐磨、易于生产、使用安全、成本低廉的特性。绑带选用医用无纺布,上附有魔术贴,可根据儿童患者手部的具体尺寸调节长度。绑带上的透明防护板有一定弧度,给输液的针头留有空间,可避免患者触碰针头,且供医护及监护人员观察漏针情况。
绑带在贴近手腕部分,有一个放置加热片的夹层,输液时夹层插入加热片,对手腕进行加热。可避免输液过程中,药品过凉导致手腕酸痛的问题。加热片发热原理——利用铁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实际上,就是根据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在活性炭的疏松结构中储有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流出,与空气和铁粉接触,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较为迅速地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放出热量。
造型定位
儿童在输液过程中,手部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状态,输液固定板的造型设计须严格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儿童的舒适度和使用体验。儿童的手掌主要由两组肌肉群组成,一是由拇指屈肌和外展肌构成的肌群;二是由小指屈肌及展肌组成的肌群,这两组肌群之间形成一条明显的沟壑。在设计输液固定板时,力求其造型可以紧密贴合儿童手掌的流线型形态。固定板应采用曲面流线型设计,以完美适应手掌的自然曲率和肌肉分布。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固定板与手掌之间的紧密贴合,以及有效避免手心悬空或手掌长时间压迫平面所带来的不适感。如果固定板无法贴紧手掌中的“沟”,儿童就会感到手心悬空,缺乏支撑;而如果手掌一直被迫压在平面上,长时间下来可能会导致手部缺氧、麻木甚至疼痛。通过采用流线型设计,能够确保儿童在长时间输液过程中仍能保持手部的舒适度和血液循环的畅通。
此外,流线型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固定板对儿童手部的压迫感,使其更容易接受和适应输液治疗。结合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或色彩元素,能够进一步提升输液固定板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缓解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体验设计定位
在儿童输液固定板的设计中,儿童是交互的主体,如果产品只是简单地实现了它的功能,那么是不能满足儿童对产品的交互体验的。我们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互动体验,体验的好坏决定了产品设计的好坏。
笔者设计的儿童输液固定板使用清新的颜色搭配、圆滑饱满的曲线形态、软硬适中的材质,让儿童患者产生良好的感官体验,有效地减缓医疗用品对儿童带来的恐惧感。绑带设计的透明防护板,可以防止儿童触碰到针头而导致针头移位,也便于医护和家长观察是否漏针;绑带上可更换加热片,可以避免输液过程中因药液过凉导致手腕酸痛、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保证药液的药理性。绑带的设计旨在满足儿童患者在输液时的生理需求,让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医疗用品。
通过对国内输液板主要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比对研究,可以看出儿童输液板行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儿童本身的体验与需求来看,要做好儿童输液板产品,应着重关注儿童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充分考虑其使用产品时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交互体验。儿童输液板的体验设计不仅让儿童体验产品的基本功能,更是让儿童能够与产品互动,满足他们的情感化需求,让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没有温度的医疗器械。
2022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叙事性儿童急诊空间及产品开发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2G139。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